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 “悟”里看花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aohe1986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总体上存在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的现象,教学中常常以教师的理性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忽视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为改变这种状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谓“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的意思,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阅读教学要让学生直面文本,感受、体味、揣摩,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阅读实践活动,从中悟出文本的内蕴、情感,悟出文本表达的精妙。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又应如何引导学生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与尝试:
  
  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读”中求悟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理论上讲,多读确实可以释词析句、深化理解、训练思维、积累语言,甚至可以感悟写作技法,但多读绝不是一遍又一遍不加思考地读,也不是排斥教师应有的引导、指导、讲解地读。宋代学者朱熹提出的“书读精思”符合阅读规律。“读”而不思则罔,有些深奥的课文,如果离开教师适当地引导和讲解,不说读百遍,就是读万遍也搞不懂。我们要把握阅读教学中读的度,要有辩证的观点,而不是盲目地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中求悟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指导学生读就是在指导学生感悟。特级教师徐善俊在引导学生读《可爱的草堂》中的一句话“仔细看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这句话学生读得很流畅,但一气呵成,没有停顿,没有感情。徐老师只轻巧一点拨:“这么美的风景,你不欣赏一下,再往远处看吗?”学生明白要驻足欣赏风景,这一“赏”,读“味”就出来了。这样的指导不露痕迹,却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又如支玉恒老师在教《第一场雪》的“雪大”一段时,要求学生用读来体现雪大的情景。第一个学生读时音量太小,语气平直,老师风趣地问:“这是多大的雪呀!”学生们笑着说:“这是小雪。”再请一个同学读,大家说:“这是中雪。”第三位学生终于读出了“大雪”,老师又趁热打铁:“还有谁读得比他下得还要大?”于是在琅琅书声中,大家体会和领悟到了大雪的气势,进入白茫茫的雪的世界。教师引导学生把文本丰富的内涵和意韵转化为声音形象,这种声情并茂、充满活力的形象,触发了学生的体验,催化了学生的感悟。
  
  二、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品”中领悟
  
  所谓“品”,指的是揣摩品味课文的重点词句,领悟其意蕴和表达技巧。如果教师在指导阅读和表达时每遇一词,每用一词,就引导学生联系与之相近的一串词,并辨别它们语音的强弱、范围的广狭、程度的深浅、色彩的浓淡,从语言的微妙变化中体察情思的微妙变化,由语言的细微变化,区分意义的细微差异,由情思的微妙变化推敲语言的细微变化,由意义的细微差异区别词语的细微差异,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比较法是常见的揣摩品味的有效方法。如《曼谷的小象》描写阿玲的表情时多次使用“笑眯眯”一词,对此,学生一般忽略而过,若问好在哪里,他们也很难意会。教学本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把它换成结构相同、意义相近的词:笑哈哈、笑呵呵、笑咧咧、笑嘻嘻……让学生一一比较,这一比较阿玲热情友善、含蓄端庄的美好形象便跃然纸上,学生马上就能领悟作者准确、具体、生动地表达及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所在。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演”中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当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语言情感难以激起学生共鸣时,可以借助教师和同学的演示,展示语言的内涵,或者让学生表演,凭借角色效应,能很好地促进感悟。请看于永正老师执教《小稻秧脱险记》的一个片段:
  师:谁知道“气势汹汹”的意思?(老师喊来几位举手的同学到讲台前)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还有不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学生把老师围住。笑声)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
  生: (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
  师(对全体同学):他们应该怎么样?
  生:他们应该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垂下头。下面的同学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不讲道理?(生:不讲道理。)这就叫做“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说话了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
  没有照搬词典理性的诠释,没有进行抽象晦涩的解说,一段妙趣横生的表演,就把理性、抽象的含义转换成鲜明生动的形象,使学生触手可及,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生活实践中得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越逼近原形,理解越快、越真。对于课文中那些学生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有时还可以让学生亲历类似于文本反映的生活以加强体验,促进感悟。学生的生活实践就是源头活水。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在结束全文时,笔者请学生结合自己欢度大年夜的情景,谈谈对小女孩经历的看法。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在大年夜,我穿上妈妈特意为我买的漂亮衣服与家人欢度年夜,但她却在卖火柴,甚至连双像样的鞋都没有,真是太可怜了。”有的说:“她真是不幸,连自己的爸爸都经常打骂她,疼爱她的亲人又都离她而去,而我爸妈把我放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疼得我都喘不过气了,我太幸福了。”也有的说:“在大年夜里我们都能收到很多的礼物和压岁钱,但她像流浪儿一样流落街头,最后还被活活饿死、冻死,所以她太悲惨了。”这些观点无疑是学生在对比自己的生活后所发出的感悟,从而加深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感受,更加珍惜自己的美好生活,可谓源头活水源自生活。
其他文献
“探索规律”,作为新课程进一步强化和突出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加强和重视“探索规律”的教学,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优化学习方式,而且对于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促进思维能力逐步提升等方面均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二学段“探索规律”内容的要求是“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的趋势”。面对“隐含的规律”和“变化的趋
我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对古今中外优秀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有益借鉴。在对话教育经典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围绕文本(教学资源)共同分享的幸福旅程。新课程实施以来,人们逐步走向教学的本源,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先学”我们的理解就是让学生先“尝试”;“以学定教”也就是要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而要提高“尝试”“导
【摘要】在语文课堂中隐藏着许多“积极德育”的因素,这需要每位语文教师用尊重、宽容、理解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无形的、有形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推进德育,进而提升学生在集体中的存在感、归属感、认同感,促使其心理能量日益强大,道德素养日益提升。   【关键词】积极德育 语文课堂 道德素养   在常见的语文课堂中,隐藏着许多“积极德育”的因素,这需要每位语文教师善于去捕捉,勤于去思索,勇于去实践。育海无涯,舟
【摘要】“数学阅读课”是为了追求“数学好玩”,促进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而开发的一种数学新课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大数学、大教育的理念,或者精选教材内容进行适度改造延伸,或者补充有价值、可探究的课外阅读材料。数学阅读课的教学实施“以学习为中心”,是一个学生摸索、顿悟的自主学习过程,教师功在课前,隐在课中,导在学后,为学生发展提供高品质服务。  【关键词】数学阅读 设计原则 内容设置 教学操作  总
【摘要】对儿童来说,如何对经典开展深度阅读?在班级共读过程中,围绕经典名著不同版本在内容选择、语言风格、编排体例、价值观方面的差异精心设计问题,多策略反复晕染,能增添阅读动力、自能阅读实践、学会阅读艺术、提升阅读能力,即较大程度地实现对经典深度阅读的抵达。  【关键词】整合差异 深度阅读  阅读经典名著对儿童的重要性已无须赘言。但面对经典,若只是泛泛读之、蜻蜓点水般轻描淡写,则无法达到水滴石穿的深
【摘要】从习题的背景、数学认知、运算、推理以及知识综合这五个因素入手,对三版教材中“认识小数”的习题难度进行量化描述和比较,发现三个版本的习题在背景、运算、知识综合水平上偏低,而在推理和数学认知上的水平层次相对较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 认识小数 习题难度 量化比较   习题是指教材中为学生进行数学练习而编制的题目。习题难度是指学生解答习题时思维的难易程度。通常来说,学生解答习题的难度不仅
邹刚 译  摘要:本文讨论了怎样来开发平衡计分卡绩效系统,探讨了组织在建立和实施平衡计分卡系统中所面临的问题,分享一些已经实施了平衡计分卡组织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 管理系统    私人组织和公共组织发现他们自己在不断的尝试着用较少的投入换来尽量大的产出。在我走访遍布全球的企业或者政府管理者的过程中,让我回忆起史蒂芬·克维曾经说过的名言:“人们和他们的管理者总是努力工作来确保把他们所做
【摘要】单元复习课是对一个单元知识点的系统梳理和巩固,如何将单元复习课发挥更好的效能,基于核心素养,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广大英语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课题。本文结合具体课例,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单元复习课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基于核心素养重整教学目标;基于语言能力组合教学内容;基于思维品质优化教学内容。  【关键词】单元复习 语言能力 思维品质  译林新版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第四课时基本上都是以C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987年经原国家计委批准建立,1992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  分子反应动力学是一门从宏观反应速率到微观的原子、分子以及量子态的水平上研究各种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本质及规律的学问。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而且推动了化学激光的发展,揭示了臭氧层破坏的机理,发现了碳-60分子等,极大地推动了能源科学、大气环
费岭峰 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研员。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嘉兴市名教师、嘉兴市首届“十佳”青年社科人才,浙江省名师培养对象、嘉兴市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曾获全国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录像课评比一等奖、浙江省“教改之星”金奖,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或案例145篇。至今主持过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6项,参与省级课题5项,研究成果和论文曾获市级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