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起来的精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o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启迪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随意性较大,显得零碎,妨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采用“问题串”的方式,将课堂提问进行梳理和整合,提高课堂提问的针对性、逻辑性和有序性,是优化课堂形态的必要举措。
  一、指引性——“问题串”的引导方向
  “问题串”中的表达措辞要明确清晰,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和认知结构特点,有的放矢,让学生能根据“问题串”的指引有所思、有所得,让“问题串”推动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
  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课文《翻越远方的大山》,文章通过描写刘翔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只有付出艰辛努力才可能获得成功。我紧扣文中最后一句“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地翻越了远方的大山”,设计了如下“问题串”组织学生展开思考:
  (1)“远方的大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把约翰逊比作大山?(奢望)
  (2)“奢望”是什么意思?“遥不可及”呢?你从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3)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能读出“更别提”背后的意思吗?
  (4)此时,刘翔是怎样的心情?
  这样的一组“问题串”,仅仅围绕着文末那一句“点睛之笔”,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文中去寻找这一句话背后蕴涵的深刻内涵。通过抓住关键句进行逆向分析,指引学生将感悟重点落在刘翔的内心世界的变化上,使得教学流程格外流畅简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关联性——“问题串”的整体合力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整体,在设计“问题串”时要发挥文本内容的整体功效,设计出的“问题串”应目标明确、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围绕主要问题展开谈论与思考,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阅读体验。
  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三顾茅庐》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中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礼贤下士的精神,我将文中三句比喻句重新整合聚拢在一起,组织学生在反复诵读品味中进行思考和想象:
  (1)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似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2)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3)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由于这三句比喻句散落在文中,如果分散教学则显得较为繁琐且学生也难以形成整体认知,因此我将这三句话集中呈现,再通过以下的“问题串”进行整体思考——
  (1)这三句话分别将什么比作什么?
  (2)在这三句话中分别体现了刘备怎样的心情?
  (3)刘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变化?
  在这样一组问题串的引领下,学生能够将整个故事情节前后贯、通融为一体,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对待人才迫切渴求、真心敬重的刘备形象。
  三、层次性——“问题串”的阶梯深入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问题串”的提出,必然要遵循先易后难、逐步深入的原则。教师要有意识地将“问题串”进行分阶段的划分,让学生在渐进的思考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逐步抵达成功的彼岸。
  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时,文章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李时珍师徒在破败的古寺中休息一晚的经历,反映了李时珍严谨认真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围绕着“苦”,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由浅入深的若干组“问题串”,让学生深刻感悟到一代医圣的伟大之处。
  层次一:感受生活之苦
  (1)李时珍师徒俩为了察访药材,他们每天就一直走到什么时候?走到什么地方?
  (2)在李时珍师徒住宿的那间古寺,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它的破败?
  (3)“他们掏出干粮,开始啃晚饭了”,为什么文中要用“啃”而不是“吃”或者“咬”呢?
  层次二:理解工作之苦
  (1)师徒俩辛苦了一整天,到了晚上为什么还没有休息?
  (2)当李时珍遇到了两种药性不同但形状相似的药草时,他是怎么做的?
  层次三:感受苦中之乐
  (1)夜已经很深了,李时珍为什么却仿佛听不到古寺外呼啸的山风和猫头鹰的尖叫呢?
  (2)如果此时你看到那一轮圆盘似的月亮,你会对李时珍说些什么呢?
  这三个层次,从较为浅显的生活之苦到需要心灵体悟的苦中之乐,教师循循善诱地领着学生走近这样一位慈祥的长者、严谨的医者和为民造福的善者。随着学生从“苦”中渐渐品味出不同的滋味,李时珍的鲜活形象和独特魅力也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中。
  “问题串”强调了课堂提问的系统性,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前提和保障。它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充分细致地整合课堂问题,让课堂提问成为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纽带,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从“有效”到“高效”不断迈进!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要想实现有效的教学对话,教师的话题设计很重要。教师作为对话教学的主导者,一定要精心设置话题,在平等的对话中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触击、情与情的融合,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境,受到熏陶,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实践中,教者如何巧妙设置话题,为学生构建一个有效和谐的对话平台呢?我就《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教学谈谈几点思考。  一、中心话题——课堂对话之抓手  一堂课是否成功在于课堂的话题是否有效。中心话题是核心,是抓手
目前,绝大部分的课是以教师来决定学习起点的,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起点。笔者认为尊重学生,要从找准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出发,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所得,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一、关注细节,促语言规范  在通读全文的时候,我们设计这样一个朗读训练——  A.“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
说理性课文没有散文那撼动人心的语言,没有小说那扣人心弦的情节,其大多是通过质朴、简约的语言,平常、普通的例子来说明一定的道理。很多教师在处理这类教材时,常常忽视课堂中语言的训练,易上成思品课。因此,教学时需要根据说理性课文的语言特点,精心选择具有规律性的适合学生认知程度的语言现象作为训练内容,用一个语言点来深化对文本的认识,以一个训练点来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进行方法的传授。  一、聚焦关键点,牵一
一句句真情的告白还在心中激荡,一声声感激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一首动听的《鲁冰花》歌曲满载着孩子们对父母的爱,伴随着这些结束了这堂口语交际课——《我和爸爸妈妈》。从听课教师“太感人了!”“真精彩!”这一句句肯定的话语中,从孩子们那依恋、不舍离去的目光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其说这是一堂口语交际课,不如说它是一次心灵的沟通,是一次情感的交流,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是爱心与爱心的置换。  这堂口
语文教学流派众多,千头万绪,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甚至还有一点莫衷一是之感。在多年的实践与摸索中,我深感语文课堂要简单而有深度。我理解的简单是头绪简单、目标简单、媒体简单;深度则是思维有深度、体味感情有深度、深入而浅出。那如何打造简单而有深度的课堂呢?语文教学实践和近期的课题研究告诉我:关注“三心”,提炼菁华。“三心”就是文本的核心价值,教学的中心议题,训练的倾向重心。下面就
都市的拥挤繁忙、山涧的细水长流、夏日暴雨的迅疾、春日和风的舒缓……世间万物都有它的节奏,是节奏让一切变得更美好。  节奏是生活的主旋律,主导着生活,亦主导着课堂。因此,要想让高效语文课堂更有活力,就必须注意节奏的把握和安排,否则就会像于漪老师说的:“如果四十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般地淌、淌、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那么,怎样做才能真正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呢?
《最后的姿势》讲述的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时,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坍塌的瞬间张开双臂,护住四名学生,而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感人事迹,讴歌了他恪尽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文章以质朴的语言,采用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展开描写。  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文本
小学语文自主课堂并不是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彻底的“旁观者”,而是需要教师以一种充满智慧的姿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全程参与。在适当的时机介入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过程中去,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点拨和调控作用,激发学生更深入、持久地展开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  一、对话不明时适时点拨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和沟通情感的必经途径。但受到学生已有知
《聂将军与两个日本小姑娘》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按照“救出——照料——送归——谢恩”的顺序,形象地展现了聂荣臻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深刻地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珍视友好往来的美好情怀。对本课的教学,如何让学生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这一重点,同时又突破“聂将军被日本人称为 ‘中日友谊的使者’的原因
阅读教学是一个三方互动对话的过程,其中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通过物我交流融合,达到长进和提高,吸纳和整合进而形成新的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经验、体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各自对话的结果必然也会有差异。那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提升三方“对话”的质量呢?是否需要教师进行刻意控制?既然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随意解读文本?如若不然,又该如何解读文本?这些是我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