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是我生命的锚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un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凡,我亲爱的孩子,今天是你18岁的生日,也是爸爸和我结婚20周年的纪念日。儿子,不经意间,你就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孩转眼长成了一个英俊青年。在给你写这封信,我是多么感慨:生命就是一个奇迹,早一天、晚一天,都不是你,都不会有你!你是我们最珍贵的爱情结晶。小凡,养育你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学习如何做父母的过程,爸爸和我都在和你一起畅享着成长的快乐!
  18岁,是一个庄严而又神圣的仪式,是童年走向成人的标志。妈妈的心里既甜蜜又心酸。在我的心中,你永远是妈妈乖巧的孩子,可你终究要离开妈妈,就要“飞”走了。在你即将起“飞”的时刻,妈妈想对你说说心里话——
  你的成长是我美好的回忆
  小凡,走进18岁的行列,你准备好了吗?说心里话,我并没有准备好,还有很多愧疚压在心上。我曾经许愿每天都要写育儿日记,记下你成长的点点滴滴,作为将来给你最好最美的成长礼物,但我的主题帖《吾家有儿初长成》总是没有我的教育随笔《兰舟漫笔》筑得高。扪心自问,我应该算一个合格的教师,但很惭愧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在你18岁生日时,给你好好写封信,细数你成长中的小故事,那些留在妈妈心中美好的回忆。这也是妈妈送给你的一份成长礼物。
  小凡,你还没有出世时,我和爸爸查字典,动脑筋为你起了那么一长串名字,最后姥姥选中了小凡这两个字。你要永远记得姥姥说的那句话:做人不可平庸,平凡最伟大!
  小凡,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你好些平凡又特别的成长瞬间——你3个月时就开始牙牙学语,5个月当天就“爸爸、爸爸”叫个不停;10个月时便蹒跚学步,随着音乐手舞足蹈;周岁时,你能流利地与人交流,会背诵好多古诗,会唱很多童谣;当你两岁时会骑着童车到处跑,我开心得欢呼雀跃;当你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时,我意识到你不再是只知要吃要喝、哭哭闹闹的小家伙了,你慢慢长大了。
  两岁半时,我们决定把你送上幼儿园。那是一个春天的早上,天很晴。我拉着你的小手走在路上,“妈妈,小哥哥、小姐姐都自己走”。你挣脱我的手,像一只小鹿一样蹦蹦跳跳在前面奔跑,小书包时而撩起,时而敲打着你的小屁股。“妈妈,再见”,那脆生生稚嫩的声音回荡在春风里。现在回忆起这一幅画面,我心里还充盈着暖暖的爱意。
  3岁时,有一次,你不小心摔倒了,赖在地上不肯起来,眼睛望着我,伸着双手,我硬着心没有伸出手,你就自己把地当琴,用手弹着,一会儿自己爬了起来,以后每次摔倒了你都能利落地爬起来,从不依赖我们。儿子,妈妈想让你知道,在人生的路上就需要你有跌倒了能自己爬起来的勇气。
  你的善良和爱心感动我
  5岁时,有一天傍晚,坐在我自行车后座的你突然说了一句:“妈妈,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如果有,我找他去”。好家伙,你才5岁呀,就要当妈妈的保护神,我着实吃了一惊。也许你想得很天真,但我一身的疲惫皆因拥有你这颗小小的爱心而烟消云散。走着塔山那长长的上坡路也不觉得很难……
  6岁时,你便自告奋勇负责家里的安全问题。睡觉前,家里的煤气、门窗你这个小大人都要仔细检查是否关好。爸爸每隔几天就要在校值班。“爸爸不在家,我就是家里的男子汉!”你挺着小胸脯,自豪地告诉我。晚上你像只小猫样躺在我怀里,和我讲着悄悄话。你会凝神看着我,轻声地说“妈妈,我喜欢你”。我的心被你那双稚爱的眼神和细弱的小手温暖得热浪汹涌。
  小凡,你在小学最后一年的艺术节上,上台演唱《栀子花开》,间奏时,你自己加上感恩老师、感恩母校的话语,那深情的念白让台下的我热泪盈眶。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是多么幸福的事儿呀!
  12岁那年,你过生日前的晚上你在练习钢琴老师布置的作业《妈妈的吻》,你说:“妈妈,明天是我的生日,是你生我的日子,我把这首曲子弹好,送给你”。我笑了,但眼里有泪花在闪。儿子,你总是那么感情细腻,情深意重。
  15岁时, 你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高中,进入实验班学习。上了高中,你更加独立,而且又在外地,学校的住宿条件很差,但你还是乐滋滋的。我们经常是半月二十天才见你一面。你总是说“没事不用来看我。我很好”。这成了你的口头禅。放月假回家时,你经常会带菏泽同学的厚衣服或者被套让我帮着洗。同学病了,就是半夜12点,你也会陪着在医院打吊瓶。自己都感冒了还坚持着,医生都说你真有爱心。儿子我每每知道这些事儿,都为你的善良和爱心所感动!妈妈那本来就柔软的心因为你而更加温润如玉。
  我的生命因你而完整
  儿子,从小你就不用妈妈操心,乖巧懂事,让我不必像大多数母亲那样围着孩子转,因为家庭而失去自我,成为一个琐碎和庸常的主妇,而能够优雅地生活、从容地工作。我的三本书和几百篇文章里都有你和爸爸的功劳。
  儿子,你长得越来越高,1米83的大个。妈妈需要仰视着和你说话。你有时故意鼓着肚皮、握着拳头,让我看你坚硬的腹肌和肱二头肌。和你走在一起,听朋友们夸你又高又帅,妈妈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你有唱歌的天赋,我们一起参加爸爸的同学聚会,大家一起去唱歌,老歌新曲你都能唱得那么有味道,大家都赞叹不已,你自豪地告诉我有的歌只要听一遍,你就能随着伴奏唱。
  索福克勒斯有句名言: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是呀!亲爱的儿子,你是我生命的锚。我们休戚与共、唇齿相依、血脉相融。我的生命因你而丰厚、完整。
  我亲爱的儿子,你知道吗?妈妈非常爱你。以后的日子,风风雨雨,路很长,但我知道,你一定会茁壮成长,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或许将来的你只能过平凡的生活,但那又有什么呢?只要你快乐!毕竟,一份平凡的幸福是人人都渴望拥有的。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市塔山小学)
  责任编辑 赵霭雯
其他文献
2015年起,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不再由地方组织,将首次实现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不再终身有效,而是只有3年有效期限;当上老师的,教师资格证也必须每5年一审;师范生不再毕业就能拿证,明年开始也必须参加全国统考。(见《现代快报》)  教师只有经常学习、充电,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从这个角度看,教师资格认证、考核等制度改变后,对增加教师的危机感和自我提升的动力是有积极意义的。教师资格认证的初衷
我在完成了读懂课文、掌握必须的文言知识两个教学环节后,第二节,即以仿写为重头戏,以收获思想教育、文言知识复习和运用的成果,过程如下。  一、精析课文、作好铺垫  我和学生一起分析孟子的劝说艺术。第一步是巧妙设喻,引君入瓮。  孟子听完第一段梁惠王的话后,心中已明白梁惠王心病的要害之处,但他机智地避开正题,巧妙地以战设喻,巧在哪里呢?一是“王好”,二是下文的许多不正常之举也正是“好战”造成的,可以收
有一种教学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书,把教学活动囿于狭窄的认知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忽视学生的人格养成,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关注。这样的课堂教学表现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教师主宰着课堂,置学生于依附地
现代学校该如何建设?我们认为,不仅仅要以智启人,更要以德养人,以美育人,以体健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习不仅仅是发生在教室里的静态行为,更要走出教室,用活动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学业成绩,更要培养健康、健美、健全的现代公民。健康指的是身心健康;健美是指既要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又要培养学生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和能力;健全则包涵了智力发展、品德和人格的健全。  四季校园——动静相宜,循
一名教育家最为核心成长的阵地就是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课堂观以“人”为主线,以关注人、尊重人、发展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学生的生命成长。这些对于我们课程改革和课堂建构及教育家成长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是一个人感到追求成为思想家的第一个摇篮。”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苏霍姆林斯基课堂教学思想的核心是人,即“为人”和“人为”。那么,何谓“为人”呢?“为人”就是教师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古诗词的教学要达到这种境界,诵读和想象是不二法门。  一、古诗词的天性决定了解读之道在于诵读和想象  从诗的语言的模糊性到诗的意境的清晰性,中间有个转化过程。那就是接受诗之语言的暗示,用画面去偷换文字,用情绪去揣摩诗意。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直觉和直感,通过联想和想象,通过“眼与耳谋、耳与口谋、口与心谋、心与神谋”的诵读,这样,诗的言外之意,诗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的起始课。本节课的内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  学生在此之前一直在研究一维空间的“线”,也就是长度概念,本节课是第一次认识二维空间的“面”,就是面积概念,后续还要研究有关面积的计算,以及应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从一维的长度到二维的面积是“由线到面”的一次质的飞跃。  教材结合四个具体实例,初步感知面积
【摘 要】“括号”的教学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总结。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呈现具有辨析性的学习材料,在不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概括出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通过专项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按要求编制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关键词】四则混合运算;运算能力;数学推理  在本节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经验,本节课的新知是应用中括号连续改变四则混
下校听课,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教师提出问题后,总是要学生立即作答,这个学生答不出或答不好,马上让另外的学生回答。而且,这一问题刚完,下一问题又出来了,直让人想起“对答如流”这个成语。这样的课堂,热闹、紧凑,但是缺乏“等待时间”。  “等待时间”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伊提出的概念。在研究课堂教学时,经过大量观察,罗伊发现: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后,若学生未能立即回答,一般教师都会进一步
在斯宾格勒的传世之作《西方的没落》中,观相作为最主要的写作方法,贯穿在整本书的写作当中。观相不仅仅是一种历史写作方法,也是斯宾格勒的思想核心。所谓观相,在斯宾格勒看来,就是一种直观的方法,一种诉诸于心灵的内视的方法,它依赖的不是自然的定律和因果关系,而是个体的精神慧眼,是个体对历史中的生命的切身体验。通过对人类历史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体验,去把握其背后的生命形态的特征与命运。这种强调心灵和感觉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