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振兴中华民族,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大课题,也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对高校而言,改革培养模式,全方位渗透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已是迫在眉睫的义务和职责。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创业实践
一、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一)新生入学教育与创业意识培养
1、在校史校情教育中培养。每个学校发展历程虽不尽相同,但大都经历一个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通过参观校史展览,向新生讲述学校创业发展事迹,激荡心灵,激发学生潜在的创业激情和创业意识。
2、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培养。现代社会,大学生只有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我,不断探索开发自身潜能的有效途径或方式,才能准确把握人生方向,塑造成功人生。对于有创业兴趣的學生,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所引导,将有利于其在大学生活学习过程中培养创业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进行创业意识培养。
(二)学生日常管理与创业意识、能力与素质培养
1、环境文化熏陶。在校园、班级环境中营造创业文化,渗透创业意识教育。第一,在宣传栏上要形成突出和强化创业意识的人文环境,形成提倡大学生创业的氛围,倡导大学生创业的价值观念。第二,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突出与强化创新、创造,形成创造性教学风气,形成“学习为创造、在创造中学习"的良性循环,形成人人争创造,人人争创新,人人想创业的思想文化环境,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第三,在学校的制度建设上,鼓励师生创新、创造、创业。第四,要广为宣传成功创业者的创业事迹,创业方法和奋斗经历,为大学生树立榜样。每年不定期邀请成功创业毕业生返校作创业事迹报告。
2、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活动既可结合专业课程学习进行,也可结合寒暑假的社会实践进行。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锻炼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刻苦耐劳精神,并从中有所感悟和发现。
二、在学生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
(一)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1、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辅导员、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并对少数有较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疏导和个别辅导。
2、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二)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以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1、强化心理咨询中心功能。加强心理咨询中心建设,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加强日常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对有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3、调节目标。不少大学生在学习、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挫折都与目标确立不当有关。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会根据自己实际能力正确设定生活和奋斗目标,调整理想水平,并在前进中及时调整。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发现预设目标不切实际,前进受阻,教会调整方法,以便继续前行。
4、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帮助他们根据自己学习、成长要求,正确分析自身长处和不足,对自己的弱点和缺点要充分理解,以便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实现自我价值。
5、增强挫折认知水平。帮助他们学会对客观事物,挫折情境的正确认识。如有的学生因一次考试不及格就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这种表现是由其错误认知导致的。人生道路总是崎岖不平,丰富多彩,一次失败不能代表全部。
三、在学生管理中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一)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1、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以文化搭台,德育唱戏,让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德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报刊、文化长廊等,塑建“文化育德”、“文化育人”氛围,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充分展现自我价值。
2、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我院定期开展人文讲座,各类知识竞赛,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学生大胆展现自我,各种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弥补了课堂知识的不足和个人认识的单一化,有助于促进文化素质提高。
3、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精神的发展。娱乐性的校园体育活动能把学生从疲惫的学习状态中转移到文体活动的兴奋点。每年十月份举办田径运动会,形式各样的体育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体魄、缓解了紧张的学习神经,而且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合作和人际交往。
(二)举办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加强社团管理,建立实践基地
1、支持大学生创业社团开展活动。为学生了解创业知识,提升创业意识注入活力,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营造氛围
2、加强大学生创业社团骨干队伍培养。支持创业社团活动,就要高度重视对创业社团负责人的选拔培养,通过他们凝聚更多有创业意识的学生,使创业实践类社团聚集在党团组织周围。
参考文献:
[1]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2]李静薇.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3.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创业实践
一、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一)新生入学教育与创业意识培养
1、在校史校情教育中培养。每个学校发展历程虽不尽相同,但大都经历一个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通过参观校史展览,向新生讲述学校创业发展事迹,激荡心灵,激发学生潜在的创业激情和创业意识。
2、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培养。现代社会,大学生只有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我,不断探索开发自身潜能的有效途径或方式,才能准确把握人生方向,塑造成功人生。对于有创业兴趣的學生,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所引导,将有利于其在大学生活学习过程中培养创业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进行创业意识培养。
(二)学生日常管理与创业意识、能力与素质培养
1、环境文化熏陶。在校园、班级环境中营造创业文化,渗透创业意识教育。第一,在宣传栏上要形成突出和强化创业意识的人文环境,形成提倡大学生创业的氛围,倡导大学生创业的价值观念。第二,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突出与强化创新、创造,形成创造性教学风气,形成“学习为创造、在创造中学习"的良性循环,形成人人争创造,人人争创新,人人想创业的思想文化环境,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第三,在学校的制度建设上,鼓励师生创新、创造、创业。第四,要广为宣传成功创业者的创业事迹,创业方法和奋斗经历,为大学生树立榜样。每年不定期邀请成功创业毕业生返校作创业事迹报告。
2、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活动既可结合专业课程学习进行,也可结合寒暑假的社会实践进行。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锻炼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刻苦耐劳精神,并从中有所感悟和发现。
二、在学生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
(一)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1、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辅导员、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并对少数有较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疏导和个别辅导。
2、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二)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以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1、强化心理咨询中心功能。加强心理咨询中心建设,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加强日常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对有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3、调节目标。不少大学生在学习、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挫折都与目标确立不当有关。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会根据自己实际能力正确设定生活和奋斗目标,调整理想水平,并在前进中及时调整。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发现预设目标不切实际,前进受阻,教会调整方法,以便继续前行。
4、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帮助他们根据自己学习、成长要求,正确分析自身长处和不足,对自己的弱点和缺点要充分理解,以便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实现自我价值。
5、增强挫折认知水平。帮助他们学会对客观事物,挫折情境的正确认识。如有的学生因一次考试不及格就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这种表现是由其错误认知导致的。人生道路总是崎岖不平,丰富多彩,一次失败不能代表全部。
三、在学生管理中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一)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1、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以文化搭台,德育唱戏,让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德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报刊、文化长廊等,塑建“文化育德”、“文化育人”氛围,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充分展现自我价值。
2、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我院定期开展人文讲座,各类知识竞赛,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学生大胆展现自我,各种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弥补了课堂知识的不足和个人认识的单一化,有助于促进文化素质提高。
3、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精神的发展。娱乐性的校园体育活动能把学生从疲惫的学习状态中转移到文体活动的兴奋点。每年十月份举办田径运动会,形式各样的体育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体魄、缓解了紧张的学习神经,而且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合作和人际交往。
(二)举办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加强社团管理,建立实践基地
1、支持大学生创业社团开展活动。为学生了解创业知识,提升创业意识注入活力,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营造氛围
2、加强大学生创业社团骨干队伍培养。支持创业社团活动,就要高度重视对创业社团负责人的选拔培养,通过他们凝聚更多有创业意识的学生,使创业实践类社团聚集在党团组织周围。
参考文献:
[1]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2]李静薇.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