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
一、科学探究的来源
1.亲近自然,让幼儿更喜欢探究
我们的孩子天生就是“好奇宝宝”,他们对自己身边经常接触和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提出有关问题,比如,班里养了几只蚕宝宝或在雨后的墙角边发现蜗牛,孩子们就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蚕宝宝真的会变成蝴蝶吗,蚕宝宝为什么会是白色的,蚕宝宝的嘴巴在哪里?蜗牛的眼睛在哪里,蜗牛有脚吗……这些问题正是“适宜的探究问题”的来源。作为教师,支持孩子们的提问,耐心并且认真的倾听他们的提问,记录下孩子们的问题。
“刨根问底”也是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究倾向的表现,比如,大班幼儿在《纸巾拎水桶》中,看到我拿了好多个水桶就充满疑问,忍不住要询问我水桶的用处。小妍走到我身边说:“陈老师,水桶要来做什么?”灵儿拿起我放在地上的水桶,自言自语地说:“水桶除了装水还有什么用啊?”旁边的小哲对灵儿说:“我觉得陈老师要用水桶制作玩具!”“不对不对,用水桶来玩游戏”悦悦着急地说。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已经讨论开了,可见孩子们已经对水桶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2.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幼儿的探究能力是其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的能力的综合表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具备的探究能力也是不同的。幼儿正是运用不同的探究方法,在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探究能力的。
在鼓励和引导幼儿做记录时特别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的记录单通常以集体记录为主,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弱,他们的思维以及注意力极易受外部条件支配,所以一般用一些简单标记。中班幼儿的记录单以图片和标记为主,把记录的侧重点放在记录材料、记录过程等几方面。如中班活动《运水比赛》,幼儿借助各种小工具运水,感知哪些小工具适用,哪些不适用,并把这些小工具贴在苦脸和笑脸的相应位置,从而来记录自己使用了哪些小工具和使用的结果。大班幼儿的记录单以图文相间为主,在记录过程中更强调记录的设想,同时要兼顾材料、过程、结果的记录。
3.探究过程,发现周围事物和现象
我们的“自然角”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地方之一,最近孩子们种植了大蒜,但有的幼儿发现自己种植的大蒜叶子长得没有同伴的高,有的因为自己的大蒜长得好而洋洋自得,孩子们因为“大蒜的高矮”问题发生了争论,有的说自己浇水多所以长得高,有的说不是这样,浇水多会把大蒜淹死,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大蒜的生长速度呢?
孩子们重新把大蒜放在阳光照射的窗台上,另一组放在背阴的室外,结果发现两组大蒜的生长过程也不同,于是孩子们明白了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阳光、温度和水等充足的条件。这些经验都是幼儿在感知、体验、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获得,是幼儿探究过程的必然结果,是对幼儿经验的提升和总结。
二、科学探究的实施
1.引导幼儿进行各种探究活动
教师为幼儿创设具有情境性的探究活动。教师以多种方式给予幼儿提出问题的时间和机会,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如大班活动《纸桥游戏》中,老师以“负责建造某大桥的工程师举行一个‘桥墩选拔赛’,从中选取最坚固的桥墩。圆柱体、正方体和三棱柱听说后都来参加比赛,它们都说自己最坚固、最适合做成桥墩。它们还特意邀请小朋友们都来制作桥墩参赛。”这一情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探究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2.重视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各种探究活动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自主探索的游戏活动,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想要玩的区域。科学探究活动发生比较多的区域在于科学区,但美工区也存在科学探究活动。
如一次美术活动上,很快就用蜡笔勾画好了一幅美丽的长城,只见她拿起颜料笔开始涂颜色,“哇,好漂亮。”“颜料碰到蜡笔画的地方就不会涂到外面,真神奇。”好几个孩子不经感叹,原来他们是发现了颜料是水溶性的,而蜡笔是油性的,水和油不会融合这一科学现象。
3.关注幼儿生活中的多样化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活动渗透于一日活动之中,包涵于生活活动的方方面面。
如女孩们正在梳辫子,萱萱尖叫:“哇,灵儿的头发竖起来了。”大家齐刷刷地看向她,怎么灵儿的头发全部竖起来了。孩子们马上讨论开了,“是风把她的头发吹起来了。”“没开窗,怎么会有风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不停。于是“摩擦起电”的活动就生成了。
三、科学探究的注意点
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需要老师的支持与鼓励,幼儿毕竟还是需要在成人的保护下成长,很多时候需要教师与家长为其创造安全的氛围,选择贴近生活的探究内容,来满足幼儿天生的好奇好问、乐于探究的年龄特点。
1.为幼儿创造安全的氛围
教师与同伴一起参与探究活动,能够让幼儿产生安全感。认真地傾听幼儿的表达与
分享交流并给予幼儿智慧的回应,都是对幼儿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对幼儿应给予尊重和保护。
2.允许幼儿质疑和出错
幼儿在活动中势必会因为年龄特点以及经验的缺少而出错,教师不要马上给予批评指责幼儿,应该认真地倾听他们的想法,为更好的引导幼儿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3.寻找贴近幼儿生活的探究点
幼儿科学探究的内容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以及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有价值的经验。
4.选择适宜的材料和工具
幼儿在进行探究活动时需要亲身力行,以获得最直接的经验,此时教师应该挑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以及工具,方便幼儿操作。
综上所述,为幼儿创设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科学探究的适宜环境,提供适宜的各类材料,采用贴近幼儿生活的探究内容,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以及出错的机会,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科学探究的来源
1.亲近自然,让幼儿更喜欢探究
我们的孩子天生就是“好奇宝宝”,他们对自己身边经常接触和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提出有关问题,比如,班里养了几只蚕宝宝或在雨后的墙角边发现蜗牛,孩子们就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蚕宝宝真的会变成蝴蝶吗,蚕宝宝为什么会是白色的,蚕宝宝的嘴巴在哪里?蜗牛的眼睛在哪里,蜗牛有脚吗……这些问题正是“适宜的探究问题”的来源。作为教师,支持孩子们的提问,耐心并且认真的倾听他们的提问,记录下孩子们的问题。
“刨根问底”也是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究倾向的表现,比如,大班幼儿在《纸巾拎水桶》中,看到我拿了好多个水桶就充满疑问,忍不住要询问我水桶的用处。小妍走到我身边说:“陈老师,水桶要来做什么?”灵儿拿起我放在地上的水桶,自言自语地说:“水桶除了装水还有什么用啊?”旁边的小哲对灵儿说:“我觉得陈老师要用水桶制作玩具!”“不对不对,用水桶来玩游戏”悦悦着急地说。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已经讨论开了,可见孩子们已经对水桶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2.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幼儿的探究能力是其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的能力的综合表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具备的探究能力也是不同的。幼儿正是运用不同的探究方法,在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探究能力的。
在鼓励和引导幼儿做记录时特别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的记录单通常以集体记录为主,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弱,他们的思维以及注意力极易受外部条件支配,所以一般用一些简单标记。中班幼儿的记录单以图片和标记为主,把记录的侧重点放在记录材料、记录过程等几方面。如中班活动《运水比赛》,幼儿借助各种小工具运水,感知哪些小工具适用,哪些不适用,并把这些小工具贴在苦脸和笑脸的相应位置,从而来记录自己使用了哪些小工具和使用的结果。大班幼儿的记录单以图文相间为主,在记录过程中更强调记录的设想,同时要兼顾材料、过程、结果的记录。
3.探究过程,发现周围事物和现象
我们的“自然角”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地方之一,最近孩子们种植了大蒜,但有的幼儿发现自己种植的大蒜叶子长得没有同伴的高,有的因为自己的大蒜长得好而洋洋自得,孩子们因为“大蒜的高矮”问题发生了争论,有的说自己浇水多所以长得高,有的说不是这样,浇水多会把大蒜淹死,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大蒜的生长速度呢?
孩子们重新把大蒜放在阳光照射的窗台上,另一组放在背阴的室外,结果发现两组大蒜的生长过程也不同,于是孩子们明白了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阳光、温度和水等充足的条件。这些经验都是幼儿在感知、体验、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获得,是幼儿探究过程的必然结果,是对幼儿经验的提升和总结。
二、科学探究的实施
1.引导幼儿进行各种探究活动
教师为幼儿创设具有情境性的探究活动。教师以多种方式给予幼儿提出问题的时间和机会,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如大班活动《纸桥游戏》中,老师以“负责建造某大桥的工程师举行一个‘桥墩选拔赛’,从中选取最坚固的桥墩。圆柱体、正方体和三棱柱听说后都来参加比赛,它们都说自己最坚固、最适合做成桥墩。它们还特意邀请小朋友们都来制作桥墩参赛。”这一情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探究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2.重视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各种探究活动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自主探索的游戏活动,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想要玩的区域。科学探究活动发生比较多的区域在于科学区,但美工区也存在科学探究活动。
如一次美术活动上,很快就用蜡笔勾画好了一幅美丽的长城,只见她拿起颜料笔开始涂颜色,“哇,好漂亮。”“颜料碰到蜡笔画的地方就不会涂到外面,真神奇。”好几个孩子不经感叹,原来他们是发现了颜料是水溶性的,而蜡笔是油性的,水和油不会融合这一科学现象。
3.关注幼儿生活中的多样化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活动渗透于一日活动之中,包涵于生活活动的方方面面。
如女孩们正在梳辫子,萱萱尖叫:“哇,灵儿的头发竖起来了。”大家齐刷刷地看向她,怎么灵儿的头发全部竖起来了。孩子们马上讨论开了,“是风把她的头发吹起来了。”“没开窗,怎么会有风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不停。于是“摩擦起电”的活动就生成了。
三、科学探究的注意点
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需要老师的支持与鼓励,幼儿毕竟还是需要在成人的保护下成长,很多时候需要教师与家长为其创造安全的氛围,选择贴近生活的探究内容,来满足幼儿天生的好奇好问、乐于探究的年龄特点。
1.为幼儿创造安全的氛围
教师与同伴一起参与探究活动,能够让幼儿产生安全感。认真地傾听幼儿的表达与
分享交流并给予幼儿智慧的回应,都是对幼儿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对幼儿应给予尊重和保护。
2.允许幼儿质疑和出错
幼儿在活动中势必会因为年龄特点以及经验的缺少而出错,教师不要马上给予批评指责幼儿,应该认真地倾听他们的想法,为更好的引导幼儿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3.寻找贴近幼儿生活的探究点
幼儿科学探究的内容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以及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有价值的经验。
4.选择适宜的材料和工具
幼儿在进行探究活动时需要亲身力行,以获得最直接的经验,此时教师应该挑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以及工具,方便幼儿操作。
综上所述,为幼儿创设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科学探究的适宜环境,提供适宜的各类材料,采用贴近幼儿生活的探究内容,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以及出错的机会,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