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三首前奏曲创作特征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yua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德彪西前奏曲第三首《平原上的风》、第四首《飘荡在晚风中的声音与香气》以及第五首《阿纳卡普里的山丘》为例,从曲式结构、调式音阶、和声进行等方面对这三首作品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德彪西;前奏曲;创作特征
  一、曲式结构分析
  (一)《平原上的风》
  第一部分:第3-6小节为第一乐句,是整个乐曲的主题,7-8小节是1-2小节的重复,是两乐句间的过渡。第9-12小节是这一部分的第二乐句,后两小节是前两小节的重复。随后两小节为连接部分,也是对引子的反复。第15-21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再现,调中心由降B转到了重降B,其中第19—21小节重复了第15-17小节。
  第二部分:该部分的第一乐句是第22至27小节,调中心从G音向降A音转移,并且后三小节是前三小节的小二度模进。28-33小节是第二乐句,降G音为中心音。
  第三部分:前4小节是主题旋律的变化再现,之后两小节的连接部分是引子材料的变形,之后的第二乐句也是第一部分第二乐句的变化再现。之后通过引子材料的不断反复后以长时值的降B音结束。
  (二)《飘荡在晚风中的声音与香气》
  第一部分:共分为三个乐句,A大调。前8小节为第一乐句,前2小节是乐曲的“香气”主-属-主的功能进行,但属和弦为减小七和弦,增强了进行的色彩性。第7、8小节原样重复第5、6小节,第6和第8小节是A大调副重导七和弦以二度音程分解的极进进行。
  第二部分:主调从A大调转到了降A大调,共有三句,都是对第一部分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第一乐句后两小节是连续的半音进行,第二乐句采用了变化节拍,从4/4拍迅速转换为3/4拍,第三乐句的后半部分通过连续的平行进行来加厚旋律的织体。
  第三部分:调性转回到了A大调,除了第41小节至43小节为新的旋律材料外,其它三句都是第一主题动机的减缩再现。尾声在主持续音上通过和弦的连续平行进行,最后以主音结束。
  (三)《阿纳卡普里的山丘》
  整首作品共97小节,B音为调中心音,为加引子和尾声的复三部结构。第1-12小节为引子部分,第15-49为第一部分,第50-66为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是67至86小节,是第一部分的再现部。最后11小节是全曲的尾声。
  引子包括两段,第一段(1-4小节)先是进行由纯五度构成的旋律,随后加入了活跃的那不勒斯民歌旋律片段,形成了鲜明的音响对比。第二段(5-8小节)在重复前一段前两小节的基础上,在长度上加以扩充。
  在两小节过渡之后进入了第一部分的段落A(15-32小节),这是一个单二部结构。第一部分a(15-21小节)是一段轻松欢快的舞蹈性旋律,是一个大长句,结束在不完满的主和弦上。 之后是长达11小节的连接段落,共分为两个部分,前4小节是引子部分民歌主题片段,之后是一个开放性的乐段结构。段落B(33-43小节)是一段优美的民歌风格旋律,前8小节是一个方正的平行乐段,旋律在左手声部上,右手是一段律动音型,在变化重复了第一乐句之后将旋律推向了高潮。随后通过6小节的连接性段落,将作品引入到中部。
  中部可分为四个部分,结构为4+2+4+2。这一部分节奏组合非常丰富,织体也较为复杂,音乐变得幽默风趣起来。最后3小节为引子部分的主题材料,为再现做准备。
  再现部是第一部分的减缩再现,主要分为了以下几个部分。首先第67-75小节前半部分是引入部分,以连续十六分音符重复演奏引子中的主题。第75小节后半部分至81小节正式进入第一部分段落A的再现,左手声部的伴奏音型的音程构成有所变化。之后省略了第一部分中那段较长的连接性段落和段落B的第一个乐段,直接进行到段落B剩余的部分(82-85小节),在经过两小节的过渡之后进入尾声。
  尾声是引子前两小节民歌旋律以十六分音符反复进行,最后结束在高音区的琶音之中。
  二、调式音阶材料的运用
  在这三首前奏曲中,德彪西主要运用了五声音阶、全音阶和半音阶这三种音阶类型。
  (一)五声音阶
  第三首第3-4小节的下方声部,是一段五声性音阶旋律主题,只有降B、降D、降E三个音,但在附点节奏的烘托下显得轻盈和灵巧。随后在36-37小节中,这一主题旋律较之移高了增六度出现,第40-41小节中的五声旋律移高了大三度。
  (二)全音阶
  《原野上的风》中的第22至27小节分为了三个层次,其中最高旋律声部为不同的二度上行进行的重复,组成了一组全音阶,其构成音分别为降D(升C)、降E、F、G、A和B音。
  (三)半音阶
  在第三首的第38至39小节中,下方声部是升G-还原G-升F-A-升G-还原G-升F-还原F的半音进行,这一进行使这一部分的调性变得不稳定。之后的第42和43小节是这一半音进行的下行大三度的陈述。
  三、平行和弦进行
  德彪西在前奏曲中使用了许多平行和弦。其中平行和弦的类型多种多样,充分体现了平行和弦对于模糊调性及突破传统和声法则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七和弦平行进行
  在《飘荡在晚风中的声音与香气》中,平行七和弦的连续进行运用较多。例如第3至5小节,中间声部是大小七和弦转位和弦半音平行进行,和弦分别为A大调的降II级、重属七、降II级、副属七、降II级和重属七和弦。
  (二)三和弦平行进行
  平行三和弦在第四首中也有运用,并且形式较为多样。第28至29小节,下方声部是减三和弦半音下行的平行进行。第35、36小节中是大小六和弦上下三度的平行进行,第45小节的左手声部是带有增六度附加音的大三和弦平行进行,作品的最后四小节的中间声部是A大调上I、II和III级四六和弦的平行进行。
  (三)五度叠置和弦平行进行
  这种非三度叠置和弦的平行进行在前奏曲第四首中有所应用。在其第13至15小节的中声部,四五度叠置和弦以二度关系平行进行,其中由于和弦中三音的升高,构成和弦的纯四度、纯五度变为了增四度和减五度。
  四、持续性进行
  持续性进行也是德彪西作品和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自己作品的调性区别于传统的大小调体系,从而归入到了调中心音乐的范畴之中。持续性进行分为持续音和持续音型的进行,在这三首作品中主要运用这一手法的是第三首《平原的风》和第五首《阿纳卡普里的山丘》。
  (一)持续音
  第三首第50至53小节,下方声部是降E音与上方五度降B音的持续。第54-57小节最下方声部,降B音以全音符的音值贯穿其中。第四首中第22至30小节上方声部是B调属音上下八度的不断反复,第46至49小节是B调主音的长时间持续,第50至63小节第三个声部是属持续音的重复。
  (二)持续音型
  第三首第1至8小节的持续音型是十六分音符与环绕音构成的六连音,音程结构为小二度(大七度),第44至49小节、第54至57小节都是这一持续音型的不断反复。第15-17小节是这一音型的变化再现,音程结构由小二度(大七度)变为大二度(小七度),19-20小节是15-17小节的重复。
  五、结语
  在曲式结构上,德彪西善于使用不同类型的曲式结构,并且组织和结构并不规整严谨。作曲家在调式上喜欢使用除传统大、小调式之外的音阶材料,如五声调式、全音阶、半音阶等。并且喜欢用大量的平行和弦进行和持续性进行,是作品的调性得以突破和解放。
  参考文献:
  [1]桑桐.和声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段诗佳.德彪西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和声分析[D].西安音乐學院,2012.
其他文献
【摘要】:宋朝是每一个现代文人所向往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鼎盛的时代。在我的心目中,宋代也是最干净纯美的一个时代,它的干净纯美随处可见,比如:宋瓷、宋词、宋诗、山水画等。通过阅读《美学散步》和《中国美术史稿》这两部书使我更加钦佩宋朝美学的高逸空灵,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我对宋山水画的感受和了解来试着解答一下“美从何处寻”这一永恒的美学问题。  【关键词】:平淡;远;逸品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
期刊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的高速的发展,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也更加紧密的交织在一起。并且,在文化的交融中渐渐突显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特征。本文对本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写意油画进行研究,使大家了解在中国当代写意油画不是去简单的复制西方的现代表现主义的油画。我国的中国画的发展也是有着长久的历史。其中的艺术精神是有着相同点的,我们如果能够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融入到油画这种媒介中,形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中国油
期刊
【摘要】: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民间著名的爱情故事,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和陈钢根据这经典爱情故事改编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引起巨大反响。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与西方作曲技巧结合,将中、西方音乐文化元素融合,是民族音乐交响化的一次的尝试和探索。它凄美的旋律,动人的故事,无不使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关键词】:梁祝;中西结合;创作;演奏技巧  非专业人士对于《梁祝》的理解基本都只是停留在“
期刊
【摘要】:当今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商务的领域及其周边产业业务范围也在逐渐扩大,而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网站建设水平进步的支持。这其中,在网站平台上进行平面设计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网站建设总体成果的优劣,因此,占据主导性技术的平面设计和与相关技术的结合成为关键。笔者认为,二者缺一不可,良好的网站建设离不开平面设计与技术的能动结合。本文以列举在网站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为切入点,旨在探
期刊
【摘要】:英国著名的作曲家安德鲁.韦伯,他所创造的音乐剧至今为止有20多部。韦伯把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相结合,融合多种的音乐类型,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音乐创作风格。音乐剧《约瑟夫的神奇彩衣》是韦伯非常有代表性的以流行音乐风格为主,加入了摇滚元素的代表作。摇滚音乐元素的加入使音乐和剧中的角色更加激情、大胆、张扬,能够及时准确的表达出情感和情绪,使得舞台上音乐风格多变,更具有感染力。  【关键词】:音乐风
期刊
【摘要】:人們在满足了物质生活之后,对于精神世界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群众声乐活动也应运而生。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早已被提上日程,社区性的群众声乐辅导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对群众的声乐教育做切入点,深入探讨群众文化辅导中的策略问题,将提高全民艺术修养做为目标,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寻找共建和谐社会的途径。文章提出了对于群众文化辅导的建设性意见,有针对性的指出当前群众声乐辅导的误
期刊
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艺术一词最早
期刊
【摘要】:吴冠中用30余年的时间,致力于风景油画和中国墨彩画的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和水墨现代化的探索。吴冠中说:“形式美的基本因素包含着形、色、韵,我用东方的韵来吞西方的形与色,蛇吞象。”吴冠中的中国画现代化探索概括下来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即象吞蛇,蛇吞象,蛇化象,蛇中有象、象中有蛇,最终创造出“空灵”具有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且具有新的形式美感的墨彩作品。  【關键词】:吴冠中;水墨画;现代化  一
期刊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roduct design and growth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children's products are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children's lamp is a special kind of l
期刊
【摘要】:在大城市里,几乎所有奋斗在最底层的上班族每天都会去挤地铁,地铁里汇聚了形形色色的人们,可以算是一种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了。“地铁”可以说是一个漂泊打拼的人的象征,每个曾经经历过它的人,都会对它既有亲切感,又有厌恶感。很多人都会说,看到地铁,想起了过去的时光,有各种各样说不尽的故事,因此,地铁,可以说是一个最容易引起共鸣,最适合讲述漂泊故事的地方。  【关键词】:地铁;创作;音乐  一、编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