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邻居有位老人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我叫她老姆。每次见到老姆,她的两手总是忙不停,把各种边角布料拼接在一起,缝成各种椅子垫儿、百衲被、小孩的棉袄或褂子。
20世纪80年代的吾乡,多数人家把窗户开得又小又高,采光都不是太好。老姆常年坐在一把藤椅上,那里是窗户把光线带进来的地方,仿佛一个光的核心。尤其是在下午,光柱把窗户和老姆联结起来,空气中的灰尘肆意漂浮。我当时年幼,时间也多,能坐着看那个光柱看很久。老姆在旁边坐着,手不停织,那个场景无言无语,也仿佛无始无终。
老姆的家里特别整洁温馨,这很可能跟她擅长布艺制作有关。床单、枕套、桌布,甚至是厨柜上搭的帘子,都是她自己做的,虽然多数都是由各种布拼接而成的,但也拼得十分讲究。比如电视机上的罩布,由三种不同的黄色碎布有规律地拼成,同色系的搭配即便在如今也显得特别高级;而椅垫则用的是最零碎的布料,无规律,撞色,高度环保;更别致的是,她还用一些布料给杯子做了“外套”,这些“外套”除了让平淡无奇的玻璃杯、搪瓷杯更漂亮,也使倒进开水的杯子不那么烫手,且更保温,还能让杯子被不小心碰倒时不容易摔碎。
老姆的空闲时间多,又勤快,有时候手里缝制的不是椅子垫儿,而是给某个孙辈量身定做的棉袄或褂子。现在回想,那样的礼物是多么珍贵啊!现在的我们很难想象,为准备一份礼物能花上自己大半个月的所有闲暇时间。
而我今天聊到这个老姆,不是为了说她的好手艺。我想说的是,爱好布艺制作,会塑造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首先,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当我多年后第一次知道这两个成语的时候,我想它们是天然地为老姆而设。我不知道她从哪里收集到那么多的零碎布料,而且无论什么样的布料到了她手里,都能变废为宝,一切都不会浪费。这样精打细算着过日子,特别有滋味。
其次,一直处于劳作的状态,日子也会特别温馨。《半生缘》里,曼桢曾经也是手不停织,“她的绒线衫口袋里老是揣着一团绒线,到小饭馆子里吃饭的时候也手不停挥地打着”,和世钧面对面坐着的时候赶紧拿出旧袜子来补,这让当时已经完全动情的世钧的心里更安宁了。当我坐在老姆旁边看着她劳作时,即使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邻居晚辈,我也感到一种依恋。
第三,是对物资的充分利用,以及提升生活审美的掌控力,這种掌控力也蔓延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她更珍爱生活里的各种细节,更用心地安排生活里的各个方面。所以,我所看到的老姆家里特别整洁。人的很多优秀品质都是互相关联的。
第四,老姆与世界的关系是温柔的,与他人的关系是亲切的。人们称颂她的性格,说她为人温婉,很少与人高声争执;而我想的是,就像她送给别人的礼物往往是自己亲手缝制的一样,她与别人的相处也是同样用心。
人到中年的时候,有一些沉淀在记忆里的东西会明确起来。当我自己的小家由我来全权布置的时候,我倾向于家里要有大量的布艺制品。布艺沙发肯定比皮沙发和藤编沙发舒服,布窗帘肯定比百叶窗温馨,桌子最好也铺上布制桌布,这些都是我的执念。
我家里有很多布玩偶。我有一个朋友,像当年的老姆一样手巧,她把我废弃的牛仔裤、呢子大衣,小宝小时候用的毯子,都做成各种布玩偶:憨憨的小熊,古灵精怪的鼠小弟……她还送给我她自己做的针线盒,盒子面上是她涂染的花纹,还用一个核桃壳做了插针的配件。我的羽绒服破了,她也用一些绣了树木图案的绣片帮我补上。
我家里有很多布料,有不少来自朋友的馈赠,有一些是自己买的。虽然我的手非常笨,比脚还笨,但是那些布料总能带给我温馨的气氛和怀想。
明窗净几,棉布温柔,这就是我理想的家。
它们的存在意味着有序、节制、宁静、丰盛、自律、向善。
20世纪80年代的吾乡,多数人家把窗户开得又小又高,采光都不是太好。老姆常年坐在一把藤椅上,那里是窗户把光线带进来的地方,仿佛一个光的核心。尤其是在下午,光柱把窗户和老姆联结起来,空气中的灰尘肆意漂浮。我当时年幼,时间也多,能坐着看那个光柱看很久。老姆在旁边坐着,手不停织,那个场景无言无语,也仿佛无始无终。
老姆的家里特别整洁温馨,这很可能跟她擅长布艺制作有关。床单、枕套、桌布,甚至是厨柜上搭的帘子,都是她自己做的,虽然多数都是由各种布拼接而成的,但也拼得十分讲究。比如电视机上的罩布,由三种不同的黄色碎布有规律地拼成,同色系的搭配即便在如今也显得特别高级;而椅垫则用的是最零碎的布料,无规律,撞色,高度环保;更别致的是,她还用一些布料给杯子做了“外套”,这些“外套”除了让平淡无奇的玻璃杯、搪瓷杯更漂亮,也使倒进开水的杯子不那么烫手,且更保温,还能让杯子被不小心碰倒时不容易摔碎。
老姆的空闲时间多,又勤快,有时候手里缝制的不是椅子垫儿,而是给某个孙辈量身定做的棉袄或褂子。现在回想,那样的礼物是多么珍贵啊!现在的我们很难想象,为准备一份礼物能花上自己大半个月的所有闲暇时间。
而我今天聊到这个老姆,不是为了说她的好手艺。我想说的是,爱好布艺制作,会塑造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首先,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当我多年后第一次知道这两个成语的时候,我想它们是天然地为老姆而设。我不知道她从哪里收集到那么多的零碎布料,而且无论什么样的布料到了她手里,都能变废为宝,一切都不会浪费。这样精打细算着过日子,特别有滋味。
其次,一直处于劳作的状态,日子也会特别温馨。《半生缘》里,曼桢曾经也是手不停织,“她的绒线衫口袋里老是揣着一团绒线,到小饭馆子里吃饭的时候也手不停挥地打着”,和世钧面对面坐着的时候赶紧拿出旧袜子来补,这让当时已经完全动情的世钧的心里更安宁了。当我坐在老姆旁边看着她劳作时,即使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邻居晚辈,我也感到一种依恋。
第三,是对物资的充分利用,以及提升生活审美的掌控力,這种掌控力也蔓延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她更珍爱生活里的各种细节,更用心地安排生活里的各个方面。所以,我所看到的老姆家里特别整洁。人的很多优秀品质都是互相关联的。
第四,老姆与世界的关系是温柔的,与他人的关系是亲切的。人们称颂她的性格,说她为人温婉,很少与人高声争执;而我想的是,就像她送给别人的礼物往往是自己亲手缝制的一样,她与别人的相处也是同样用心。
人到中年的时候,有一些沉淀在记忆里的东西会明确起来。当我自己的小家由我来全权布置的时候,我倾向于家里要有大量的布艺制品。布艺沙发肯定比皮沙发和藤编沙发舒服,布窗帘肯定比百叶窗温馨,桌子最好也铺上布制桌布,这些都是我的执念。
我家里有很多布玩偶。我有一个朋友,像当年的老姆一样手巧,她把我废弃的牛仔裤、呢子大衣,小宝小时候用的毯子,都做成各种布玩偶:憨憨的小熊,古灵精怪的鼠小弟……她还送给我她自己做的针线盒,盒子面上是她涂染的花纹,还用一个核桃壳做了插针的配件。我的羽绒服破了,她也用一些绣了树木图案的绣片帮我补上。
我家里有很多布料,有不少来自朋友的馈赠,有一些是自己买的。虽然我的手非常笨,比脚还笨,但是那些布料总能带给我温馨的气氛和怀想。
明窗净几,棉布温柔,这就是我理想的家。
它们的存在意味着有序、节制、宁静、丰盛、自律、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