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心灵手巧,实际上手巧也会心灵。动手可以促进大脑发育,手脑并用是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优化手工制作课课堂教学,营造适合培养创造性的环境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营造参与创造的空间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当学生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兴趣、形成一种探求的欲望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从事自己的活动。
小学低年级的手工制作课是教学组织难度较大的课型。由于学生年龄特征的主观因素及学具较丰富等客观因素,容易引起学生情绪兴奋,注意力转移。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我在一年级《剪窗花》一课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把知识点设计成一个“小小知识窗”,并配上四扇窗帘,命名为“窗花爷爷”(窗花的历史)、“窗花奶奶”(窗花的种类)、“窗花弟弟”(什么是窗花?)和“窗花姐姐”(窗花的剪法),为学生创设了自然、亲切的学习情境。而“揭窗帘”等活动更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望。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孩子们通过直观的图片了解了“最早的窗花”、“窗花的种类”等知识,整个教学环节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营造了自主参与学习的空间。
二、手脑并用、促进发展,营造创造思维的空间
手、脑、眼、耳、身并用是学习规律本身的要求,只有这些感官协调发展活动,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手工课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解示范技法、步骤,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得不到发展。在《剪窗花》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带着“什么是窗花”、“窗花怎样剪?怎样,剪出的窗花才好看?”等问题,开动脑筋、自主地学习。孩子们一边剪、一边想,在动手中发现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动脑解决。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对“窗花的剪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从对折到多层折法;从纹样的简单到复杂等变化。在多次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总结经验,体验了从失败到成功的愉悦。营造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积极提问、提倡发言,营造创造语言的空间
语言表达准确、清晰、简炼、流利,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习惯。美术课应鼓励学生动口,培养积极发言的好习惯。在手工制作课课堂,只要学生有疑问,就该让他提、让他问,不能因忙于“剪剪贴贴”而不给学生“插嘴”的机会。
在《剪窗花》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任一环节都有动口的机会:如“小小知识窗”、“满意不满意”、“比一比,谁的窗最美?”等,孩子们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既当“医生”,又当“病人”(互评),还能给自己“看病”(自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营造语言空间,为学生提供动口的机会,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恰当配乐、愉悦身心,营造投入创作的空间
著名教育家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指出:“任何乐思可以转译为动作,任何动作也可以译成与之相应的音乐”,音乐的旋律、节奏本是和人体的运动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人们听到音乐会感到愉快、不由自主的就会挥手踏脚,随节奏而动,这是人的一种本能。
在《剪窗花》的学生练习环节中,我播放了《进行曲》,轻快,舒畅的曲调营造了一种劳作的氛围。身随律动,在音乐的熏陶下,学生愉快地剪着窗花:有的轻哼曲调,有的和着节拍轻摆身子,小手灵活地挥动着剪刀……在愉快和谐的创作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剪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窗花。在展示作品的环节,一曲《喜庆胜利》起到双重作用:停止作业,进行张贴。其大喜大庆的镭鼓声让人振奋,催促学生张贴作业,紧张、兴奋的情景犹如人们在丰收的麦田里收割,更象新春之际人们在布置家居……此时,学生深深体会到窗花的意义,本课的情感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渗透。
恰当的配乐,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创作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五、精心设计、分段练习,营造自由创造的空间
美术教学应以培养人才素质为本,而不应只看眼前的学习效果。规范完美的作品固然是好,但有创新才有发展,不拘一格也是值得欣赏的。
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在《剪窗花》的练习环节中,我设计成分段练习,第一阶段:在规定时间内剪一朵简单的窗花;第二阶段:创造性练习——剪一朵你认为最好看的窗花。第一阶段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由此可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阶段是教学拓展部分,为学生创设培养创造性的环境。学生可自定学习目标,去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窗花纹样:有的剪“兔子”,有的剪“面具”,有的剪“花瓶”……创造性练习为学生营造自由创作的空间,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创造性,对儿童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在手工制作课教学中营造适合培养创造性的空间环境、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给学生创造实践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进一步发挥和提高,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561000贵州省安顺汽车运输公司子弟学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营造参与创造的空间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当学生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兴趣、形成一种探求的欲望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从事自己的活动。
小学低年级的手工制作课是教学组织难度较大的课型。由于学生年龄特征的主观因素及学具较丰富等客观因素,容易引起学生情绪兴奋,注意力转移。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我在一年级《剪窗花》一课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把知识点设计成一个“小小知识窗”,并配上四扇窗帘,命名为“窗花爷爷”(窗花的历史)、“窗花奶奶”(窗花的种类)、“窗花弟弟”(什么是窗花?)和“窗花姐姐”(窗花的剪法),为学生创设了自然、亲切的学习情境。而“揭窗帘”等活动更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望。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孩子们通过直观的图片了解了“最早的窗花”、“窗花的种类”等知识,整个教学环节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营造了自主参与学习的空间。
二、手脑并用、促进发展,营造创造思维的空间
手、脑、眼、耳、身并用是学习规律本身的要求,只有这些感官协调发展活动,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手工课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解示范技法、步骤,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得不到发展。在《剪窗花》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带着“什么是窗花”、“窗花怎样剪?怎样,剪出的窗花才好看?”等问题,开动脑筋、自主地学习。孩子们一边剪、一边想,在动手中发现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动脑解决。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对“窗花的剪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从对折到多层折法;从纹样的简单到复杂等变化。在多次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总结经验,体验了从失败到成功的愉悦。营造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积极提问、提倡发言,营造创造语言的空间
语言表达准确、清晰、简炼、流利,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习惯。美术课应鼓励学生动口,培养积极发言的好习惯。在手工制作课课堂,只要学生有疑问,就该让他提、让他问,不能因忙于“剪剪贴贴”而不给学生“插嘴”的机会。
在《剪窗花》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任一环节都有动口的机会:如“小小知识窗”、“满意不满意”、“比一比,谁的窗最美?”等,孩子们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既当“医生”,又当“病人”(互评),还能给自己“看病”(自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营造语言空间,为学生提供动口的机会,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恰当配乐、愉悦身心,营造投入创作的空间
著名教育家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指出:“任何乐思可以转译为动作,任何动作也可以译成与之相应的音乐”,音乐的旋律、节奏本是和人体的运动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人们听到音乐会感到愉快、不由自主的就会挥手踏脚,随节奏而动,这是人的一种本能。
在《剪窗花》的学生练习环节中,我播放了《进行曲》,轻快,舒畅的曲调营造了一种劳作的氛围。身随律动,在音乐的熏陶下,学生愉快地剪着窗花:有的轻哼曲调,有的和着节拍轻摆身子,小手灵活地挥动着剪刀……在愉快和谐的创作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剪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窗花。在展示作品的环节,一曲《喜庆胜利》起到双重作用:停止作业,进行张贴。其大喜大庆的镭鼓声让人振奋,催促学生张贴作业,紧张、兴奋的情景犹如人们在丰收的麦田里收割,更象新春之际人们在布置家居……此时,学生深深体会到窗花的意义,本课的情感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渗透。
恰当的配乐,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创作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五、精心设计、分段练习,营造自由创造的空间
美术教学应以培养人才素质为本,而不应只看眼前的学习效果。规范完美的作品固然是好,但有创新才有发展,不拘一格也是值得欣赏的。
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在《剪窗花》的练习环节中,我设计成分段练习,第一阶段:在规定时间内剪一朵简单的窗花;第二阶段:创造性练习——剪一朵你认为最好看的窗花。第一阶段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由此可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阶段是教学拓展部分,为学生创设培养创造性的环境。学生可自定学习目标,去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窗花纹样:有的剪“兔子”,有的剪“面具”,有的剪“花瓶”……创造性练习为学生营造自由创作的空间,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创造性,对儿童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在手工制作课教学中营造适合培养创造性的空间环境、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给学生创造实践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进一步发挥和提高,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561000贵州省安顺汽车运输公司子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