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he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兴趣是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想学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自主探究学习呢?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课的尝试,我浅谈以下几点。
  关键词 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 增强自信 发展自我
  
  一、了解数学,产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重视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学习新的知识。教师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学,能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真实的背景,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产生自主探究数学的兴起,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教学中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培养
  
  目前的数学教学仍然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现象。教师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是知识的“接受器”。教师总是喜欢把知识嚼烂了喂给学生,不让学生自已去探究,致使学生缺少自主探究的能力,变得麻木、呆板、什么都等着老师来讲,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态度;变得消极沉默,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封闭自己;变得不主动,不懂的问题不去问老师,不和同学交流,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对学习的兴趣。面对这个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课标改革明确指出:“教师的使命不应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和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三、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景,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一天,妈妈拿出一块大饼,给两兄妹吃饼,分成较大的一块,较小的一块,你们愿意吃哪一块?我让两个学生来扮演兄妹。扮演哥哥的学生说:“我要较大的那一块。因为我喜欢吃。”扮演妹妹的学生说:“我最小,我要吃较大的那一块。”我便说:“假设我一定要分出结果,妹妹拿到较大的那一块,哥哥拿到较小的那一块。我要问哥哥,这样分你心里高兴吗?”扮演哥哥的学生说:“不高兴,这样不公平。”我说:“那怎样分,才是最公平的呢?请同学们说一说。”大家一致认为要把饼拿来平均分,一人一半,这样最公平。我说:“那么这样还能说是一块饼吗?”“不能。”学生异口同声地答。我说:“我们现在要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就把其中的一份叫二分之一。这个二分之一是一个分数。”这样贴近生活的设计,使学生知道了分数的来历,又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还懂得了做事要公平公正。
  
  四 、教学中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要把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授给学生,并能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求知的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种。”固我们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都是自己亲自动手找规律的。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前分别准备好直径不同的圆和一些毛线,上课时引导学生用毛线绕圆一周,测出毛线的长,根据测得每个圆的走私和所测毛线的长,让学生分别用“圆的周长/直径=?”这个公式计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学生从探索中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当学生发现这个现象时,奇怪极了,忍不住问我:“老师,为什么我们每个圆量出的周长和直径都不同,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却一样呢?”我根据学生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强的这种心理引出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这得出的“ ”值,就是一个定值。这样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同时因为这个结果是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得出的,不是教师强灌给他们的,所以不易遗忘,记忆深刻,同时促使学生想更深层次地去学习数学,总结出更多的规律,乐于探究数学。再如:在教学“几”和“第几”时,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操场上排好做操的队形,说一说自己这一队有几个同学,自己从前开始数在第几,从后面开始数又是第几,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而后再引到教学内容中来,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在这一创设的学生熟悉的情景中,一方面学生主动学习了新知,另一方面还学会了应用,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并从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五、融洽师生感情,促进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该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和不良心境,用积极姿态,满腔热情地进行教学,用自己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数学。 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是最好的教师。唯有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对数学有持久的热情,才能更进一步地自己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教学中让学生合五作交往,促进数学兴趣的培养
  
  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创新教学的今天,“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同桌合作学习”是教师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学生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的思维真正活动开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有机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合作与讨论,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探索空间更加宽广。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创新教学为主旋律的今天,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数学。这样,学生才能从知识和能力都达到提高,所以教师不要以给学生传授多少知识来衡量每一堂课,而应该是学生在上完这一课时是否急切盼着下一堂数学课的到来,有强烈的求知望。并使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创新。把促进学习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自己放在首位。
其他文献
教师高尚的师德是树立形象的基本条件。塑灵魂还需灵魂美,正品德更需品德高。师德建设作为普通中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乃至国家基础教育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我国普通中学师德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年来,由于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普通中学师德建设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
期刊
新课程下的课堂资源将不再由一本教材、一位老师垄断,课改几年来,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中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动态生成性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因为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课堂上一句无心的闲话、一道错题、一个突发的念头都可能成为崭新的课堂资源。叶澜教授充满诗情画意地说,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期刊
摘 要 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牢固掌握新知识的前奏,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弄懂在老师讲解之前所要了解的知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谈了从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从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转变为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而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更学会创造。  关键词 预习 语文教学 主动学习 创新能力培养    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牢固掌握新知识的前奏,
期刊
【内容提要】    世人皆知“金陵十二钗”,知此“十二钗”之外的可谓是屈指可数,然而正是一干看似并不重要的 跑龙套的 人物撑起了红楼一梦巨厦的基础。在这一干人中香菱可算是佼佼者。她的存在可谓是红楼巨著中一条若隐若现且又不可断缺的暗流。她与书中的主要人物宝、黛、钗、湘等人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 关系,这种特殊关系远非平、袭、晴、鹃等人可比,香菱的一生,衔接了大观园人生世故的一面鲜为人知的断层,从而让《红
期刊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教师、文本融为一体,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视野,激励学生用心钻研,攻可难关。不可想象学生对阅读毫无兴趣,仅凭毅力,可以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数百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即使完成,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怎样使学
期刊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其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这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相当于高中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这类学校由于生源
期刊
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乃至一生对物理科学的学习和追求态度。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阶段初二第一学期的前半段尤为重要。  初二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自豪,想学好物理的欲望很迫切。但是受“物理难学”的说法影响,对学习物理也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而且女同学占多数。因此,为使初二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坦途,起
期刊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由于英语国家与中国有不同的历史,风俗,信仰,道德价值观等文化上的差异,来自不同国家背景的人们之间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交流障碍。如果不了解语言所在地的社会背景及社会风俗,要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很困难的。因此,在初中英语学习
期刊
初中物理教学中后进生的形成有学生、教师、教材的原因,也有家庭、社会等的因素。现从师生教学的角度去分析一下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一、教学忽略以学生的学习愿望为前提,使学生对物理难于建立情感    美国教育家罗恩哈伯徳认为:教育必须从使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着手,这是进行教育不可逾越的第一步。物理教学过程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情感交流和智力发展、技能培养的过程。只有通过热烈的情感交流,在
期刊
匆匆之间,我们设计和使用导学案已将近一个学期,回首这几个月的探索历程,真是酸甜苦辣咸诸味皆有,收获与困惑也同时存在,总的来说我们的感悟如下:  我们的收获:    (一)提高了备课水平    在使用导学提纲的时候,只需把课本知识列出一个大纲,再设置几个相关问题就可以了,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一节课时间就能出一份提纲,课前几分钟看提纲,就可以上讲台,可导学案就不同了。我们的导学案包含的项目非常多:  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