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后儿童期过度到青年期的中学生自身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喜欢按照自己的意识办事,不愿直接接受别人的观点,处于青年初期的初中生具有自我意识强而不稳定的特点,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相反也有不合理、消极、不健康的情感会起反面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学生的这种情感特点教师不能将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
  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表现为这么几个特征:第一种是接受型,学生愿意接受或注意某种事物或刺激,能按教师的要求去听、想、看、做等,但不专心,兴趣淡然。第二种是反应型,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接受、注意某种事物或刺激,并参与有关的一些活动。第三种是偏爱型,学生相信某种事物有一定的价值,从而在行动上有一种持久和专注的态度,而且这种态度比较稳定,不满足于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且热衷于讨论和探究。第四种是追求型,把某种事物当作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并努力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寻找各种有利的途径,克服各种困难,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堂教学应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处于为了需要而学习的状态,实实在在地让学生进入主体的角色。不能呆板地向学生灌输条理性的知识内容这样等于不断给学生注入厌倦的情绪,应引导学生探究生活现象分析前因后果,重点放在探讨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与方法上,对其中涉及的知识与技能尽量进行拓展和延伸达到由点到面的体系化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本学科的情感。教学过程中要激发这种情感切忌为了追求短期效果让学生的热情受到伤害,应试教育的危害就表现在对学生情感方面的伤害,急功近利地片面追求考试分数不惜使用题海战术导致学生疲于应付身心疲惫产生厌学情绪。要提倡素质教育、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强调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校正和学习热情的巩固。
  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学生的情感与自信心是分不开的,没有自信就会变得消沉谈不上什么热情,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时,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而且不能过分看重学生意见的对与错应重视学生意见中的积极因素,表扬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所提看法中进步的方面鼓舞他们的自信。看到学生在努力上进的一面积极引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成长,课后及时和一些后进生进行交流,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提出一些有价值问题,同时指出行为习惯学习方法和分析论证方面的不足,指明其需要努力的方向锤炼其意志力。
  学生由于生活习惯和成长环境不同个性差异很大,表现在探讨和分析问题时的思路因人而异,教师应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学生选择甚至创造符合自身特点的思维方式,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巩固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忌生搬硬套前人的老路并以此为标准要求学生将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呆板化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其实学习过程是学生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获取知识技能并将其与自身生活经验相整合的过程,是别人所无法取代的,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对事物的认识角度和过程也不同所采用的方法理应不同,教师应鼓励这种多样性,并加以总结让学生去自我完善。
  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的一言一行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家长过分的苛求带着学生到处补课也会使学生身心疲惫不堪重负影响学习情绪,当然属于管教使学生染上恶习就会连学习的心情都没有了。
  总之,教学时一个精细的灵魂培育工程,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情感是师生联系的纽带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过程应密切注意学生感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行为,保证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其他文献
教学中,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将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文意境作为突破口,结合语文教学中实施“大量阅读、分组教学”法,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作品对“景”的描写。王国维有云,“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景”,就要教学生把握作品所描写的“真景物”。   一要引导
期刊
当代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聪明在于学习 , 天才在于积累”。此皆言积累之于学习之重也。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也明确提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由此可见,古往今来,都是非常重视积累的。   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会积累,使积累成为学生学习的习惯、成功的阶梯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将学生平时的积累概况成“一二三”。   一、就是树立一个目标   荀子在《劝学》中说“锲而舍
期刊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培育能力的事必须持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学案教学法就是能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学案教学就是借助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进行链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
期刊
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更多的优生,辅导更多的差生呢?笔者试在作文教学中培优补差,效果还好。  就拿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作文教学为例来说吧。  第一、在收集资料中培优补差。将全班学生不分优差的平均分为三组。第一组做第一个活动——“记住历史,珍惜和平”。利用课余时间带学生去学校附近看烈士墓,了解烈士的英雄事迹,查找有关一些烈士、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等
期刊
一、讲故事,作评价,培养表达能力  故事具有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等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演讲兴趣,取得积极的训练效果。因此,我便利用每堂课前的五分钟让学生讲故事,内容包括名人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之前,学生要做搜集、筛选、阅读、记忆的工作,大家都十分重视,人人积极准备,兴趣高涨。他们讲到爱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故事,讲到马克思、恩格斯等思想家的故事,
期刊
一、夯实基础,了解议论文的基础知识  1.概念: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  2.分类:立论和驳论  3.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它是议论文的中心。议论文的论点一般只有一个,但有的议论文还要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要区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清主次。论点的特点:①形式上是完整的肯定性陈述句。②
期刊
学生写作文难,老师们在批改作文时也感到很伤脑筋,特别是在写作文评语时,总觉得无话可写,往往是三言两语就结束了,写出来的评语让人感觉是在说套话,空洞无物,学生读起来索然无味.我认为作文评语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架起了一座很好的桥梁。好的评语,不仅对学生的作文起到指导作用,对学生做人处事也大有裨益。在实践中,我对怎样写作文评语有几点粗浅的体会,现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  
期刊
目前,人们对作文教学改革现状研究如何评价?纵观来自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来自校园内外有关人士的言论,不难归纳出一个普遍的结论:作文改革充满希望,存在“困惑”,亟须对策。  巴金先生希望建立一座“说真话的博物馆”,这给作文教学改革提出了启示。然而作文教学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陈旧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似“幽灵”一般依附在身。以往教作文,像坐火车,前有目的地,车下有双轨。只要依照传统教法进行教学
期刊
我校的“学案导引及问题体验式”教学模式,已推行近十年了,在探索这一教学思路的征程上,很多老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其实,这一教学模式,无论是学案的制定,还是课上的问题体验,均离不开一个关键环节,即“问题的设置”。   如何设置问题,如何使问题成为勾通师生情感知识的桥梁,这个问题就成为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重中之重,课上问题的设置是关乎教学成败的关键。   语文课堂问题的设置,最忌讳的就是那些大而不当的
期刊
当今社会信息呈爆炸之势,各种信息纷至沓来,举目所见,侧耳所听,无不留下她们的倩影金声。在众多的信息中广告占据核心的地位,成为主导大众消费的晴雨表。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我们看广告的同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大好时机。边看边听广告,边学边用修辞,真是广告也精彩,修辞学问多。   *像母亲的手一样柔软舒适的儿童鞋(某童鞋广告)。   这则广告画面上是一双捧着一只胖胖的脚丫。此广告把鞋比喻母亲温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