体验生活过程,激发学习乐趣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huo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因此,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思想认识,激发学习乐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喜爱他并进而对他产生浓厚的乐趣呢?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品德教学就是由课堂向社会的延伸,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的创设条件,让学生以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的接触。而我们教师是重要的引导者,领路人,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创造出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气氛,它能借助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心理氛围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鼓励学生在交往中展示自己的能力,给予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注重学生在心理特征、认知能力和社会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都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和自由度。同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敢于质疑,以说真话为荣。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
  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给学生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中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弘扬学生的个性。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个性比较张扬,模仿力强,有强烈的表现欲,小品、故事、情景剧都是学生喜欢看的节目,也是学生自我展示的一种方式。
  二、体验生活过程,激发道德情感
  宋代儒家大师朱熹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从思想到行为,从行为到习惯,从习惯到品德,从品德到命运,一是揭示了品德、行为、习惯与个人命运的关系;二是揭示了思想道德必须转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才能形成品德。《品德与社会》课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儿童的探索情趣,也有利于儿童对他们所接触到的生活内容、周围环境进行认真观察、发现、探究和感悟,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因此要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明辨是非,以达到培养道德情感,深化道德意识的目的。
  三、走进社会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品德与社会》的指导思想,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年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童年生活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老师与学生之间情感的沟通、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像一座架在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的桥梁,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是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反应小学生的真实生活,整体生活,但是教材呈现的毕竟是静态的教学内容,而我们要追求的是动态的过程性的真实教育,因此,我们就要引导孩子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到实际生活中去品味《品德与社会》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教师要树立“生活即教育的教材观”,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努力开发和利用与儿童生活有关的一切资源,挖掘学生活生生的生活资源作为铺垫,让教学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教学活动延伸到儿童生活,通过引入生活事件,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增加教学“绿色”生机,在学生的思想认识与生活的沟通之间架一座桥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找出生活的素材,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组织起来,使教学素材取之于生活,使课堂教学生活化。例如,教学《快乐其实很简单》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调查班级、家庭、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的快乐是什么,关键要弄清楚人们为什么快乐。然后在课堂上把自己调查到的材料跟同学们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不同的、层面的人有不同的快乐标准……这样的活动,不但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理解了“让别人快乐,自己会更快乐”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爱心意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趣味性。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要关注孩子的现实生活,抓住孩子的心理特征,只有联系孩子的实际生活,把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才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而且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如此《品德与社会》课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其他文献
基于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方针,小学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深化改革求实创新,切实从课堂教材、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人手,制定详细目标,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并行发展。小学体育课堂素质练习和趣味教学是小学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素质练习主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锻炼方法和训
期刊
送走炎炎夏日,当一缕缕秋风飘向我们的时候,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  开学第一天,我踩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教室。环顾四周,那些可爱的小天使们,坐姿端正、精神抖擞,眼睛里放射着追求上进的光芒。我眼前一亮,心也随之飞扬,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热情洋溢地来了一次新学期总动员,那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更加神采飞舞。我心中也似有万丈豪情。  第一节数学课“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我教得是得心应手,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积
期刊
新课标在肯定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的同时,充分强调了语文丰富的人文性。语文学科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的生命和心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则是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拥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思考、实践、感悟来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是富有生命情趣的,而不是枯燥的训练;应是充满活力的,而不是机械的灌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用生命意识去关注学生,让语文融入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就像血液一样流淌于他们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和关注,是教育的发展目的,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是大势所趋,更是教育意义的体现。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还存在约定俗成的套路,没有真正重视和珍惜学生的感情欲望。将教材篇目所蕴含的情感与学生本身具有的感受能力割裂开来,把语文中的听、说、读和写分割开来了,这样的教学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情感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在这方面语言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期刊
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最为明显。高中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各项教育内容中,都要体现出创意的和个性上的表达。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切入点,简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研究。  一、目前我国高中写作教学在创新上所存在问题  (一)在教学
期刊
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们比较喜爱的一门课。每次上课,学生们都会显得十分兴奋,急切的等待着老师的到来。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们掌握计算机操作技巧,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却很少关心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但是那天的一件小事却改变了我的想法。  【案例简述】  那天与往常一样,学生们进入教室后很兴奋,我平静地打开广播系统,开始上课,由于前面几节课程都是讲解有关Photoshop的知识,我便快
期刊
从事幼儿教育二十多年了,经历了数以百计的孩子的教育。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我发现,处于矛盾家庭中的孩子最难教育。在家庭中,孩子接触机会最多、印象最深的就是父母。如果父母的感情不和,经常吵架,甚至导致家庭破裂,这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会留下深刻的烙印,对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正常心理的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父母感情不和,发生争吵、打架时,往往会借孩子发泄愤怒,孩子成了无辜的出气筒、受害者。当父母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颢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
期刊
摘要:在当前课改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本身,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作文讲评课可能是对教师一个更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作文讲评课上应重视研读学生习作,因为它有利于提高应试能力、生活技能和品性的涵养。  关键词:成就感;应试的作用;生活的技能;品性的涵养  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内化,最终才能得以“升华”。在初中的语文
期刊
美育,即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引领人们进入崇高的精神境界。它以美的形象、情的感染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懂得什么是美,如何欣赏美、创造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按照美的规律去塑造自己,改造世界。  语文是美育因素较多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审美内容。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大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美,讴歌了美,而且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