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里的经典名句,道出了远离家乡几十载,依旧乡音未改的家乡情。唐寅的《阊门即事》写道:“四远方言总不同”,陈鹄《西塘集》有云:“乡音是处不同”,正说出方言各有发音,各有韵味之特点。
【关键词】方言;精彩阅读;精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人墨客们这家乡音是赞不绝口,陆游道:“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沈宠绥更是大加褒赞:“以吴侬之方言,代中州之雅韵……”显而易见,方言有其独具魅力之处,它说出的是乡韵,寄托的是乡思。作为语文老师,不妨适时地在语文课堂上,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与方言对话,常常会悄然地为语文课堂滋彩润色。
一、方言——本真家乡音
我的学生来自全国四面八方,很多在乡村长大,从小听着爸爸妈妈的脆脆乡音长大,他们的母亲曾抱着他们用方言为他们唱摇篮曲,哄他们安然入睡,教他们牙牙学语,他们在方言中月光启蒙,在乡音里土生土长,方言是最能表达家人间情感的载体。
(一)校本里的家乡音
曾经读过南京一所小学的校本教材《春天里采来的花瓣》,里面精心选编200多首不同题材儿歌,充满童真童趣。老师执教时,孩子们用南京话读儿歌,唱儿歌,让人更觉乡音亲切,比起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别有一番韵味。那时起,我就对方言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在寻找在语文课堂上给方言找一个巧妙的“入口”。
各地的方言各有特点,有些话用当地的方言说起来格外生动有趣。比如,“月爹爹,月奶奶,把点钱,做买卖,不要你多,不要你少,只要你一个大元宝 ”“ 我们俩人好,聚钱买手表,你带带,我带带,长大后我们都是人家的老太太!”……这些乡土气息浓厚的童谣只有用淮安方言演绎才能有滋有味。我突发奇想,将方言融进晨读课文,活跃一下晨读气氛。第一天,提出这个设想时,孩子们都愣住了,教室里一点儿声音也没有。我笑着说:“老师先示范一句。”随即,流利地读起一句,读完,自己都笑得直不起腰来。旁听的学生学起来也笑得互相扭作一团。学生带着笑接着往下读,越读越乐,整个教室笑声震天,还是家乡音更“生态”啊!
(二)名著里的桑梓声
古典文学名著百回本通俗小说《西游记》中运用了大量的淮安方言,清代文字学家吴玉搢断言:“(《西游记》)书中多吾乡方言,其出淮人手无疑。”可见,方言能让人追本穷源,探知桑梓为何处。我喜欢带着六年级的孩子读原汁原味的《西游记》,读着读着,越发感觉亲切地可以触摸。对于他们,文言文的小说读来似懂非懂,正是方言拉近了阅读距离。
在读到“那八戒吃了又添,添了又吃,直吃得撑肠拄腹,方才住手。”“撑肠拄腹”就是饭把肠肚填实,空间全部顶起。胃里饱胀则习惯说成“心口拄拄的”。“添”是继续盛饭的意思,淮安方言俗说盛饭叫“添饭”。我请学生讨论讨论,用自己的话描绘出当时八戒的神态、动作。有的说:“今天的斋饭真是香,俺老猪多少天没吃过一顿饱饭了,哼,哼,好吃”;有的说:“只见猪八戒连连将饭往嘴里送,直塞得嘴里满满的,眼睛还直直盯着锅里的白面馒头”。
这时,我再请同学用家乡话说说,他们跃跃欲试,绘声绘色。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淮安娃,这样说道:“天西业的,只见猪八戒穿着汗踏子,坐在桌边,直往嘴里塞,吃得神气六国的,最后一桌饭只剩下没多丁嘎子了。”听完他的表述,全班同学笑得前仰后合,既是对他地道淮安方言的肯定,也是对家乡音如此有趣的赞许。
这种把方言词句有机地糅合到课堂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种精彩,自是洗去铅华无雕饰,纯正浓郁桑梓音。
二、方言——原味乡土情
胡适在《海上花列传》序中说:“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能表现说话的人的神情口气,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
(一)课内阅读原汁原味
在教学《争论的故事》这篇文章时,为了提高课堂情趣,我让学生用方言表现对话,以使得对话表现更加充分,便于孩子们站在主人公立场上感受到故事最后的结果是错过时机,一无所获。事实证明,孩子们觉得用方言表现争吵很顺溜,很地道,也能吵得开,有的孩子配合方言情境,不由自主地做起动作,对于表现人物当时的语气和神态也有很大帮助。也许,对于这些对话类的课文,可以让孩子尝试着用方言阅读,他们在课堂生动起来,语言丰富起来,呈现的是一种原汁原味的精彩。
(二)课外阅读民风民韵
记得有一次学生读到一篇文章题为《第一次吆喝》,主要讲的是一个来自北京的孩子参加公益活动,为灾区的小伙伴募捐,义卖纯净水的事情,孩子由一开始的不好意思开口吆喝,到后来的大方叫卖的过程。学生对其中小作者出现的含有京腔、京韵、京风、京味儿的吆喝很感兴趣,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现场播放北京吆喝声,学生们从吆喝声中感受到老北京一种深厚的民风民韵。在欣赏完文章之后,我让同学们结合实际,学一学我们当地方言的吆喝声,学生们非常活跃:我也有意识、有目的、有侧重地指导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朗读上,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课堂必须强化语文教学中的“读”,而且把“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课内课外皆不外乎矣。
生:香干臭干——五香蚕豆——(全班哄笑)。生:毛蛋—毛蛋——活珠咂。生:炸炒米喽——炸炒米喽——。
听到这样的方言,实在太亲切了,这是对《第一次吆喝》一文一种水到渠成的拓展。这种地道的方言,传达出的是活蹦乱跳的生活智慧。
淮安话,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及时捕捉方言阅读在课堂上的细微空间,将精读做精,让语文课堂的阅读更为广阔,也成为点缀着语文课堂的一米阳光。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方言;精彩阅读;精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人墨客们这家乡音是赞不绝口,陆游道:“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沈宠绥更是大加褒赞:“以吴侬之方言,代中州之雅韵……”显而易见,方言有其独具魅力之处,它说出的是乡韵,寄托的是乡思。作为语文老师,不妨适时地在语文课堂上,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与方言对话,常常会悄然地为语文课堂滋彩润色。
一、方言——本真家乡音
我的学生来自全国四面八方,很多在乡村长大,从小听着爸爸妈妈的脆脆乡音长大,他们的母亲曾抱着他们用方言为他们唱摇篮曲,哄他们安然入睡,教他们牙牙学语,他们在方言中月光启蒙,在乡音里土生土长,方言是最能表达家人间情感的载体。
(一)校本里的家乡音
曾经读过南京一所小学的校本教材《春天里采来的花瓣》,里面精心选编200多首不同题材儿歌,充满童真童趣。老师执教时,孩子们用南京话读儿歌,唱儿歌,让人更觉乡音亲切,比起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别有一番韵味。那时起,我就对方言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在寻找在语文课堂上给方言找一个巧妙的“入口”。
各地的方言各有特点,有些话用当地的方言说起来格外生动有趣。比如,“月爹爹,月奶奶,把点钱,做买卖,不要你多,不要你少,只要你一个大元宝 ”“ 我们俩人好,聚钱买手表,你带带,我带带,长大后我们都是人家的老太太!”……这些乡土气息浓厚的童谣只有用淮安方言演绎才能有滋有味。我突发奇想,将方言融进晨读课文,活跃一下晨读气氛。第一天,提出这个设想时,孩子们都愣住了,教室里一点儿声音也没有。我笑着说:“老师先示范一句。”随即,流利地读起一句,读完,自己都笑得直不起腰来。旁听的学生学起来也笑得互相扭作一团。学生带着笑接着往下读,越读越乐,整个教室笑声震天,还是家乡音更“生态”啊!
(二)名著里的桑梓声
古典文学名著百回本通俗小说《西游记》中运用了大量的淮安方言,清代文字学家吴玉搢断言:“(《西游记》)书中多吾乡方言,其出淮人手无疑。”可见,方言能让人追本穷源,探知桑梓为何处。我喜欢带着六年级的孩子读原汁原味的《西游记》,读着读着,越发感觉亲切地可以触摸。对于他们,文言文的小说读来似懂非懂,正是方言拉近了阅读距离。
在读到“那八戒吃了又添,添了又吃,直吃得撑肠拄腹,方才住手。”“撑肠拄腹”就是饭把肠肚填实,空间全部顶起。胃里饱胀则习惯说成“心口拄拄的”。“添”是继续盛饭的意思,淮安方言俗说盛饭叫“添饭”。我请学生讨论讨论,用自己的话描绘出当时八戒的神态、动作。有的说:“今天的斋饭真是香,俺老猪多少天没吃过一顿饱饭了,哼,哼,好吃”;有的说:“只见猪八戒连连将饭往嘴里送,直塞得嘴里满满的,眼睛还直直盯着锅里的白面馒头”。
这时,我再请同学用家乡话说说,他们跃跃欲试,绘声绘色。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淮安娃,这样说道:“天西业的,只见猪八戒穿着汗踏子,坐在桌边,直往嘴里塞,吃得神气六国的,最后一桌饭只剩下没多丁嘎子了。”听完他的表述,全班同学笑得前仰后合,既是对他地道淮安方言的肯定,也是对家乡音如此有趣的赞许。
这种把方言词句有机地糅合到课堂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种精彩,自是洗去铅华无雕饰,纯正浓郁桑梓音。
二、方言——原味乡土情
胡适在《海上花列传》序中说:“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能表现说话的人的神情口气,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
(一)课内阅读原汁原味
在教学《争论的故事》这篇文章时,为了提高课堂情趣,我让学生用方言表现对话,以使得对话表现更加充分,便于孩子们站在主人公立场上感受到故事最后的结果是错过时机,一无所获。事实证明,孩子们觉得用方言表现争吵很顺溜,很地道,也能吵得开,有的孩子配合方言情境,不由自主地做起动作,对于表现人物当时的语气和神态也有很大帮助。也许,对于这些对话类的课文,可以让孩子尝试着用方言阅读,他们在课堂生动起来,语言丰富起来,呈现的是一种原汁原味的精彩。
(二)课外阅读民风民韵
记得有一次学生读到一篇文章题为《第一次吆喝》,主要讲的是一个来自北京的孩子参加公益活动,为灾区的小伙伴募捐,义卖纯净水的事情,孩子由一开始的不好意思开口吆喝,到后来的大方叫卖的过程。学生对其中小作者出现的含有京腔、京韵、京风、京味儿的吆喝很感兴趣,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现场播放北京吆喝声,学生们从吆喝声中感受到老北京一种深厚的民风民韵。在欣赏完文章之后,我让同学们结合实际,学一学我们当地方言的吆喝声,学生们非常活跃:我也有意识、有目的、有侧重地指导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朗读上,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课堂必须强化语文教学中的“读”,而且把“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课内课外皆不外乎矣。
生:香干臭干——五香蚕豆——(全班哄笑)。生:毛蛋—毛蛋——活珠咂。生:炸炒米喽——炸炒米喽——。
听到这样的方言,实在太亲切了,这是对《第一次吆喝》一文一种水到渠成的拓展。这种地道的方言,传达出的是活蹦乱跳的生活智慧。
淮安话,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及时捕捉方言阅读在课堂上的细微空间,将精读做精,让语文课堂的阅读更为广阔,也成为点缀着语文课堂的一米阳光。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