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职校生的生源现状,职校生在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呈现出积极、活跃而又复杂多变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广大职教工作者与时俱进,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
一、职校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一)职校生大多是普高落榜者,他们面对现实,心中彷徨,感到目标失落,理想落空,处于一种低落的心理氛围中,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但在失意过后,又认识到党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知识和技术是很难生存的道理,因而又表现出一种不甘落后的进取心和渴望求知求学的劲头
(二)职校生从一入学就基本确定了今后的职业,即便是想升学继续深造,但中职对口招生也决定了他们今后将从事的职业,因而职校生大都是具有强烈的职业现身精神和实现职业目标的决心。他们注重的是现实利益,追求的是潇洒人生。如果感到现实和理想相矛盾时,则往往会表现出一种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热情不高的现象。
(三)大多数职校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成才意识,希望通过在职业学校学一技之长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由于受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近年来在职业学校中盛行的厌学之风愈刮愈烈。总认为,谋求职业不需要多少文化,读书多少无关紧要,表现出目光短浅,他们难以思考文化和科学素质对未来事业的成功与发展的深刻意义,不对自己的一生负责。甚至有的学生刚入学后不久,就退学去打工;还有的在接到中职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后,而不去报到就读等等,这给职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了很大难度,也给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职校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逐渐成熟,在为人处事方面表现得相当完美。他们喜欢理解和友爱,渴望情感寄托,他们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乐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他们崇尚自我,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在自我约束和接受约束能力方面表现较差。在我们看来,能升上大学就去深造,升不上大学就找工作;有了工作就可挣钱,挣了钱就可潇洒快活。
上述职校生的思想行为特征,给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思路
职校生多色调的心态期待着学校德育的梳理,学校德育正受到时代的挑战。我认为,在新形势下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路应该是:
(一)我们的德育目标,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但我们职业学校的德育必须坚持一元化的导向。要使职校生明白,人生的价值就是要更多的为社会奉献,而不是享乐和索取。要结合职校生的思想实际,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处入手,找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理想,并把他们为祖国做贡献的决心,落实到职校生的职业理想上。理想是动力,也是激励,相信他们在理想的感召下必定会产生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校德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德育必须把封闭的学校教育和管理转向人才和劳务市场的要求上来,这就要求学校在德育制度和管理上有所创新,要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来个转变,使之与社会要求相衔接。如果不这样,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一套,到单位后是另一套,这将容易增大对学生的不适应性,减弱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总之,学校德育应培养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劳动者,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改革教育模式,提高德育实效
社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而当前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仍存在着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缺陷。对此,必须进行改革,以增强其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拓展德育层面,提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新时期的人才质量标准,是在思想和能力上具备复合型、适应性和开拓型的人才。因为,职业学校要加大对职校生进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力度,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适应能力,能经受起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大量的事实证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二)打破传统观念,树立全新的德育观。目前,对职校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仍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方法,单纯以说教方式为主,忽视教育主体的存在。为了改变这种传统的观念,要赋予德育以鲜活的生命力,要树立科学的德育观,要面向市场经济开展德育。要看重他们的人格,发展他们的个性,发现他们思想进步的潜力。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启发诱导他们增强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变被动式的要我接受教育为我要接受教育。这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形成合力,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手段。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的成败,特别是当今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对那些行之有效的、带有明显时代特色的方法和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的业余活动应坚持下去,学校要搞好课外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多方开发学生的智力。要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大视野、净化心灵,满足他们发展自我的要求,营造一种文明、现代、高品位和高层次的文化和精神氛围。
(四)形成良性互动,构筑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体系。学校要建立一支过硬的德育队伍,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和形象化的教育手段,把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德育活动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各项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作用,学校要疏通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渠道,做好通报学生在校表现的工作。家长要积极地同老师沟通,尊重学校的德育意向,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有益活动。社会各方都要支持和关注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形成良性互动,形成全民德育的大气候。
总之,针对中职学生思想和行为中出现的新问题,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增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力保障。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是我们职教工作者的一项神圣职责。
一、职校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一)职校生大多是普高落榜者,他们面对现实,心中彷徨,感到目标失落,理想落空,处于一种低落的心理氛围中,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但在失意过后,又认识到党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知识和技术是很难生存的道理,因而又表现出一种不甘落后的进取心和渴望求知求学的劲头
(二)职校生从一入学就基本确定了今后的职业,即便是想升学继续深造,但中职对口招生也决定了他们今后将从事的职业,因而职校生大都是具有强烈的职业现身精神和实现职业目标的决心。他们注重的是现实利益,追求的是潇洒人生。如果感到现实和理想相矛盾时,则往往会表现出一种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热情不高的现象。
(三)大多数职校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成才意识,希望通过在职业学校学一技之长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由于受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近年来在职业学校中盛行的厌学之风愈刮愈烈。总认为,谋求职业不需要多少文化,读书多少无关紧要,表现出目光短浅,他们难以思考文化和科学素质对未来事业的成功与发展的深刻意义,不对自己的一生负责。甚至有的学生刚入学后不久,就退学去打工;还有的在接到中职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后,而不去报到就读等等,这给职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了很大难度,也给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职校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逐渐成熟,在为人处事方面表现得相当完美。他们喜欢理解和友爱,渴望情感寄托,他们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乐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他们崇尚自我,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在自我约束和接受约束能力方面表现较差。在我们看来,能升上大学就去深造,升不上大学就找工作;有了工作就可挣钱,挣了钱就可潇洒快活。
上述职校生的思想行为特征,给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思路
职校生多色调的心态期待着学校德育的梳理,学校德育正受到时代的挑战。我认为,在新形势下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路应该是:
(一)我们的德育目标,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但我们职业学校的德育必须坚持一元化的导向。要使职校生明白,人生的价值就是要更多的为社会奉献,而不是享乐和索取。要结合职校生的思想实际,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处入手,找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理想,并把他们为祖国做贡献的决心,落实到职校生的职业理想上。理想是动力,也是激励,相信他们在理想的感召下必定会产生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校德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德育必须把封闭的学校教育和管理转向人才和劳务市场的要求上来,这就要求学校在德育制度和管理上有所创新,要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来个转变,使之与社会要求相衔接。如果不这样,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一套,到单位后是另一套,这将容易增大对学生的不适应性,减弱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总之,学校德育应培养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劳动者,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改革教育模式,提高德育实效
社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而当前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仍存在着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缺陷。对此,必须进行改革,以增强其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拓展德育层面,提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新时期的人才质量标准,是在思想和能力上具备复合型、适应性和开拓型的人才。因为,职业学校要加大对职校生进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力度,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适应能力,能经受起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大量的事实证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二)打破传统观念,树立全新的德育观。目前,对职校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仍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方法,单纯以说教方式为主,忽视教育主体的存在。为了改变这种传统的观念,要赋予德育以鲜活的生命力,要树立科学的德育观,要面向市场经济开展德育。要看重他们的人格,发展他们的个性,发现他们思想进步的潜力。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启发诱导他们增强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变被动式的要我接受教育为我要接受教育。这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形成合力,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手段。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的成败,特别是当今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对那些行之有效的、带有明显时代特色的方法和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的业余活动应坚持下去,学校要搞好课外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多方开发学生的智力。要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大视野、净化心灵,满足他们发展自我的要求,营造一种文明、现代、高品位和高层次的文化和精神氛围。
(四)形成良性互动,构筑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体系。学校要建立一支过硬的德育队伍,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和形象化的教育手段,把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德育活动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各项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作用,学校要疏通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渠道,做好通报学生在校表现的工作。家长要积极地同老师沟通,尊重学校的德育意向,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有益活动。社会各方都要支持和关注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形成良性互动,形成全民德育的大气候。
总之,针对中职学生思想和行为中出现的新问题,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增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力保障。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是我们职教工作者的一项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