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给排水工程专业教育模式探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湖南城市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学校办学定位,打破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基于工程项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程项目教学,并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力争将其建设为特色鲜明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培养模式;工程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4-0065-02
  培养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工程师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培养等问题,学生大学期间几乎没有得到工程和团队工作的实际训练。因此,湖南城市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在省级特色建设专业基础上,针对以往办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专业综合改革,以提高专业人才质量、学生毕业即能职业为目标,创新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机制,强化专业建设内涵和特色提升,湖南城市学院在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使给水排水工程办学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一、“基于工程项目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基于工程项目教育理念,坚持“实践中学习”的原则,体现学与做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
  1.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能力的认定
  广泛的社会调研包括毕业生走访与座谈、用人单位的调查等,掌握社会、行业对给水排水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能力的要求,确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应用型的专业能力构成及要求。
  2.以“做项目”为主线组织课程,以“用”导“学”
  在“做项目”过程中学习必要的知识,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现专业能力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按给水排水工程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营”确定合理的知识结构、组织教学活动。
  3.在新课程体系中推进“讲一、练二、做三”教学模式
  采用典型案例组织教学,在继续保持科学基础的前提下,强调加强工程实践训练;在内容上强调综合与集成(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工程与经济管理的结合)。
  4.建立“基于工程项目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
  采用“做项目”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做项目”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过程,所有任课教师通力合作才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对教学的运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强调培养学生系统工程技术能力,尤其是工程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营管理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培养与时代接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
  二、基于“工程项目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根据基于“工程项目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组建市政管道工程、水质工程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三个工程项目教学团队。明确各工程项目教学团队的负责人,从项目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营四个环节强化教学团队的人员构成。从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明确工程项目教学团队的任务。
  第二,根据基于“工程项目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明确学术背景与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结构比例;明确技术、经济、管理知识背景的师资队伍结构比例。
  第三,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在教师工程经验方面,依托产学研合作基地,有计划组织教师参与大型工程项目的策划、设计、实施和运营,积累实践经验。建立激励机制,使更多教师取得相应的执业注册师资格;聘请8~10位企业高管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专职与兼职、教师与执业工程师有机结合、工程实践与学术研究并重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第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练就一支过硬的教学团队。根据教学团队建设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设一个会龙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引进2~3名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引进1~2名具有执业资格的高级工程师。
  三、围绕“做项目”和“能力培养”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立足工程案例强化核心课程建设
  以“做项目”和“能力培养”为主线来组织课程,根据工程项目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营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以污水处理厂规划设计为例,如图1所示。
  以工程项目设计为牵引设置课程体系,通过工程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系统地结合起来,围绕工程项目设计这个核心培养和训练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课程内容,并将以工程项目设计为向导的培养理念完整、有衔接地贯穿整个本科教学阶段,如图2所示。
  抛开以往重理论知识而轻实践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为目的,以课程设计项目带动一些核心课程的形式进行,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使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及有效性。
  给水排水工程核心课程培养结构以八个设计项目为主导方向,每个设计项目都带动某些专业课程,保证课程计划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开展,带动学生积极性及主动性,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实现学以致用,如图3所示。
  四、基于“工程项目教育”教学模式中的实践教学强化
  第一,将“道德-诚信-职业化”与工程项目“构思-设计-实施-运营”有机结合,注重实践过程中学生道德、诚信及人格培养。
  第二,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基于“工程项目教育”构建实验项目,基于设计开展“三性”实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纵向科研项目,支持学生申报校级和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第三,根据工程项目教育理念,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设施,构建工程“构思-设计-实施-运营”综合实训室,让学生在实训室内组建设计团队完成实际社会服务工程项目,锻炼学生工程策划及推理、团队协作精神及社会大系统中项目运行、协调能力。   第四,每年举行CAD技能大赛和给水排水工程方案设计大赛,推动“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中学习”教学理念的开展;整合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构建新培养模式下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内容。
  第五,建立3~6个设计型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进入设计型单位实习机会,培养2~3名具有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证书及能力的专业教师。
  五、基于“工程项目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根据基于“工程项目教育”的教学要求,打破传统不同课程、不同教学环节的壁垒,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课程安排、教师队伍和考核办法提出更高要求,构建起由教师教学发展机制、课程发展机制、学生学习发展机制和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四维”子系统和“一体”即宏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即“四维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师、课程和学生三方面有机整合,建立一个将三者有机结合的保证正确方向和信息随时畅通、及时反馈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即从管理基本要素出发的、建立在时空基础之上的科学有效的教学信息收集、反馈和及时矫正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六、结束语
  在突出工程能力培养、强化工程素质和人文精神结合的前提下,对湖南城市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及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进行了尝试。在对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不足,多方位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际,提出了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优化等措施,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施,这些措施是可行的,对于提高学生的工程项目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树江,吴彪,李丹.论“卓越计划”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2]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等.从CDIO 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7.
  [4]戴波,纪文刚,刘建东,等.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建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36-140.
  (责任编辑:王意琴)
其他文献
摘要:帕金森定律对于组织形为理论发展有重大贡献,对高校提高管理水平、效率及管理人员能力建设有重大的启示。目前,高校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综合素质需要提高、业务能力需要提升、创新能力需要加强等问题。对此,帕金森定律启示,以激励、培训为手段,提高管理人员的效率与能力水平;核编定岗、合理配置工作人员;加大竞争选拔力度,因才而用;加强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切实提高能力水平。  关键词:高校;高校管
期刊
摘要:以高等机械专业课程“机械制造基础”为研究案例,从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两个方面阐述了教学改革实践的一些方法。采用模块化、案例加讨论式、师生角色互换式、交流沟通式等多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师主导的一元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考核与考试考核相结合,改变以考试考核为主体的传统考核模式,探讨了过程考核的重要性与实践方法,以期为高校机械类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模式与课程考核体系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
期刊
摘要:论述了长沙理工大学在电气信息类“卓越工程师计划”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探索经验,包括规划制订创新实践内容、编写创新实践教材、自制实训设备、以赛促学、师资培养和校企合作等一系列措施的思路和做法,为电气信息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电气信息;卓越工程师;创新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4-0025-0
期刊
摘要:在外需趋降的形势下,高等教育应该具有可以有效提高国贸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教学措施。在深入研究外贸人才就业受外需趋降直接影响方面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多维网状嵌入式提升国贸学生专业能力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实践结果显示该教学方法是可行的,成功的。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贸;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4-0035-03  
期刊
摘要:项目驱动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高校多数专业普遍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在阐述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项目式教学法的优缺点,探讨了项目式教学法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旨在通过新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法;专业基础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与资助体系的构建工作,首先分析了当前此项工作的开展现状,指出学生困难群体资格评定与资助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其次,结合多年来学生管理工作经历,提出诸多贫困生资格评定与资助工作的创新举措。最后,为充分验证所提出创新举措的有效性,选取个别班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点。实践表明,新举措在解决了传统贫困生资格评定与资助工作问题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同学们对于高校学
期刊
摘要:工科专业毕业生要实现专业知识掌握与运用并与从事的相关职业之间实现有效的衔接,需要重视毕业设计环节承上启下的作用。毕业设计从设计命题合理性与新颖度的要求,毕业设计完成质量的监控和毕业设计提交成果的制度化要求等方面进行完善并实现规范化管理是其有效开展的必备条件。针对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层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生三位一体的方式,为提高工科学校及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规范化的管
期刊
摘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通过专业课程模块化体系建立、专业课程实验项目优化整合、开放式综合性实践项目凝练、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转变、大学生科技创新导师制、柔性参与科研项目、毕业设计分阶段答辩等,构建一个多位一体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具有竞争力和创新性。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实践教学;创新实践
期刊
摘要:以构建理论学习与工程项目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合作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三大教育平台为基础的“三个结合”工科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三个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阐述了材料类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办法和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实践证明,“三个结合”的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大众化教育时代行之有效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材料类
期刊
摘要:介绍了当前国内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以及实验课程的设置概况。通过调查和分析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特色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实验教学管理、实验队伍建设以及实验硬件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安全工程;实验课程;专业特色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4-0074-02  马斯洛需求理论表明,安全需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