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e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商鞅变法是该政策的首倡者,秦统一后将“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定为基本国策,刻在琅琊台上,从此,“重农抑商”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并发展。
  中国古代坚持重农抑商的原因有:第一,根本原因是由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决定的。农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主要的生产部门,也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重视和发展农业,既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保证社会安定,又可为封建王朝提供稳定的土地税等财政收入。所以,封建统治者为维护统治秩序,历来重视农业,认为“农,天下之本也”。第二,思想原因是受到传统思想文化中“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孔子曰:“义者,宜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曰:“何必曰利,惟有仁义而已矣。”作为封建王朝统治思想的儒家“重义轻利”的观念为推行重农抑商提供了思想基础。在中国古代,农为国家之大利,为国家之最适宜者,故亦为国家之大义,重农即国家“重义”也。商为私人之利,为国家之大害,抑商乃国家“轻利”也。
  重农抑商之“重农”一般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为本,商为末,奖励耕作。商鞅最早把农业定为“本业”,其他行业为“末业”,宣扬“事本”而“禁末”。秦始皇实行“上农除末”国策,朱元璋也认为“农桑衣食之本”,应“崇本而祛末”。第二,轻徭薄赋。第三,采取均田、限田等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保护小农经济,稳定农业生产。第四,加强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从思想观念、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来“抑商”。在思想观念上“贬商”,将商业定为“末业”,春秋四民为“士农工商”,商为末,已有“贬商”之意。
  在经济上“困商”,打击商人的经济势力。第一,实行官府专卖、专营制度,限制商人经营范围。如齐国管仲“管山海之利”,商鞅“壹山泽”,“使商人无得粜,农无得籴”(即禁止商人经营粮食买卖)。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此后历代王朝官府经营范围不断扩大。为了维护官府专卖,历代王朝还设有严刑峻法打击私商,如唐朝“私盐一石至死”。第二,重征商税。商鞅变法“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汉高祖“重租税以困辱之”,汉武帝实行“算缗”、“告缗”用征重税和鼓励告发漏税逃税的方式对富商大贾进行打击。汉代征收人头税时规定“贾人倍算”,自汉代以后,历代王朝莫不沿用汉制。第三,严禁商人购置土地,剥夺商人及其家属对土地的占有权。汉武帝时规定:“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僮。”以此,减轻商人对农业生产稳定性的破坏。第四,不断改变币值,使商人积累的大量货币贬值。汉武帝时“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并之徒”,仅汉代改币值就六次,为后代所效法,直到清末朝廷进行了数十次之多。第五,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在明清时期最为明显。
  在政治与社会生活方面“辱商”,贬低商人社会地位,侮辱其人格。第一,视经商为犯罪,实行法律上的人身制裁。秦始皇曾“发贾人以谪遣戍”,汉武帝也“发七科谪”(遣七种罪犯戍边),之中就有“贾人”一科。第二,禁止商贾及后人做官,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汉初,“贾人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汉武帝时,“贾人赘婿及吏坐脏者,皆禁锢不得为吏”。第三,从社会生活领域对商人进行限制,甚至侮辱,如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应正确认识:第一,“抑商”不是抑制商业发展,而是抑制“私营工商业”;对官商不仅不抑制,还大力保护和发展,并作为抑制私商的手段。关于商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古代早已认识到了。商鞅曰:“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农辟地,商致物,官致民。”同时,“抑私商”也非抑制所有私商的正常商业活动,而是主要打击富商大贾,抑制社会奢侈品生产。富商大贾对朝廷产生了巨大威胁:“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流放之民,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遂朋党之权。”商鞅说:“末事不禁,则投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这里的“末事”当指那些奢侈品生产。因为商鞅明确指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既然把“禁末”列为富国强兵的条件之一,那么他所指的“末事”就不能是正常的商业和手工业活动,而只能是奢侈品生产。
  第二,尽管商鞅是重农抑商的首倡者,但是他主要是在经济上抑商,真正提出从政治上抑商的是韩非。他在《五蠹》中称“工商之民”是无益于耕战而有害于社会的“五蠹”之一,并明确提出要“使工商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趣本务而外末作”,使其“名卑”即降低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这一理论提出后被嬴政赞许,并将其付诸实践,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捕之人,赘婿”等身份低贱者列为同类。
其他文献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历史课堂巧妙融入音乐元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运用歌(乐)曲,活跃气氛,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聂耳曾说:“音乐是社会的产物,是劳动大众的呼声。”他所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体现,讲华北事变时,我讲道:“1935年,夏衍把田汉写的抗日剧本《风云儿女》拍成了电影,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是田汉在狱中所作,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对于后者的这种独特的思考教师不应扼杀,应该允许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创造性地研读课文。  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文学作品本身没有生命,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而阅读的角度不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蕴也不同,因此,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  一、鼓励个性化阅读  阅读
期刊
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就开始重视个性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智慧,尊重学生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更加关注学生,把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认为学生的主体认知结构和建构过程不能简单地靠教师教,而要通过学生的主动作用才能获得,因此提出了“发现学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措施,在注重教育历年上突破的同时,都强调
期刊
一、充分挖掘化学史的教学价值,确立基本科学方法观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新编高中化学教材采用资料、阅读等方式增加了如“金属钾的发现”、“氯气的发现”、“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等有关化学史内容,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把这些内容融入课堂,可以使教学不只局限于现有知识本身的静态结果,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揭示出反映在认识过
期刊
数学实践活动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的模仿和记忆,让学生在解决具体数学问题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过程中理解、掌握、应用数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富有情趣和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活动,给予他们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从生活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和理解数学。教师要引导
期刊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客观世界的动态过程。而调控并优化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和反馈来实现。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单元测验、阶段测验等考试形式,正是这种联系和反馈的重要且可靠的手段之一。试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起到评价反馈的作用,而且更是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重要途径。下面就考试结束后数学试卷的讲评策略,谈谈本人的认识和做法。  一、数学试卷的讲评原则 
期刊
摘 要: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于1963年提出了认知结构同化论,用以阐明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目前,这一理论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熟悉并认同。笔者依据自身的实践拟就这一理论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谈点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认知结构同化论 生物教学 应用    一、认知结构同化论的基本内容  认知结构同化论认为,学生从事新的有意义的学习时,必须有适于新知识学习的原有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情感是随时起作用的一种内心体验。教学活动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就会带着饱满的学习热情,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乐此不疲;反之,他们对学习就会淡漠、被动,看作是一种负担,甚至持厌恶的态度。所以,情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积极作用或是消极作用。积极作用能强化学习、推动学习;消极作用则成为学习阻力,压抑智力的发展。因此,新课标中提出了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目标。  一、发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确确实实有高效的提高、进步和收获。它既注重学生当前的发展,又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一位教师所面对的课题,我认为,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实效性必须做到五注重。  一、注重课前准备的实效性  1、仔细研究学生,搞好学情分析。好的教学设计,教
期刊
【主题内涵】  偶发事件是指没有预先预见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事件。由于偶发事件具有偶然性、突变性、多样性和不易控制等特点,很多老师非常担心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发生。作为一线的教学工作者,上课时被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打断,这并非什么新鲜事,面对偶发事件,我们有时扫兴,有时束手无策,有时则习以为常。  偶发事件,更多时候成为课堂教学的干扰性因素,甚至成为个别教师教学心理中的阴影。其实,偶发事件看似与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