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试卷讲评策略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mao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客观世界的动态过程。而调控并优化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和反馈来实现。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单元测验、阶段测验等考试形式,正是这种联系和反馈的重要且可靠的手段之一。试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起到评价反馈的作用,而且更是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重要途径。下面就考试结束后数学试卷的讲评策略,谈谈本人的认识和做法。
  一、数学试卷的讲评原则
  1、突出针对性
  教师要准确分析学生在知识和思维方面的薄弱环节,找出试卷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典型问题,针对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评讲。另外对内涵丰富、有一定背景的试题,即使这个题目解答无多大错误,也应以它为例,对它丰富的内涵和背景进行针对性讲评,以发挥试题的更大作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强调层次性
  讲评是全体师生的双边活动,但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因而要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参与讲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发展区域里有不同的收获。这就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讲评内容的层次性,使内容层次与学生层次相吻合。
  3、注意新颖性
  讲评课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但讲评内容决不应是原有形式的简单重复,必须有所变化和创新。在设计讲评方案时,对于同一知识点应是多层次、多方位加以解剖分析,同时注意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探索升华,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学生,在掌握常规思路和解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和一题多解,让学生感到内容新颖、学有所思、思有所得。通过讲评,要训练学生由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过渡,提高分析、综合和灵活运用能力。
  4、讲究激励性
  考试以后,学生的情感经常表现出强烈的两极性,一场考试后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在试卷讲评时,不可忽视各类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用好激励手段。对各种优点的表扬要因人而异,让受表扬者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善意批评的同时,应包含殷切的期望,使学生都能面对现实,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振作精神,积极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复习中去。
  二、数学试卷的讲评技巧
  试卷的讲评也要讲究技巧,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怎么讲,都有一定的规律,如能按规律讲评,就能使讲评达到最佳效果。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讲评课切忌教师一言堂,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假设猜测、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的思想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要让学生在动脑、动手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2、注意分析归类,注意减负高效。
  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按照题号讲评,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重视启发学生。
  讲评课教师应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和点拨,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题中的关键字、词、句,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或引导学生回忆题目设计的相关数学知识,挖掘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的内涵和外延;或探寻题中的已知因素和未知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现正确的数学模型,建立方程等,让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建立清晰的数学情境。切忌满堂灌输式的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式的简单肤浅,针对重点知识、重要解题方法,对具有典型错误的代表题,要精心设计,耐心点拨启发,并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悟深、悟透。
  4、试题的变式或延伸。
  讲评课上,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发散式讲解。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发散引导,即“一题多解”、“一题多联”、“一题多变”。进行“一题多变”,可将原题中的已知条件、结论等进行改动,然后再重新分析、求解。此训练宜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
  三、试卷讲评后的矫正补偿
  讲评课后必须根据讲评课反馈的情况进行补偿,这是讲评课的延伸,也是保证讲评课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教师应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全部用红笔订正在试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试中出现典型错误的试题收集在“错题集”中,做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给出相应的正确解答。订正后的试卷不能一扔了之,也不能由学生保管,教师应把订正试卷收齐,仔细检查,并妥善保管。这样不但可以检查督促学生及时订正试卷,了解学生的订正情况,而且每次的试卷还不会遗失;待到复习时,教师再将试卷发给学生,让学生重解红笔订正的题目,使学生复习有针对性,避免了机械重复,提高了复习效率。同时教师要及时依据评讲情况,再精心设计一份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讲评后的矫正补偿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
  以上各点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互相补充的。在具体的讲评中有所侧重,定能使讲评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动手操作能力是学生形成化学实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化学教学中学
期刊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短短的40分钟内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不用说,一线的老师都深有体会,单单把探究活动组织好、把知识讲清楚是远远不够的。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必定造成这样的现象:优等生成了课堂上的主角,中等生成了课堂上的听众,后进生则处于被遗忘的角落。  一、课前活动的方法指导  “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
期刊
在我们的课堂上,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我们看到的总是学生拘谨的神情、战战兢兢的身影,呼吸的是沉闷而又紧张的课堂气氛。这或许有学生天生不善表达、胆怯害羞的心理因素,或许有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合理、环节安排是否妥当等教学内容设计上的因素,但我想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苍白。  我们的语文课堂,我认为不光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环节的流畅,更要时刻注意锤炼自身的课堂评价语言,着眼学生的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加深学生对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形成学生的科学发展观,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一、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期刊
摘 要:正确的音乐评价,能使音乐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生机,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成为音乐的真正主人。作为音乐教师,在实施音乐教学评价时要掌握一定的原则:既要注重体现学科自身的特点,又要考虑到素质教育的总方向;既要体现好评价的全面客观公正性,又要更好地体现评价的教育性;最终发挥音乐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要努力追寻“为学生的今后着想,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在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中应遵循的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历史课堂巧妙融入音乐元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运用歌(乐)曲,活跃气氛,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聂耳曾说:“音乐是社会的产物,是劳动大众的呼声。”他所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体现,讲华北事变时,我讲道:“1935年,夏衍把田汉写的抗日剧本《风云儿女》拍成了电影,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是田汉在狱中所作,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对于后者的这种独特的思考教师不应扼杀,应该允许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创造性地研读课文。  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文学作品本身没有生命,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而阅读的角度不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蕴也不同,因此,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  一、鼓励个性化阅读  阅读
期刊
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就开始重视个性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智慧,尊重学生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更加关注学生,把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认为学生的主体认知结构和建构过程不能简单地靠教师教,而要通过学生的主动作用才能获得,因此提出了“发现学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措施,在注重教育历年上突破的同时,都强调
期刊
一、充分挖掘化学史的教学价值,确立基本科学方法观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新编高中化学教材采用资料、阅读等方式增加了如“金属钾的发现”、“氯气的发现”、“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等有关化学史内容,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把这些内容融入课堂,可以使教学不只局限于现有知识本身的静态结果,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揭示出反映在认识过
期刊
数学实践活动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的模仿和记忆,让学生在解决具体数学问题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过程中理解、掌握、应用数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富有情趣和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活动,给予他们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从生活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和理解数学。教师要引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