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习惯”系列(六)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在上面,习惯在下面
  ……你可以将人的大脑想象成一颗洋葱,由一层一层的细胞组成,然后是离头皮最近的外层部分,从进化的角度看,这部分通常是最近才产生的。你要是梦见新发明或者被朋友的笑话逗乐,这是你的大脑外层部分在工作,也是思维产生的最复杂的地方。
  在大脑深处,靠近脑干,也就是脊柱和大脑结合的部位,这里有更老、更原始的结构,它们控制着你的自动行为。比如呼吸吞咽……大脑骨的中心是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组织块,这个组织与鱼类、爬行动物或哺乳动物脑部的一样,这就是基底核,是细胞组成的一个椭圆形组织……
  20世纪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开始思考基底核是否也与人的习惯紧密相关……
  (《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西格 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13页)
  ……仿佛是头几次老鼠在探索迷宫,大脑必须全力工作来分析新信息,而经过几天重复走同一条路之后,老鼠不再需要去挠墙或去嗅周围的气味了,所以与抓挠以及嗅闻相关的脑部活动停了下来。老鼠不需要去选择怎么转弯,于是大脑的决策中心偃旗息鼓,它此时要做的就是回忆起找到巧克力的最快途径。不到一周,甚至和记忆有关的大脑结构都停止了活动。老鼠已经将在迷宫中快速通过的路线变成了自身的一部分,几乎都不需要去思考。
  这种思维习惯化,也就是跑直线、左转、吃巧克力的活动,靠的是大脑的基底核,老鼠颅内的探测器表明了这一点。随着老鼠跑得越来越快,大脑工作得越来越少,基底核这一微小、原始的神经结构似乎取代了大脑的工作。基底核是回忆行为模式以及依此行动的核心,换言之,基底核甚至在大脑其他部分沉睡时都在储存生物的习惯。
  (《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西格 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13页)
  这些研究告诉我们,习惯与思维不在一个层面上,人的很多行为开始是需要思考的,脑细胞活动重点在外层,或者说“上面”,一旦重复多次,形成了固定模式,它就沉下去了,思维就把它交给基底核去自动控制了,大脑皮层则腾出手来,去处理新的信息。这当然是很聪明的策略,节约精力,节约能量,如果每个细小的行为都要由大脑皮层重新思考一遍,人早就累死了。但是这种大脑皮层与基底核的分工也有很大的弊端。一个弊端是,基底核有相对的独立性,万一沉到下面来的习惯是一个不良习惯、坏习惯,可就麻烦了,上面的指挥它已经不听了,这可能就是习惯难以改变的重要原因。第二个弊端是,人类的多数并不是热爱思考者,思想懒惰是很普遍的现象,既然基底核储存的习惯也能应付生活中的问题,上面的大脑皮层也就乐得清闲,把凡是能转包给基底核的事情都包出去,自己也就一天天僵化了。别的行业且不论,反正在学校里,总的趋势是不管教师、学生,都一天比一天懒于思考,我们快进入“基底核时代”了。
  其实应试教育基本上就是“基底核式教育”,题海战术与训练老鼠的办法没有什么区别,就是把孩子训练得想都不用想,按习惯就可以把题目答对,这是应试的最高境界。你说这种孩子长大,处理新信息的能力能不下降吗?课改提出探究式教学,其实就是不断用一些新信息刺激学生的大脑,迫使他们的大脑外层活跃起来,不要只靠基底核生存,不要只靠自动化模式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大脑的活力和创造性。那些反对探究式教学的人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基底核是否太忙碌了,而真正负责思考的大脑皮层,是否已经萎缩。我说的不是笑话,如果上述科学研究确是事实,那么,扫描这种人的大脑,肯定会发现他们负责思考的脑细胞区很寂静,一点都不忙。
  思维在上面,习惯在下面,它们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这非常重要。这就启发我们,如果一个人业已形成了某种坏习惯,要改变它,就必须找到从上至下的一个突破口,或者换个比喻,就是必须想办法恢复上层对下层的领导,不要脱钩。这可怎么做呢?
  行为“组块化”——习惯形成的基础
  一周以后,一旦老鼠熟悉了路线,急速前进变成了一种习惯,老鼠在穿越迷宫时,大脑没有什么活动。
  这个过程被称为“组块化”,也就是大脑将一系列行为变成一种自动的惯常行为,而这是习惯形成的基础。我们每天的生活就靠这些行为组块(数量没有几百,也有几十)。有些很简单——你在把牙刷放进嘴里之前会习惯性地抹牙膏上去,有些则复杂一些,比如穿衣服或者给孩子准备午餐。
  (《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西格 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15—16页)
  科学家说习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大脑一直在寻找可以省力的方式。如果让大脑自由发挥,那大脑就会让几乎所有的惯常行为活动变成习惯,因为习惯能让大脑得到更多的休息。……所以人大脑的基底核发展出一套聪明的系统,能够决定什么时候让习惯来取代其他活动模式,什么时候让组块行为开始或停止。要想知道它是怎么运作的,请仔细观察老鼠的神经习惯,注意老鼠大脑最活跃的时候,也就是老鼠刚刚进入迷宫时,老鼠在隔板移动前听到咔嚓声时,以及在迷宫末端,它发现巧克力时。
  (《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西格 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17页)
  于是你就明白老年人为什么通常都比青年人保守了。他们脑子里储存的“组块”太多了,足够应付生活了,拿来就用,甚至想都不用想,多么省力!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老鼠大脑最活跃的时候是面对新情况的时候,这时候需要思考和判断,人也是这样,既然我有现成的模块,我就无须面对新情况,我的头脑就始终处于“不活跃”状态,久而久之,用进废退,那个专门进行思考的大脑外层部分,也就锈住了。新老教师的情况也是这样。大学生刚走上讲台,相当于老鼠刚进迷宫,那正是大脑最活跃的时候,教了一阵,从老教师那里学了一套习惯动作,工作顺手了,脑袋却“休眠”了,剩下的只是身体的劳累。有的老师在培训班里诉苦说他遇到了一个从未遇到过的“乱班”或者“问题生”,我就会对他表示热烈祝贺,因为这就相当于你这个“老鼠”遇到了一个新的迷宫,正好刺激你的大脑负责思考的部位活跃起来,是难得的进步契机。为什么我很反对罚抄作业?就因为这是强行“组块化”,学生抄几遍之后,就全是机械动作了,只有这样他才能保护自己的神经系统。为什么我对厌学的学生不像很多教师那样义愤填膺、深恶痛绝?因为这很可能是他的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能通过引导启动学生大脑,那是我的本事,我若没有这本事,就应该宽容和等待,因为我其实不敢保证我的思维比他勤快多少,我比他占便宜的地方不过是多活了一些年,脑子底层多存了一些死板的“模块”而已。   总结我的工作,我写书,在网上和老师们讨论问题,几乎所有这些活动只是为了一件事——和教育上流行的一些“模块”作斗争,和教师的某些习惯行为作斗争。我用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提供新信息刺激读者的大脑皮质外层,刺激那些负责思考的部位,使它活跃起来,不至僵化。我相信对有些老师,这可能会有作用。我这么做还有一个个人目的,那就是避免自己的僵化。我看新书,思考问题,就可以避免每天只用大脑的“基底核”部分活着。这当然比单用习惯生活要费精力,但是比较快乐,有超越自我的感觉,而且算总账这反倒是最节约精力的,因为我们的很多习惯都是“少慢差费”的。
  “你的大脑无法分别好习惯和坏习惯”
  你的大脑无法分别好习惯和坏习惯,所以如果你有一个习惯,那么这个习惯会一直蛰伏在你的大脑内,等待正确的暗示和奖品的出现。
  (《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西格 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19页)
  我看到这句话以后,就一直在想这是什么意思。大脑怎么不能分辨好习惯坏习惯呢?比如一个人吸烟,他肯定知道这是坏习惯呀!看来这句话不是这个意思。我理解可能是这样的:当某种行为形成习惯以后,它就沉到大脑的下部去了,甚至可以说,它就与大脑的上层(这部分是负责思考的)“脱钩”了。这以后你告诉此人:“吸烟是坏习惯。”他完全能理解,也能记住,但是这判断只能停留在大脑表层,对沉到下层的习惯模块起不了作用了,就好像“政令出不了紫禁城”的样子。于是这个人的表现就是“说一套,做一套”,虚心接受,坚决不改。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通常都会认为这是耍两面派,不诚实,这有可能是冤枉当事人了,因为他是情不自禁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个受害者。
  如果上述理论假设是对的,那么,我们面对学生屡教不改的不良习惯,
  第一,就不会生那么大的气了,而且会有一种同情的态度。
  第二,也就不会搞那么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因为动之以情也好,晓之以理也好,都是作用于学生大脑表层的,而他的习惯却在底层,情理都穿不透,等于白费。
  第三,应该做的是采取具体措施,改变其习惯。
  这个办法,我们后面要细说。
  那么,改变大脑上层就完全没有作用吗?恐怕也不是,如果当事人有很强的信心,有比较坚强的意志,则他的大脑上层就穿透力比较强,可以指挥下层改变其模块。
  这个问题,我们后面也要细说。
其他文献
辅导理念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社会技能的掌握、自我意识的发展,良好的沟通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其中“我讯息”的表达方式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间发生冲突时,往往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对立面,表达时常常会用“你讯息”来指责对方,使矛盾升级,表现为争吵,甚至打架。如果使用“我讯息”真诚表达事情的经过和结果以及自己的感受,冲突就可以得到化解。从更深的角度来看,冲突实际上是彼此关系的深入。
期刊
在农村学校担任班主任,感受最深的就是孩子们大都勤劳、天真、开朗、懂得感恩。但由于农村孩子的家庭环境、家长素质、亲子关系等方面的情况比较复杂,导致了部分孩子个性心理上自卑、怯懦、叛逆等普遍问题。我知道,这些孩子是一块块璞玉,需要班主任的发现和雕琢。而要想规避他们的“瑕疵”,发扬他们的优势,就需要我们时时去肯定他们的价值,适时为他们“撑腰”,最终使他们自己“挺直腰杆”,充满自信。  在孩子委屈时,为他
期刊
《现代汉语词典》对“边界”的解释是: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的界线。  我的理解,引申出来,可以泛指不同事物之间的界限,当然也可以指人与人之间的界限。  边界的原则,我把它概括为六个字:“不越位,不缺位”——边界外不越位,边界内不缺位。  就陈娥老师的案例《我的纠结》来说,笔者认为,案例中的“我”之所以“纠结”,主要在于缺乏边界意识,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边界”问题:  一、班主任职责与科任教师职责的边界
期刊
“嗨,你们几个给我过来!作业写不完,还玩得挺带劲儿。”顺着声音望去,一年级的王老师正对着楼梯角的几个同学横眉立眼地喊着。  那几个孩子低头耷脑地走过来,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摞动漫圆卡。“赶紧回教室写作业。从今往后,你们几个谁都不许再玩卡了,再玩就把你们家长喊来给你们写作业。”王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把他们手里的卡给“掐达”过来了。  孩子们玩的卡,有方形的,有圆形的,上面印制了精美的动漫形象。  课间,很
期刊
一、命题“作文”——欣赏每一位孩子  2015年12月31日,最年底的一天,学校组织即兴演讲比赛,我抽到的题目是:欣赏每一位孩子。  拿到题目,我在心底琢磨起来:工作四年又半,我确实欣赏过很多的孩子,我欣赏他们美好的容貌、灵巧的身材、机敏的思维、温良的性情以及时不时给人惊喜的情商……“欣赏”这个词语本应该是献给所有美好事物的,就连汉语词典里对于“欣赏”这个词语的解释都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
期刊
今天,上一年级音乐课。  排队的时候,有两个小男孩跑出来,对我说,下课的时候,脚扭了。  我让他们走几步,脚略微有些跛,并不影响走路,脸上也没有任何不适的表情。  于是,我关照了两位平时很乖的小男孩担任“护花使者”,分别扶这两个小伙伴去音乐教室。  叮嘱他们,楼梯上要走慢一些。  我带着大队伍走了,回头一望,他们四个正两两相扶地跟在后面,仿佛四只笨拙小熊,煞是可爱。  等我们抵达音乐教室3分钟后,
期刊
周末回家,吃过晚饭,我打开带回来的书看了起来。儿子见了也嚷嚷着要看书,我顺手拿过一本故事书给儿子扔了过去。接着看自己的书,还没看够一页,儿子过来缠着我给他念故事。我说不念,儿子不依不饶地吵闹着。  我皱着眉头说:“这本书我都给你讲好几遍了,再说还带有拼音,专门买来让你练习拼拼音的。”  儿子噘着嘴说:“我不想自己读,字这么多,我拼不过来。”  我说:“慢慢拼嘛,要有耐心,乖儿子听话!”  儿子抗议
期刊
南方的天气,就像“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上学时还春光明媚、暖风和煦,可到了放学时段,却突然乌云密布、雨水淅沥,很多步行回家的学生,一个个落汤鸡似的,狼狈不堪外,还常被急雨淋出病来。天气不可控,但人事尽可为。为此,“爱心伞”便应运而生了。  一把雨伞,一段故事  爱心伞,顾名思义,就是洋溢着满满爱意的雨伞,是班级家委会所赠,每班捐赠3~5把,由学校统一归置与管理。但这些爱心伞并不是一把把普通的雨伞
期刊
班级议事实际上是一种民主协商机制,一种学生自我管理的方式。采用这种办法或可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意义不在管理方面,而在教育方面。民主协商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提高其自主性、自觉性,增长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所以议事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请注意,在班级议事过程中受教育的不只是学生,教师(如果他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其中学到的东西甚至可能比学生更多。未必每个教师
期刊
在我们的一线班主任中,很多人已经在实践、推广“班级议事”制度,结合三位班主任的案例,我想谈一谈班级议事制度的意义。  一、班级议事有利于达成管理共识  案例1中,徐老师为了实现文明就餐的“光盘”要求,“加大了管理的力度”。而收效甚微。她想到了事件的当事人——小学生。徐老师借助这些“小不点儿”的智慧,一步步找到了“光盘行动”的最佳策略。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议事习惯和民主意识已在“光盘行动”中悄然扎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