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周的燕子 文/格致
(1)今天的燕子,两千多年前就已飞入庄周先生的视线,并引起他的注意。看来他不仅仅喜欢蝴蝶。他看着围着茅屋飞进飞出的燕子,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鸟都怕人,所以巢居深山、高树以免受伤害;但燕子特别,它就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人去害它,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
(2)庄周先生说到这就不说了,其实,这后边是有一大段空白的。庄子惜墨。几千年前,庄子辞了那个小官,生活可能十分困难,头脑里的思想又像春天怒放的花,一层层一簇簇,一齐挤着向外怒放。写不尽它们,手里钱少,买笔买墨都要算计。有个思想,只能几笔画个轮廓,细节就顾不上了。像采花的蝴蝶,它要去光顾下一朵花。所以,庄周的身后是狂草的墨迹,存在着大量的飞白。那是庄周的思想一路飞奔留下的空白。
(3)庄周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仍重复着庄周时代的伎俩,未被人类识破。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的叫声可谓婉转,却没一个人将燕子放到鸟笼里,以听它的叫声取乐。有许多珍禽异兽在人类的追杀中灭绝了,这也怨不得人类,实在是因为那些物种比人类还要愚蠢。
(4)燕子智慧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距离。人类是一种你不能离他太远,又不能离他太近的动物。比如珍禽猛兽害怕人,躲得远远的,人便结伙去深山猎捕它们。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远。家畜因完全被人豢养和左右,人便随意杀戮,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近,近得没有了自己的家园。只有燕子看懂了人类,摸透了人类的脾气、又亲近人又不受人控制,保持着自己精神的独立,于是人便像敬神一样敬着燕子。
(5)说到底,燕子是最狡诈的动物,它控制人类的第一招就是信任。信任是对付多疑的人类的最尖锐的武器。因为人类不信任别人,对来自别人的信任受宠若惊。燕子将自己最脆弱的那一环——巢及卵放到了人居住的屋檐上。你一拍手就可以捣坏,这是最彻底的信任。没有任何一种鸟敢于这样信任人类。于是人被感动,像人海里找到了一个相知的朋友一样对待燕子,就差不能同燕子握手拥抱。但燕子第一招奏效之后,马上智慧地拉开了同人类的距离。它马上把自己从同人类的亲密接触中抽身出来,落到了人类够不到的树枝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因为它知道,人类能容忍它把巢建在屋梁上,却未必容得了它在人类生活空间里长时间地没大没小。它绝不嬉皮笑脸地落到人家的饭桌上、手上、肩上做亲昵状。这样小心还不够,他在人类的私生活领域求生存,担心这样时间长了会出问题,于是,住了几个月,便举家搬迁。人类刚刚有些厌烦了燕子的飞进飞出、乳燕动不动声嘶力竭地大叫,正要发作,想不到燕子就在这时知趣地搬走了。于是人的所有怒火平息了,又念起燕子的好来。你看它们也不伤害小鸡,也不啄食园子里的菜。过了几个月,人类已经开始思念燕子了,燕子也就在这个时候又回来了。燕子巧妙地循着人类情绪的起落而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律。
(6)还有一种敢于亲近人的鸟是麻雀。它也将巢建在人的屋檐下。但它们的蛋被顽童任意毁坏,成鸟被大量捕杀。原因何在?其一,麻雀鬼鬼祟祟,不信任人类,却又不远离人类,这不是找死吗?它进进出出很小心,怕被人发现,这种做法激怒了人类;小小的鸟,竟敢在我的眼皮底下玩花样,你以为我是瞎子?麻雀的这种做法,极大伤害了人类的自尊心。其二,既防着人,又不远离人,整天围着人聒噪,而且一旦住下就再也不走了,惹得人烦不胜烦。
(7)是有人将燕子比做剪刀的,这是就外形说的,可燕子从形到神都是一把锋利的刀。它一刀插入人类精神深处,游刃有余地在人的精神脉络中出神入化地游动,既不伤人类,也没让人类坚硬的骨骼碰伤自己,在不知疼痛的情况下,人类已被小小的燕子大卸了八块。
[阅读指引]
生存之道 尊严之歌
——《庄周的燕子》整体理解
这是一篇撼人心魄的哲理美文,作者从燕子搭窝认识到做人的真谛,归结出人生的哲理,从平凡熟视的现象中,洞察和捕捉了纷纭复杂的世态人情。
庄周时代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而许多珍禽异兽在人类的追杀中灭绝了;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的叫声可谓婉转,却没一个人将燕子放到笼子里,以听它的叫声取乐。作者告诉我们,燕子之所以能够在如此世道里从容地生存下来,自在地生活下去,全在于它拥有生存的智慧,而这智慧的核心便是距离。
人类多疑,不信任别人,因而对来自别人的信任会感到受宠若惊,燕子似乎看清了人类的这一本性,它把信任作为对付多疑的人类的最尖锐的武器:把巢筑在人居住的屋檐上,把卵产在巢里,人类抬手就可以捣坏。燕子这种对人类毫不掩饰、毫无保留的信任,很快便取得了人类的信任。燕子取得人们的信任之后,马上智慧地拉开了同人类的距离:它把自己从同人类的亲密接触中抽身出来,落到了人类够不到的树枝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人类刚刚有些厌烦了燕子的飞进飞出,燕子就在这时知趣地搬走了;当人们开始念起燕子的好,开始思念燕子时,燕子也就在这个时候又回来了。亲近而不投靠,施信而不卖己,亦近亦远,不近不远,始终保持着自己精神的独立,于是人们便像敬神一样的敬着他们。文章对燕子与人类和谐相处展开透辟分析,透过平凡现象归结人生哲理,洞察并捕捉到了纷纭复杂的事态背后的真正原因:信任是在保持距离情况下的信任,寓信任于适当的距离之中,保持一个独立的自我,这就是燕子的生存之道!
反观现实中的我们,似乎太缺乏燕子的智慧。首先,我们常常不愿施信于人。一方面过于警惕,不敢信任别人,面对别人的好心和帮助,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他凭什么对我好?他为什么帮助我,是不是对我有所企图?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肯助人为乐,不敢见义勇为,总是担心麻烦上身,自讨没趣。我们有我们的逻辑:这个世界不可信,我何必要施信于人呢?其次,我们与人相处不会保持适当的距离,要么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拒人于千里之外,要么奴颜婢膝,卖身投靠,没有半点独立和尊严。
联系现实再读文章,我们便感到文章的深刻。作者寓人性于燕子,深入浅出,化熟为生,将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对人性的思考,融入燕子“处世的大智慧”中,使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由原来粗糙、原始、麻木的状态升华到一种艺术的、灵敏的、理性的思辨状态。我们不得不惊叹作者洞察生活的眼力,对人性、尤其是褶皱中遮蔽着的人性的探究能力,从平凡熟视的现象中,洞察和捕捉了纷纭复杂的世态人情。生活中我们往往对许多事物熟视无睹,缺少的正是这种发现的眼睛和思维的能力,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绝妙之言 新奇之语
——《庄周的燕子》局部揣摩
一、标题——庄重有悬念
标题为“庄周的燕子”,这是一个表示领属关系的偏正短语,它表明这只“燕子”或是这群“燕子”的主人不是别人,而是庄周。称庄周而不称庄子,庄重严肃,不苟言笑,像老师点名报成绩,如新闻媒体点名公布个人信息,笃实无讹,毋庸置疑。燕子怎么会属于庄周?庄周何时有过燕子?是他驯养的燕子,还是他笔下的燕子?作者为什么要关注庄周的燕子?这一连串的问题诱惑你非要一读正文,探其究竟,这正是作者设置的悬念。
二、首段——解题显旨意
“今天的燕子,两千多年前就已飞入庄周先生的视线,并引起他的注意。”原来,庄周的燕子就是庄子曾经关注过的燕子;庄周关注燕子,因为燕子具有处世的大智慧。至此,读标题所产生的疑惑便得到解释,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也得以彰显。“看来他不仅仅喜欢蝴蝶”,显然是指“庄周梦蝶”的典故了,只轻轻提及,不作赘语,可谓惜墨如金。“飞进飞出”、“低头思索”等语,形象鲜明,如亲眼所见,增加了几分真实感。
三、第二段——戏说添情趣
“庄周先生说到这就不说了,其实,这后边是有一大段空白的。”正是这一大段空白,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也为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如果不是庄子惜墨,何需作者饶舌呢?庄子思想丰富,但生活困难,买笔买墨都要算计,因此有思想只画个轮廓,顾不上细节。合乎逻辑,可庄子真如此之穷?那时是否也用笔墨?真真假假,无须计较,你只管看作者在空白处的填写是否合情、是否合理罢了。这一段颇有戏说的意味,既为自己的解说和阐述提供合理性,又增添了情趣。
四、第三段——燕子有智慧
本段紧承首段,开始阐述燕子的智慧。“庄周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一语,既紧扣“庄周的燕子”,又言明文章旨在借古讽今,而非发思古之幽情。“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的叫声可谓婉转,却没一个人将燕子放到鸟笼里,以听它的叫声取乐”;“有许多珍禽异兽在人类的追杀中灭绝了”,庄子时代的燕子至今安然无恙:在鲜明的对比中突出燕子有智慧,为下文具体探讨其智慧作铺垫。
五、第四段——智慧的核心
本段指出燕子的智慧,其核心在距离。作者先以设问句点明燕子的智慧在于保持与人类的距离,然后从人类的特性谈起,以珍禽猛兽和家禽为例,说明人类是一种“一种你不能离他太远,又不能离他太近的动物”,再以赞颂的口吻,说燕子摸透了人类的脾气,既亲近人又不受人控制,“保持着自己的精神独立”,于是人类便像“敬神一样敬着燕子”。这里,是对燕子智慧的歌颂,其实也暗含着对人类劣根性的批判:你不能不信任他,又不能完全信任他,你要信任他,又必须对他玩弄一点计谋;不过,这种计谋要相当高明,要让他不觉得你是在玩弄计谋。
六、第五段——智慧的表现
本段是上一段的继续和深入,上一段只是一般地揭示燕子的智慧在于保持与人类的距离从而控制人类,这一段则展现燕子保持与人类的距离的具体做法:(1)将巢和卵安放到人居住的屋檐上,与人类亲密接触,使人类很受感动;(2)及时抽身,拉开同人类的距离,落到人类够不着的树枝上,保持自己的独立,绝不打扰人类;(3)几个月后,在人类有些厌烦时知趣地把家搬走,平息人的所有怒火;(4)在人类开始思念它们的时候又适时地回来了。总之,燕子在搬进搬出之间严格地履行着若即若离的原则。在这里,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将燕子完全人格化,充分展现了其对付人类的智慧,将上一段的“距离说”演绎得具体、生动而又形象,令人拍案叫绝。
七、第六段——麻雀的愚蠢
本段宕开一笔,丢下燕子写麻雀。麻雀敢于亲近人类,把巢建在人的屋檐下,结果蛋被顽童毁坏,成鸟被大量捕杀。作者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有二:一是鬼鬼祟祟,不信任人类,“进进出出很小心,怕被人发现”,这种做法激怒了人类;二是整天围着人聒噪,一旦住下就再也不走了,惹得人烦不胜烦。这里处处在说麻雀,没有一字说及燕子,却又无一字不是在说燕子。从目的来说,为写燕子的智慧而写麻雀的愚蠢;从手段来说,对照燕子的智慧而历数麻雀的愚蠢;从效果来说,麻雀的愚蠢使燕子的智慧显得越发鲜明突出。
八、第七段——结语显文旨
最后一段暗用了《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典故,把燕子虚化为“一把锋利的刀”,从而形象地阐述了庄子哲学的要义。从形来看,燕子像一把剪刀;从神来看,燕子在与人相处时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它摸清了人类的心理和情绪,其智慧就像刀一样深入到人类的灵魂深处。“一刀插入人类精神深处”“游刃有余地在人的精神脉络中出神入化地游动”“在不知疼痛的情况下,人类已被小小的燕子大卸了八块”等语,与其说是对燕子的歌颂,不如说是对人类的揭露:他需要尊重,却又不可将信任盲目地奉献给他;他不能容忍敌视和远离,也不能容忍无条件的信任,他适宜一种有距离的尊重,一种有信任的对付。这是一种何等智慧的表达,又是一种何等深刻的洞悉!
非常之文 寻常之法
——《庄周的燕子》艺术特色赏析
庄周的燕子是智慧的燕子,它的处世哲学彻底颠覆了人类对它的期待。文章写作视角新颖大胆,分析入理入情,的确是一篇让人叹服绝妙之文,然而研究其技法,也大都是些寻常技巧,只是用得恰到好处罢了。
一、巧妙用典,委婉深曲
文章以“庄周的燕子”为题,从庄子的哲学认知入手来构思,让人仿佛感觉到庄子飘然从远古走来,他有着奇异的见解,他有着与众不同的审美观。他站在超然一切的立场上观察事物,审视世相,发现了一个熟视而又陌生的问题:燕子“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人去害它,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文章一开始就充满了庄子作品中虚玄抽象的哲理,变化莫测又妙不可言,想象怪诞,神飞六合,而又落笔在熟视而亲切的燕子身上,话中有话,引人探幽,作者颇感“言之成理而未彻,持之有故而未周”。我们不得不惊诧作者功底的深厚,出入经史,披沙拣金,熔古铸今,匠心独运,翻出新奇,委婉深曲,充分显示了作者知识的渊博和谋篇构思的睿智。
二、以小见大,形象可感
人们需要尊重,不能容忍敌视和远离,也不能容忍无条件的信任,他需要一种有距离的尊重,一种有信任的对付。这种哲理不是靠抽象的议论推演出来的,而是通过对燕子搭窝这种寻常小事的描写分析中展示出来的。“燕子将自己最脆弱的那一环——巢及卵放到了人居住的屋脊上”,然后“马上智慧地拉开了同人类的距离”,而在“人类刚刚有些厌烦了燕子的飞进飞出,乳燕动不动声嘶力竭地大叫,正要发作”时,燕子又“知趣地搬走了”。在作者笔下,燕子简直就是精灵的化身,展示着人类世界的处世之道。作者以敏锐的体察,化熟为生,使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由原来粗糙、原始、麻木的状态升华到一种艺术的、灵敏的、理性的思辨状态,由小见大,意蕴深远,给人无尽的启示。
三、对比映衬,主题鲜明
对比映衬手法的运用,是本文又一个鲜明的特色。有些现象孤立地看,没多大意义,但几种现象一比较,就能悟出非凡的意义来。作者说:“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珍禽猛兽怕人,躲得远远的,人便结伙去深山猎捕他们。”“家畜因完全被人豢养和左右,人便可随意杀戮。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近。”麻雀“将巢建在人的屋檐下”,又“鬼鬼祟祟,不信任人类,却不远离人类,这不是找死吗?”我们不觉惊叹,在数以万计的珍禽猛兽中,只有燕子是自由的,接受着人类的亲近。它真是猛兽珍禽中的大智者!全文通过巧妙的对比,使燕子的形象更鲜明可感,突出了燕子处世之道的大智慧,同时也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作者:刘慧,建湖县第二中学)
(1)今天的燕子,两千多年前就已飞入庄周先生的视线,并引起他的注意。看来他不仅仅喜欢蝴蝶。他看着围着茅屋飞进飞出的燕子,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鸟都怕人,所以巢居深山、高树以免受伤害;但燕子特别,它就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人去害它,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
(2)庄周先生说到这就不说了,其实,这后边是有一大段空白的。庄子惜墨。几千年前,庄子辞了那个小官,生活可能十分困难,头脑里的思想又像春天怒放的花,一层层一簇簇,一齐挤着向外怒放。写不尽它们,手里钱少,买笔买墨都要算计。有个思想,只能几笔画个轮廓,细节就顾不上了。像采花的蝴蝶,它要去光顾下一朵花。所以,庄周的身后是狂草的墨迹,存在着大量的飞白。那是庄周的思想一路飞奔留下的空白。
(3)庄周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仍重复着庄周时代的伎俩,未被人类识破。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的叫声可谓婉转,却没一个人将燕子放到鸟笼里,以听它的叫声取乐。有许多珍禽异兽在人类的追杀中灭绝了,这也怨不得人类,实在是因为那些物种比人类还要愚蠢。
(4)燕子智慧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距离。人类是一种你不能离他太远,又不能离他太近的动物。比如珍禽猛兽害怕人,躲得远远的,人便结伙去深山猎捕它们。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远。家畜因完全被人豢养和左右,人便随意杀戮,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近,近得没有了自己的家园。只有燕子看懂了人类,摸透了人类的脾气、又亲近人又不受人控制,保持着自己精神的独立,于是人便像敬神一样敬着燕子。
(5)说到底,燕子是最狡诈的动物,它控制人类的第一招就是信任。信任是对付多疑的人类的最尖锐的武器。因为人类不信任别人,对来自别人的信任受宠若惊。燕子将自己最脆弱的那一环——巢及卵放到了人居住的屋檐上。你一拍手就可以捣坏,这是最彻底的信任。没有任何一种鸟敢于这样信任人类。于是人被感动,像人海里找到了一个相知的朋友一样对待燕子,就差不能同燕子握手拥抱。但燕子第一招奏效之后,马上智慧地拉开了同人类的距离。它马上把自己从同人类的亲密接触中抽身出来,落到了人类够不到的树枝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因为它知道,人类能容忍它把巢建在屋梁上,却未必容得了它在人类生活空间里长时间地没大没小。它绝不嬉皮笑脸地落到人家的饭桌上、手上、肩上做亲昵状。这样小心还不够,他在人类的私生活领域求生存,担心这样时间长了会出问题,于是,住了几个月,便举家搬迁。人类刚刚有些厌烦了燕子的飞进飞出、乳燕动不动声嘶力竭地大叫,正要发作,想不到燕子就在这时知趣地搬走了。于是人的所有怒火平息了,又念起燕子的好来。你看它们也不伤害小鸡,也不啄食园子里的菜。过了几个月,人类已经开始思念燕子了,燕子也就在这个时候又回来了。燕子巧妙地循着人类情绪的起落而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律。
(6)还有一种敢于亲近人的鸟是麻雀。它也将巢建在人的屋檐下。但它们的蛋被顽童任意毁坏,成鸟被大量捕杀。原因何在?其一,麻雀鬼鬼祟祟,不信任人类,却又不远离人类,这不是找死吗?它进进出出很小心,怕被人发现,这种做法激怒了人类;小小的鸟,竟敢在我的眼皮底下玩花样,你以为我是瞎子?麻雀的这种做法,极大伤害了人类的自尊心。其二,既防着人,又不远离人,整天围着人聒噪,而且一旦住下就再也不走了,惹得人烦不胜烦。
(7)是有人将燕子比做剪刀的,这是就外形说的,可燕子从形到神都是一把锋利的刀。它一刀插入人类精神深处,游刃有余地在人的精神脉络中出神入化地游动,既不伤人类,也没让人类坚硬的骨骼碰伤自己,在不知疼痛的情况下,人类已被小小的燕子大卸了八块。
[阅读指引]
生存之道 尊严之歌
——《庄周的燕子》整体理解
这是一篇撼人心魄的哲理美文,作者从燕子搭窝认识到做人的真谛,归结出人生的哲理,从平凡熟视的现象中,洞察和捕捉了纷纭复杂的世态人情。
庄周时代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而许多珍禽异兽在人类的追杀中灭绝了;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的叫声可谓婉转,却没一个人将燕子放到笼子里,以听它的叫声取乐。作者告诉我们,燕子之所以能够在如此世道里从容地生存下来,自在地生活下去,全在于它拥有生存的智慧,而这智慧的核心便是距离。
人类多疑,不信任别人,因而对来自别人的信任会感到受宠若惊,燕子似乎看清了人类的这一本性,它把信任作为对付多疑的人类的最尖锐的武器:把巢筑在人居住的屋檐上,把卵产在巢里,人类抬手就可以捣坏。燕子这种对人类毫不掩饰、毫无保留的信任,很快便取得了人类的信任。燕子取得人们的信任之后,马上智慧地拉开了同人类的距离:它把自己从同人类的亲密接触中抽身出来,落到了人类够不到的树枝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人类刚刚有些厌烦了燕子的飞进飞出,燕子就在这时知趣地搬走了;当人们开始念起燕子的好,开始思念燕子时,燕子也就在这个时候又回来了。亲近而不投靠,施信而不卖己,亦近亦远,不近不远,始终保持着自己精神的独立,于是人们便像敬神一样的敬着他们。文章对燕子与人类和谐相处展开透辟分析,透过平凡现象归结人生哲理,洞察并捕捉到了纷纭复杂的事态背后的真正原因:信任是在保持距离情况下的信任,寓信任于适当的距离之中,保持一个独立的自我,这就是燕子的生存之道!
反观现实中的我们,似乎太缺乏燕子的智慧。首先,我们常常不愿施信于人。一方面过于警惕,不敢信任别人,面对别人的好心和帮助,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他凭什么对我好?他为什么帮助我,是不是对我有所企图?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肯助人为乐,不敢见义勇为,总是担心麻烦上身,自讨没趣。我们有我们的逻辑:这个世界不可信,我何必要施信于人呢?其次,我们与人相处不会保持适当的距离,要么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拒人于千里之外,要么奴颜婢膝,卖身投靠,没有半点独立和尊严。
联系现实再读文章,我们便感到文章的深刻。作者寓人性于燕子,深入浅出,化熟为生,将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对人性的思考,融入燕子“处世的大智慧”中,使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由原来粗糙、原始、麻木的状态升华到一种艺术的、灵敏的、理性的思辨状态。我们不得不惊叹作者洞察生活的眼力,对人性、尤其是褶皱中遮蔽着的人性的探究能力,从平凡熟视的现象中,洞察和捕捉了纷纭复杂的世态人情。生活中我们往往对许多事物熟视无睹,缺少的正是这种发现的眼睛和思维的能力,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绝妙之言 新奇之语
——《庄周的燕子》局部揣摩
一、标题——庄重有悬念
标题为“庄周的燕子”,这是一个表示领属关系的偏正短语,它表明这只“燕子”或是这群“燕子”的主人不是别人,而是庄周。称庄周而不称庄子,庄重严肃,不苟言笑,像老师点名报成绩,如新闻媒体点名公布个人信息,笃实无讹,毋庸置疑。燕子怎么会属于庄周?庄周何时有过燕子?是他驯养的燕子,还是他笔下的燕子?作者为什么要关注庄周的燕子?这一连串的问题诱惑你非要一读正文,探其究竟,这正是作者设置的悬念。
二、首段——解题显旨意
“今天的燕子,两千多年前就已飞入庄周先生的视线,并引起他的注意。”原来,庄周的燕子就是庄子曾经关注过的燕子;庄周关注燕子,因为燕子具有处世的大智慧。至此,读标题所产生的疑惑便得到解释,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也得以彰显。“看来他不仅仅喜欢蝴蝶”,显然是指“庄周梦蝶”的典故了,只轻轻提及,不作赘语,可谓惜墨如金。“飞进飞出”、“低头思索”等语,形象鲜明,如亲眼所见,增加了几分真实感。
三、第二段——戏说添情趣
“庄周先生说到这就不说了,其实,这后边是有一大段空白的。”正是这一大段空白,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也为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如果不是庄子惜墨,何需作者饶舌呢?庄子思想丰富,但生活困难,买笔买墨都要算计,因此有思想只画个轮廓,顾不上细节。合乎逻辑,可庄子真如此之穷?那时是否也用笔墨?真真假假,无须计较,你只管看作者在空白处的填写是否合情、是否合理罢了。这一段颇有戏说的意味,既为自己的解说和阐述提供合理性,又增添了情趣。
四、第三段——燕子有智慧
本段紧承首段,开始阐述燕子的智慧。“庄周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一语,既紧扣“庄周的燕子”,又言明文章旨在借古讽今,而非发思古之幽情。“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的叫声可谓婉转,却没一个人将燕子放到鸟笼里,以听它的叫声取乐”;“有许多珍禽异兽在人类的追杀中灭绝了”,庄子时代的燕子至今安然无恙:在鲜明的对比中突出燕子有智慧,为下文具体探讨其智慧作铺垫。
五、第四段——智慧的核心
本段指出燕子的智慧,其核心在距离。作者先以设问句点明燕子的智慧在于保持与人类的距离,然后从人类的特性谈起,以珍禽猛兽和家禽为例,说明人类是一种“一种你不能离他太远,又不能离他太近的动物”,再以赞颂的口吻,说燕子摸透了人类的脾气,既亲近人又不受人控制,“保持着自己的精神独立”,于是人类便像“敬神一样敬着燕子”。这里,是对燕子智慧的歌颂,其实也暗含着对人类劣根性的批判:你不能不信任他,又不能完全信任他,你要信任他,又必须对他玩弄一点计谋;不过,这种计谋要相当高明,要让他不觉得你是在玩弄计谋。
六、第五段——智慧的表现
本段是上一段的继续和深入,上一段只是一般地揭示燕子的智慧在于保持与人类的距离从而控制人类,这一段则展现燕子保持与人类的距离的具体做法:(1)将巢和卵安放到人居住的屋檐上,与人类亲密接触,使人类很受感动;(2)及时抽身,拉开同人类的距离,落到人类够不着的树枝上,保持自己的独立,绝不打扰人类;(3)几个月后,在人类有些厌烦时知趣地把家搬走,平息人的所有怒火;(4)在人类开始思念它们的时候又适时地回来了。总之,燕子在搬进搬出之间严格地履行着若即若离的原则。在这里,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将燕子完全人格化,充分展现了其对付人类的智慧,将上一段的“距离说”演绎得具体、生动而又形象,令人拍案叫绝。
七、第六段——麻雀的愚蠢
本段宕开一笔,丢下燕子写麻雀。麻雀敢于亲近人类,把巢建在人的屋檐下,结果蛋被顽童毁坏,成鸟被大量捕杀。作者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有二:一是鬼鬼祟祟,不信任人类,“进进出出很小心,怕被人发现”,这种做法激怒了人类;二是整天围着人聒噪,一旦住下就再也不走了,惹得人烦不胜烦。这里处处在说麻雀,没有一字说及燕子,却又无一字不是在说燕子。从目的来说,为写燕子的智慧而写麻雀的愚蠢;从手段来说,对照燕子的智慧而历数麻雀的愚蠢;从效果来说,麻雀的愚蠢使燕子的智慧显得越发鲜明突出。
八、第七段——结语显文旨
最后一段暗用了《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典故,把燕子虚化为“一把锋利的刀”,从而形象地阐述了庄子哲学的要义。从形来看,燕子像一把剪刀;从神来看,燕子在与人相处时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它摸清了人类的心理和情绪,其智慧就像刀一样深入到人类的灵魂深处。“一刀插入人类精神深处”“游刃有余地在人的精神脉络中出神入化地游动”“在不知疼痛的情况下,人类已被小小的燕子大卸了八块”等语,与其说是对燕子的歌颂,不如说是对人类的揭露:他需要尊重,却又不可将信任盲目地奉献给他;他不能容忍敌视和远离,也不能容忍无条件的信任,他适宜一种有距离的尊重,一种有信任的对付。这是一种何等智慧的表达,又是一种何等深刻的洞悉!
非常之文 寻常之法
——《庄周的燕子》艺术特色赏析
庄周的燕子是智慧的燕子,它的处世哲学彻底颠覆了人类对它的期待。文章写作视角新颖大胆,分析入理入情,的确是一篇让人叹服绝妙之文,然而研究其技法,也大都是些寻常技巧,只是用得恰到好处罢了。
一、巧妙用典,委婉深曲
文章以“庄周的燕子”为题,从庄子的哲学认知入手来构思,让人仿佛感觉到庄子飘然从远古走来,他有着奇异的见解,他有着与众不同的审美观。他站在超然一切的立场上观察事物,审视世相,发现了一个熟视而又陌生的问题:燕子“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人去害它,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文章一开始就充满了庄子作品中虚玄抽象的哲理,变化莫测又妙不可言,想象怪诞,神飞六合,而又落笔在熟视而亲切的燕子身上,话中有话,引人探幽,作者颇感“言之成理而未彻,持之有故而未周”。我们不得不惊诧作者功底的深厚,出入经史,披沙拣金,熔古铸今,匠心独运,翻出新奇,委婉深曲,充分显示了作者知识的渊博和谋篇构思的睿智。
二、以小见大,形象可感
人们需要尊重,不能容忍敌视和远离,也不能容忍无条件的信任,他需要一种有距离的尊重,一种有信任的对付。这种哲理不是靠抽象的议论推演出来的,而是通过对燕子搭窝这种寻常小事的描写分析中展示出来的。“燕子将自己最脆弱的那一环——巢及卵放到了人居住的屋脊上”,然后“马上智慧地拉开了同人类的距离”,而在“人类刚刚有些厌烦了燕子的飞进飞出,乳燕动不动声嘶力竭地大叫,正要发作”时,燕子又“知趣地搬走了”。在作者笔下,燕子简直就是精灵的化身,展示着人类世界的处世之道。作者以敏锐的体察,化熟为生,使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由原来粗糙、原始、麻木的状态升华到一种艺术的、灵敏的、理性的思辨状态,由小见大,意蕴深远,给人无尽的启示。
三、对比映衬,主题鲜明
对比映衬手法的运用,是本文又一个鲜明的特色。有些现象孤立地看,没多大意义,但几种现象一比较,就能悟出非凡的意义来。作者说:“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珍禽猛兽怕人,躲得远远的,人便结伙去深山猎捕他们。”“家畜因完全被人豢养和左右,人便可随意杀戮。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近。”麻雀“将巢建在人的屋檐下”,又“鬼鬼祟祟,不信任人类,却不远离人类,这不是找死吗?”我们不觉惊叹,在数以万计的珍禽猛兽中,只有燕子是自由的,接受着人类的亲近。它真是猛兽珍禽中的大智者!全文通过巧妙的对比,使燕子的形象更鲜明可感,突出了燕子处世之道的大智慧,同时也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作者:刘慧,建湖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