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试卷讲评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课型。有效的试卷讲评能让学生豁然开朗、举一反三,帮助学生调整、修复已有的认知结构。然而,试卷讲评课面对的学生或带着考试不利的苦闷、懊恼,或带着考高分者的得意与不屑,再加上讲评课不能如新课那般新鲜有趣,又不似练习课有一线串珠似的流畅。《学习的革命》一书中说:“‘学习之门’必须打开,否则真正的学习无法发生。而那‘门’是一种情绪性的东西--学习的‘门卫’。”如何打开试卷讲评课的学习之“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入手。
关键词试卷讲评课;学习之“门”
一、分数暗盒化,激发学习动机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普罗塔尔,古希腊生物学家。)是的,每一个刚走出考场的孩子头脑中都有一个火把,或是解题中遇到的困惑,或是绞尽脑汁努力后所有的期待,或是忐忑不安的一种侥幸……讲评者要做的就是尽快点燃这支火把,通过火把自身的燃烧使内心所有的猜疑得到解析。因此,我们要尽一切努力迅速地批改完试卷,详尽的统计各题、各人的得失,带着这些统计的数据和思考去跟孩子们见面。个人认为,试卷不要直接发给孩子们,让红红的“√”或“×”直截了当地告知孩子心中期盼的结果,不利于孩子再现做题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和深层次的认识偏差。我们可以把分数暗盒化,即不直接告知考分、对错,用“估分”的形式带领孩子积极参与到讲评课之中,通过争论、分辩、解释复现解题过程,暴落错误根源,在相互启迪和教师有针对性的追问中得到有效的矫正,完成对自己答卷的大概“估分”。
二、点评温情化,实现情感共振
“情感共振”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对受教育者个人情感的把握和尊重,实现受教者与施教者情感的充分一致性,从而实现施教的目的。考完试后的孩子究竟最需要什么?首先是保护,其次是肯定。
(一)保护落后者,期待学习热情
教育首先是保护。安全感是人的第一需求。考完试后的第一堂课上,坐在下面最不安的就是那群后进生们,他们害怕惩罚、嘲笑和失败,虽然,他们的中的一部分人由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表现出一种“傲慢”、“冷淡” 和“不屑一顾”,然而这种神情下的紧张、恐惧还是真实地阻碍着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融入集体。因此,试卷讲评课中,教师首要确保的是:没有羞辱、没有指责、没有讽刺。
记得听一节试卷讲评课,教师的开场白就是:本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教师说到最低分是43分时,全班小朋友异口同声地喊:“×××”。很难想象,这位同学是以什么样的毅力坚持静坐了课堂上的40分钟,在这静坐下面又能收获到什么?
所以,保护首先应淡化分数的横向比较。可以在讲评课课尾分发试卷时,肯定一部分学生通过努力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个别同学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重点叮嘱孩子们:拿到试卷,比较“估分”的差异,找找哪里的失分是自己意料之外的,哪里的失分完全可以避免的,哪里的失分下次可以夺回。
保护还是一种温情的关注,关注那部分遇到困难的孩子,在不动声色中给予及时的提醒和点拨。
下面是一位教师讲评中的片断:
题目:小宝一家三口去电影院看电影,准备买某排的三张连号,发现有28种不同的买法,你知道电影院一排有多少个座位?
师:你们的试卷上出现了两种答案:26和30,大家想想哪个对哪个错呢?
生1:26是错的,因为一排的总座位数不会比买票的张数少。
师:有道理。可这26又怎样来的呢?
指名生2答:28-3+1
师:是的,这样就算到了26。这个算式又会是怎样来的?
生2答:(总个数-框住的个数)+1=平移的次数。
师作恍然大悟状:还是你读懂了这个错例。你看他把“28种不同的买法”看成了公式中的哪个量?
此教学片断,从表面上看是教师在不断的“犯傻”中让学生猜想犯错的根源,实际上是教师在反复的追问中让犯此类错误的生2们暴露错误的根源,悟出纠错的方法。此种帮助可谓“含情脉脉”、“润物无声”,学生在貌似“猜想”成功的状态中卸去紧张的包袱,暴露深层的认识偏差,在一个个顺藤而来、切中要害的追问中找到解题之法。
不过,这种温情点化是建立在批卷后详尽的统计的基础上的。教师需事先统计各题的错误率,确定讲评的重点,同时还需将各种错误原因进行猜想、判断、分类,并将其制造者们一一登记,其后才能有讲评中的有的放矢。
2.肯定优秀点,激活学习热情
德国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相对于有着较多“沉闷”基因的讲评课来说,更要关注“激励、唤醒、鼓舞”。“要让儿童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苏霍姆林斯基语。)我们可以在试卷批改中尽可能地给孩子更多的成绩,如:独到的见解、细心的演算、工整的字体;在课堂上我们需尽可能地给孩子不同的展示机会,如:“猜想错误的根源”、 “清晰的语言表达”、“多样化的解法”、 “优化的解题思路”,甚至是“专注的眼神”、“积极地参与”……都应受到教师目光的赞许。
三、讲评结构化,修复认知网络
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联结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我们的学生从每节课上学到的知识都是散装的,如果说复习课的任务是把这些“散装”的知识网络结构化,那么讲评课的任务就该是在这张网上查漏补缺、修复调整。即:试卷讲评课上首先复现的是一张知识网络图,然后再在各个结点上巩固、展开、延伸。如在复习“数的整除”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建构如下的网络图:
到了试卷讲评课上,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复述,复现此网络结构图。然后从网络图的某个结点开始引发出去。比如“公因数”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此知识点的相关考题,教师根据考题的难易程度、错误率的高低做详略不等的讲评;也可以直接出示某一错误率较高的考题,分析判断属于哪个知识点的考核;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此知识点的考核还有哪些不同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创作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考题。这种从知识网络结点上延伸式的讲评方式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调整、修复,并使之得到进一步的清晰、扩展、优化。
四、题型多变化,激活创新思维
试卷中做错某道题的只是部分学生,对此题有过困惑的、经历过探究的、心里不确定的都仅仅是部分学生,总讲“旧题”,让那些胜券在握的优等生们不免产生厌倦之感。因此,我们在讲评时,要注意增设一些问题,穿插在“旧题”之中,或变换角度、或换换类型、或改变题中的条件……让我们的“旧”题产生“新”意,促使孩子们进入紧张的思考状态。
我们可以变一些孪生题:
“如果5/a是假分数,那么符合条件的a有()个。 ①4 ②5 ③6 ④无数 ”
“如果a/5是假分数,那么符合条件的a有()个。 ①4 ②5 ③6 ④无数 ”
角度稍稍一变,变出了一对孪生题目,形相似,答案却相去甚远。新颖趣味的同时,也提醒孩子细心读题,巩固提升了对“假分数”概念的理解。
我们还可以将一些反例对比着出现:
“19枝铅笔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枝?”
“19个小朋友去划船,每条船坐4人,需租几条船?”
同是19除以4,用除法来解答,最终的答案却出现了不同。让孩子在辨别中理解“进1法”“去尾法”的实质。
我们甚至可以在一个需强化的知识点上,放手让学生出题。“能够自己出题的学生不可能学不好某门功课”,学生出题的过程就是调用所学的新旧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可以在学生创编题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创编的精典之处,引导学生出些有思考价值的题。
五、预留自主空间,实现人人进步
详尽的统计、温情的点化、热情的鼓励、积极的参与……这些都无法替代学生一个独立反思的过程。所以,我们教师要给学生留足课尾8-1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独立的分析、反思、回顾。如:“估分”和实际分数的差异,出现这些偏差的原因,哪些地方是由于自己审题不细或书写不清、计算失误造成的,哪些地方是由于哪个知识点理解不到位造成的;订正、反思,总结本学习段的成败之因;调整情绪,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等等。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多关注后进生们,给予这部分学生及时地宽慰和必要的帮扶。优等生们可利用一部分时间继续创作新题,供教师下课后择优选取部分作为课后的巩固、深化、拓展题。
总之,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充分表述思维过程,自主展示创新成果,在确保讲评课中主体参与的“热度”后,才能期冀讲评课的高效能。
关键词试卷讲评课;学习之“门”
一、分数暗盒化,激发学习动机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普罗塔尔,古希腊生物学家。)是的,每一个刚走出考场的孩子头脑中都有一个火把,或是解题中遇到的困惑,或是绞尽脑汁努力后所有的期待,或是忐忑不安的一种侥幸……讲评者要做的就是尽快点燃这支火把,通过火把自身的燃烧使内心所有的猜疑得到解析。因此,我们要尽一切努力迅速地批改完试卷,详尽的统计各题、各人的得失,带着这些统计的数据和思考去跟孩子们见面。个人认为,试卷不要直接发给孩子们,让红红的“√”或“×”直截了当地告知孩子心中期盼的结果,不利于孩子再现做题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和深层次的认识偏差。我们可以把分数暗盒化,即不直接告知考分、对错,用“估分”的形式带领孩子积极参与到讲评课之中,通过争论、分辩、解释复现解题过程,暴落错误根源,在相互启迪和教师有针对性的追问中得到有效的矫正,完成对自己答卷的大概“估分”。
二、点评温情化,实现情感共振
“情感共振”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对受教育者个人情感的把握和尊重,实现受教者与施教者情感的充分一致性,从而实现施教的目的。考完试后的孩子究竟最需要什么?首先是保护,其次是肯定。
(一)保护落后者,期待学习热情
教育首先是保护。安全感是人的第一需求。考完试后的第一堂课上,坐在下面最不安的就是那群后进生们,他们害怕惩罚、嘲笑和失败,虽然,他们的中的一部分人由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表现出一种“傲慢”、“冷淡” 和“不屑一顾”,然而这种神情下的紧张、恐惧还是真实地阻碍着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融入集体。因此,试卷讲评课中,教师首要确保的是:没有羞辱、没有指责、没有讽刺。
记得听一节试卷讲评课,教师的开场白就是:本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教师说到最低分是43分时,全班小朋友异口同声地喊:“×××”。很难想象,这位同学是以什么样的毅力坚持静坐了课堂上的40分钟,在这静坐下面又能收获到什么?
所以,保护首先应淡化分数的横向比较。可以在讲评课课尾分发试卷时,肯定一部分学生通过努力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个别同学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重点叮嘱孩子们:拿到试卷,比较“估分”的差异,找找哪里的失分是自己意料之外的,哪里的失分完全可以避免的,哪里的失分下次可以夺回。
保护还是一种温情的关注,关注那部分遇到困难的孩子,在不动声色中给予及时的提醒和点拨。
下面是一位教师讲评中的片断:
题目:小宝一家三口去电影院看电影,准备买某排的三张连号,发现有28种不同的买法,你知道电影院一排有多少个座位?
师:你们的试卷上出现了两种答案:26和30,大家想想哪个对哪个错呢?
生1:26是错的,因为一排的总座位数不会比买票的张数少。
师:有道理。可这26又怎样来的呢?
指名生2答:28-3+1
师:是的,这样就算到了26。这个算式又会是怎样来的?
生2答:(总个数-框住的个数)+1=平移的次数。
师作恍然大悟状:还是你读懂了这个错例。你看他把“28种不同的买法”看成了公式中的哪个量?
此教学片断,从表面上看是教师在不断的“犯傻”中让学生猜想犯错的根源,实际上是教师在反复的追问中让犯此类错误的生2们暴露错误的根源,悟出纠错的方法。此种帮助可谓“含情脉脉”、“润物无声”,学生在貌似“猜想”成功的状态中卸去紧张的包袱,暴露深层的认识偏差,在一个个顺藤而来、切中要害的追问中找到解题之法。
不过,这种温情点化是建立在批卷后详尽的统计的基础上的。教师需事先统计各题的错误率,确定讲评的重点,同时还需将各种错误原因进行猜想、判断、分类,并将其制造者们一一登记,其后才能有讲评中的有的放矢。
2.肯定优秀点,激活学习热情
德国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相对于有着较多“沉闷”基因的讲评课来说,更要关注“激励、唤醒、鼓舞”。“要让儿童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苏霍姆林斯基语。)我们可以在试卷批改中尽可能地给孩子更多的成绩,如:独到的见解、细心的演算、工整的字体;在课堂上我们需尽可能地给孩子不同的展示机会,如:“猜想错误的根源”、 “清晰的语言表达”、“多样化的解法”、 “优化的解题思路”,甚至是“专注的眼神”、“积极地参与”……都应受到教师目光的赞许。
三、讲评结构化,修复认知网络
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联结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我们的学生从每节课上学到的知识都是散装的,如果说复习课的任务是把这些“散装”的知识网络结构化,那么讲评课的任务就该是在这张网上查漏补缺、修复调整。即:试卷讲评课上首先复现的是一张知识网络图,然后再在各个结点上巩固、展开、延伸。如在复习“数的整除”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建构如下的网络图:
到了试卷讲评课上,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复述,复现此网络结构图。然后从网络图的某个结点开始引发出去。比如“公因数”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此知识点的相关考题,教师根据考题的难易程度、错误率的高低做详略不等的讲评;也可以直接出示某一错误率较高的考题,分析判断属于哪个知识点的考核;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此知识点的考核还有哪些不同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创作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考题。这种从知识网络结点上延伸式的讲评方式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调整、修复,并使之得到进一步的清晰、扩展、优化。
四、题型多变化,激活创新思维
试卷中做错某道题的只是部分学生,对此题有过困惑的、经历过探究的、心里不确定的都仅仅是部分学生,总讲“旧题”,让那些胜券在握的优等生们不免产生厌倦之感。因此,我们在讲评时,要注意增设一些问题,穿插在“旧题”之中,或变换角度、或换换类型、或改变题中的条件……让我们的“旧”题产生“新”意,促使孩子们进入紧张的思考状态。
我们可以变一些孪生题:
“如果5/a是假分数,那么符合条件的a有()个。 ①4 ②5 ③6 ④无数 ”
“如果a/5是假分数,那么符合条件的a有()个。 ①4 ②5 ③6 ④无数 ”
角度稍稍一变,变出了一对孪生题目,形相似,答案却相去甚远。新颖趣味的同时,也提醒孩子细心读题,巩固提升了对“假分数”概念的理解。
我们还可以将一些反例对比着出现:
“19枝铅笔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枝?”
“19个小朋友去划船,每条船坐4人,需租几条船?”
同是19除以4,用除法来解答,最终的答案却出现了不同。让孩子在辨别中理解“进1法”“去尾法”的实质。
我们甚至可以在一个需强化的知识点上,放手让学生出题。“能够自己出题的学生不可能学不好某门功课”,学生出题的过程就是调用所学的新旧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可以在学生创编题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创编的精典之处,引导学生出些有思考价值的题。
五、预留自主空间,实现人人进步
详尽的统计、温情的点化、热情的鼓励、积极的参与……这些都无法替代学生一个独立反思的过程。所以,我们教师要给学生留足课尾8-1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独立的分析、反思、回顾。如:“估分”和实际分数的差异,出现这些偏差的原因,哪些地方是由于自己审题不细或书写不清、计算失误造成的,哪些地方是由于哪个知识点理解不到位造成的;订正、反思,总结本学习段的成败之因;调整情绪,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等等。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多关注后进生们,给予这部分学生及时地宽慰和必要的帮扶。优等生们可利用一部分时间继续创作新题,供教师下课后择优选取部分作为课后的巩固、深化、拓展题。
总之,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充分表述思维过程,自主展示创新成果,在确保讲评课中主体参与的“热度”后,才能期冀讲评课的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