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每一个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作为教师,如何因材施教,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将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有效地开发出来,从而成功引导学生在充足的自信中,努力探索,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答案,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体验学习”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入手,分析了中学生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的“经历”与“体验”问题,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旨在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中学生;数学学习;“经历”与“体验”;关注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新课标之所以对数学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主要目的在于带给学生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探索的“经历”和“体验”,获得创新的尝试,培养发现的能力,这样做,远比取得单纯的具体教学成绩和结果更重要。因此,可以说,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采取各种“经历”与“体验”教学方式,将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有效地开发出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1、“体验学习”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现实生活中,人们把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称作体验,这说明体验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体验往往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体验则是学生个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通过自身的行为认知和情感参与,而获得的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情感态度和理性认识。”体验学习” 教育思想产生于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它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展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切身“经历”和“体验”中,开动脑筋思考,在思考中在思考中创造,在思考中进取,在创造中发展,在进取中提高。
“体验学习” 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体验学习”充分表现了对学习个体的重视。
在“体验学习”中,既有学生个体的各种生活经验,又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既有感性的认识反馈,又有理性的认识升华。实践表明,学生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以切身“经历”和“体验” 为基础的,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源自于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体验学习”的理性结果是达到让学生整个精神世界发生显著性的变化,使学生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2)“体验学习”强调学习个体行为、认知和情感的整体参与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方式表现为学习个体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讲一讲、摆一摆、拼一拼、拆一拆、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算一算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体验学习”感官活动外,还需要各种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比如想象、猜测、分析、判断、验证、归纳、类比、演绎等思维活动。“体验学习”强调学习个体的行为、认知和情感参与,而教师指令性的、没有思考空间的各种操作活动,只能说是模仿性的机械操作,而非“体验学习”中的“经历”和“体验”。
(3)“体验学习” 强调个体经验要与同伴、教师的交流和分享,
数学建构活动有其明显的社会性质,因此,“体验学习”的数学活动应该充分表现学习个体、同伴和教师等的交流和分享,通过有效的合作与交流,达到数学学习的共同建构目的。也就是说,“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
2、中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学习”的实施原则
2.1“体验学习”要注重“生活化”,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
2.1.1 课前关注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体验“材料”
教师在上课前,就要充分关注学生值得体验的内容,为学生积极提供课堂体验的有用“材料”。中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因此,教师要多为学生准备生活化的教学素材,以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活的“经历”和“体验”。有些数学知识由于比较抽象,不少学生学起来会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这些知识之前,尽量创造条件,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数学素材等方式,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感性“载体”,使学生通过对感性“载体”的认识和加工,进而上升到理想认识,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
比如,在讲七年级“7.1 几何图形”一节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些几何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锥体、球等),教师上课前将这些物体有意归类(见图),然后讲课中“有旧导新”:你们认识下面这些几何体的名字吗吗?大家看这些物体各是什么形状?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形状与这些物体类似的形体吗?通过以上准备、推问和引申讲解,进而引入新课内容:本节课,老师要给大家讲解“几何图形”的内容。这样的课前操作,会对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铺垫,在课堂讲授时,学生会富有兴致学习,教师会感到轻松自如,原本是学生难以理解接受的内容,教师提问时学生就会对答如流,面对教师的启发,一些学生还会提出许多超出本节内容的东西。教师的这种铺垫,使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因而,学生的思路就会轻易打开,从而以高涨的学习热情,投入到轻松的课堂学习之中。
2.2.2 给学生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经历”和“体验”
常言道:嘴说十遍,不如手做一遍。可见,“做”是多么重要。数学教学中的“做”,就是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实在在的具体操作,使学生在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从而进一步促进理性知识的获得和升华。数学教学中,教师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举例来说,在学习二次函数值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问题,每人发一根30cm长的铁丝:(1)让学生把它弯成一个矩形,通过几个同学的矩形大小形状比较,看其是否相同?让学生根据比较结果,说出形状不同的原因。教师进一步提问:铁丝怎样弯才能使矩形的面积最大呢?教师通过这样的操作,使学生通过亲手“做”的实践活动,在脑海中加深对矩形性质的理解,进而在学生“经历”和“体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二次函数及讨论极值问题的实践数学方法,让学生得出正方形面积最大的结论。(2)让学生将铁丝弯成矩形的三条边,另一边靠墙构成一个新矩形,问学生怎样围才能使这个矩形的面积最大?通过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进一步熟悉二次函数极值问题数学内容的现实应用,并且在比较中,得出在这类矩形中,并不是正方形的面积最大(牵涉到水平迁移问题)。(3)让学生将铁丝弯成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和两条直角边,并进行细致的比较,看不同的弯法中,如何弯法才能使铁丝的两端距离最短(即三角形的斜边最短)。通过这样的“操作”、“经历”和“体验”,使学生在脑海中进一步形成数学思维的纵向迁移,从而强化对二次函数极值问题应用能力的掌握。 3、“经历”与“体验”教学的实施策略
3.1注重提供“经历”生活情境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对数学知识的了解
布鲁纳认为:“学习在一定的情境中,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现的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提供“经历”生活情境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对数学知识的了解。比如,教师在教授《三角形稳定性》一节内容时,可以通过问题展示,创设这样的一个生活情境:“盖房子时,在安装窗户时,木工师傅出于一种目的,常常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木工师傅钉这根木条的目的是什么呢?”教师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演示性操作:用3个图钉和3根木条练习钉三角形,通过这样的练习,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一步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结论。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用4个图钉和4根木条钉成四边形,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实验操作,又可以进一步得出“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的数学结论。学生在经历中获得具体的亲身体验,从体验中达到理论到实践、具体到抽象、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想飞跃。
3.2注重提供“经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真实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时间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经历”是有限的。因此,“经历”和“体验”教学不应只局限在课堂,还应注重延伸到课外,将其伸展到社会生活中,使学生在切身的现实感受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内子啊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积极提高其应用数学的能力,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比如,教师在进行统计内容(如你怎样处理废电池一节内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按照“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处理数据——交流——写调查报告”的流程进行实践调查。分组后,每组学生采用的调查方法不尽相同,调查的群体也各不相同,获得的信息自然会相当丰富,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课堂回答时,就会有言可发、有题可议,回答中也就可以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合情、言之有理。学生在对课题调查的基础上,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扩展式的链接:电池与人的生活有何联系?废旧电池处理不好对人类有何不利影响和危害?怎样正确处理和回收废旧电池……。学生在经历中,增加兴趣,发挥潜力,提高创造力,既密切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又使学生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与社会沟通的过程中,提高了兴致,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利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让学生在“经历”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会总结、推理和体验数学思想的方法。
四、结论:
中学数学教学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让学生在体验、思考和创造中,掌握数学知识,开发数学智力,提高应用能力。数学教师只要注重实践活动,注重合作交流,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背后蕴涵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并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指导学生进行认真的感悟和反思,那么,学生就会不断获得生动、鲜活、可延伸的各种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杨德忠,数学思维教学的理论依据与操作实例[M],开明出版社,2008(9)
[2]程明伟,中学数学新课标课程改革漫谈[M],大象出版社,2009(12)
[3]芮群智,成功智力理论与中学数学课程改革[J],福建教育,2009(6)
[4]袁光磊,中学数学新课标和现代新理念分析[J],吉林教育,2008(7)
[5]王明志,数学教学中的兴趣激发[J],丹东师专学报,2009(4)
[6]丁兆稳,中学数学素质教育与情商培养[J],中学数学月刊,2010(5)
[7]陈群安,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数学,2010(5)
[8]杨社平,开展中学数学体验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8)
【关键词】中学生;数学学习;“经历”与“体验”;关注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新课标之所以对数学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主要目的在于带给学生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探索的“经历”和“体验”,获得创新的尝试,培养发现的能力,这样做,远比取得单纯的具体教学成绩和结果更重要。因此,可以说,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采取各种“经历”与“体验”教学方式,将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有效地开发出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1、“体验学习”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现实生活中,人们把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称作体验,这说明体验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体验往往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体验则是学生个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通过自身的行为认知和情感参与,而获得的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情感态度和理性认识。”体验学习” 教育思想产生于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它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展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切身“经历”和“体验”中,开动脑筋思考,在思考中在思考中创造,在思考中进取,在创造中发展,在进取中提高。
“体验学习” 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体验学习”充分表现了对学习个体的重视。
在“体验学习”中,既有学生个体的各种生活经验,又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既有感性的认识反馈,又有理性的认识升华。实践表明,学生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以切身“经历”和“体验” 为基础的,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源自于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体验学习”的理性结果是达到让学生整个精神世界发生显著性的变化,使学生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2)“体验学习”强调学习个体行为、认知和情感的整体参与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方式表现为学习个体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讲一讲、摆一摆、拼一拼、拆一拆、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算一算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体验学习”感官活动外,还需要各种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比如想象、猜测、分析、判断、验证、归纳、类比、演绎等思维活动。“体验学习”强调学习个体的行为、认知和情感参与,而教师指令性的、没有思考空间的各种操作活动,只能说是模仿性的机械操作,而非“体验学习”中的“经历”和“体验”。
(3)“体验学习” 强调个体经验要与同伴、教师的交流和分享,
数学建构活动有其明显的社会性质,因此,“体验学习”的数学活动应该充分表现学习个体、同伴和教师等的交流和分享,通过有效的合作与交流,达到数学学习的共同建构目的。也就是说,“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
2、中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学习”的实施原则
2.1“体验学习”要注重“生活化”,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
2.1.1 课前关注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体验“材料”
教师在上课前,就要充分关注学生值得体验的内容,为学生积极提供课堂体验的有用“材料”。中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因此,教师要多为学生准备生活化的教学素材,以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活的“经历”和“体验”。有些数学知识由于比较抽象,不少学生学起来会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这些知识之前,尽量创造条件,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数学素材等方式,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感性“载体”,使学生通过对感性“载体”的认识和加工,进而上升到理想认识,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
比如,在讲七年级“7.1 几何图形”一节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些几何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锥体、球等),教师上课前将这些物体有意归类(见图),然后讲课中“有旧导新”:你们认识下面这些几何体的名字吗吗?大家看这些物体各是什么形状?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形状与这些物体类似的形体吗?通过以上准备、推问和引申讲解,进而引入新课内容:本节课,老师要给大家讲解“几何图形”的内容。这样的课前操作,会对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铺垫,在课堂讲授时,学生会富有兴致学习,教师会感到轻松自如,原本是学生难以理解接受的内容,教师提问时学生就会对答如流,面对教师的启发,一些学生还会提出许多超出本节内容的东西。教师的这种铺垫,使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因而,学生的思路就会轻易打开,从而以高涨的学习热情,投入到轻松的课堂学习之中。
2.2.2 给学生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经历”和“体验”
常言道:嘴说十遍,不如手做一遍。可见,“做”是多么重要。数学教学中的“做”,就是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实在在的具体操作,使学生在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从而进一步促进理性知识的获得和升华。数学教学中,教师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举例来说,在学习二次函数值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问题,每人发一根30cm长的铁丝:(1)让学生把它弯成一个矩形,通过几个同学的矩形大小形状比较,看其是否相同?让学生根据比较结果,说出形状不同的原因。教师进一步提问:铁丝怎样弯才能使矩形的面积最大呢?教师通过这样的操作,使学生通过亲手“做”的实践活动,在脑海中加深对矩形性质的理解,进而在学生“经历”和“体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二次函数及讨论极值问题的实践数学方法,让学生得出正方形面积最大的结论。(2)让学生将铁丝弯成矩形的三条边,另一边靠墙构成一个新矩形,问学生怎样围才能使这个矩形的面积最大?通过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进一步熟悉二次函数极值问题数学内容的现实应用,并且在比较中,得出在这类矩形中,并不是正方形的面积最大(牵涉到水平迁移问题)。(3)让学生将铁丝弯成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和两条直角边,并进行细致的比较,看不同的弯法中,如何弯法才能使铁丝的两端距离最短(即三角形的斜边最短)。通过这样的“操作”、“经历”和“体验”,使学生在脑海中进一步形成数学思维的纵向迁移,从而强化对二次函数极值问题应用能力的掌握。 3、“经历”与“体验”教学的实施策略
3.1注重提供“经历”生活情境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对数学知识的了解
布鲁纳认为:“学习在一定的情境中,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现的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提供“经历”生活情境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对数学知识的了解。比如,教师在教授《三角形稳定性》一节内容时,可以通过问题展示,创设这样的一个生活情境:“盖房子时,在安装窗户时,木工师傅出于一种目的,常常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木工师傅钉这根木条的目的是什么呢?”教师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演示性操作:用3个图钉和3根木条练习钉三角形,通过这样的练习,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一步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结论。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用4个图钉和4根木条钉成四边形,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实验操作,又可以进一步得出“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的数学结论。学生在经历中获得具体的亲身体验,从体验中达到理论到实践、具体到抽象、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想飞跃。
3.2注重提供“经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真实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时间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经历”是有限的。因此,“经历”和“体验”教学不应只局限在课堂,还应注重延伸到课外,将其伸展到社会生活中,使学生在切身的现实感受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内子啊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积极提高其应用数学的能力,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比如,教师在进行统计内容(如你怎样处理废电池一节内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按照“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处理数据——交流——写调查报告”的流程进行实践调查。分组后,每组学生采用的调查方法不尽相同,调查的群体也各不相同,获得的信息自然会相当丰富,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课堂回答时,就会有言可发、有题可议,回答中也就可以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合情、言之有理。学生在对课题调查的基础上,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扩展式的链接:电池与人的生活有何联系?废旧电池处理不好对人类有何不利影响和危害?怎样正确处理和回收废旧电池……。学生在经历中,增加兴趣,发挥潜力,提高创造力,既密切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又使学生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与社会沟通的过程中,提高了兴致,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利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让学生在“经历”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会总结、推理和体验数学思想的方法。
四、结论:
中学数学教学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让学生在体验、思考和创造中,掌握数学知识,开发数学智力,提高应用能力。数学教师只要注重实践活动,注重合作交流,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背后蕴涵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并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指导学生进行认真的感悟和反思,那么,学生就会不断获得生动、鲜活、可延伸的各种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杨德忠,数学思维教学的理论依据与操作实例[M],开明出版社,2008(9)
[2]程明伟,中学数学新课标课程改革漫谈[M],大象出版社,2009(12)
[3]芮群智,成功智力理论与中学数学课程改革[J],福建教育,2009(6)
[4]袁光磊,中学数学新课标和现代新理念分析[J],吉林教育,2008(7)
[5]王明志,数学教学中的兴趣激发[J],丹东师专学报,2009(4)
[6]丁兆稳,中学数学素质教育与情商培养[J],中学数学月刊,2010(5)
[7]陈群安,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数学,2010(5)
[8]杨社平,开展中学数学体验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