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魂中的梧桐树常青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studybitc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的夏天,一部浪漫爱情电影《怦然心动》在美国上映了。小朋友间的美好情感让我们不禁回想起了自己的青葱岁月,体会那种怦然心动之感。影片讲述的是一对少男少女的青涩之恋,故事开始于小学直至中学,时达6年。影片中,冰雪聪明的朱莉在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喜欢上了自己的邻居校友布莱斯,但布莱斯一直对朱莉的这份情愫漠然无视。直到小朱莉渐渐长大,她才慢慢地释然对布莱斯的情感。
  影片根据美国著名儿童作家文德林·范·德拉安南的同名小说改编,描述了青春期中男孩女孩之间的有趣战争。叙事上以童真为主旋律,分别展示了女孩朱莉和男孩布莱斯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以一场滑稽始、甜美终的纯美初恋为线索,让我们看到了美国少男少女们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成长历程……
  基于该片讲的是六十年代美国小城镇居民家庭中的儿童的感情生活,其在儿童教育上折射出的超前的人文关怀和美式价值观不仅让我们感慨深思,更值得我们探讨学习。
  一、梧桐树——每个儿童心中的乐园
  影片以梧桐树的葱茏开始,到梧桐树被砍伐,再到布莱斯为朱莉在庭院中种植小梧桐树为结局,向观众们传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信息:在少女朱莉的精神世界中,梧桐树是一个隐喻,一个象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精神乐园。
  女主人公朱莉喜欢爬上小区中的那棵高大的梧桐树,最初是为了向在树下等候的同学们预报校车的到来。
  有一天她再次爬上梧桐树,去够一只挂住的风筝。风筝挂得很高,是朱莉从未爬上去过的高度。当她爬到高高的树顶,她被眼前美妙的景色深深吸引住了!清风拂面,清新的感觉扑面而来。朱莉贪婪地呼吸着微风中的曼妙气息……
  从那以后,这棵梧桐树成了朱莉专属的小天地,她经常在树上一待几个小时,看日出日落,落日泛起紫红的余晖,橘红色的火光燃起天边的晚霞。有时候落日是紫色和粉色的,有时候则是炽烈的橘黄色。
  在这绚烂的日落景象中,她慢慢领悟了爸爸话里的意思,“整体胜于部分的总和”,这些景物融合在一起的景象是多么的美妙……
  可以说,正是梧桐树为朱莉展开了一扇观察美丽大自然的窗口,成为她灵魂自由呼吸的乐园!在这个相对隐蔽、独立而自由的空间里,小朱莉的精神世界才真正地从自然界中汲取了成长的营养。
  此时不禁要联想到我们的儿童,“校园——家庭”两点一线已是老生常谈,最多加个“宿舍”,也是禁锢多于自由。可以说,今日儿童正在不断地失去自由甚至彻底地失去自由,而逐渐沦为学习的机器、考试的奴隶。鲁迅儿时的百草园、萧红幼时的小菜园在今天回望,已变成一种奢侈。
  有多少教育者思考过自由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
  爱因斯坦说:“科学的发展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都需要内心的自由。”弗雷勒说:“在我们的教学关系中,另一种不容错过的誓言是我们对正义、自由、个人权利、以及在弱小者遭受强者剥削时捍卫他们的献身精神的永恒承诺。”
  校园教育应当是自由的、快乐的。当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中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无尽的呵斥和指责并不会带来好的结果。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你从这一头输进去的若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
  爱因斯坦还曾说:“我认为,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和真诚自信,它养成了学生驯服的性格。”而茨威格说:“我很早就显露出对自由的酷爱,而其激烈的程度,是今天的青年一代无法了解的;同时,我又对一切权威,对一切曾经伴随我一生的‘教训口吻’的谈话深恶痛绝。对一切不容置疑的说教抱着绝然的反感,多少年来,简直成了我的一种本能。”
  我们之所以要强调课堂不仅要有认知,更要有自由的表达、愉悦的交流和精神层面的审美,就因为学校不是动物园,孩子们需要的是微笑的老师,而不是驯兽师。
  什么时候,当朱莉爬上高大的梧桐树,眺望遥远的东方,能够看到中国的校园,也成为一片自由快乐的净土?
  二、家庭——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要素
  影片虽然表现的是六十年代美国小城镇居民的生活,没有大都市的华丽与现代,但是这恰恰印证了美国教育观念与价值观念的统一与铺展——绝然没有我们中国特色的城市与乡村的巨大落差。
  我们来看看朱莉的爸爸是如何与青春期的女儿相处的。
  1. 保证孩子在健康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朱莉的父母堪称模范夫妻。即使家庭并不富有,但夫妻二人一直用自己的勤劳为孩子创造条件。即便当两人因为受到邻居的羞辱而第一次爆发争吵,夫妇二人亦能很快平复情绪,互相拥抱安慰……这一切都让小朱莉倍受感动,这种责任感、包容心与对彼此的深刻的爱与关怀,无疑是成长中的朱莉最好的精神食粮。
  2. 建立在通情达理上的关怀:朱莉和正在画画的爸爸聊天,爸爸提到了布莱斯,问女儿和他是怎么一回事。朱莉害羞了,她的第一反应也是否认,随后又羞涩地承认了。爸爸此刻停止了追问,脸上始终洋溢着亲切、温暖、信任的笑容……我们中国家长们可能很难相信,这是一位父亲在与女儿聊初恋的话题。作为一名老师,我见惯了中国父母在听闻孩子早恋之后的各种表情反应:羞愧、紧张、咒骂、暴跳如雷直至拳脚相向!总结我们“中国式家长”的典型模式,要么是老母鸡似的溺爱娇惯,要么是简单粗暴的命令加惩罚。也许,相当一部分家长并不懂得如何与自己的孩子沟通、相处,我们需要学习的太多了。
  3. 哲学家般的高效疏导:接着上次朱莉与爸爸的谈话,爸爸换了个话题:那么布莱斯的为人如何?朱莉道:那是什么?对于十来岁的朱莉来说,她是难以用贴切的语言描述她喜欢的男孩为人是怎样的。这时候朱莉的爸爸说了一段影片中颇为经典的台词,但以朱莉的年龄与经历尚不能够理解爸爸话里的涵义,毕竟她只是个刚上中学的孩子。直到那一天,她爬上了梧桐树的高端,看到远方天际丰富多彩的景物,才慢慢领悟到爸爸话里的意思。从此“整体胜于部分的总和”成为朱莉观察思考世界的一把钥匙。
  最令人感动的是这个情节:朱莉因施工队砍伐了梧桐树而悲伤沉默,哭泣了整整两个星期……看在眼里的父亲,并没有打着爱的旗号生硬地干涉女儿的情感空间。某一个晚上,他走到朱莉身边,掀开画布,那是一棵郁郁葱葱的梧桐树!是他为安慰女儿特意画的!爸爸说:“我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在上面的感觉……”多体贴、多睿智的爸爸啊!朱莉感动得热泪盈眶,站起来紧紧地抱住了爸爸!那幅画被她挂在房间里,每天她都会长时间地凝视着它,她说:当我看到它不再哭泣时,我看到了树以外的东西,那天起,我看周围事物的眼光开始改变。她第一次思索:我对布莱斯的感觉还和以前一样吗?……
  每次看到这里,我都好感动,就会想起张文质先生的那句话:教育是慢的艺术。所有急功近利的灌输与说教,都如手中的细沙,最终渺无痕迹。
  4. 学会劳动,让孩子在家庭中扮演重要角色:看完影片,我对朱莉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印象非常深刻。还是小学生的朱莉会帮邻居搬东西,会喂鸡、买鸡蛋,会做家务,中学生的朱莉会整理花园、做木匠活。特别感动布莱斯的爷爷主动帮助朱莉一起种植花草,围造篱笆。在我的心目中,朱莉才是我们校园中常评选的那个真正的“劳动能手”!美国家庭从小就注重对孩子劳动观念的培养。从孩子蹒跚学步起,就坚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简单的扔尿布、扔垃圾,到整理玩具、浇花、铺床、摆餐具、整理房间,再到使用洗衣机、做饭、修理草坪、栽种花木,可以说家庭劳动贯穿了儿童成长的所有阶段。反观中国家庭中的儿童,常存活于两个极端之中:经济落后地区的儿童过早地承担起家庭劳动的重负;城市中的儿童则完全被排斥在家庭劳动之外,而早早地陷入各种无止境的文化艺术专业培训的牢笼……
  孩子的幼年,高质量的陪伴非常重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其实贯彻终身。心不在焉、急三火四、随波逐流的父母,是孩子难堪的宿命。家长其实如老师一样,是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呵护者。让我们每一位家长都牢记:父母,是我们这一生最重要的职业。
  本栏责任编辑 赵霭雯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按部就班地进行单元教学,但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以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为例,教师可以尝试借助手机APP进行网络前测,以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探索本单元内容的整合教学。  【关键词】手机APP 数据分析 单元整合  一线教师惯以教材内容为素材,根据教参逐课安排课时进行教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
环节一:幼儿进场,表演唱《常回家看看》。谈话引入:引导幼儿复习上节课《早点回家》的故事,初步感受古诗内容。  师:刚刚我们唱的这首《常回家看看》,说的是在外面工作的儿女给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诗人,他也常常在外面工作,叫袁凯。谁能说说袁凯的故事呀?  幼1:袁凯在外地工作,有一天,他很想念家人,然后有一位驿差来送信。收到信以后,袁凯打开一看,原来是家人写给他的,他喜出望外。信
那天晚上,我给儿子听写生字,十个字,他竟有三个字没有写对。一向很自信的儿子失望地将笔往桌子上一拍:“我怎么就错了这么多呢?”我看着沮丧的儿子笑了,告诉他:“错了没关系,这样你才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儿子思索了一下说:“行,我把这三个字多写几遍,以后肯定不会错。”  看着儿子,我不禁想起自己来。年少时因为考试失手,我没有走进大学校园,一直以来我都很失意,即使后来自修了大学文凭,仍然
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主要是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港湾、一个快乐的世界、一个成长的空间,让孩子体验童年之趣、成长之美,形成乐观的个性,养成良好的习惯,生成独立的人格,并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说,家庭教育是根,学校教育是枝叶。然而,社会的功利导致学校教育太功利,也让家庭教育变了味。很多父母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把改变家庭的想法,甚至把家族的荣光等责任和压力全部压在孩子柔弱的双肩上
每月一次的摸底考试后,上小學三年级的女儿成绩排在中上游,谈不上多么优秀,但情况也没有特别差。  考完试后的第二天,按惯例,学校要召开家长会。  开完家长会后,“我”回到家里,女儿小心翼翼地问“我”,开家长会时,老师有没有点名批评自己?女儿咬着嘴唇说,不想因为自己的成绩一般,让“我”在开家长会时感到没有面子。  望着女儿一副可怜的样子,“我”心里多少有些不舍。“我”将女儿拉到身边,对她说道:“你这次
我师范毕业后,在乡村小学教过八年书;之后离开讲台,又是七八年;2003年举家南下,重登讲台,那时我女儿刚读一年级——从那以后,在不同的校园里,跟她一起,跟我几届的学生们,共同度过了九年的校园时光。  现在回想起最初在乡村小学那八年,我似乎比那帮乡村孩子们更能玩,几乎没有让自己闲下来过。教语文,同时也兼音体美等科。师范时养成的每日书法的习惯一直有,吉他、口琴什么的也乐于尝试,每天还安排五六个小时的读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尤其在一年级的教学中,几何直观是课程的基本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师可采用画图解题的策略,逐渐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直观;画图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问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
在课改推行了多年、语文教育正朝着现实生活回归的今天,中小学的文言文课该怎么上?从台湾和大陆相关教学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吸收借鉴一些新的有益的东西。两个月前在广东东莞市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国文(文言文)教学研讨”活动,为一线教师展示了精彩课例。这里,我们将其中的“精粹”整理呈现出来,为读者提供一个文言文教学的营养套餐。  ——编者  (执教对象:广东东莞市北师大翰林实验学校高中一年级学生)  师:各位
十几年的教书生涯里,我始终都要求自己“先要热爱,后要献身”。因此,最近有人问起我做老师的感受时,我才会毫不犹豫地告诉对方:“很累,但很充实,很快乐。”  我个子小,又长着一副娃娃脸。第一次担任九年级班主任时,我就遇到难题:家长不信任,要求孩子转班;学生不支持,在教室里闹事。我就是从那时起,决定住校。在学校时,我跟学生们一起早读,一起跑步,一起在教室睡午觉;放假时,我骑着单车穿梭于每个家庭,去了解学
温州中学成旭梅老师专著《自由与界限——我的精神语文》,日前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成旭梅老师是我的同事,也是同道,人书同气,她在书中如是说:“我相信,精神的真实、独立、超拔、创造,在局限中寻找可以走向的自由之维,这是一个教育者应有的觉知。我知道,因为这种独立思考精神的坚持与突围,教育者几乎就是那悲壮的西西弗斯,冲破群体的围蔽,引领被教育者去行走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之路,去面对自己的灵魂,拷问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