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事打电话来,请你星期天到饭店支援產品发表会,但你已经为了工作加了一个礼拜的班,其实想趁周末在家休息,但是,你就是无法开口说不。
你一直讨厌参加应酬,觉得浪费时间,但你的男朋友是个爱好交际的人,常常希望你能陪着他一起出席。今天晚上是男友老板的欢送会,又是一个需要盛装出席的场合,你觉得好累、好麻烦,不想去当花瓶,想在家静静地看书、听音乐就好,但是,这样可能会让他不高兴,怎么办?
这些困境,你是否觉得似曾相识?对有些人来说,要开口拒绝别人是人生中最困难的事情。虽然心里百般不情愿,却因为不想让别人失望、不要被别人说成“坏人”,总是开不了口说“不”。然而,不敢拒绝、不愿意正面冲突,真的能换来我们心目中的“好人”吗?所谓“好人”的代价,是不是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呢?
心理学家兼管理顾问海芮叶·布瑞克(Harriet B. Braiker)指出,没有办法对别人说不的人,被称为“取悦者”。习惯性地取悦别人是一种强迫行为,这种取悦倾向常替自己带来莫大的压力,如果情况严重甚至会造成情绪失控、身心失调。因此,布瑞克向取悦者们大声疾呼:不当好人没关系!他并在书中深度分析“取悦症”,帮助深受“好人”压力所苦的人——为自己活,远离取悦他人的梦魇。
为什么我想取悦别人?
是的,我们生理上的基因编排和社交模式最深层的指令,都在催促我们要积极地寻求他人的赞美和肯定,尤其是权威(例如社会地位、权力等)人物,他们的赞美肯定更加重要。
取悦者会沉迷,是因为取悦行为能让他们赢得所渴望的肯定。这不难理解,如果某件事让你感觉很好,那你就可能会持续去做这件事,以便继续维持这种美好的感觉。
一般而言,我们生命早期最重要的角色是父母。大部分的孩子会试图取悦父母,以获得肯定、安全感。这种看似和谐的亲子关系,有时却因为父母的偏执而变调,让小孩成为依赖“肯定”而行动的傀儡。特别是当父母以爱作为条件式的奖励时,他们就等于将小孩推上寻求肯定之路,最后变成一个取悦者——当小孩的言行举止能让父母满意时,父母就会帮小孩贴上乖宝宝的标签,也会让他们感受到爱的价值;但是当小孩无法取悦他们时,爱就被收回了。条件式的父母之爱,对小孩有深远的负面影响。
因此,取悦症往往从儿童时期开始萌芽,随着年龄增长,不知不觉成为一个取悦他人、自己却不快乐的取悦者。
“施”未必比“受”有福
取悦者对人际关系往往有不正确的假设。例如,别人的需求、期望,比我自己的需求重要,无论如何,我都不应该让别人感到失望或受挫;我应该永远保持和善,不去伤害别人的感觉;我应该永远快乐欢愉,绝不向他人表现出负面的情绪;我绝不将自身的问题或需要加诸在别人身上;别人应该永远喜欢我、肯定我,因为我替他们做了许多事情。
大部分的取悦者相信,如果没有把别人视为优先,就会被人认为是个很自私的人,而自私的人将不值得被别人关爱,最后都会被遗弃,过着悲惨的命运。所以,他们觉得必须要不断付出、做很多事来取悦别人,这样才能赢得爱和关怀。
这样的人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将别人的需求和自己的需要放在不对等的地位,使得自己的生活常常因为必须配合别人而失调。但他们没有认识到,行事以自我为本位,跟所谓的自私,是不同的。“施”并不一定永远比“受”有福,人际关系最好的平衡状态,是施受兼备。而要改变这些假设,必须先改变自我观念中对于“和善”的认识。
无法随时和善待人,没关系。乍听之下,这个观念似乎仍然具有威胁性,尤其当一个人长久以来一直拥有和善这项特质。但是,仔细想想,让和善成为自我观念的中心,已经让你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你现在需要朋友帮忙,构筑新的自我观念。如果去除掉和善这个字时,别人如何看待你?理想的自我观念越贴近你真实发生的行为,你的自尊就会获益越多。增强自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你的表现就像你理想中的自我。
取悦者要破解自己的心结,就要告诉自己:我自己的需要、欲望和意见,跟别人的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照顾自己,让我爱的人知道我也有需求,让他们知道他们也应该承担一点责任来帮我满足这些需求;摆脱寻求肯定癖,做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感受;想说“不”,就别说“好”。
好人是可以说不的。如果说“不”让你这么充满焦虑及罪恶,请这样想:为了保留向最重要的人说好的权力,唯一的方式就是对某些人在某些时候坚决有效地说不。在适当的时候向适当的人说不,并不损及你在别人眼中的价值。相反,这会增加你的价值。
为自己活,而不是为父母活
回溯生命早期,取悦者也许能发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是造成自己取悦模式的主因,如果是这样,请勇敢切断记忆的脐带,告诉自己:我的生命并不为了要满足父母的期望或需要而活,我生来就是要为自己而活;如果父母不肯定我的生活,我没有必要感到失望或不快乐,尊重(或肯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如果父母没有给我肯定,或者没有给予无条件的爱,用我期待父母爱我的心态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不是为了满足我的期望或需求而生的。
而在任何人际关系中,因为每个人在意见、偏好、风格或兴趣上的差异,冲突几乎是无可避免的。藉由取悦或其他方式来避免冲突,并不会让冲突消失无踪。试试把冲突想成是一头大象,就正好停在客厅的正中央。你可以只是跟它擦身而过,刻意地忽略它。你可以不跟它说话或谈论它,但是大象仍然就是纹风不动地站在那儿。你心里很清楚,而大象其实也是了然于胸。
避免冲突并不是可以引以为荣的心灵力量,相反地,它是人际关系中令人担忧的一种不正常症状,会凝结亲密关系,阻碍依赖和信任。
冲突常引发气愤,气愤本身具有重要的生理目的,是一种情绪的回应,警告你有不好的事要发生了,你可能会受到伤害。因此,气愤所代表的意涵,在生存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你无法表达愤怒,就会像一只羔羊,被社会上的掠食者以及利用你顺从或和善特性的人一口吞噬。更何况,气愤本身并不一定危险或糟糕,让气愤不健康的原因,是表达的方式。但是对取悦者而言,比较严重的问题,似乎是如何处理他人的气愤,而不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气愤。 在许多家庭沖突的案例中,不断重演的冲突事件也跟取悦症脱不了关系。一般而言,伴侣中如果有人因为害怕言语或肢体的冲突,习惯扮演取悦者的角色,在短时间内,确实可以避免气愤的回应或争执,并暂时降低焦虑和恐惧。但把取悦当作避免气愤的策略,只具有短暂的效果,随之而来的常常是更剧烈的气愤和争执。
如果在你的关系中,负面情绪的表达都被堵死了,那么你付出的代价将是牺牲了和他人真正亲密、真诚、可靠的关系。长期压抑你的气愤会严重伤害自身健康,就跟经常把气愤爆发出来一样,具有严重的伤害性。
要知道,气愤和冲突并不像取悦者认为的,一定会破坏关系。相反地,建设性的冲突对维持健康亲密的关系会有很大的良性助益,它局限于限定的范围内,以肯定双方关系为依归,要求彻底解决问题。而破坏性的冲突则让冲突范围无限扩张、破坏人际基本价值,并且不断重复出现,永无宁日。
管理气愤与冲突
可以想见,身为取悦者的你由于长期使用取悦来避免气愤和冲突,对于管理自身或别人气愤的经验可说非常有限。如何学习有效地管理这些气愤、争执、冲突和恐惧情绪?笔者建议使用《气愤量表》,学习如何在让自己不失控的情形下,安全适当地感受和表达气愤。
使用《气愤量表》是避免失控相当有效的方法。藉由分析和评判的方式,让感觉具体化,如此可以立即将自己的情绪分级量化,以此评断气愤等级、主宰自己的情绪。
气愤量表将人的气愤程度由0到100分级,0表示平静(一点也不气愤),100表示大怒,你可以将自己的气愤分10级,每级写上气愤程度的标签(形容词),可以用上的形容词包括程度轻微的失望、心烦意乱、口角、不开心,到中等的不耐、不满、讨厌、敌意,到程度剧烈的狂怒、大发雷霆、愤恨等。
完成个人的气愤量表,标示10个向上的气愤感受之后,你需要唤回记忆,从过去一些引发气愤的事件作为实例,以了解自己对不同气愤事件反应的等级。在个人量表上某一处有一个点,如果超出这个点,你的气愤会急速、遽然地上升,或是会跨进危险、失控的领域。利用个人记录和信息,在量表上找出这一个点,当气愤有危险上升的可能性,即必须立刻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并减低强度。
不论有多少的认识,真正的改变,需要实际的行动,必须藉由有系统的策略来改变不良的习惯,并用较健康的方式来取代。如果能够透过这些方法改变长久以来的取悦症,就可以重新掌控目前你感到不满的行为、外表、健康习惯、关系、思想或感觉的任何部分。换言之,根除取悦症,你就拥有了改变自己的力量。
你一直讨厌参加应酬,觉得浪费时间,但你的男朋友是个爱好交际的人,常常希望你能陪着他一起出席。今天晚上是男友老板的欢送会,又是一个需要盛装出席的场合,你觉得好累、好麻烦,不想去当花瓶,想在家静静地看书、听音乐就好,但是,这样可能会让他不高兴,怎么办?
这些困境,你是否觉得似曾相识?对有些人来说,要开口拒绝别人是人生中最困难的事情。虽然心里百般不情愿,却因为不想让别人失望、不要被别人说成“坏人”,总是开不了口说“不”。然而,不敢拒绝、不愿意正面冲突,真的能换来我们心目中的“好人”吗?所谓“好人”的代价,是不是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呢?
心理学家兼管理顾问海芮叶·布瑞克(Harriet B. Braiker)指出,没有办法对别人说不的人,被称为“取悦者”。习惯性地取悦别人是一种强迫行为,这种取悦倾向常替自己带来莫大的压力,如果情况严重甚至会造成情绪失控、身心失调。因此,布瑞克向取悦者们大声疾呼:不当好人没关系!他并在书中深度分析“取悦症”,帮助深受“好人”压力所苦的人——为自己活,远离取悦他人的梦魇。
为什么我想取悦别人?
是的,我们生理上的基因编排和社交模式最深层的指令,都在催促我们要积极地寻求他人的赞美和肯定,尤其是权威(例如社会地位、权力等)人物,他们的赞美肯定更加重要。
取悦者会沉迷,是因为取悦行为能让他们赢得所渴望的肯定。这不难理解,如果某件事让你感觉很好,那你就可能会持续去做这件事,以便继续维持这种美好的感觉。
一般而言,我们生命早期最重要的角色是父母。大部分的孩子会试图取悦父母,以获得肯定、安全感。这种看似和谐的亲子关系,有时却因为父母的偏执而变调,让小孩成为依赖“肯定”而行动的傀儡。特别是当父母以爱作为条件式的奖励时,他们就等于将小孩推上寻求肯定之路,最后变成一个取悦者——当小孩的言行举止能让父母满意时,父母就会帮小孩贴上乖宝宝的标签,也会让他们感受到爱的价值;但是当小孩无法取悦他们时,爱就被收回了。条件式的父母之爱,对小孩有深远的负面影响。
因此,取悦症往往从儿童时期开始萌芽,随着年龄增长,不知不觉成为一个取悦他人、自己却不快乐的取悦者。
“施”未必比“受”有福
取悦者对人际关系往往有不正确的假设。例如,别人的需求、期望,比我自己的需求重要,无论如何,我都不应该让别人感到失望或受挫;我应该永远保持和善,不去伤害别人的感觉;我应该永远快乐欢愉,绝不向他人表现出负面的情绪;我绝不将自身的问题或需要加诸在别人身上;别人应该永远喜欢我、肯定我,因为我替他们做了许多事情。
大部分的取悦者相信,如果没有把别人视为优先,就会被人认为是个很自私的人,而自私的人将不值得被别人关爱,最后都会被遗弃,过着悲惨的命运。所以,他们觉得必须要不断付出、做很多事来取悦别人,这样才能赢得爱和关怀。
这样的人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将别人的需求和自己的需要放在不对等的地位,使得自己的生活常常因为必须配合别人而失调。但他们没有认识到,行事以自我为本位,跟所谓的自私,是不同的。“施”并不一定永远比“受”有福,人际关系最好的平衡状态,是施受兼备。而要改变这些假设,必须先改变自我观念中对于“和善”的认识。
无法随时和善待人,没关系。乍听之下,这个观念似乎仍然具有威胁性,尤其当一个人长久以来一直拥有和善这项特质。但是,仔细想想,让和善成为自我观念的中心,已经让你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你现在需要朋友帮忙,构筑新的自我观念。如果去除掉和善这个字时,别人如何看待你?理想的自我观念越贴近你真实发生的行为,你的自尊就会获益越多。增强自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你的表现就像你理想中的自我。
取悦者要破解自己的心结,就要告诉自己:我自己的需要、欲望和意见,跟别人的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照顾自己,让我爱的人知道我也有需求,让他们知道他们也应该承担一点责任来帮我满足这些需求;摆脱寻求肯定癖,做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感受;想说“不”,就别说“好”。
好人是可以说不的。如果说“不”让你这么充满焦虑及罪恶,请这样想:为了保留向最重要的人说好的权力,唯一的方式就是对某些人在某些时候坚决有效地说不。在适当的时候向适当的人说不,并不损及你在别人眼中的价值。相反,这会增加你的价值。
为自己活,而不是为父母活
回溯生命早期,取悦者也许能发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是造成自己取悦模式的主因,如果是这样,请勇敢切断记忆的脐带,告诉自己:我的生命并不为了要满足父母的期望或需要而活,我生来就是要为自己而活;如果父母不肯定我的生活,我没有必要感到失望或不快乐,尊重(或肯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如果父母没有给我肯定,或者没有给予无条件的爱,用我期待父母爱我的心态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不是为了满足我的期望或需求而生的。
而在任何人际关系中,因为每个人在意见、偏好、风格或兴趣上的差异,冲突几乎是无可避免的。藉由取悦或其他方式来避免冲突,并不会让冲突消失无踪。试试把冲突想成是一头大象,就正好停在客厅的正中央。你可以只是跟它擦身而过,刻意地忽略它。你可以不跟它说话或谈论它,但是大象仍然就是纹风不动地站在那儿。你心里很清楚,而大象其实也是了然于胸。
避免冲突并不是可以引以为荣的心灵力量,相反地,它是人际关系中令人担忧的一种不正常症状,会凝结亲密关系,阻碍依赖和信任。
冲突常引发气愤,气愤本身具有重要的生理目的,是一种情绪的回应,警告你有不好的事要发生了,你可能会受到伤害。因此,气愤所代表的意涵,在生存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你无法表达愤怒,就会像一只羔羊,被社会上的掠食者以及利用你顺从或和善特性的人一口吞噬。更何况,气愤本身并不一定危险或糟糕,让气愤不健康的原因,是表达的方式。但是对取悦者而言,比较严重的问题,似乎是如何处理他人的气愤,而不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气愤。 在许多家庭沖突的案例中,不断重演的冲突事件也跟取悦症脱不了关系。一般而言,伴侣中如果有人因为害怕言语或肢体的冲突,习惯扮演取悦者的角色,在短时间内,确实可以避免气愤的回应或争执,并暂时降低焦虑和恐惧。但把取悦当作避免气愤的策略,只具有短暂的效果,随之而来的常常是更剧烈的气愤和争执。
如果在你的关系中,负面情绪的表达都被堵死了,那么你付出的代价将是牺牲了和他人真正亲密、真诚、可靠的关系。长期压抑你的气愤会严重伤害自身健康,就跟经常把气愤爆发出来一样,具有严重的伤害性。
要知道,气愤和冲突并不像取悦者认为的,一定会破坏关系。相反地,建设性的冲突对维持健康亲密的关系会有很大的良性助益,它局限于限定的范围内,以肯定双方关系为依归,要求彻底解决问题。而破坏性的冲突则让冲突范围无限扩张、破坏人际基本价值,并且不断重复出现,永无宁日。
管理气愤与冲突
可以想见,身为取悦者的你由于长期使用取悦来避免气愤和冲突,对于管理自身或别人气愤的经验可说非常有限。如何学习有效地管理这些气愤、争执、冲突和恐惧情绪?笔者建议使用《气愤量表》,学习如何在让自己不失控的情形下,安全适当地感受和表达气愤。
使用《气愤量表》是避免失控相当有效的方法。藉由分析和评判的方式,让感觉具体化,如此可以立即将自己的情绪分级量化,以此评断气愤等级、主宰自己的情绪。
气愤量表将人的气愤程度由0到100分级,0表示平静(一点也不气愤),100表示大怒,你可以将自己的气愤分10级,每级写上气愤程度的标签(形容词),可以用上的形容词包括程度轻微的失望、心烦意乱、口角、不开心,到中等的不耐、不满、讨厌、敌意,到程度剧烈的狂怒、大发雷霆、愤恨等。
完成个人的气愤量表,标示10个向上的气愤感受之后,你需要唤回记忆,从过去一些引发气愤的事件作为实例,以了解自己对不同气愤事件反应的等级。在个人量表上某一处有一个点,如果超出这个点,你的气愤会急速、遽然地上升,或是会跨进危险、失控的领域。利用个人记录和信息,在量表上找出这一个点,当气愤有危险上升的可能性,即必须立刻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并减低强度。
不论有多少的认识,真正的改变,需要实际的行动,必须藉由有系统的策略来改变不良的习惯,并用较健康的方式来取代。如果能够透过这些方法改变长久以来的取悦症,就可以重新掌控目前你感到不满的行为、外表、健康习惯、关系、思想或感觉的任何部分。换言之,根除取悦症,你就拥有了改变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