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要微词,不要危机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冲破思想藩篱、触动现实利益,改革从一开始就挑战着既定格局,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不同声音”。无论当年的联产承包、物价闯关、工资闯关,还是今天的官员财产公示、垄断行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改革总是在争议乃至非议中前行。所不同的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改革顶层设计”,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
在改革进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对声音的出现,而是一出现不同声音,改革就戛然而止。现实中,或是囿于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担心不可掌控的风险,或是陷入“不稳定幻象”,在一些人那里,改革的“渐进”逐渐退化为“不进”,“积极稳妥”往往变成了“稳妥”有余而“积极”不足。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改革久议不决,一些部门改革决而难行,一些领域改革行而难破,莫不与此有关。
然而,“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纵观世界一些大党大国的衰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补补的机巧,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最终因改革停滞而走入死胡同。对于当前各地各部门千头万绪的改革来说,面对“躲不开、绕不过”的体制机制障碍,如果怕这怕那、趑趄不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甚至将问题矛盾击鼓传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时轻松、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问题拖延成历史问题,让危机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终引发更多矛盾、酿成更大危机,甚至落入所谓“转型期陷阱”。
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尤其要时刻警惕短期行为损害执政根基,防止局部利益左右发展方向,力避消极懈怠延误改革时机,所思所虑不独是当前社会的发展稳定,更有党和国家事业的长治久安。
文化什么意思
作家池莉在新民晚报撰文说,终于真的抓文化了。毫无疑问,这是极大的政治智慧。相对一味发展经济来说,文化的补课与跟进,肯定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规律。
作为人类最高精神活动的文化,并不能简单等同网络潮语和嘲讽时弊的手机段子,更不能等同商业的借词炒作乃至扑克麻将街头健身舞之类的群众娱乐文化,更不能直接等同文化設施和文化产业。文化设施完全可以非常豪华而内容完全可以非常贫瘠。文化产业完全可以批量生产而产品内容依然非常贫瘠。无论是文化设施还是文化产业,其属性都属于硬件不属于软件,都属于武化不属于文化。
武化不符合文化的专业属性和生产逻辑,怎么搞,怎么抓,都是南辕北辙。人性的复杂,意识的微妙,情绪的无法预测,感受的瞬息万变,生老病死带来的惶惑与痛苦,都是不能依靠金钱,哪怕再多金钱;物质,哪怕再丰厚的物质;政治制度,哪怕再民主的制度,可以解释、安慰和满足。更何况人的本性就是无法餍足,因此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更何况真理不止一个,好东西不止一样,善有多种,美有无数,连真善美的选择都会导致矛盾和冲突,别说假恶丑也自然处处存在。唯有文化因素,激发出个人生命的自身力量,我们内心才有可能更加茁壮。
文化一定是个体原创,一定是个人独见,一定是天才迸发激情洋溢天马行空。文化一定体贴人,吸引人,感召人,启迪人,为个人内心所深深钟爱和需要。文化的天然属性不可改变就像大河流淌于大地,高山耸立于大地。你就是不能强加于人,就是捆绑不成夫妻,你只能自由恋爱,只能你情我愿,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相看两不厌,由无数个体自发地接受,形成了整个社会有益的教化。文化只有首先属于个人,才可能征服全世界。
白岩松说《妈妈咪呀!》对中国文艺的启示
据羊城晚报报道,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仅仅在上海的首轮32场和在京的80场演出,票房就突破4500万元。《妈妈咪呀!》中文版已吸引13万观众走进剧场。白岩松对比国内的不少文艺演出,找到了差距。“我们往往创作完剧目,演一两场,得‘五个一’,然后就封箱了。有哪几个剧目可以演到20年之后?我想我们没这个底气。我们创造太多昙花一现的东西了。尊重艺术规律,别领导一拍脑袋就做。”
白岩松认为,中文版《妈妈咪呀!》的成功,创作者的“用心”很重要。“我观察很多中国的演出发现,第一排跳舞的演员表情很丰富,第二排的人很冷淡,第三排的人心不在焉,这是没把演出当成神圣的事情。但在《妈妈咪呀!》里,即使配角都很投入。”白岩松说,“应该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而不是论远近亲疏。让所有参与的人都百分之百投入其中,这是非常难得的。”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冲破思想藩篱、触动现实利益,改革从一开始就挑战着既定格局,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不同声音”。无论当年的联产承包、物价闯关、工资闯关,还是今天的官员财产公示、垄断行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改革总是在争议乃至非议中前行。所不同的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改革顶层设计”,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
在改革进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对声音的出现,而是一出现不同声音,改革就戛然而止。现实中,或是囿于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担心不可掌控的风险,或是陷入“不稳定幻象”,在一些人那里,改革的“渐进”逐渐退化为“不进”,“积极稳妥”往往变成了“稳妥”有余而“积极”不足。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改革久议不决,一些部门改革决而难行,一些领域改革行而难破,莫不与此有关。
然而,“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纵观世界一些大党大国的衰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补补的机巧,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最终因改革停滞而走入死胡同。对于当前各地各部门千头万绪的改革来说,面对“躲不开、绕不过”的体制机制障碍,如果怕这怕那、趑趄不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甚至将问题矛盾击鼓传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时轻松、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问题拖延成历史问题,让危机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终引发更多矛盾、酿成更大危机,甚至落入所谓“转型期陷阱”。
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尤其要时刻警惕短期行为损害执政根基,防止局部利益左右发展方向,力避消极懈怠延误改革时机,所思所虑不独是当前社会的发展稳定,更有党和国家事业的长治久安。
文化什么意思
作家池莉在新民晚报撰文说,终于真的抓文化了。毫无疑问,这是极大的政治智慧。相对一味发展经济来说,文化的补课与跟进,肯定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规律。
作为人类最高精神活动的文化,并不能简单等同网络潮语和嘲讽时弊的手机段子,更不能等同商业的借词炒作乃至扑克麻将街头健身舞之类的群众娱乐文化,更不能直接等同文化設施和文化产业。文化设施完全可以非常豪华而内容完全可以非常贫瘠。文化产业完全可以批量生产而产品内容依然非常贫瘠。无论是文化设施还是文化产业,其属性都属于硬件不属于软件,都属于武化不属于文化。
武化不符合文化的专业属性和生产逻辑,怎么搞,怎么抓,都是南辕北辙。人性的复杂,意识的微妙,情绪的无法预测,感受的瞬息万变,生老病死带来的惶惑与痛苦,都是不能依靠金钱,哪怕再多金钱;物质,哪怕再丰厚的物质;政治制度,哪怕再民主的制度,可以解释、安慰和满足。更何况人的本性就是无法餍足,因此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更何况真理不止一个,好东西不止一样,善有多种,美有无数,连真善美的选择都会导致矛盾和冲突,别说假恶丑也自然处处存在。唯有文化因素,激发出个人生命的自身力量,我们内心才有可能更加茁壮。
文化一定是个体原创,一定是个人独见,一定是天才迸发激情洋溢天马行空。文化一定体贴人,吸引人,感召人,启迪人,为个人内心所深深钟爱和需要。文化的天然属性不可改变就像大河流淌于大地,高山耸立于大地。你就是不能强加于人,就是捆绑不成夫妻,你只能自由恋爱,只能你情我愿,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相看两不厌,由无数个体自发地接受,形成了整个社会有益的教化。文化只有首先属于个人,才可能征服全世界。
白岩松说《妈妈咪呀!》对中国文艺的启示
据羊城晚报报道,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仅仅在上海的首轮32场和在京的80场演出,票房就突破4500万元。《妈妈咪呀!》中文版已吸引13万观众走进剧场。白岩松对比国内的不少文艺演出,找到了差距。“我们往往创作完剧目,演一两场,得‘五个一’,然后就封箱了。有哪几个剧目可以演到20年之后?我想我们没这个底气。我们创造太多昙花一现的东西了。尊重艺术规律,别领导一拍脑袋就做。”
白岩松认为,中文版《妈妈咪呀!》的成功,创作者的“用心”很重要。“我观察很多中国的演出发现,第一排跳舞的演员表情很丰富,第二排的人很冷淡,第三排的人心不在焉,这是没把演出当成神圣的事情。但在《妈妈咪呀!》里,即使配角都很投入。”白岩松说,“应该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而不是论远近亲疏。让所有参与的人都百分之百投入其中,这是非常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