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翻译界,“再创造”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反对“再创造”的学者认为它违背了翻译的基本原则,而支持“再创造”的学者对“再创造”产生的原因,表现的范围及需要的条件等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首先尝试对“再创造”进行界定,进而论证了“再创造”的基本特征和理论支持以及需要的基本条件,最后从四个角度实例论证了其在英汉文学翻译中的表现。
关键词: 再创造; 英汉文学翻译
“再创造”在翻译界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不支持“再创造”的学者其实对“再创造”存在一定的误解。这些误解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翻译中无需“再创造”。这种误解主要源于对翻译概念的认识过于简单。认为翻译只不过是一项机械的语言转换活动,译者无需“再创造”。第二:“再创造”违背了作为翻译第一原则的“忠实”原则。这种误解主要源于对忠实概念的绝对化理解,认为忠实就是“不增、不减、不改”。第三:“再创造”就是改写。这种误解主要是由于对“再创造”的“度”没有正确的认识。而支持“再创造”的学者对于“再创造”产生的原因、表现的特征及需要的条件等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以上不同观点,本文尝试从英汉文学翻译的角度对 “再创造”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再创造”综述
1.1 “再创造”是翻译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
翻译的定义有许多,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认为:“翻译,就是像原作者把思想变成文字那样,把一个文本的意思译成另一种语言。常识告诉我们翻译应该是简单的,就如一个人能够用一种语言自如表达,也能够用另一种语言自如表达一样。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你也许会觉得翻译是复杂的、做作的以及虚假的,因为在使用另一种语言的时候,你实际上在扮演一个非你的角色。翻译不可能是简单的复制,或者,翻译不可能是如出一辙的原本。”纽马克的这一观点一方面暗示着翻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翻译过程中必有所“失”,正如雨果所言:“翻译如以宽颈瓶中灌入狭窄瓶中,旁倾而流失者必多。”所以译文失真走样处在所难免。纽的观点的另一面也暗示着翻译是一门“再创造”的艺术,翻译过程中必有所“得”。当代文豪钱钟书曾指出:翻译必有所‘失’,但失于此可以得于彼。若不思“失于此可以得于彼”译文只能永远属于原作语言水平之下。翻译文学作品要想延伸原作价值﹑吸引读者并在文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放眼译苑,让后人称道的译品,如傅雷翻译的《巴尔扎克文集》﹑杨必翻译的《名利场》﹑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无不发挥了“再创造”功能。所以创造出可以与原文媲美,甚至是优于原文的译品,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新的展品,应该是翻译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1.2“再创造”的一些基本特征
“再创造”是个比较模糊的字眼,很难加以简单界定。如果把原文作者的写作视为“创作”或“创造”,则译文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违背原文主旨的前提下,利用译入语的优势,综合运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等,创造出与原文相媲美甚至优于原文的译品,都可视为“再创造”。所以“再创造”既可以认为是一种翻译的思维过程,也可视为翻译的一种最终结果。两者自始至终交织在一起。
“再创造”虽难加以简单界定,但是从分析翻译中的一些现象入手,我们还是可以对其基本特征进行一些归纳。
基本特征之一: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求美”,并未违背“信”的总原则,且主要局限于语言表达层面。
关于“忠实”原则,在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名家大家都有论述,如严复的“信、达、雅”,林语堂的“忠实,通顺和美”,刘重德的“信、达、切”。“信”,或者说“忠实”原则作为一个总原则,几乎是一个全球公认的标准。
“再创造”以“求美”、“求雅”为特征但并未违背“忠实”原则。相反,它把自己定位为“忠实”标准的延伸。实际上,“求真”和“求美”并不矛盾,刘宓庆就从翻译的宏观层面上指出:翻译之美在于忠实于原文,如果译者背离原文,译文的美学特质也就消失了。(刘宓庆1986:49)此外,“再创造”与“改写”的不同在于,后者严格讲并不属于翻译行为,而前者是在不违背原文主旨的前提下,尽量在语言表达层面上寻求一种突破以吸引读者。
基本特征之二:“再创造”不仅限于文学翻译,也体现在非文学翻译领域。但在文学翻译中,“再创造”体现的更为充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享受的著作。文学作品的形象思维创作过程决定了文学作品与科学家们运用逻辑思维创作的学科著作有着根本的区别。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形式和思维特点这些都为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提供了空间。
非文学作品如科技文章,讲究科学,以逻辑性为其主要特点。所以非文学文本的翻译首先要做到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科学性,再在此基础上考虑语言美。与文学翻译相比较,非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空间虽然狭小,但并不是不存在,这也是译界以往不太关注的地方。限于篇幅,本文在此就不展开论述了。
1.3 “再创造”的理论支持
“再创造”可以从接受美学和功能翻译目的论角度获得理论支持。
接受美学中的三个主要概念如“期待视野”﹑“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和“读者的反映”都暗示着翻译过程中“再创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期待视野”是读者对文学文本接受的出发点和基础,它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而是要对原来的作品“再创造”。因为译者作为译文第一读者和其他普通读者一样,对那些自己期待视野之内的作品并不感兴趣,相反却对超出自己期待视野的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文学作品与一般性学术著作有所不同。一般性文学著作意在说明事实或阐释道理,所用语言是一种解释性语言,其内涵确定明晰,而文学作品所用语言是一种描述性语言,其内涵含蓄模糊,所以文本意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为文学翻译中译者对原文的解读及解读后的“再创造”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文学语言的模糊性,更能激发读者开放某种特定的接受趋向,唤醒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更能拓展读者的阅读视野,并情不自禁地调动自己的认知结构与联想去填补空白,从而感受一种阅读精品译文的愉快。所以说“读者的反映”也在宏观方面对译文的“再创造”提出了要求。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学者费米尔和诺德提出来的,它形成了功能翻译理论的主流。“翻译目的论 ”提到了两大基本原则:“目的原则 ”和“忠诚原则”。前者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一切翻译活动得由它的目的决定;而后者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尊重原作者,也要对译文读者负责。这两大原则既为翻译中的“再创造”提供了规约,即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忠诚原则”,同时翻译过程中也必须达到一定的目的,这就暗示着翻译过程中应该寻求“再创造”。
但是这一学派的主流基本上还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或者说“以的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理论,因而对应用翻译中“呼唤型”文本如旅游和企事业广告翻译和“信息型”文本如科技和经贸公文翻译特别适合。所以这一理论的宝贵之处在于在宏观策略上对非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提供了方向和可行性途径。这也是与前文所提及的“再创造”不仅限于文学翻译,也体现在非文学翻译领域的观点相吻合的。
1.4 “再创造”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
英汉两种语言的精通、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综合运用及丰富的生活百科知识的积累既是“再创造”需要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译者的要求。
对于英汉语言的精通这一要求,大多数译者都承认这点。但是从思维角度对译者的“再创造”提出要求,却是以往译界未过多关注的地方,其实创造性的翻译,除了发挥抽象思维外,更应该发挥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而灵感思维尤显重要。灵感思维不仅有助于译文“信、达”更有助于译文臻于“雅”境。另外,我们都知道翻译不只是文字的转换,翻译更离不开生活常识的运用,很难想象一个对生活百科知识知之甚少的译者能翻译出精美的译文。
2 “再创造”在英汉文学翻译中的表现
形象,意境,音韵节奏,文体风格等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都不应忽视这些,英汉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也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表现为“制造出生动的形象﹑深远的意境﹑优美的音韵节奏,优雅的文体风格”等。客观地讲,以上几个方面常交织在一起,体现出译文“再创造”的风格。很少有一个文本只涉及其中一面,这里为了醒目笔者还是分开论述。
2.1 制造出优美的音韵节奏
朗读时,英语强调轻重交替性,而汉语更倾向于音韵节奏美。为了寻求句子声调的平衡,汉语趋向于使用双声叠韵词等。叠词和四字结构词的大量使用即是例证,它们能使文本阅读起来更悦耳动听,中国读者在弄懂文本主旨的同时更能获得一种视觉和听觉的享受。请看以下示例:
(1) It was remarked that the clock began to strike, and I began to cry, simultaneously. (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
Version : 据说,钟声当当一响,不早不晚,我就呱呱坠地了。
(许渊冲译)
分析:译文中“当当”,“呱呱”两个叠词及“不早不晚”这个四字句的运用生地描述了钟声和婴儿的啼哭声,并提供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原文虽然重复使用了 “began”一词,但从整句的音韵节奏而言,不及译文。
(2) Home is home though it is not so homely.
Version : 家虽不佳,毕竟是家。(万正方译)
分析:上述译文,不仅结构对称,意境深远,而且借助谐音字“佳”和“家”制造出了一种音韵节奏美。原文中两个home 和一个homely之间语音部分虽然有一定的重复,有一定的意境,但还是不如译文简洁,音韵效果也略逊一筹。
(3) But passion most dissembles, yet betrays
Even by its darkness as the blackest sky
Foretells the heaviest tempest(Byron: Don Juan, chapter1)
Version :有情装成无情,
总会显出原形,
正如乌云蔽天,
预示风暴将临。(许渊冲译)
分析:原文没有明显的节奏感,但许创造性地把自由体的诗文译成了有节奏的诗歌。“情,形,临”几个字的运用使得译文在音﹑形﹑意方面比原文更优美,也更让中国读者接受。
(4) Without industry and frugality nothing will do and with them everything.
Version :不勤不俭,一事无成;又勤又俭,事事亨通。
分析:原文只有一个句子,行文有点拖沓,译者巧妙地把原文拆译成两部分,形成鲜明对照,并全部使用四字结构,读来朗朗上口。就音韵节奏而言,原文不及译文美。
2.2 制造出生动的形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形象和主旨牢牢交织在一起,作为文学作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形象之于作品,就如水之于土地。没有水,土地就会干涸,缺乏灵性;没有丰富的形象,作品就没有表现力,缺乏说服力。文学翻译中,聪明的译者总是千方百计保留原文生动形象,并在不违背主旨的前提下适当延伸其形象。这样做,不仅能愉悦读者,而且能延伸原作的价值,赋予原文二次生命。请看下面两个译例:
(5) I repair to the enchanted-house, where there are lights, chattering, music, flowers, officers (I am sorry to see) and the oldest Miss Larkins, a blaze of beauty. (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
Version : 我现在朝那家仙宫神宇走去,那儿灯火辉煌、人语嘈杂﹑乐音悠扬﹑花草缤纷﹑军官沓来(这是我看着极为痛心的),还有拉京大小姐,简直是仪态万方,艳如桃李。(张谷若译)
分析:张谷若先生有意识地选用了一系列富有表达力的句子(汉语四字句)如:“灯火辉煌﹑人语嘈杂﹑乐音悠扬﹑花草缤纷﹑军官沓来 ,仪态万方,艳如桃李” ,生动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和拉京大小姐的形象。比较原文和译文,如下:
lights, chattering, music, flowers, officers——灯火辉煌、人语嘈杂﹑乐音悠扬﹑花草缤纷﹑军官沓来
a blaze of beauty——仪态万方,艳如桃李
我们不得不承认,译文延伸了原文的形象,中国读者读后大脑里能迅速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6) Yet, as it sometimes happens that a person departs his life, who is really deserving of the praise the stone –cutter carves over his bones; who is a good Christian, a good parent, child, wife or husband; who actually does have a disconsolate family to mourn his loss. (W.M.Thackerary: Vantity Fair)
Version: 不过偶尔也有几个死人当得起石匠刻在他们朽骨上的话.真的是虔诚的教徒,慈爱的父母,孝顺的儿女,贤良的妻子,尽职的丈夫,他们家里的人也的确哀思绵绵地追悼他们。(杨必译)
分析:杨必的译文妙在把一个普通的形容词good译成了几个极富表现力的﹑更贴切的﹑更符合人物身份的形容词。如:“虔诚的,慈爱的,孝顺的,贤良的,尽职的。”译者扬汉语之长,填补了原文形象的空白,其语言功力可见一斑。与原文相比,中国读者更好读形象更为丰满生动的译文。
2.3 制造出深远的意境
意境可视为汉语文学作品的灵魂,是作者主观情感和客观材料完美融合的产物。汉语作为一种意境性的语言,主观色彩极浓,所用语言简隽空灵,近乎诗化。而英语,重逻辑,重分析,强调形合,不欣赏也不接受模糊和朦胧。在英汉文学翻译中,制造深远的意境将有助于原作价值的延伸并吸引更多的读者,所以说,文学翻译中充满意境性的译文可视为“再创造”。请看下面译例
(7) Some fishing boats were becalmed just in front of us. Their shadows slept, or almost slept, upon the water, a gentle quivering alone showing that it was not complete sleep, or if sleep, that it was sleep with dreams.
Version :渔舟三五,横泊眼前, 樯影倒映水面,仿佛睡去,偶尔微颤,似又未尝深眠,恍若惊梦。(毛荣贵译)
(8) Illness brought her a strange restlessness and made her all the more eager to cling to life and squeeze from it the last drop of happiness. It made her envy health, but it also made sentimental over a leaf that the wind had blown into her room. (Lin Yutang : Moments in Peking)
Version :这种病使她特别敏感,她越发急切抓住人生不放,似乎是要把人生的甜蜜幸福挤到最后一滴而后已。这种病使他多么羡慕人间的健康,也使他多愁善感,见一叶飘零,随风入室,便愁绪满怀,无以自解。(张振玉译)
分析:以上两个译文的译者采用意译手段,运用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并灵活运用四字和六字结构的短句,如“未尝深眠,恍若惊梦” ; “一叶飘零,随风入室,愁绪满怀,无以自解”; “ 樯影倒映水面, 似又未尝深眠”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原文中蕴含但表现并不特别明显的意境,中国读者读了译文后无不为译者所营造的深远意境所倾倒。
2.4 制造出优雅的文体风格
法国作家福楼拜视文体风格为著作的生命和思想的血液。因此我们可以说,体现原作风格的译文是原作的复活。在文学翻译中,和形象,意境,音韵节奏相比,风格代表的是更高的层面,通常被认为是前面三个方面的综合,文学翻译中制造出比原文更优美的文体风格对译者而言是一种挑战,但并非不可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门语言和一门充满智慧的语言,一些古老的汉字仍然有其迷人之处,一些古汉字及文言虚词在现代文中的巧妙运用常使文章散发出优雅简洁的风格。这是世界上其它语言很难比拟的地方。拿英语而言,古式的词汇就大多退出了现代语言学领域。即使偶有使用,但现代读者都很难一眼看出其基本含义。请看下面译例:
(9)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Version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采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王佐良译)
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pect they be founded in by experience.
Version :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王佐良译)
分析:客观地讲,培根的原文已非常经典优雅,原因在于作者在选词,修辞和句式结构方面匠心独运,然而与原文相比,王的译文则散发出一种古雅的风格。文言古词的运用如“怡情﹑傅采﹑范﹑无当﹑之﹑者﹑也﹑盖﹑ 则﹑而”功不可没,帮助营造了一种半文半白的风格。就句式结构而言,培根的原文不是非常工整的排比句式,而译文似乎比原文更为齐整。读起来节奏感也要稍强,试比较: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 is in discourse ; and for ability ,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采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再看一个类似的译例:
(10) I was almost petrified at the sight of a lion. The moment I turned about, I found a large crocodile. On my right hand was the piece of water, and on my left a deep precipice.
Version吾忽见一狮当路,驚骇欲僵,回顾身后则赫然有巨鳄在;避而右,必落水中; 避而左,必坠崖下。(钱钟书译)
分析:译文中,“吾﹑驚﹑骇﹑欲﹑僵﹑而﹑必”等古词的新用,让译文变得更形象生动,也帮助营造了一种有别于原文的古雅的风格。
[参考文献]
[1]Jauss,H.R.1982.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Trans.Timothy Bahti.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 Peter Newmark. 2001.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贾文波,2004,《应用翻译功能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4]姜秋霞,2002,《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北京:商务印书馆。
[5]刘宓庆,1999,《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6]毛荣贵,2005,《翻译美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7]杨晓荣,2005,《翻译批评导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科研启动项目(编号07B10)
关键词: 再创造; 英汉文学翻译
“再创造”在翻译界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不支持“再创造”的学者其实对“再创造”存在一定的误解。这些误解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翻译中无需“再创造”。这种误解主要源于对翻译概念的认识过于简单。认为翻译只不过是一项机械的语言转换活动,译者无需“再创造”。第二:“再创造”违背了作为翻译第一原则的“忠实”原则。这种误解主要源于对忠实概念的绝对化理解,认为忠实就是“不增、不减、不改”。第三:“再创造”就是改写。这种误解主要是由于对“再创造”的“度”没有正确的认识。而支持“再创造”的学者对于“再创造”产生的原因、表现的特征及需要的条件等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以上不同观点,本文尝试从英汉文学翻译的角度对 “再创造”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再创造”综述
1.1 “再创造”是翻译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
翻译的定义有许多,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认为:“翻译,就是像原作者把思想变成文字那样,把一个文本的意思译成另一种语言。常识告诉我们翻译应该是简单的,就如一个人能够用一种语言自如表达,也能够用另一种语言自如表达一样。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你也许会觉得翻译是复杂的、做作的以及虚假的,因为在使用另一种语言的时候,你实际上在扮演一个非你的角色。翻译不可能是简单的复制,或者,翻译不可能是如出一辙的原本。”纽马克的这一观点一方面暗示着翻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翻译过程中必有所“失”,正如雨果所言:“翻译如以宽颈瓶中灌入狭窄瓶中,旁倾而流失者必多。”所以译文失真走样处在所难免。纽的观点的另一面也暗示着翻译是一门“再创造”的艺术,翻译过程中必有所“得”。当代文豪钱钟书曾指出:翻译必有所‘失’,但失于此可以得于彼。若不思“失于此可以得于彼”译文只能永远属于原作语言水平之下。翻译文学作品要想延伸原作价值﹑吸引读者并在文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放眼译苑,让后人称道的译品,如傅雷翻译的《巴尔扎克文集》﹑杨必翻译的《名利场》﹑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无不发挥了“再创造”功能。所以创造出可以与原文媲美,甚至是优于原文的译品,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新的展品,应该是翻译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1.2“再创造”的一些基本特征
“再创造”是个比较模糊的字眼,很难加以简单界定。如果把原文作者的写作视为“创作”或“创造”,则译文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违背原文主旨的前提下,利用译入语的优势,综合运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等,创造出与原文相媲美甚至优于原文的译品,都可视为“再创造”。所以“再创造”既可以认为是一种翻译的思维过程,也可视为翻译的一种最终结果。两者自始至终交织在一起。
“再创造”虽难加以简单界定,但是从分析翻译中的一些现象入手,我们还是可以对其基本特征进行一些归纳。
基本特征之一: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求美”,并未违背“信”的总原则,且主要局限于语言表达层面。
关于“忠实”原则,在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名家大家都有论述,如严复的“信、达、雅”,林语堂的“忠实,通顺和美”,刘重德的“信、达、切”。“信”,或者说“忠实”原则作为一个总原则,几乎是一个全球公认的标准。
“再创造”以“求美”、“求雅”为特征但并未违背“忠实”原则。相反,它把自己定位为“忠实”标准的延伸。实际上,“求真”和“求美”并不矛盾,刘宓庆就从翻译的宏观层面上指出:翻译之美在于忠实于原文,如果译者背离原文,译文的美学特质也就消失了。(刘宓庆1986:49)此外,“再创造”与“改写”的不同在于,后者严格讲并不属于翻译行为,而前者是在不违背原文主旨的前提下,尽量在语言表达层面上寻求一种突破以吸引读者。
基本特征之二:“再创造”不仅限于文学翻译,也体现在非文学翻译领域。但在文学翻译中,“再创造”体现的更为充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享受的著作。文学作品的形象思维创作过程决定了文学作品与科学家们运用逻辑思维创作的学科著作有着根本的区别。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形式和思维特点这些都为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提供了空间。
非文学作品如科技文章,讲究科学,以逻辑性为其主要特点。所以非文学文本的翻译首先要做到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科学性,再在此基础上考虑语言美。与文学翻译相比较,非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空间虽然狭小,但并不是不存在,这也是译界以往不太关注的地方。限于篇幅,本文在此就不展开论述了。
1.3 “再创造”的理论支持
“再创造”可以从接受美学和功能翻译目的论角度获得理论支持。
接受美学中的三个主要概念如“期待视野”﹑“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和“读者的反映”都暗示着翻译过程中“再创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期待视野”是读者对文学文本接受的出发点和基础,它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而是要对原来的作品“再创造”。因为译者作为译文第一读者和其他普通读者一样,对那些自己期待视野之内的作品并不感兴趣,相反却对超出自己期待视野的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文学作品与一般性学术著作有所不同。一般性文学著作意在说明事实或阐释道理,所用语言是一种解释性语言,其内涵确定明晰,而文学作品所用语言是一种描述性语言,其内涵含蓄模糊,所以文本意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为文学翻译中译者对原文的解读及解读后的“再创造”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文学语言的模糊性,更能激发读者开放某种特定的接受趋向,唤醒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更能拓展读者的阅读视野,并情不自禁地调动自己的认知结构与联想去填补空白,从而感受一种阅读精品译文的愉快。所以说“读者的反映”也在宏观方面对译文的“再创造”提出了要求。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学者费米尔和诺德提出来的,它形成了功能翻译理论的主流。“翻译目的论 ”提到了两大基本原则:“目的原则 ”和“忠诚原则”。前者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一切翻译活动得由它的目的决定;而后者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尊重原作者,也要对译文读者负责。这两大原则既为翻译中的“再创造”提供了规约,即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忠诚原则”,同时翻译过程中也必须达到一定的目的,这就暗示着翻译过程中应该寻求“再创造”。
但是这一学派的主流基本上还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或者说“以的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理论,因而对应用翻译中“呼唤型”文本如旅游和企事业广告翻译和“信息型”文本如科技和经贸公文翻译特别适合。所以这一理论的宝贵之处在于在宏观策略上对非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提供了方向和可行性途径。这也是与前文所提及的“再创造”不仅限于文学翻译,也体现在非文学翻译领域的观点相吻合的。
1.4 “再创造”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
英汉两种语言的精通、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综合运用及丰富的生活百科知识的积累既是“再创造”需要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译者的要求。
对于英汉语言的精通这一要求,大多数译者都承认这点。但是从思维角度对译者的“再创造”提出要求,却是以往译界未过多关注的地方,其实创造性的翻译,除了发挥抽象思维外,更应该发挥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而灵感思维尤显重要。灵感思维不仅有助于译文“信、达”更有助于译文臻于“雅”境。另外,我们都知道翻译不只是文字的转换,翻译更离不开生活常识的运用,很难想象一个对生活百科知识知之甚少的译者能翻译出精美的译文。
2 “再创造”在英汉文学翻译中的表现
形象,意境,音韵节奏,文体风格等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都不应忽视这些,英汉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也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表现为“制造出生动的形象﹑深远的意境﹑优美的音韵节奏,优雅的文体风格”等。客观地讲,以上几个方面常交织在一起,体现出译文“再创造”的风格。很少有一个文本只涉及其中一面,这里为了醒目笔者还是分开论述。
2.1 制造出优美的音韵节奏
朗读时,英语强调轻重交替性,而汉语更倾向于音韵节奏美。为了寻求句子声调的平衡,汉语趋向于使用双声叠韵词等。叠词和四字结构词的大量使用即是例证,它们能使文本阅读起来更悦耳动听,中国读者在弄懂文本主旨的同时更能获得一种视觉和听觉的享受。请看以下示例:
(1) It was remarked that the clock began to strike, and I began to cry, simultaneously. (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
Version : 据说,钟声当当一响,不早不晚,我就呱呱坠地了。
(许渊冲译)
分析:译文中“当当”,“呱呱”两个叠词及“不早不晚”这个四字句的运用生地描述了钟声和婴儿的啼哭声,并提供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原文虽然重复使用了 “began”一词,但从整句的音韵节奏而言,不及译文。
(2) Home is home though it is not so homely.
Version : 家虽不佳,毕竟是家。(万正方译)
分析:上述译文,不仅结构对称,意境深远,而且借助谐音字“佳”和“家”制造出了一种音韵节奏美。原文中两个home 和一个homely之间语音部分虽然有一定的重复,有一定的意境,但还是不如译文简洁,音韵效果也略逊一筹。
(3) But passion most dissembles, yet betrays
Even by its darkness as the blackest sky
Foretells the heaviest tempest(Byron: Don Juan, chapter1)
Version :有情装成无情,
总会显出原形,
正如乌云蔽天,
预示风暴将临。(许渊冲译)
分析:原文没有明显的节奏感,但许创造性地把自由体的诗文译成了有节奏的诗歌。“情,形,临”几个字的运用使得译文在音﹑形﹑意方面比原文更优美,也更让中国读者接受。
(4) Without industry and frugality nothing will do and with them everything.
Version :不勤不俭,一事无成;又勤又俭,事事亨通。
分析:原文只有一个句子,行文有点拖沓,译者巧妙地把原文拆译成两部分,形成鲜明对照,并全部使用四字结构,读来朗朗上口。就音韵节奏而言,原文不及译文美。
2.2 制造出生动的形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形象和主旨牢牢交织在一起,作为文学作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形象之于作品,就如水之于土地。没有水,土地就会干涸,缺乏灵性;没有丰富的形象,作品就没有表现力,缺乏说服力。文学翻译中,聪明的译者总是千方百计保留原文生动形象,并在不违背主旨的前提下适当延伸其形象。这样做,不仅能愉悦读者,而且能延伸原作的价值,赋予原文二次生命。请看下面两个译例:
(5) I repair to the enchanted-house, where there are lights, chattering, music, flowers, officers (I am sorry to see) and the oldest Miss Larkins, a blaze of beauty. (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
Version : 我现在朝那家仙宫神宇走去,那儿灯火辉煌、人语嘈杂﹑乐音悠扬﹑花草缤纷﹑军官沓来(这是我看着极为痛心的),还有拉京大小姐,简直是仪态万方,艳如桃李。(张谷若译)
分析:张谷若先生有意识地选用了一系列富有表达力的句子(汉语四字句)如:“灯火辉煌﹑人语嘈杂﹑乐音悠扬﹑花草缤纷﹑军官沓来 ,仪态万方,艳如桃李” ,生动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和拉京大小姐的形象。比较原文和译文,如下:
lights, chattering, music, flowers, officers——灯火辉煌、人语嘈杂﹑乐音悠扬﹑花草缤纷﹑军官沓来
a blaze of beauty——仪态万方,艳如桃李
我们不得不承认,译文延伸了原文的形象,中国读者读后大脑里能迅速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6) Yet, as it sometimes happens that a person departs his life, who is really deserving of the praise the stone –cutter carves over his bones; who is a good Christian, a good parent, child, wife or husband; who actually does have a disconsolate family to mourn his loss. (W.M.Thackerary: Vantity Fair)
Version: 不过偶尔也有几个死人当得起石匠刻在他们朽骨上的话.真的是虔诚的教徒,慈爱的父母,孝顺的儿女,贤良的妻子,尽职的丈夫,他们家里的人也的确哀思绵绵地追悼他们。(杨必译)
分析:杨必的译文妙在把一个普通的形容词good译成了几个极富表现力的﹑更贴切的﹑更符合人物身份的形容词。如:“虔诚的,慈爱的,孝顺的,贤良的,尽职的。”译者扬汉语之长,填补了原文形象的空白,其语言功力可见一斑。与原文相比,中国读者更好读形象更为丰满生动的译文。
2.3 制造出深远的意境
意境可视为汉语文学作品的灵魂,是作者主观情感和客观材料完美融合的产物。汉语作为一种意境性的语言,主观色彩极浓,所用语言简隽空灵,近乎诗化。而英语,重逻辑,重分析,强调形合,不欣赏也不接受模糊和朦胧。在英汉文学翻译中,制造深远的意境将有助于原作价值的延伸并吸引更多的读者,所以说,文学翻译中充满意境性的译文可视为“再创造”。请看下面译例
(7) Some fishing boats were becalmed just in front of us. Their shadows slept, or almost slept, upon the water, a gentle quivering alone showing that it was not complete sleep, or if sleep, that it was sleep with dreams.
Version :渔舟三五,横泊眼前, 樯影倒映水面,仿佛睡去,偶尔微颤,似又未尝深眠,恍若惊梦。(毛荣贵译)
(8) Illness brought her a strange restlessness and made her all the more eager to cling to life and squeeze from it the last drop of happiness. It made her envy health, but it also made sentimental over a leaf that the wind had blown into her room. (Lin Yutang : Moments in Peking)
Version :这种病使她特别敏感,她越发急切抓住人生不放,似乎是要把人生的甜蜜幸福挤到最后一滴而后已。这种病使他多么羡慕人间的健康,也使他多愁善感,见一叶飘零,随风入室,便愁绪满怀,无以自解。(张振玉译)
分析:以上两个译文的译者采用意译手段,运用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并灵活运用四字和六字结构的短句,如“未尝深眠,恍若惊梦” ; “一叶飘零,随风入室,愁绪满怀,无以自解”; “ 樯影倒映水面, 似又未尝深眠”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原文中蕴含但表现并不特别明显的意境,中国读者读了译文后无不为译者所营造的深远意境所倾倒。
2.4 制造出优雅的文体风格
法国作家福楼拜视文体风格为著作的生命和思想的血液。因此我们可以说,体现原作风格的译文是原作的复活。在文学翻译中,和形象,意境,音韵节奏相比,风格代表的是更高的层面,通常被认为是前面三个方面的综合,文学翻译中制造出比原文更优美的文体风格对译者而言是一种挑战,但并非不可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门语言和一门充满智慧的语言,一些古老的汉字仍然有其迷人之处,一些古汉字及文言虚词在现代文中的巧妙运用常使文章散发出优雅简洁的风格。这是世界上其它语言很难比拟的地方。拿英语而言,古式的词汇就大多退出了现代语言学领域。即使偶有使用,但现代读者都很难一眼看出其基本含义。请看下面译例:
(9)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Version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采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王佐良译)
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pect they be founded in by experience.
Version :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王佐良译)
分析:客观地讲,培根的原文已非常经典优雅,原因在于作者在选词,修辞和句式结构方面匠心独运,然而与原文相比,王的译文则散发出一种古雅的风格。文言古词的运用如“怡情﹑傅采﹑范﹑无当﹑之﹑者﹑也﹑盖﹑ 则﹑而”功不可没,帮助营造了一种半文半白的风格。就句式结构而言,培根的原文不是非常工整的排比句式,而译文似乎比原文更为齐整。读起来节奏感也要稍强,试比较: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 is in discourse ; and for ability ,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采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再看一个类似的译例:
(10) I was almost petrified at the sight of a lion. The moment I turned about, I found a large crocodile. On my right hand was the piece of water, and on my left a deep precipice.
Version吾忽见一狮当路,驚骇欲僵,回顾身后则赫然有巨鳄在;避而右,必落水中; 避而左,必坠崖下。(钱钟书译)
分析:译文中,“吾﹑驚﹑骇﹑欲﹑僵﹑而﹑必”等古词的新用,让译文变得更形象生动,也帮助营造了一种有别于原文的古雅的风格。
[参考文献]
[1]Jauss,H.R.1982.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Trans.Timothy Bahti.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 Peter Newmark. 2001.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贾文波,2004,《应用翻译功能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4]姜秋霞,2002,《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北京:商务印书馆。
[5]刘宓庆,1999,《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6]毛荣贵,2005,《翻译美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7]杨晓荣,2005,《翻译批评导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科研启动项目(编号07B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