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让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而合唱这门集体性很强的音乐艺术形式,又是学校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合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通过集体创造音响来进行作品内容的表达和艺术形象的塑造,在教学过程中包含着声乐技能、技巧,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与表现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合唱教学,还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团结,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合理的合唱训练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必须采用多种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生合唱要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
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是合唱教学的前提条件,由于小学生受音乐素质、年龄、性别等各方面的限制,在选择作品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嗓音条件以及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程度、学生的参与意识等特点。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选一些具有童趣的作品,如《花喜鹊和小乌鸦》《卖报歌》,活泼轻快的《铃儿响叮当》《劳动最光荣》等。而中高年级则相应难度增加,选择表现力更强的《让我们荡起双浆》《太阳出来了》等,在选曲时要扬长避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可以实现合唱教学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加强唱歌的基本技巧
音准和节奏的训练是开展合唱教学的基础,对合唱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音准训练在具体教学时应循序渐进,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的技巧,让学生根据固定音高学会彼此倾听,自己调整音准,以达到协和的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在充分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音准、音色,然后反复训练以达到作品需要的协和。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准确、独立的节奏感和节拍感,是合唱训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具体训练时,可加强简单节奏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灵敏反应,为合唱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加大合唱歌曲的欣赏
欣赏是合唱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可加入中外合唱作品欣赏,让学生通过欣赏来提高自身对合唱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在欣赏过程中聆听声部的旋律性及声部间的层次感,训练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觉,提高对合唱的感知能力。同时又可以使学生从音乐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合唱声音优美协和的向往和追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合唱作品的过程中应着重从作品的思想感情、创作背景以及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音乐美中去启发和引导学生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使学生掌握合唱中的和声美以及多声部合唱的音响效果,体验音乐中所蕴涵的情感,引导学生投入到合唱作品的情境中去。
四、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合理地划分声部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声音特点不同,教学中在划分声部时应以音色高亢嘹亮的、位置较高的为高声部,音色丰满厚实的、胸腔共鸣好的为低声部,年龄较小的学生宜放在中低声部,年龄较大的则放在外声部。从和声理论上讲,低声部是四声部的外声部,与第一声部同样重要。从声音角度讲,童声的低音区音量小,因此要增强外声部,最好挑嗓音条件好的学生来充实低声部。
五、合唱歌曲的情感处理与表现
除了以上几点,歌曲的情感处理也是合唱效果成功与否的关键, 歌曲因内容的不同,处理与表现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应充分了解合唱歌曲的创作背景,尽可能准确地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每一首合唱歌曲的处理与表现方式,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特点去教学。其次,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把握作品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去展现作品。
总之,在合唱教学中对待学生既要有耐心,又要細心,还要灵活的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不断的改革创新 。在合唱这门丰富多彩的艺术中,不断地学习、探索、研究,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合唱的教育功能。
合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通过集体创造音响来进行作品内容的表达和艺术形象的塑造,在教学过程中包含着声乐技能、技巧,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与表现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合唱教学,还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团结,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合理的合唱训练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必须采用多种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生合唱要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
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是合唱教学的前提条件,由于小学生受音乐素质、年龄、性别等各方面的限制,在选择作品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嗓音条件以及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程度、学生的参与意识等特点。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选一些具有童趣的作品,如《花喜鹊和小乌鸦》《卖报歌》,活泼轻快的《铃儿响叮当》《劳动最光荣》等。而中高年级则相应难度增加,选择表现力更强的《让我们荡起双浆》《太阳出来了》等,在选曲时要扬长避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可以实现合唱教学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加强唱歌的基本技巧
音准和节奏的训练是开展合唱教学的基础,对合唱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音准训练在具体教学时应循序渐进,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的技巧,让学生根据固定音高学会彼此倾听,自己调整音准,以达到协和的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在充分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音准、音色,然后反复训练以达到作品需要的协和。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准确、独立的节奏感和节拍感,是合唱训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具体训练时,可加强简单节奏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灵敏反应,为合唱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加大合唱歌曲的欣赏
欣赏是合唱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可加入中外合唱作品欣赏,让学生通过欣赏来提高自身对合唱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在欣赏过程中聆听声部的旋律性及声部间的层次感,训练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觉,提高对合唱的感知能力。同时又可以使学生从音乐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合唱声音优美协和的向往和追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合唱作品的过程中应着重从作品的思想感情、创作背景以及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音乐美中去启发和引导学生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使学生掌握合唱中的和声美以及多声部合唱的音响效果,体验音乐中所蕴涵的情感,引导学生投入到合唱作品的情境中去。
四、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合理地划分声部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声音特点不同,教学中在划分声部时应以音色高亢嘹亮的、位置较高的为高声部,音色丰满厚实的、胸腔共鸣好的为低声部,年龄较小的学生宜放在中低声部,年龄较大的则放在外声部。从和声理论上讲,低声部是四声部的外声部,与第一声部同样重要。从声音角度讲,童声的低音区音量小,因此要增强外声部,最好挑嗓音条件好的学生来充实低声部。
五、合唱歌曲的情感处理与表现
除了以上几点,歌曲的情感处理也是合唱效果成功与否的关键, 歌曲因内容的不同,处理与表现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应充分了解合唱歌曲的创作背景,尽可能准确地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每一首合唱歌曲的处理与表现方式,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特点去教学。其次,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把握作品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去展现作品。
总之,在合唱教学中对待学生既要有耐心,又要細心,还要灵活的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不断的改革创新 。在合唱这门丰富多彩的艺术中,不断地学习、探索、研究,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合唱的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