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引导我前进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知道,指南针的作用是辨别方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与指南针有没有联系呢?我的答案是“有”。这是我在准备一次科学优质课比赛中的感悟。
  《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想要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就要找能够激发好奇心,让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围绕这个核心,我开始多方选材。在网络上有一段科学小制作的视频吸引了我。视频内容是通过镜面操作实验,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两面镜成像现象。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即像与物是左右相反的。而将两面镜相交成垂直的方向,将一个物体放在镜子的折角前,就能在两面镜中看到3个像。且中间的像还是与实物左右一致的正像。当改变两面镜夹角大小时,成像个数也会随之变化。
  看完这段视频,我立即找两面镜子做实验,现象的确很有趣。如果孩子看到两面镜的成像现象时,会有什么反应呢?我决定找几个孩子试试。当孩子在镜中看到4个、5个等不同数量像时,他们兴奋起来。激动地说出自己在两面镜中看到像的个数。当听到同伴说出的个数比自己多时,立即思考并主动探寻,怎样能看到更多的像。
  好奇心和竞赛心理激发了孩子的探究欲望。《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对照这段话,我反问自己:这个实验中幼儿发现了什么?像的个数不一样。他们在两面镜中看到的像,和平时生活中照镜子看到的像不一样;另外,同样的两面镜,与同伴看到的像的个数也不同。如何让幼儿来分析这个问题,并从中积累经验从而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
  依此思路,我设计了整个活动。主要的认知目标为:让幼儿感知两面镜成像现象。知道两面镜的夹角大小与成像多少的关系。围绕此活动重点,我的活动程序是通过故事激趣、自主发现、图表验证、提炼总结“夹角大,成像少;夹角小,成像多”。这几个环节教学效果都不错。活动进行到这儿,主要认知目标达成。看看时间。15分钟。然后进入结束环节:让孩子感受当两面镜夹角最小时,两面镜的成像现象。
  进行到这儿,活动设计陷入了僵局。在此问题上我走了许多岔路,多次改动试教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时我有些迷茫:是不是选材本来就有问题?可是在探究活动中幼儿是感兴趣的呀!
  就在我苦思不得其解时,我同事的话惊醒了我:“吴老师,昨天你在我儿子班上,上的是什么课呀?他一回来就对我说‘妈妈找两面镜子来’我问他干什么,他就说‘给我就是’”我一听这话。是喜忧交加。喜的是孩子的探究欲望真的很高;而忧的是,整个探究活动完成后,孩子居然只会说出一句“拿来就是”,这时我的思路开始由活动内容的编排设计转向了孩子。
  我回忆试教中情况。有几位孩子的表现浮现在我脑海:有位孩子拿着两个木偶在两面镜前照镜子:有位孩子在活动结束时,立即跑回实验台,迫不及待继续观看成像现象;还有一位孩子将一面镜子平躺着,另一面立起来,看着自己的像说:“我怎么反了?”这说明了什么?孩子还没有看够,还想看。
  我再次翻阅《指南》时,数学认知目标中有两点触动了我,一点是5~6岁幼儿“能发现和体会到按一定规律排列的物体整齐、美观”;另一点是“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在此之前,我的目光一直停留在科学探究这一块,而忽略了科学活动包括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
  我豁然开朗,在结合实验加工整理出“夹角大,成像少,夹角小,成像多”的概念后,我再反问幼儿“当夹角慢慢由大变小时,成像会有什么变化?”请幼儿自主探索观察,并用“慢”和“变”二字引导幼儿操作,让幼儿体会像的变化过程。孩子们又开始兴奋起来。“真好玩、真好看:越来越多、越来越少了”,这时,孩子们充分自由地操作探索、且主动说出了自己的探索发现和感受。
  在幼儿充分感受到夹角大小和成像变化的关系,体会成像现象好看后,我再以“还有更好看的”,吸引幼儿关注当夹角最小时,成像最多,且能在两面镜中看到无数个整齐排列的像。
  整个活动的准备我以《指南》为依据,选择、分析、设计,当我陷入迷途时,最终也是《指南》引领我能继续探路前行。通过这次经历,我感受到《指南》就像指南针为你指导正确的方向,但在路途中,我们以什么方式朝正确的方向行进,还要靠自己思考和探索。
其他文献
区域活动与集体教育活动各有优势,我们尝试将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巧嫁”于集体教育活动之中,使它们在形式上、内容上以及方法上形成互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一、形式上的结合    集体教育活动往往为幼儿提供单一的、缺乏层次性的、内容不够丰富的“一统式”环境模式,致使幼儿的自主性难以真正发挥,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我们曾观摩过一节科学活动“不用手也行”,教师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使这张扑克
愤怒是由于对某人的价值、信念、权利有侵害或与之相矛盾而激发的一种强烈而不舒适的情绪反应。它是一种不健康的负面情绪。幼儿园中的师源性伤害事件之所以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幼儿园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愤怒情绪不仅会影响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还会影响师幼关系,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研究拟从理情行为疗法的ABC理论这一全新视角。分析幼儿园教师的愤怒情绪,进而提出帮助教师控制
科学教育是我园的特色课程,我们一直坚持组织年轻教师开展有关科学教学活动的教研活动,研讨专题之一是“如何借助指导语和经验梳理来提升科学活动的效益”。现以一名青年教师(6年教龄)执教的中班科学活动“观察山芋”教研活动为例,谈谈我们的探索与思考。  一、教研过程  参加研讨的是我园负责培养青年教师的“导师团”成员和部分青年教师,由中班年级组组长主持。教研有两个内容,一是观摩由青年教师执教的科学活动“观察
作者简介:黄人颂,女,1920年9月生,广西来宾县人,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曾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江苏省幼儿教育研究会秘书长、顾问。长期致力于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和研究。代表作有《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第一版、2009年8月第二版)《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其中《学前教育学》曾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教育起点公平。即教育权利平等;教育过程公平,即教育条件相同;教育结果公平,即学业成功机会相同。  教育公平的核心理念归根到底体现于教育过程均等,它在教育过程中的表征不仅仅是教育资源,如师资、财力、教育设施的公平投入,还有教师的职业态度、责任心、敬业精神、对幼儿的尊重、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  幼儿教育的公平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资源的
一、“完全自主”之伤  多年来,我园一直采用分科课程和主题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并明确规定每个班级每学期开展两个主题活动,主题内容由最了解本班孩子能力和兴趣的教师自主选择。由于我们一直是集体备课,为保证教学进度的一致性,每个年级统一预留出两周时间用来开展主题活动。很快,问题接踵而来。  问题一:分身乏术的管理层。开学第三和第四周是计划中每个班第一个主题开展的时间。从第二周开始,整个管理层就不断地被
我们在设计幼儿的主题活动区域时着重体现环境的教育性,让幼儿有充分的条件和更多时间在活动区域内学习。各区域间采用平面、立体、悬挂张贴式的整体结构形式为界限布局,体现学习环境美观、有序的效果,在吸引幼儿进行活动的同时也便于教师管理。
火箭发射  江苏省扬州大学第一幼儿园 叶 华 李 萍  每到午餐时间,点点总是不肯吃饭。虽然我多次给他讲道理,但终难奏效。今天午餐,点点又是不肯吃。我走到他身边说:“点点,现在我们不吃饭,我们来玩游戏吧!”点点眼睛一亮问:“玩什么游戏?”我笑道:“火箭发射的游戏。”我盛了一勺饭菜说:“这是一号火箭,已经装载完毕,请打开舱门,准备发射!”点点张开嘴巴,一勺饭菜就这样“发射”到他的肚子里。接着是二号火
园长的岗位,是一种责任与追求。如何才能更好地尽到自己的责任,实现自己的追求?这就需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成为一名有高品位的园长。高品位的园长至少有三个指标:一是爱读书,有底蕴;二是善管理,有智慧;三是勤修炼,有胸怀。  1.文化涵养高品位:做一个爱读书、有底蕴的园长  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教师的智力背景,认为教师要达到比自己所教的知识丰富50倍,才算好教师。园长是教师的领导者,更要爱学习,爱读书。园
成名后,很多朋友向著名作家陈忠实求索墨宝。陈忠实热情好客,不忍心拒绝,闲暇时间练练书法以应朋友之需。  这天,一位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前来拜访,陈忠实正在书房为朋友写条幅,忙请对方指点一二。陈忠实的书法质朴刚健、笔意遒劲,书法家一边品评,一边指出其中的不足。两人边聊边写,见陈忠实兴致盎然,书法家说:“你的书法功底深厚,本人又很喜欢,如果好好练习,说不定将来能在书法界有所建树。”  陈忠实爽朗地笑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