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武:难忘兴国红土情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成武曾被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誉为“白袍小将”,他以忠诚、勇敢、智慧闻名三军。他与杨勇上将、杨得志上将被毛主席风趣地称为“三羊(杨)开泰”。在大型电视连续剧《长征》中,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屡当开路先锋,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斩关夺隘,所向披靡,声威显赫。红四团的政委,便是杨成武上将。
  杨成武,福建长汀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金戈铁马,浴血沙场,久经考验,战功卓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京津卫戍区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北京军区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这位劳苦功高的开国将领,在中央苏区时曾经多次踏上过兴国这块热土,与兴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欣然挥笔题书名
  
  1991年兴国县委党史办遵照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布置,编辑了一本资料性读物,县委定名为:“苏区兴国模范县”,报经国家档案出版社出版。当初决定要找一位名气大、资历深、且对兴国模范县历史又熟悉了解的老首长为该书题写书名。当时,十分遗憾的是两位兴国籍上将肖华、陈奇涵都已去世,该找谁题写书名几乎成了一道难题。有同志想起了解放初期《星火燎原》一书中有王集成将军写下的一篇回忆录,其中披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那是1934年10月,红一军团奉中革军委之命撤离兴国,开赴于都参加长征时,一军团二师政委刘亚楼特地召集赖传珠、杨成武、王集成三名团政委,来到兴国城南门口,朝着悬挂在城门之上的“模范兴国”四字匾额,庄严举手,宣誓告别:
  “敬爱的兴国模范县父老乡亲们,亲爱的苏区兄弟姐妹们,我们暂时告别分手。红军将来一定会打回来的……”气氛肃穆,仪式悲壮,令人动情。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宣誓的四人中唯一幸存者就是杨成武,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于是,县委写信请杨成武题写书名。不到半个月,就收到全国政协办公厅复函。拆开一看正是杨成武的亲笔题词和一封他本人的复信。在洁白如玉,长约1米,宽70公分的宣纸上,杨将军饱蘸浓墨,酣畅淋漓地写下了七个大字“苏区兴国模范县”。手迹端庄秀丽,笔力刚柔相济,一气呵成。一看就知道书写者的态度是极其认真负责的。在那封简短的复信中,杨成武谦虚地说:“遵嘱草就七字,久未动毛笔,不知是否合适有用?请酌。”还深情写道:“对于战斗过的红土地兴国,我是终生难以忘怀的。对于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兴国人民顺致崇高的敬意!”这充分体现了杨成武将军对根据地人民炽热的情怀。
  
  视兴国为老家
  
  1974年国庆节过后的第九天,笔者因公出差在首都京西宾馆拜访肖华,有幸会晤了杨将军,许是缘分,许是巧合。“文革”之初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与代总参谋长杨成武曾经陪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全国各地赴京红卫兵。如今两人都是由毛泽东临时安排他们住进了京西宾馆,连两家的餐桌都毗邻相联。
  一天,我有幸被邀参加肖华将军家里聚餐。聚餐时,肖华、王新兰夫妇热忱地招呼走进餐厅的杨成武上餐桌共同进餐。当肖华向杨成武介绍我是兴国革命纪念馆的干部时,我即迎上前去问候。杨将军握住我的双手,一见如故地问长问短,说:“您专程进京来调访历史情况,很远的路,很不容易,不妨多住几天。北京的老红军没有几个不在兴国战斗过。苏区打仗时,我去兴国6次。兴国老表宁可自己挨饿,也要省下粮食、蔬菜来款待红军。红军能够打胜仗,离不开根据地人民的全力以赴支持。什么叫历史?这就是历史!”
  我接话说:“请首长重返故地,兴国人民欢迎您!”杨成武一听,呵呵大笑:“肖华主任,请您安排一个适当的时机,我们一起回兴国老家走走。”出生在闽西的杨成武视兴国为老家。多么浓厚的红土情。
  
  将军重游红土地
  
  将军果不食言,说到做到。1983年12月,杨成武偕同夫人、秘书、警卫,千里迢迢,从北京来到兴国,重游革命根据地。在参观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时,杨成武指着版面上陈坊仁少将的照片,激动地告诉夫人和陪同人员说:“这上头的照片中,有我当年的领导,有我的同级,也有我当年的警卫员,他们都是我的战友。陈坊仁是战友,更是恩人,要不是他救了我的命,恐怕我早也成烈士了!”话语中,充满了无限感激之情。
  陈坊仁,兴国永丰乡人,长征老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2年任山东省军区司令时,因病逝世。我们后来在北京万寿路采访陈坊仁的遗孀辛圆同志时,才知道陈坊仁是在长征路上觉山战斗中冒死救过杨成武。
  那是1934年11月28日,在掩护中央纵队过湘江的觉山决战中,敌人的子弹击中了杨成武右膝,血流如注,动弹不得,躺在无遮无拦的公路上。敌人疯狂叫喊:“捉活的,捉活的!”一窝蜂似的拥过来,时任红五团连指导员的陈坊仁刚好从东边撤下路过此处,见此危急情形,便果断指挥几个战士同时开枪阻击敌人,并派战士抢救受伤的杨成武。头一个战士前去,中弹倒地;第二个战士还没靠近,又负了重伤。这时陈坊仁如脱缰的战马,不顾生死,冲了上去把杨成武背到身上,一鼓作气奔跑了十余里,将杨成武送往后方救护站救治,才使杨成武死里逃生,躲过一劫。因此,杨成武终生难忘兴国将军陈坊仁的救命之恩。
  在参观兴国革命烈士馆时,杨成武欣然挥笔为烈士馆题了词。参观结束后,还动情地对身边的陪同人员说:“兴国了不起啊!它不但牺牲了许多革命烈士,这里还是一块烈士鲜血染红的红土地。我们必须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把社会主义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科技发达、人民幸福安康的富强国家!”
其他文献
国民党“剿匪”军官钦佩的事业    在中央苏区各项事业中,有一项连国民党“剿匪”军官们都深为钦佩并认为“足资仿效”的事业,便是教育事业。  苏区实行的是普遍的教育,据阿伪1933年11月26日在《斗争》上发表的《论消灭文盲运动》解释,苏维埃政权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不让一个工农分子是文盲……每个青年儿童入校读书,每个成年受补习教育”。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苏区建立了自己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有以读书
期刊
三百山是我省安远东南边境诸山峰的合称,距安远县城25公里。它属武夷山脉南段西坡与南岭山脉东段北坡余脉交错地带,是长江水系之贡江与珠江水系之东江的分水岭,是东江的发源地,也是香港同胞饮用水的源头。三百山总面积约260多平方公里,是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1993年5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2年5月被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名副其实。据专家考证,这里有野生动物60
期刊
我是75岁的老翁,越老记忆力越差。可是,也有例外,今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温家宝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深情阐明“穷人经济学”的话,震撼了我的心灵,久久不会忘怀,也不可能忘怀。我认为,温总理的话,决不是他个人的声音,而是代表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代表我们人民自己的政府由衷地喊出的心声。  温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出的中外普遍关切的中国“三农”问题时,引用了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期刊
怎样认识脉压差和心跳快慢    熊××同志:  来信知你患有高血压病,经服药治疗,目前病尚稳定。现就你所提出的咨询,分别答复如下:  一、舒张压(低压)65mmHg危害性大否?  你目前的血压稳定在120~140/65~77mmHg之间,看来似乎舒张压偏低,脉压差稍大,但这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是常有的事。因为老年人多伴有动脉血管硬化、血管壁的顺应性(弹性)差些,故常有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即高压>1
期刊
在1955年授衔的共和国将军名册中,有一位少将名叫钟辉,他是江西瑞金县人。  阳春三月的一天,我们前往北京市复兴路钟将军的家中进行了一次访问。将军因病住院,不便会见客人,只好请他的夫人王新阿和出生于延安的大女儿钟豫江为我们讲述钟将军光辉而精彩的人生。    经历凝聚将军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厚爱     1914年出生于瑞金县新塘村一个贫农家庭的钟辉,很小就接受了革命思想教育。他17岁就投身革命,参
期刊
郑港村是江西省高安市祥符乡东北角的一个小山村。说它是山村,村前却有一条水源丰富、鱼虾肥美的小河;村后也有一条建闸蓄水,终年能灌溉农田的小溪;村子的三面是平整整的土地,肥沃的良田,几块荷塘点缀其中。村东有一大片茂密的森林,这是郑港村人的“禁山”。郑港村的四周是群山,山虽然不很高,但起伏相连,群山环绕着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躲避日寇全村人背井离乡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强盗惨绝人寰的“三光”政
期刊
蓝天白云,风儿吹拂,山野间的草地一片葱绿,一群羊儿悠闲自得地在吃草。一位长着络腮胡子、手持枝条的高个子老汉,一会儿在树林间穿行,一会儿钻进荆棘里轰赶着一只黑羊;他身旁一位穿紫红衣的大妈,正在“咩咩”地唤着羊儿。这放羊的两位老人,一个叫王长喜,70岁,是江西萍乡矿业集团公司安源煤矿的退休职工;他身旁的大妈是他的老伴,叫杨佩兰,58岁。  王长喜1986年退休,1997年3月妻子因病去世。1998年6
期刊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现代文豪朱自清先生这两句诗,正是张瑞芳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张瑞芳女士是北京人,中共党员,今年八十七岁高龄,但她的身板却十分硬朗,依然终年累月忙忙碌碌,奉献不止。皱纹里爬满了欢乐,脸盘上洋溢着喜气。她晚年生活的时间表排得满满的:会见外宾,开会,聊天,干家务活,锻炼身体,收藏艺术品,兴办敬老院等等,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张瑞芳老人十分赞赏《
期刊
年近古稀的周永龄是中国自然科学协会会员、中国林学会会员、林业高级工程师,历任泰和县林业局营林股长、林技站长,曾先后荣获“江西农业科教人员突出贡献奖”二等奖、“江西省低丘陵荒山林业生态经济模式研究”二等奖、中国林学会“劲松奖”。1999年退休后,他没有在家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婉谢了要他去省城一家园林绿化企业当总工程师的高薪聘请,和同是毕业于江西农大林学系的妻子胡菊凤一起,“重操旧业”,创办了生产
期刊
余姚相公殿村向天庵原址(现属慈溪市)建有一座六角亭。亭内,立着一方刻有“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九个大字的纪念碑。  这就是当年我党领导的淞沪游击队五支队四大队和宗德三大队伏击日寇的地方,也是浙东举起敌后抗日第一面旗帜的地方。  1941年4月,日寇入侵浙东,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6月,根据中央的部署,中共浦东工委决定组织力量开辟浙东根据地。我们浦东的抗日武装使用国民党军队的番号——“淞沪游击五支队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