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诗霞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haozh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不是1988就是1989,大约春季刚开学吧,我收到了一封来自福建教育出版社的信。我的心怦怦地跳起来。那时我是个文学爱好者,中师刚毕业,身在山村教书,却经常往各大城市的编辑部投稿。不过那被邮差拿走的信,都如仙人的坐骑——黄鹤,一去就不复返了。这下子中了!你看那信轻轻的,一定是录用通知书!
  我躲到一个无人的角落。轻轻地把信封撕开。我要一个人静静地享受这成功的喜悦。信里飘出几张小小的书签,还有一页书信,提了所投之稿的几个缺点,还有感谢来稿的话。失望的惆怅袭上心头!但是我记住了信末编辑的署名:邓诗霞。娟秀的字迹和浪漫的名字让那个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展开联翩的浮想,还有那些漂亮的书签,闻一闻,墨香沁人心脾,顿时让失败沉入心底,而化作缕缕轻烟,飘散开去。
  能收到退稿信已是件不错的事了。那些年我投了不少的稿,只收到过邓诗霞和《厦门文学》谢春池两人的退稿信。编辑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我的稿件不会被录用?怀着这样强烈的好奇心,我考到福建教育学院读书。没想到,福建教育出版社就在学院的隔壁!每次从它门前经过。我都肃然起敬地朝里望望。如同虔诚的朝圣者,已匍匍前行到目的地,却不敢仰头看一眼佛祖,那光芒四射的佛光,已让他眩晕。在这里进进出出的人,必定都是满腹经纶,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诲人不倦。有副菩萨般的心肠。哪位是邓诗霞呢?我就把校园里最美的女生比作她吧。
  爱好文学,必然与图书馆结缘。看到学院图书馆张贴出招募图书管理志愿者的告示,我马上应征。就这样我认识了当时流通科的科长周石老师。当后来得知周老师的丈夫是出版社的副社长杨青楚时,我不由对周老师生出几分格外的敬意。周老师发挥我会写毛笔字的特长(谈不上书法),让我定期出版“新书简介”;她如同慈母般疼爱我,请我到她家里吃饭,还让杨先生写书法条幅送我。杨先生写的是“清光依日月,逸思绕风云”,作品在魏碑的风骨里略带隶意,刚柔相济,颇见功力。我把杨先生的条幅挂在宿舍的墙上。时时勉励自己。毕业后搬过不少次家,我至今把这幅书法珍藏在身边。我记得,当我第一次恭恭敬敬地在杨先生面前说话时,小心翼翼地提起,出版社是不是有个叫邓诗霞的编辑。周老师替他回答,简要介绍了邓的近况。我不记得,当周老师说邓已是个有孩子的妈妈时,年轻人心头是不是掠过些许的失落。
  第一次见到邓诗霞,是在餐桌上。那时我也混成了个编辑,既然是圈内人,不小心自然会碰到一起。邓的丈夫长得很帅,而邓本人则比我想象里的要逊色一些。不那么窈窕,不那么长发飘飘,也不那么明眸善睐。我作为餐桌的配角,有时间慢慢地观察她。当知道她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高材生时。我更觉得她身上有无穷的宝藏可以挖掘。她身上最有魔力的所在。就是说话的语调。她说话总是那样的慢条斯理,总是那样的轻声细语,而且略带那么一点点的奶声奶气,像是咬字不够十分的清晰。又像是撒娇。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被惹急了是怎样的一副样子,也很难想象这样的人遇事会怎样的慌忙、紧张。这种贤妻慈母型的女子,做耐心细致的编辑活绝对是一流的。
  后来一些零星的听闻和接触。不断地印证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我有个小老乡叫吴慧泉,大专才毕业,竟然就混进了出版社。原来,他是个写文章的好手!而这一等的好手就是邓诗霞发现并培养起来的。听说他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就通过投稿,在福建南大门诏安的一个小山村里,和省城的大编辑邓诗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后两人鸿雁不断,直到吴慧泉到厦门读大学,邓诗霞才借出差之机同他见上了面。也许正因为有这一层因缘,吴慧泉才到了出版社工作;后来,吴慧泉离开了福州。是真正的人才,总要有大的作为,如今吴慧泉已是厦门晚报的办公室主任了。
  不知这段佳话,在我之前有没有人诉诸笔墨,总之,我听完之后,不由对邓诗霞又增添了几分的敬意。后来有一次为了工作上的事情,也曾去麻烦过她,她最终也没帮上忙,但她笑脸相迎,并给以详细的答复,全无一点儿大出版社编辑老爷的架子。口碑具有无形的威力。有一次,出版社发到闽清教育局的货被退回了,邮递员误送到我们办公室里来。我一看上面的联系人有“邓诗霞”三字。赶忙通过多种途径找到她的办公电话。那几天可能她出差去了,电话老是无人接听,让我老把这事搁在心上。连续打了几天才打通,她让陈玉龙和沈国才两位男士来扛回去。这无形就为出版社挽回了好几百元的损失——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邓诗霞人格魅力之所向。
  而今,邓诗霞荣升为出版社的社长助理,又兼任《开放潮·福建教师》的常务副主编,已出版的三期《开放潮·福建教师》我都找来好好地研读。做得非常好,作为她的同行。我自愧不如。特别是她和她带领的团队,又是开博客,又是公开电子信箱,又是建立QQ群,即时地同读者、作者充分互动,这在期刊界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真想再做一回她的作者。哪怕收到她的退稿信也好,因为那里面会含有柔柔的情意。
  
  (作者单住:福建教育学院 责任缡辑:陈玉龙)
其他文献
一、体现正确的音乐理念,回归专一的音乐课堂    新课程实施以来,一线教师在音乐教学的道路上尝试了各种模式,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了,可学生真正学到的音乐知识却并不多。有节研讨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歌曲教学《闪烁的小星星》。教师设计了从天文知识导人,宇宙、银河、九大行星……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着实非常吸引学生。可是20分钟过去了,学生仍遨游在浩瀚的宇宙,让人怀疑这究竟是在上音乐课
期刊
近日,听了苏教版第七册的“认识整万数”一课中有关拓展数位的环节,授课教师采用了名师张齐华的设计,即:通过同桌两位同学把各自的个级数位表合并,再略作修改。从而得到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新数位表。但教师处理这个教学环节,却显得异常别扭。我在想,为什么要进行数位合并呢?合并的立足点在哪里?过后,我还仔细研究了张齐华的实录,以下便是两个教学片段的对比:  课始,教师让学生拨数,从3、30、300,一直拨到300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外,还要致力于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主动探究发现,学会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习效果的提高,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
期刊
数学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有效性的学习。在数学教学中,非良构问题的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通过非良构问题的创设,吸引学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探索,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开展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环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问题要有思考空间,体现价值性    非良构问题的创设主要是为了激活的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所以非良
期刊
对于广大小学教师而言,由于缺乏专门的教育研究训练,教育研究仿佛一只烫手的山芋,不知该从何下手。其实,作为初涉教育研究的人,不会做研究不要紧,可以从模仿开始——今天要开展一项课题研究,可自己从来没做过,不会做,怎么办?不要紧,找一些其他人做得比较成功的课题研究来模仿。一次不行,两次不行,三次再模仿,就会渐渐悟出其中的研究之道。不会写论文不要紧,也可以从模仿开始——今天要发表论文解决自己的职称问题,可
期刊
现在,学生是越来越难管理,上课时经常做小动作,特别是一些副课,很多学生都忙自己的,根本不听老师在讲什么。如果老师批评他一下,他还会顶撞。我们当老师的,只能口头教育。更不能体罚,否则学生会回家向家长告状,家长不理解的,还会跑到学校来找老师的麻烦。有的时候,我们当老师的真的是管不了。去年,我们学校一个学生将老师的手砍伤,到现在那位老师都还不能正常上班。这让我们学校老师也有些担心,平时管教学生时也有所顾
期刊
教师怕教作文、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要解决现状,首先要激发孩子写的兴趣,让他们不怕写、爱写。将写作当谈天,用我口说我心,用我手写我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注意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一、激发兴趣。促使孩子乐写    兴趣是学生学习习作的最佳动力。教师用有效的手段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不怕写作、乐于表达、爱上动笔。让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很多。笔者在教学中常讲些新奇有趣的故事引
期刊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是关于一道平均数试题的质疑。题目是“小军身高1.4米。他在平均水深1.2米的河里游泳是安全的。”让学生判断是正确还是错误,题目设计者做出的结论是游泳是安全的。有人说,这是一道好题,把平均数这个数学问题结合到生活中去。是课改后命题的一个方向。而作者认为这道题不好。读到这篇文章,我欣赏作者敢于质疑的意识及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也有一些不同看法。在这里与大家交流。  思考一道题目到底好不
期刊
今天,看到了一份挺有意思的调查。某个人把两份名单给十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为什么熟悉。  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十个人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7人。十个人对第二份名单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可以说。熟悉第二份名单的比熟悉第一份名单的肯定多得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6-77页,例2~例4。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 让学生理清数量之间相互转化关系。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激发学生乐学数学的情感,让学生体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