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者阐述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概念、作用和优势,分析了股票期权制度应关注的若干要素,包括确定实施对象、有效期限、执行价格、行权数量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能为准备或正在实施股票期权制度的企业提供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现状
股票期权,是由企业的所有者向经营者提供激励的一种报酬制度。通俗的说是买方(期权持有者)拥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某一特定时间,以事先约定价格向卖方(股票持有者)购买特定数量股票的权利,但买方并不因此负有必须买进的义务。这里的期权又别于期权市场上的可交易的期权,该项权利必须由行权人本人行使,不可以上市流通或转让,本身也没有价值。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入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
一、股票期权制度应关注的若干要素
(一)确定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对象
国际性大公司的股票期权制度实施对象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从原来仅授予总裁等几个关键职位发展到目前包括高层管理人员、董事、外籍专家、咨询人员或律师等多元化的参与主体。目前国内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对象主要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一些高科技企业中也会包含部分技术骨干。无论划定的范围如何,都必须设定获得期权的行权条件。比如说公司总经理,必须在公司利润率达到一定水平、公司资产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获得期权,将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于员工绩效考评挂钩。
(二)确定股票期权的行使(有效)期限
期权的行使(有效)期限,也就是期权制度的实施对象在获得期权后,所拥有的一段时间或某一特定时间的行权期限。股票期权超过上述行权期限的,其权利自动失效。
一些国际性的大公司,特别是美国公司一般规定的期权有效期较长,大约为10年;而国内则相对较短,如很多专家提出建议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行权期限一般不得少于五年,同时不得超过十年,相应的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行权期限就会更短。但考虑到股票期权制度本身的长期激励性,一般不应少于五年。
(三)确定股票期权的执行价格
期权执行价格也就是双方事先约定的期权买入价格,一般由两种方法决定:一是卖方(股票持有者)根据本企业的业务预测,推算出买方行权时的股票价格,并以次为依据,预先约定执行价格;二是双方约定,根据买方行权时的行业指数与目前行业指数的比例,参照目前股票价格计算出行权价格。目前国内比较通行的是第一种做法。
(四)确定股票期权的行权数量
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企业制定的员工持股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决定授予期权的数量;二是参照Black-Scholes模型,根据期权的价值倒推算出期权的数量。此公式在国际金融市场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但是实施起来较为复杂。
(五)确定股票期权的来源
行权人所购买的股票一般由企业本身出让,在实际操作中也有规定由企业主要股东方出让的。在国内需要关注的是上市公司的股票来源问题。受有关法律法规限制,上市公司无法通过回购、增发新股或内部转让来实现股票转让。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必须采取变通手段。
(六)确定企业控制权发生变动时的保护条款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一般还应包括企业控制权发生变动时的保护条款,即当公司发生兼并、外部收购、资产出售、董事会变更、破产、解散时股票期权有效性的规定。一般在发生控制权变动时,由专门委员会决策是否保留期权持有者的权力。在国外许多公司充分利用该条款保护本企业免遭恶意收购。
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作用及优势
实施股票期权制度是为了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同公司股东的长期利益联系起来,避免以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为主的传统薪酬制度下经理人员的行为短期化倾向,使管理人员从公司股东的长远利益出发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使得公司的经营效率和利润获得大幅度提高。
(一)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规避传统薪酬分配形式的不足
传统的薪酬分配形式,如承包、租赁等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刺激管理者积极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制为独立法人经济实体,原有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分配形式的弊端就会出现,如经营行为的短期化和消费行为的铺张浪费。股票期权则能够在一定程度消除上述弊端,因为购买股票期权就要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在较长时期内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营管理者收入。
(二)有利于企业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
一般来说,期权制度仅限于那些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人才。通过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优秀人才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回报。同时期权制度强调未来,能够为企业留住绩效高、能力强的核心人才,是争夺和保留优秀人才并预防竞争对手挖走关键人才的有效手段。同时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又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优秀人才的创造力,为公司做出更好的业绩。
(三)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可以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
所谓代理成本主要是指由于经营管理者代替股东公司进行经营、管理而引起的额外成本。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东无法知道管理人员是在为实现股东收益最大化而努力工作,还是已经满足平稳的投资收益率以及缓慢增长的财务指标;股东也无法监督管理人员到底是否将资金用于有益的投资。通过股票期权使管理者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收益,将管理者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从而激发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性,无形中就有可能将代理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标准。
三、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对策思考
我国多年的企业改革,尽管在企业激励制度方面的设计也不少,如承包、租赁、奖金等,但这些制度都是着眼于短期激励。短期激励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管理者增加当年利润的积极性,但会出现管理者为追求眼前利益而牺牲企业长期发展的行为,使许多企业出现严重的潜亏,或者缺乏长期发展的后劲。在我国经营管理着的收入构成中,长期报酬的比例很低,所以,设计我国企业经营者的薪酬计划中,应当把长期激励作为重点。国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施对象主要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一些企业也包含技术和业务骨干。另外还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者持股。采取股份期权、奖励股份、分期购股、抵押贷款购股等多种改革形式,实现经营者持股经营,形成激励与约束结合的新机制,构建经营者和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还必须设定获得期权的行权条件,比如说公司总经理,必须在公司利润率达到一定水平,公司资产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获得期权,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施与员工绩效挂钩。
建议改变目前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的确定方式,可以以期权授予日之前的12个月内股票的平均市场价格作为行权价格,这样能够使行权价格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或消除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也可以通过一些制度性的安排来减少或消除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例如大大降低每次行权的期权数量上限以及一段时间内行权的期权总量上限,其目的还是要通过拉长行权时间来减少或消除机会主义行为的短期影响。
此外,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主要是用来缓解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利益冲突的,但当管理人员把得到的股票期权全部执行之后便自动摘下了这个“金手铐”,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又会激化。因此,在授予股票期权时最好不要一次性全部授予,而是要分批分期进行,而且对于期权的行权期限有一个合理的规定,保证管理人员在位时一直持有一定比例的股票期权,这样才能发挥“金手铐”的真正效果。相反,如果对于股票期权的行权时间、行权数量没有严格限制,管理人员很可能凭借“内部人”的信息优势,选择在公司股价最为有利的时机行权,大赚一笔,然后在公司危难来临之前另谋高就,这是所有者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因此应该在制度建立上提前预防。
[参考文献]
[1]郑贤玲.股票期权制理论与实践[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张先治.股票期权理论及在公司激励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研究,2002,(7).
[3] 谢德仁,刘文.关于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的研究[M].会计研究,2002,(9).
关键词: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现状
股票期权,是由企业的所有者向经营者提供激励的一种报酬制度。通俗的说是买方(期权持有者)拥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某一特定时间,以事先约定价格向卖方(股票持有者)购买特定数量股票的权利,但买方并不因此负有必须买进的义务。这里的期权又别于期权市场上的可交易的期权,该项权利必须由行权人本人行使,不可以上市流通或转让,本身也没有价值。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入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
一、股票期权制度应关注的若干要素
(一)确定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对象
国际性大公司的股票期权制度实施对象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从原来仅授予总裁等几个关键职位发展到目前包括高层管理人员、董事、外籍专家、咨询人员或律师等多元化的参与主体。目前国内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对象主要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一些高科技企业中也会包含部分技术骨干。无论划定的范围如何,都必须设定获得期权的行权条件。比如说公司总经理,必须在公司利润率达到一定水平、公司资产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获得期权,将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于员工绩效考评挂钩。
(二)确定股票期权的行使(有效)期限
期权的行使(有效)期限,也就是期权制度的实施对象在获得期权后,所拥有的一段时间或某一特定时间的行权期限。股票期权超过上述行权期限的,其权利自动失效。
一些国际性的大公司,特别是美国公司一般规定的期权有效期较长,大约为10年;而国内则相对较短,如很多专家提出建议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行权期限一般不得少于五年,同时不得超过十年,相应的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行权期限就会更短。但考虑到股票期权制度本身的长期激励性,一般不应少于五年。
(三)确定股票期权的执行价格
期权执行价格也就是双方事先约定的期权买入价格,一般由两种方法决定:一是卖方(股票持有者)根据本企业的业务预测,推算出买方行权时的股票价格,并以次为依据,预先约定执行价格;二是双方约定,根据买方行权时的行业指数与目前行业指数的比例,参照目前股票价格计算出行权价格。目前国内比较通行的是第一种做法。
(四)确定股票期权的行权数量
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企业制定的员工持股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决定授予期权的数量;二是参照Black-Scholes模型,根据期权的价值倒推算出期权的数量。此公式在国际金融市场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但是实施起来较为复杂。
(五)确定股票期权的来源
行权人所购买的股票一般由企业本身出让,在实际操作中也有规定由企业主要股东方出让的。在国内需要关注的是上市公司的股票来源问题。受有关法律法规限制,上市公司无法通过回购、增发新股或内部转让来实现股票转让。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必须采取变通手段。
(六)确定企业控制权发生变动时的保护条款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一般还应包括企业控制权发生变动时的保护条款,即当公司发生兼并、外部收购、资产出售、董事会变更、破产、解散时股票期权有效性的规定。一般在发生控制权变动时,由专门委员会决策是否保留期权持有者的权力。在国外许多公司充分利用该条款保护本企业免遭恶意收购。
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作用及优势
实施股票期权制度是为了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同公司股东的长期利益联系起来,避免以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为主的传统薪酬制度下经理人员的行为短期化倾向,使管理人员从公司股东的长远利益出发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使得公司的经营效率和利润获得大幅度提高。
(一)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规避传统薪酬分配形式的不足
传统的薪酬分配形式,如承包、租赁等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刺激管理者积极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制为独立法人经济实体,原有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分配形式的弊端就会出现,如经营行为的短期化和消费行为的铺张浪费。股票期权则能够在一定程度消除上述弊端,因为购买股票期权就要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在较长时期内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营管理者收入。
(二)有利于企业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
一般来说,期权制度仅限于那些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人才。通过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优秀人才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回报。同时期权制度强调未来,能够为企业留住绩效高、能力强的核心人才,是争夺和保留优秀人才并预防竞争对手挖走关键人才的有效手段。同时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又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优秀人才的创造力,为公司做出更好的业绩。
(三)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可以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
所谓代理成本主要是指由于经营管理者代替股东公司进行经营、管理而引起的额外成本。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东无法知道管理人员是在为实现股东收益最大化而努力工作,还是已经满足平稳的投资收益率以及缓慢增长的财务指标;股东也无法监督管理人员到底是否将资金用于有益的投资。通过股票期权使管理者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收益,将管理者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从而激发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性,无形中就有可能将代理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标准。
三、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对策思考
我国多年的企业改革,尽管在企业激励制度方面的设计也不少,如承包、租赁、奖金等,但这些制度都是着眼于短期激励。短期激励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管理者增加当年利润的积极性,但会出现管理者为追求眼前利益而牺牲企业长期发展的行为,使许多企业出现严重的潜亏,或者缺乏长期发展的后劲。在我国经营管理着的收入构成中,长期报酬的比例很低,所以,设计我国企业经营者的薪酬计划中,应当把长期激励作为重点。国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施对象主要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一些企业也包含技术和业务骨干。另外还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者持股。采取股份期权、奖励股份、分期购股、抵押贷款购股等多种改革形式,实现经营者持股经营,形成激励与约束结合的新机制,构建经营者和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还必须设定获得期权的行权条件,比如说公司总经理,必须在公司利润率达到一定水平,公司资产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获得期权,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施与员工绩效挂钩。
建议改变目前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的确定方式,可以以期权授予日之前的12个月内股票的平均市场价格作为行权价格,这样能够使行权价格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或消除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也可以通过一些制度性的安排来减少或消除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例如大大降低每次行权的期权数量上限以及一段时间内行权的期权总量上限,其目的还是要通过拉长行权时间来减少或消除机会主义行为的短期影响。
此外,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主要是用来缓解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利益冲突的,但当管理人员把得到的股票期权全部执行之后便自动摘下了这个“金手铐”,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又会激化。因此,在授予股票期权时最好不要一次性全部授予,而是要分批分期进行,而且对于期权的行权期限有一个合理的规定,保证管理人员在位时一直持有一定比例的股票期权,这样才能发挥“金手铐”的真正效果。相反,如果对于股票期权的行权时间、行权数量没有严格限制,管理人员很可能凭借“内部人”的信息优势,选择在公司股价最为有利的时机行权,大赚一笔,然后在公司危难来临之前另谋高就,这是所有者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因此应该在制度建立上提前预防。
[参考文献]
[1]郑贤玲.股票期权制理论与实践[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张先治.股票期权理论及在公司激励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研究,2002,(7).
[3] 谢德仁,刘文.关于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的研究[M].会计研究,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