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习惯,收获幸福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ping121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的“学案导引及问题体验式”教学模式,已推行近十年了,在探索这一教学思路的征程上,很多老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其实,这一教学模式,无论是学案的制定,还是课上的问题体验,均离不开一个关键环节,即“问题的设置”。
   如何设置问题,如何使问题成为勾通师生情感知识的桥梁,这个问题就成为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重中之重,课上问题的设置是关乎教学成败的关键。
   语文课堂问题的设置,最忌讳的就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忙提出一些深奥的带有研究性的问题,会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然无措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的提问也应杜绝那些游离于主题之外,为提问而提问的问题。我们不能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理想的课堂设疑模式是深与浅,远与近的最佳结合,有一定的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
   那么如何设置课上的问题呢?
   我认为在“学案导引及问题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下,应有六种设疑方式。
   第一,及时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师绝不能过早地抛出你所谓的标准答案。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何也?有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美,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所每个学生对作品的解读都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表现在对作品的主题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对语言材料所建构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正是语言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于魅力。所以教师绝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推开一扇窗子,看到更美的风景。
   第二,抓住有利时机设疑,将课内课外融为一体,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学生获得了大量信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积淀和情感体验去解读作品,将课内与课外,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的串联,力求对作品有个性化的解读,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联成一体。
   第三,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使问题具有挑战性。
   教师在课上应努力创建一种开放式课堂结构,即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 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更要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仰而弥坚”“钻而弥深”充分享受思考过程的乐趣。
   第四,问题的设置要能以噗代面抓住重点。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功夫,要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得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是整个春天。要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要“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综上所述,适时适度而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代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这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使“学案导引与问题体验”式教学展示出独特的教学魅力。
其他文献
2006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三个特点。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具有基础性、先
期刊
在近两届的班主任工作中,决然不同的工作方法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041班,我带的一个班,这个班因为父母工作调动等其它方面的原因,来自各个不同的乡镇,他们都是带着求知若渴的心态到我们这所学校求学,按照学校的安排,由我来带这个班,接手这个班后,我也按照学校对班主任的各种要求来完成班主任工作。说实在的,我从一开始就一心一意的把班里各个同学的各个方面都安排好,可事与愿违,现在想起来,问题就出在我没有很
期刊
教学中,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将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文意境作为突破口,结合语文教学中实施“大量阅读、分组教学”法,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作品对“景”的描写。王国维有云,“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景”,就要教学生把握作品所描写的“真景物”。   一要引导
期刊
当代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聪明在于学习 , 天才在于积累”。此皆言积累之于学习之重也。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也明确提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由此可见,古往今来,都是非常重视积累的。   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会积累,使积累成为学生学习的习惯、成功的阶梯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将学生平时的积累概况成“一二三”。   一、就是树立一个目标   荀子在《劝学》中说“锲而舍
期刊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培育能力的事必须持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学案教学法就是能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学案教学就是借助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进行链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
期刊
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更多的优生,辅导更多的差生呢?笔者试在作文教学中培优补差,效果还好。  就拿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作文教学为例来说吧。  第一、在收集资料中培优补差。将全班学生不分优差的平均分为三组。第一组做第一个活动——“记住历史,珍惜和平”。利用课余时间带学生去学校附近看烈士墓,了解烈士的英雄事迹,查找有关一些烈士、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等
期刊
一、讲故事,作评价,培养表达能力  故事具有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等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演讲兴趣,取得积极的训练效果。因此,我便利用每堂课前的五分钟让学生讲故事,内容包括名人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之前,学生要做搜集、筛选、阅读、记忆的工作,大家都十分重视,人人积极准备,兴趣高涨。他们讲到爱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故事,讲到马克思、恩格斯等思想家的故事,
期刊
一、夯实基础,了解议论文的基础知识  1.概念: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  2.分类:立论和驳论  3.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它是议论文的中心。议论文的论点一般只有一个,但有的议论文还要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要区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清主次。论点的特点:①形式上是完整的肯定性陈述句。②
期刊
学生写作文难,老师们在批改作文时也感到很伤脑筋,特别是在写作文评语时,总觉得无话可写,往往是三言两语就结束了,写出来的评语让人感觉是在说套话,空洞无物,学生读起来索然无味.我认为作文评语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架起了一座很好的桥梁。好的评语,不仅对学生的作文起到指导作用,对学生做人处事也大有裨益。在实践中,我对怎样写作文评语有几点粗浅的体会,现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  
期刊
目前,人们对作文教学改革现状研究如何评价?纵观来自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来自校园内外有关人士的言论,不难归纳出一个普遍的结论:作文改革充满希望,存在“困惑”,亟须对策。  巴金先生希望建立一座“说真话的博物馆”,这给作文教学改革提出了启示。然而作文教学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陈旧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似“幽灵”一般依附在身。以往教作文,像坐火车,前有目的地,车下有双轨。只要依照传统教法进行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