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情感的学与用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xu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和关注,是教育的发展目的,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是大势所趋,更是教育意义的体现。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还存在约定俗成的套路,没有真正重视和珍惜学生的感情欲望。将教材篇目所蕴含的情感与学生本身具有的感受能力割裂开来,把语文中的听、说、读和写分割开来了,这样的教学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情感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在这方面语言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语言教育所用的教学材料是各类文体的文章,这其中的文学作品又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无一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情感投入、情感阐述与学生的情感接收这一过程来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和想象。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渗透着师生情感的情性和理性的交融,应该“情动于中而行之于外”!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沟通和融合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审美经验,要善于创造情感交融的教学意境,以准确、简明、富有逻辑性的语言,以高度集中、简练生动的形象、容纳深远的意蕴,造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高远境界,以吸引学生凭借自己的感受去领悟去品味,从而获得特有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中学语文教材大多是精品名篇,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内涵。演绎和阐释这些情感内涵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具体语言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去领悟文本深层的意蕴,通过与作者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来开发潜在的能力,来拓宽知识的容量,来美化师生的心灵,以达到能运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文章是心灵的产物,鉴赏一篇文章同样也需要用心灵去感悟,只有观赏者的心灵和创作者的心灵产生了沟通,乐其所乐,悲其所悲,才算读懂了一篇文章。所以说,在潜移默化上,在情感熏陶上,在对于学生思想产生影响上,语文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语文课堂教学能做到“披文以入情”、“讲文以入情”,就一定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认同并产生共鸣,最终达到“写文以入情”的目的。
  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莫过于“听说读写”的“写”,如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把语文课上体验到的情感应用到写作中去呢?叶圣陶说:“文章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无情不成文,情是文章的开始,正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我们怎么样才能帮助学生准确找到生活中可写的内容,指导他们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让他们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呢?我认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投入感情
  中学生自尊心很强,有旺盛的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极具冒险精神,然而特定的年龄阶段使他们想成长、怕约束、反俗套的心理十分强烈。他们是自己眼中的大人、大人眼中的孩子,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并试图尝试所有表现自我的方式,包括作文在内。可是从小学到初中千篇一律的作文模式让他们很感到很乏味,甚至想放弃写作这一展现自我、诠释生命的方式。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教师应该主动去关怀学生,理解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在学生心与心的对话中,让学生感受到坦诚、平等和信任!
   2.教会学生懂感情
  我们在辅导学生作文,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懂感情,并带着去构思成文。优秀的文章是真情的流露、心灵的呼唤,这就要求鼓励学生能用心感受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带着一颗火热的心去观察世界、去感悟生活,并勇敢地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3.情、理交融的点拨
  如果说真情是文章的灵魂,那么章法布局、表达技巧就可以说是文章的骨脉,好的文章是情与理的交融。我们在要求学生写真情实感的同时也要指导学生理性的认识生活,既要对学生进行写作基本理念的指导,又要在具体写作方法上给予引领,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与作者能有心灵上的交流,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感悟到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还要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些布局谋篇的常识、一些表达的技巧、一些逻辑学的知识……使学生的文章既健康向上又恰到好处地表达思想、阐述观点、抒发感情,做到既合乎情又合乎理。
  要想别人感动,首先应该使自己感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调动自己的情感因素服务于教书育人。但是不论哪一种形式教育,它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要使学生能更好的成长,具备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古人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在长期的修养磨炼下形成的能力,修身是根本。因此,就需要生活中的每一个触发点,引起学生情感的振动。修身以德,使他们从根本上树立起一种爱国的责任感,然而爱国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需要实实在在去做每一件事。
  “教书育人,读书做人”永远是教与学的真谛!中学生的身心还远未发育成熟,容易受到意外打击和伤害,我们在教育他们成长的同时,要精心保护他们幼稚的心灵,防止情感的伤害。特别要防止教师语言对学生的伤害,学生是可塑性是难以估量的,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因素相差无几,区别在于非智力因素,而开发非智力因素是通向成功的重要途径。应该让青少年在步入社会之前具备一种坚韧、顽强和善良、友爱之心,这是教师神圣的道义责任!
其他文献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王垒研究得出综合智力包括认知因素、情绪动机因素、动机因素以及个性因素。那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开发学生的综合智力呢?  一、赏析歌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  认知因素主要反映个体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言语能力等基本的认知能力。  教学片断:  听完歌曲《家家就是妈妈》范唱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配上多媒体朗读歌词。  生:天上飞翔的小鸟,都能找到自己的家家。睡在妈妈的翅膀下,梦是一团温暖的
期刊
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特级教师李镗在《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测评》讲座中提到,初中生的阅读教学目标是: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提高理解能力和学习鉴赏、评价作品,学会从文字资料中汲取意义,联系现实生活,获得体验、启发和乐趣。正如俄国作家果戈理曾说过:“像样地阅读一篇抒情作品……需要
期刊
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职责有了较大的改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变成了数学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演,而教师则成为了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的导演。为更好实现这一意图,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这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环节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有时会纠枉过正,不管课堂需要不需要,都创新一个情境,有时显得僵硬,使课堂中的情境
期刊
在低年级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孩子们纷纷举手,高叫“我来、我来”,没请到的,就很沮丧地放下手,根本不听同伴在说什么:有的学生一再举手要求发言,结果还是简单地重复某个学生的回答,甚至是错误的答案;也有些同学,当他们回答了某一问题,得到老师的奖励以后,就以为大功告成,后面的学习活动就不那么积极参与了。  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爱表达的学生多。但在活跃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光有
期刊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紧密结合的学科,作为一名品德课的教师,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旨在从开放课堂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时空、开放师生关系、开放评价形式四个方面着手,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真正实现知行的统一。  通过日常教学实践与研究,笔者努力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尝试着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提升课堂实效,焕发这门课的生命与活力,感悟与收获颇多。  一是开
期刊
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创造思维的培养被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语文教学适应改革的需要,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是开發人的潜能、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注重發散思维的培养  發散思维是根据问题提供的所有信息,从多个方面以分析探索的方式去思考,以求得大量新颖思维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發散思维一般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等特点。我在教学中利用这些
期刊
一、课题的提出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校不可缺少的内容。重视并组织好课外体育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添欢愉,促进其身心和谐、健康地成长,而且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增强体质,巩固和提高体育课中所学的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当今,许多发达国家都格外关注课外学校体育的建设。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非常关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以班级、校际、运动俱乐部等形式
期刊
基于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方针,小学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深化改革求实创新,切实从课堂教材、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人手,制定详细目标,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并行发展。小学体育课堂素质练习和趣味教学是小学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素质练习主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锻炼方法和训
期刊
送走炎炎夏日,当一缕缕秋风飘向我们的时候,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  开学第一天,我踩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教室。环顾四周,那些可爱的小天使们,坐姿端正、精神抖擞,眼睛里放射着追求上进的光芒。我眼前一亮,心也随之飞扬,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热情洋溢地来了一次新学期总动员,那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更加神采飞舞。我心中也似有万丈豪情。  第一节数学课“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我教得是得心应手,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积
期刊
新课标在肯定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的同时,充分强调了语文丰富的人文性。语文学科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的生命和心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则是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拥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思考、实践、感悟来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是富有生命情趣的,而不是枯燥的训练;应是充满活力的,而不是机械的灌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用生命意识去关注学生,让语文融入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就像血液一样流淌于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