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囫囵吞枣”到“细嚼慢咽”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6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中职学生不愿低头阅读文本的现状说起,面对职业教育的功利性倾向,职校语文教师有些力不从心。文章基于片面强调专业学习,阅读教学模式难以创新,快餐阅读方式影响等原因分析后提出了精挑文本,丰富拓展活动等解决的方法,指出教师要给学生自主的权利,让学生自己阅读、积极动脑。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文本教学;概念悬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梁启超先生也告诉我们要学会“鸟瞰、解剖、会通”的三步读书法来领略文字背后的生命足音[1]。然而,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时常感受不到文字带来的那一份幸福。因文化课学习受挫的中职生往往排斥文化课的学习,其中必然包含语文课。在现状面前,我们只有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寻求解决的出路。
  一、教学困境
  (一)语文学科在技能训练的夹缝中踽踽前行
  首先是对职业教育的目标存在理解性偏颇。职业教育强调为社会培养初级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的技术及动手能力,就业岗位对学生没有明确提出语文素质方面的要求。因此,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他们片面强调技能培养的重要性,无视其他学科的学习。其次是从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多数是基础教育的失败者,语文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弱,用他们的话直截了当地回答:“文化课学得好,我还会在这儿吗?”学生的这种重“专”轻“文”思想,实际上是陷入了一个只顾眼前不思长远的误区。他们片面强调了“职业”的特点,而忽视了“文化”的内涵。其实在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技能的时候,必须达到相当水平的文化程度,二者是相互依托又互为制约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语文学习正是让学生成为有素养、和谐发展并具备技能的劳动者的必经过程。
  (二)语文阅读教学在创新摸索中举步维艰
  语文阅读课怎么教?过去的阅读教学是介绍给学生本篇课文的作者、主题思想、段落结构、写作特点、语言技巧等,注重模式化的内容,强调教的完整性,在意教学的可交代性。阅读教学完成后,学生从老师处知道的就是教学参考书上的阅读定论和相应的内容板书,以及诸如“比喻”“承上启下”“首尾呼应”等写作技巧术语。职校的语文教师深知学生对这样课堂的反感,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摸索,但困难重重。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我们曾经尝试过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借助教研组的力量,多个教师集中备课,不同专业分头进行并总结反思。另外还开展过同课异构的教学评比,如由几位教师在不同班级用不同的教学形式上朦胧诗派代表舒婷的《致橡树》,其他教师用量化表格的形式做课例研究,试图寻找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在多次不同教学尝试中,除了个别女生班级课堂反映较好,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外,绝大多数班级的语文学习情况未有明显改观,特别是男生为主的班级,对新鲜的教学形式只能保持“三分钟热度”,有时候出现了为活动而活动的尴尬场面。况且面对本来就纪律观念松散的职校学生,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遇到了莫大的考验。
  (三)快餐式阅读耗尽了职校学生对语言文字仅存的热情
  网络的日新月异,快餐文化迎来了疯狂时代,大大冲击传统文化。中职学生没有心思去深入地阅读经典的课本文本,只对肤浅的网络小说还留着一点热情。笔者在自己所教的班级中做过调查,在小说、散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等常见文体中最喜欢的是小说,理由是该文体故事性强,通常刻画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那么如此,语文阅读教学课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我想是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的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是以阅读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的表层意义,然后领会它从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情味,经常性的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对学生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产生影响。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力求改变学生“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方式,逐步养成“细嚼慢咽”式的阅读习惯,学会思考。
  二、教学策略
  (一)概念悬置,学生自主阅读
  “概念悬置”这一术语来自现象学,胡塞尔认为思维的起点是“不加任何假设或解释性的说明,不按古代或近代传统理论向我们提出的任何东西来理解”,其目的在于“直观”,以“回到事物本身”[2]。教师不是单纯的为了教而教,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有足够的留白空间。上课之前,学生认真独立仔细阅读文本。古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于不自觉的中职学生,我们应该让他们在自己的眼皮下面阅读,实实在在真刀真枪地去阅读课文。内容方面可让学生利用网络、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用一句话两句话概括大致内容,再把自己概括的基本内容用内容提纲的形式铺展开来;最后研讨性问题课后研究。组织形式方面可以多样化,笔者在很多尝试中发现,组团式的方法是比较可行的。中职学生一个人无法完成阅读任务,在给力小组长的带领下,凭借一个小组的力量还是能很好完成学习任务的,只要学生肯花时间阅读文本,速度慢一点又何妨呢?留给学生思考阅读的时间,不用教师的思考模式左右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急于求成,让他们在一张张白纸上涂抹图案,画上各种颜色。如对文学作品思想意义隐性方面的挖掘。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文本的表层内容是“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北京人易于满足”。“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不过我们还可以从北京胡同的特点想到中国文化的特点。北京人性格也就是中国人普遍的性格。我们从北京文化的微指,可以张扬为中国文化的内涵。
  (二)精挑细选,营造研读文本意境
  真正意义的阅读教学是以学生阅读实践为基调的教学。学生从事的不再是“识记”阅读,而是在分析、理解、概括、评价等能力层面上展开的阅读。然而职校学生大多没有能力对文本的优劣正确的抉择,这需要老师把好关。在开学初,教师要合理选择教材的内容。面临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因,语文学科实际课时安排通常比教材规定的时间少,另外为照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我们往往会删减一些课目。比如《科学是美丽的》。另外还选择增加一些内容,如小小说《等待散场》。选择此篇小说是因为文章有很多想象的空间。女郎在考验小伙子吗?他们为什么没有票?进场前,他们有过怎样的约定?……这些内容在文本中都是空白,学生可以想象、猜度、回味完整的故事情节、丰富的内容。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度研读、判断、分析,创造出融合学生自身情感和智慧的新形象、新思想。
  (三)拓展活动,学生唤醒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职校的学生虽然不喜欢文化课,不愿意安静坐着思考,但是大多很喜欢动手,特别是男生。大量的研究表明,男女生性别差异导致男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发达,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因此,他们的学习方式要有所不同。性别专家迈克尔·吉里安认为,男孩的大脑与女孩大脑相比,更多依赖空间机械刺激,更多依赖动作。男孩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更容易接受图像、图表和运动物体的刺激。在所谓“和尚班”的阅读教学中,常利用拓展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研读。过去讲授史铁生的《合欢树》时,我总是想方设法找一些历史典故、身边故事、同类作品来充实讲课内容,希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但是效果不佳。后来我要求学生以《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主题做史铁生的成长记录,并且根据课文对母亲的描述找合适的图片相配,多媒体效果呈现。我发现至少有大部分学生对文本进行了精读,而不是原来的泛泛而读。他们能将描写作者和其母亲的句子摘录出来,按照自己的理解形成清晰的思路呈现出来。
  语文课要关注学生积极思维的时间长短,在于文本解读的角度、深度,在于有效的对话质量,在于基于文本的生成与共鸣,在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合作与探究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有深度解读文本的意识和能力,善于创设深度解读文本的意境,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前积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探究的能力。
  总之,面对中职学生走马观花式的阅读课文,不肯深入研读课文,不肯下功夫探究文章的精髓这些情况,教师唯有以课堂为阵地,想方设法分析学生特点,采取各种不同措施,以改变难堪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张琳.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J].语文建设,2011(2):8.
  [2]孙迎光.主体教育理论的哲学思考[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27.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耿文超老师的《将进酒》课例鉴赏为研习课例,作为2010年山东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第一名(淄博)的教学课例,语文教学与思维能力的激发相结合,课堂教学在对话交流中让学生掌握文言基础知识,教师的启发、引导促进学生激活思维,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鉴赏文本、体悟诗人情思的良好学习效果。研习此课例,有助于激发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更多新认知。  【关键词】耿文超;《将进酒》;三
【摘要】《人生》通过对高加林、刘巧珍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在社会变革的大浪潮下,不同人物命运的变化。在复杂的矛盾中,展现了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知识青年的悲剧抗争史。主人公高加林的典型性引来各种褒贬不一的评价。对高加林的形象分析,既要着眼于大的社会背景,也要注意把握人物自身原因。  【关键词】高加林;人物形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在不可控的环境里坚持奋斗  高加林
【摘要】中小学春游活动被禁,学生全面发展受阻,这是当前素质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由此提出社会舆论要发挥正向的导向作用,家长要建立起对学校的信任,理性对待突发事件,学校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进行精细化管理,政府制定相关法律和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扩大学校自主权的四个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生;春游难;全面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最近读了马玉洁的《学校为什么不
【摘要】引导学生走近美文,使他们成为美文的崇拜者和得益者,听取“哇”声一片,这正是我们教者的责任,也是当代教育所期待的。  【关键词】课外阅读;美文;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过去有一段时间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称为第二课堂。其实,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并无第一、第二之分,因为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二者有机联系密不可分。我们的责任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重视课外阅读,注意在课
7月29日上午,石阡县中小學课堂教学改革战略工程启动大会在石阡中学会议室召开。当代著名教育家冯恩洪先生,全国优秀教研员闵诗培先生,全国生本高效课堂建设培训实战型专家于清秋女士,石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刚强出席会议并讲话。随着标志石阡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水晶球的点亮,石阡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战略“31366”工程正式拉开帷幕,全体参会人员一起宣读了《石阡课改誓词》,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校校长作了表态发言。
【摘要】童话是一种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美好心灵的形成和发展,还能够帮助儿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长期以来,童话却被视作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工具,违背了低年段儿童的认知规律和阅读习惯。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低段儿童童话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以及阶梯式阅读教学在低段儿童童话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低年段儿童;语文;童话教学;阶梯式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要】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进行一下尝试:亲近,让课堂充满民主;机智,让课堂充满高效;鼓励,让课堂充满生机;幽默,让课堂充满欢乐;合作,让课堂充满欣赏。  【关键词】亲近;机智;鼓励;幽默;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有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文本,更离不开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种完全以文本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及方式容易造成语文课堂的枯燥和乏味。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所以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跃的课堂。实践中,语文课堂教学适当地插入表演片段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既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更容易
【摘要】课堂激励语是教师最基本的语言信息载体,教师课堂教学激励语的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励语的作用不可小觑,科学合理的激励语言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效益事半功倍。  【关键词】追问;情境;幽默;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激励语是教师最基本的语言信息载体,教师课堂教学激励语的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
【摘要】阅读教学应该让每一位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读书,通过阅读对文本进行理解和感悟,并能在阅读中享受快乐。让学生自己读书,让学生自己说话,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做到“上不封顶,下要包底”,让学生拥有自己快乐的阅读过程!  【关键词】阅读教学;快乐阅读;本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因此,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