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即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引领人们进入崇高的精神境界。它以美的形象、情的感染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懂得什么是美,如何欣赏美、创造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按照美的规律去塑造自己,改造世界。
语文是美育因素较多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审美内容。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大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美,讴歌了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是解决语文教学“学生负担过重,效率太低,学得太苦、太累”这个“少、慢、差、费”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审美教育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指导诵读,感受艺术美。文章是语言的书面化,正确的诵读则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诵读必先注于目,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从心理过程看,由目一脑一口一耳一脑,这样多种感官协同工作,有利于学生感知语言的优美、和谐,揣摩、体味作品的艺术境界。诵读得愈好,就愈能感受作品的艺术美。
教师范读,应“情动于中,而声发于外”,充分运用语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声调的美、韵律的美、情感的美等美育因素表现出来,使学生入情入境。指导学生诵读,要教给学生诵读的技巧,调动多种感官的活动,使学生在口读、眼看、耳听中,玩味其意,审视其美,感受和认识美的语言。使优美的课文变为学生优美的语言素质。诵读时要注意词、句的形象性,特别要抓住语段中动词、形容词,比喻、拟人等修辞,把它读“活”,使之形象化。要随着文章感情的起伏,运用高和低、轻和重、快和慢、停顿和转折的语音、语调变化,读出文章的基调与情感韵味的美。
品味语言,体会文字美。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语言文字的品析、鉴赏,让学生体味文章中熔铸的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品味语言,教师要从语言美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等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对文章精粹优美的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在推敲、品味中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生动的语言能够形象地描述客观事物,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具有形象性。品味语言的生动性,在助于感知形象美。
想象联想,领悟意境美。好的文学作品都有“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意境。如何把学生领进作品的意境中进而探索其深意呢?靠想象、联想。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的翅膀,飞越文字的直接意境,理解那蕴藏在辞句深层中的“言外之意”的间接意境。如《荷塘月色》是篇诗意盎然、构思精巧、立意高远的散文。学习此文要根据作者描述的荷叶、荷花、荷香等展开联想。比如,欣赏“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这个比喻句,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爱莲说》中的文句,自身去体验、去想象,用语言描述“出污泥而不染”,宽大、微曲的荷叶的轮廓。再联想舞蹈演员身着芭蕾舞短裙亭亭玉立的倩影、翩翩起舞的视觉形象。从中体味出水轻盈舒展、挺拔秀丽的姿态。“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月色是如此的柔和、宁静,“如流水一般”,倾“泻”在荷塘;叶子和花被月色笼罩着,像浮上一层乳白色的光辉,使本来就是白色的荷花,显得更白,“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和花都一起进入梦中……运用想象品味艺术境界,感受景语的情语,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使人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引领升华,创造精神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审美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感染,达到“融美于心灵”的目的。教材中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和春夏秋冬的美及色彩的美、园林的美、建筑的美、服饰的美、情操的美、情感的美、形象的美、行为的美等美育内容,在教学时要自然而然地“移”到学生心坎上,让他们逐渐受到感动,得到感化,达到净化。
教学中,教师讲授一篇篇课文,实际上是在指导学生进行“审美的锻炼”,引领和促进学生的精神发育,唤醒学生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善良、真诚、美好、民族的魂灵,以及人类的爱等等,以启发他们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形象美、情感美、哲理美、思辨美、艺术美。通过他们的眼睛,从现象看本质,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让他们的笔端涌出创造美的源泉,歌颂美好的自然风光,歌颂美好的社会生活,抒发美好的情感;同时也用笔鞭挞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丑恶现象。将美育融于语文教学中,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造就具有追求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代新人;教文育人,让学生学会“读书做人”。这正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语文是美育因素较多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审美内容。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大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美,讴歌了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是解决语文教学“学生负担过重,效率太低,学得太苦、太累”这个“少、慢、差、费”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审美教育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指导诵读,感受艺术美。文章是语言的书面化,正确的诵读则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诵读必先注于目,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从心理过程看,由目一脑一口一耳一脑,这样多种感官协同工作,有利于学生感知语言的优美、和谐,揣摩、体味作品的艺术境界。诵读得愈好,就愈能感受作品的艺术美。
教师范读,应“情动于中,而声发于外”,充分运用语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声调的美、韵律的美、情感的美等美育因素表现出来,使学生入情入境。指导学生诵读,要教给学生诵读的技巧,调动多种感官的活动,使学生在口读、眼看、耳听中,玩味其意,审视其美,感受和认识美的语言。使优美的课文变为学生优美的语言素质。诵读时要注意词、句的形象性,特别要抓住语段中动词、形容词,比喻、拟人等修辞,把它读“活”,使之形象化。要随着文章感情的起伏,运用高和低、轻和重、快和慢、停顿和转折的语音、语调变化,读出文章的基调与情感韵味的美。
品味语言,体会文字美。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语言文字的品析、鉴赏,让学生体味文章中熔铸的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品味语言,教师要从语言美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等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对文章精粹优美的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在推敲、品味中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生动的语言能够形象地描述客观事物,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具有形象性。品味语言的生动性,在助于感知形象美。
想象联想,领悟意境美。好的文学作品都有“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意境。如何把学生领进作品的意境中进而探索其深意呢?靠想象、联想。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的翅膀,飞越文字的直接意境,理解那蕴藏在辞句深层中的“言外之意”的间接意境。如《荷塘月色》是篇诗意盎然、构思精巧、立意高远的散文。学习此文要根据作者描述的荷叶、荷花、荷香等展开联想。比如,欣赏“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这个比喻句,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爱莲说》中的文句,自身去体验、去想象,用语言描述“出污泥而不染”,宽大、微曲的荷叶的轮廓。再联想舞蹈演员身着芭蕾舞短裙亭亭玉立的倩影、翩翩起舞的视觉形象。从中体味出水轻盈舒展、挺拔秀丽的姿态。“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月色是如此的柔和、宁静,“如流水一般”,倾“泻”在荷塘;叶子和花被月色笼罩着,像浮上一层乳白色的光辉,使本来就是白色的荷花,显得更白,“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和花都一起进入梦中……运用想象品味艺术境界,感受景语的情语,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使人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引领升华,创造精神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审美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感染,达到“融美于心灵”的目的。教材中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和春夏秋冬的美及色彩的美、园林的美、建筑的美、服饰的美、情操的美、情感的美、形象的美、行为的美等美育内容,在教学时要自然而然地“移”到学生心坎上,让他们逐渐受到感动,得到感化,达到净化。
教学中,教师讲授一篇篇课文,实际上是在指导学生进行“审美的锻炼”,引领和促进学生的精神发育,唤醒学生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善良、真诚、美好、民族的魂灵,以及人类的爱等等,以启发他们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形象美、情感美、哲理美、思辨美、艺术美。通过他们的眼睛,从现象看本质,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让他们的笔端涌出创造美的源泉,歌颂美好的自然风光,歌颂美好的社会生活,抒发美好的情感;同时也用笔鞭挞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丑恶现象。将美育融于语文教学中,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造就具有追求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代新人;教文育人,让学生学会“读书做人”。这正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