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014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0)以及对照组(n=70),观察组患儿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质量、家属焦虑评分以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29%,对照组为11.4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可在很大程度上将护理质量提高,并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防范式护理;护理效果
儿科护理在临床护理中极其重要。通常情况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表达能力有限,且对自我控制的能力低下,其护理工作相对复杂,进行治疗时患儿无法很好的配合,并且由于一部分护理人员护理专业知识较差,技能操作不熟练,因此极其容易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儿治疗疗效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容易引发护患纠纷[1]。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护理应用在儿科护理管理中意义重大。本研究对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进行深入探讨,且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014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消化系统疾病患儿为43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为77例,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为2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男性患儿40例,女性患儿30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4±0.1)岁;对照组男性患儿44例,女性患儿26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4.2±0.3)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儿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具体内容包括:a对风险进行评估:通过护士长组织,对常见的摔倒、窒息、静脉炎以及碰撞等风险进行研究,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护理的相关技能进行学习,并且保持工作态度端正,护理时针对患儿实际情况对风险进行预估,与此同时制定好相应的策略。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不要将锋利物品放置于患儿旁边,并且禁止患儿去触碰排插等物品,同时护理人员应对与患儿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并将患儿的病症讲解给患儿家属,让其及时知晓患儿的相关情况,使其能够有效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针对表达能力较强的患儿,护理人员可与其进行交流,从而了解内心的想法;如患儿年龄较小,语言沟通能力较低,则可给予抚摸以及拥抱,从而增加亲密度;在护理时还可为患儿播放音乐以及儿童节目,可改善患儿的恐惧感以及紧张等不良心理,使得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观察两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评分以及满意度;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护理质量
观察组患儿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一所示:
2.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家属焦虑评分以及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二所示:
2.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出现并发症为3例,占4.29%,对照组为8例,占11.4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护理风险事件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时可能出现的不安全事件。由于护理人员同患者有过较多的接触,因此护理风险事件则相对较多。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医院众多科室中儿科是最容易出现风险事件的科室,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将自身的技能加强,同时将服务质量以及理念提高,并努力避免护理风险情况出现[2]。据相关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职责必须以患儿健康为主,包括生理及心理,需做到尽量缓解患儿的痛苦,与此同时必须降低相关的风险事件,确保护理顺利完成,尽可能让患儿以及家属享受公平且合理的知情服务,这也是儿科护理中最基本的要求[3]。据相关研究表明,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应用在儿科护理管理时,其主要理念是遵循以人为本,并结合患儿自身情况,做好患儿日常护理工作,同时防止患儿风险事件的发生[4]。本研究认为,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尤为重要,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事件的出现,儿科护理工作比其它科室护理工作量更大,护理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因此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不仅要熟练的掌握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求具备极高的抗压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与焦虑程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患儿管理护理中应用可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出现,同时降低并发症的机率,使得患儿早日康复,并可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瑶瑶.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11):210-211.
[2] 廖运玲.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的应用探析[J].医药前沿,2014,(13):318-319.
[3] 陈霄云,孙芳霞,杜加花等.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3,(9):331-331.
[4] 王菊萍,党吉.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12):124-124,125.
作者简介:雷明华,女,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大专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儿科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014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0)以及对照组(n=70),观察组患儿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质量、家属焦虑评分以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29%,对照组为11.4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可在很大程度上将护理质量提高,并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防范式护理;护理效果
儿科护理在临床护理中极其重要。通常情况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表达能力有限,且对自我控制的能力低下,其护理工作相对复杂,进行治疗时患儿无法很好的配合,并且由于一部分护理人员护理专业知识较差,技能操作不熟练,因此极其容易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儿治疗疗效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容易引发护患纠纷[1]。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护理应用在儿科护理管理中意义重大。本研究对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进行深入探讨,且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014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消化系统疾病患儿为43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为77例,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为2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男性患儿40例,女性患儿30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4±0.1)岁;对照组男性患儿44例,女性患儿26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4.2±0.3)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儿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具体内容包括:a对风险进行评估:通过护士长组织,对常见的摔倒、窒息、静脉炎以及碰撞等风险进行研究,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护理的相关技能进行学习,并且保持工作态度端正,护理时针对患儿实际情况对风险进行预估,与此同时制定好相应的策略。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不要将锋利物品放置于患儿旁边,并且禁止患儿去触碰排插等物品,同时护理人员应对与患儿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并将患儿的病症讲解给患儿家属,让其及时知晓患儿的相关情况,使其能够有效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针对表达能力较强的患儿,护理人员可与其进行交流,从而了解内心的想法;如患儿年龄较小,语言沟通能力较低,则可给予抚摸以及拥抱,从而增加亲密度;在护理时还可为患儿播放音乐以及儿童节目,可改善患儿的恐惧感以及紧张等不良心理,使得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观察两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评分以及满意度;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护理质量
观察组患儿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一所示:
2.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家属焦虑评分以及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二所示:
2.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出现并发症为3例,占4.29%,对照组为8例,占11.4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护理风险事件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时可能出现的不安全事件。由于护理人员同患者有过较多的接触,因此护理风险事件则相对较多。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医院众多科室中儿科是最容易出现风险事件的科室,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将自身的技能加强,同时将服务质量以及理念提高,并努力避免护理风险情况出现[2]。据相关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职责必须以患儿健康为主,包括生理及心理,需做到尽量缓解患儿的痛苦,与此同时必须降低相关的风险事件,确保护理顺利完成,尽可能让患儿以及家属享受公平且合理的知情服务,这也是儿科护理中最基本的要求[3]。据相关研究表明,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应用在儿科护理管理时,其主要理念是遵循以人为本,并结合患儿自身情况,做好患儿日常护理工作,同时防止患儿风险事件的发生[4]。本研究认为,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尤为重要,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事件的出现,儿科护理工作比其它科室护理工作量更大,护理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因此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不仅要熟练的掌握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求具备极高的抗压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与焦虑程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患儿管理护理中应用可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出现,同时降低并发症的机率,使得患儿早日康复,并可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瑶瑶.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11):210-211.
[2] 廖运玲.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的应用探析[J].医药前沿,2014,(13):318-319.
[3] 陈霄云,孙芳霞,杜加花等.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3,(9):331-331.
[4] 王菊萍,党吉.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12):124-124,125.
作者简介:雷明华,女,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大专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