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等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d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要微词,不要危机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冲破思想藩篱、触动现实利益,改革从一开始就挑战着既定格局,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不同声音”。无论当年的联产承包、物价闯关、工资闯关,还是今天的官员财产公示、垄断行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改革总是在争议乃至非议中前行。所不同的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改革顶层设计”,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
   在改革进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对声音的出现,而是一出现不同声音,改革就戛然而止。现实中,或是囿于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担心不可掌控的风险,或是陷入“不稳定幻象”,在一些人那里,改革的“渐进”逐渐退化为“不进”,“积极稳妥”往往变成了“稳妥”有余而“积极”不足。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改革久议不决,一些部门改革决而难行,一些领域改革行而难破,莫不与此有关。
   然而,“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纵观世界一些大党大国的衰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补补的机巧,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最终因改革停滞而走入死胡同。对于当前各地各部门千头万绪的改革来说,面对“躲不开、绕不过”的体制机制障碍,如果怕这怕那、趑趄不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甚至将问题矛盾击鼓传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时轻松、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问题拖延成历史问题,让危机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终引发更多矛盾、酿成更大危机,甚至落入所谓“转型期陷阱”。
   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尤其要时刻警惕短期行为损害执政根基,防止局部利益左右发展方向,力避消极懈怠延误改革时机,所思所虑不独是当前社会的发展稳定,更有党和国家事业的长治久安。
  
  文化什么意思
   作家池莉在新民晚报撰文说,终于真的抓文化了。毫无疑问,这是极大的政治智慧。相对一味发展经济来说,文化的补课与跟进,肯定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规律。
   作为人类最高精神活动的文化,并不能简单等同网络潮语和嘲讽时弊的手机段子,更不能等同商业的借词炒作乃至扑克麻将街头健身舞之类的群众娱乐文化,更不能直接等同文化設施和文化产业。文化设施完全可以非常豪华而内容完全可以非常贫瘠。文化产业完全可以批量生产而产品内容依然非常贫瘠。无论是文化设施还是文化产业,其属性都属于硬件不属于软件,都属于武化不属于文化。
   武化不符合文化的专业属性和生产逻辑,怎么搞,怎么抓,都是南辕北辙。人性的复杂,意识的微妙,情绪的无法预测,感受的瞬息万变,生老病死带来的惶惑与痛苦,都是不能依靠金钱,哪怕再多金钱;物质,哪怕再丰厚的物质;政治制度,哪怕再民主的制度,可以解释、安慰和满足。更何况人的本性就是无法餍足,因此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更何况真理不止一个,好东西不止一样,善有多种,美有无数,连真善美的选择都会导致矛盾和冲突,别说假恶丑也自然处处存在。唯有文化因素,激发出个人生命的自身力量,我们内心才有可能更加茁壮。
   文化一定是个体原创,一定是个人独见,一定是天才迸发激情洋溢天马行空。文化一定体贴人,吸引人,感召人,启迪人,为个人内心所深深钟爱和需要。文化的天然属性不可改变就像大河流淌于大地,高山耸立于大地。你就是不能强加于人,就是捆绑不成夫妻,你只能自由恋爱,只能你情我愿,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相看两不厌,由无数个体自发地接受,形成了整个社会有益的教化。文化只有首先属于个人,才可能征服全世界。
  
  白岩松说《妈妈咪呀!》对中国文艺的启示
   据羊城晚报报道,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仅仅在上海的首轮32场和在京的80场演出,票房就突破4500万元。《妈妈咪呀!》中文版已吸引13万观众走进剧场。白岩松对比国内的不少文艺演出,找到了差距。“我们往往创作完剧目,演一两场,得‘五个一’,然后就封箱了。有哪几个剧目可以演到20年之后?我想我们没这个底气。我们创造太多昙花一现的东西了。尊重艺术规律,别领导一拍脑袋就做。”
  白岩松认为,中文版《妈妈咪呀!》的成功,创作者的“用心”很重要。“我观察很多中国的演出发现,第一排跳舞的演员表情很丰富,第二排的人很冷淡,第三排的人心不在焉,这是没把演出当成神圣的事情。但在《妈妈咪呀!》里,即使配角都很投入。”白岩松说,“应该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而不是论远近亲疏。让所有参与的人都百分之百投入其中,这是非常难得的。”
其他文献
民主与法治时报刊文说,历史上,德国也是有“上访”的。在联邦德国成立之初,老百姓有问题或遇到麻烦首先也想到找政府。只不过德国没有专门的信访机构,所以民众会根据不同情况找不同的政府部门。抗议方式是到政府门前游行示威、举牌子表达述求或写信反映问题,抱怨信如雪片般飞向政府各个部门。  德国政府解决问题的第一个思路是首先削弱政府的权力,从而让人民逐渐认识到,政府的权力有限。例如,德国联邦政府把社会、经济、教
期刊
上海是现代中国摄影术的故乡。上海开埠后不久,西洋照相术就开始传入中国,上海是这一技术传入的最重要的口岸之一。从那时起,差不多每一段上海的历史,都有大量的影像记录。《1980:上海祭忆》摄影展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上海记忆的面相。  “上海祭忆”,这个名称意味深长。对于上海来说,1980年代是一段尴尬的历史。这个时期的上海,依然在岁月的沉睡中延续着昔日的旧梦。跟六七十年代相比,除了更加拥挤之外,并无太大变
期刊
日前,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范小青,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吴义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洁非及马季、宁肯、李洱、赵利民等施耐庵文学奖评审委员和提名委员代表参加会议。在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介绍,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提名工作已于4月中旬开始,首轮推荐于5月20日前推荐结束,6月上旬组委
期刊
由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与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生态艺术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13上海中华砚文化暨书画艺术展览会”近日在上海开幕。此次展览的主题是“传承、创新”,继承传统,创新未来,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引路搭桥。此次展览展出包括《砚台春秋》《众砚争辉》《现代名人砚》《当代精品砚》《中华飞天第一砚》《海派砚雕》《上海地区
期刊
滑稽戏来源于哪里?滑稽戏与独角戏是如何形成发展的?上海滑稽戏的基本语言、特色是什么?……多年来,因为缺乏理论研究,上海滑稽的面貌一直模糊不清,即便是从业者对滑稽的“祖宗”都不甚了解。让人欣慰的是,如今种种疑惑可在《海上滑稽春秋》丛书中寻到答案。2012年8月面世的《海上滑稽春秋》丛书由上海滑稽剧团、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联合编制,共分为4部,分别是《远去的上海市声》《上海滑稽前世今生》《上海滑稽三大
期刊
2012年7月3日至4日,上海又迎来一件盛事、喜事: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隆重举行。来自文学、戏剧、电影、美术、音乐、舞蹈、书法、摄影、曲艺、民间文艺、杂技、电视、文学翻译等专业艺术领域和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及区县文联代表约700人济济一堂,共商文艺发展大计,共襄文艺繁荣盛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出席并讲话,上
期刊
在那时,我们都知道黄永生。这个人的声音在半导体收音机里:“……毯子身上盖一盖……”这样的声音是在灶披间里,厢房里,前楼、客堂、亭子间……互相窜着;黄永生的声音是具有穿透力的。现在我看着黄永生的照片,对“台上台下师徒情深”的画面除了赞叹,似乎没有更多话想说,倒是嘴里情不自禁地这样来上一句:“毯子身上盖一盖。”前后不搭,但真的是链接了城市生活的两个时代。  一个人的声音,成为一个城市和一个时代的集体记
期刊
文革以后,上影厂的人叫刘琼“老爷叔”,既是尊敬又透着亲热,可见他人缘之好。   老爷叔和我们这班“小爷叔”瞎缠时,会讲上海话,他的上海话里带点苏州口音,交关好听。卅年代过来的上海老派男人,讲起上海话来那个腔调,今天没多少人会得讲了。   有一天,大家瞎聊文革当中“吃生活”(挨打)的事情,就讲“老爷叔”平常会做人,在厂里没“吃生活”。他就讲,文革当中厂里的确没人打过他,不过还是吃着一记生活,就一
期刊
记得四年前曾写过一篇《陈坤为什么不出轨》的文章,说的是陈坤在《画皮》中扮演的都尉王生,面对绝色女子小唯(周迅饰)的爱慕与色诱,左右为难、上下纠结,不过最后还是守住底线,保住了与妻子佩蓉(赵薇饰)的婚姻。依我的分析,陈坤之所以咬紧牙关,不敢贸然出轨与化作美女的狐狸精小唯苟合,完全因为有一个强大的庞勇(甄子丹饰)的存在。深爱赵薇的甄子丹,在陈坤与赵薇结合后,痛苦万分地选择了离开,只是仍无时不刻地关心着
期刊
前不久记者来采访,我告诉她,我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她一脸惊讶:“北京有电影学院,上海也有一所专门培养电影人才的学校吗?”别说年轻的记者,我想也许中年的记者也不知道这所学校。这次谈话让我深深地怀念起我的母校——上海电影专科学校。     培养人才的高地   上海电影学校诞生于1959年9月,到1963年9月就并入北京电影学院,历史很短,仅五年。学生少,仅两届毕业生,共270人,但有六个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