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然性的陈述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7nh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晓声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知青书写蜚声文坛,并一直坚持书写知青生活和他的青春记忆。这部三卷本《人世间》正如书名所示,记录了一批人从童年到老年,从上山下乡到改革开放的人生历程,写满了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学界认为梁晓声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也有人认为他彰显了现实主义精神,在这部鸿篇巨制中,可以说两种特点都有所体现。梁晓声认为“现实主义也首先是个人感受,但现实主义要求个人感受全面一些,再全面一些;客观一些,再客观一些”。他在作品中坚持描写社会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同时他还要给予读者希望和理想。
  《人世间》分为三部,第一部的写作背景是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到1976年打倒“四人帮”,第二部的年代为改革开放到经济体制改革,第三部写的是新世纪出国热、反贪反腐、城市改造等现象,洋洋洒洒115万字写了中国社会近五十年的变迁。梁晓声说他想表达平凡人的日常生活,展现普通人在历史变迁中的生命形态。确实,《人世间》较于他之前的作品,多了生活的气息,多了平凡人的琐碎生命。从这个角度看,《人世间》的第一部要比第二部、第三部耐读,他描写知青生活、青年心理的部分远比社会改革细腻别致。尽管如此,梁晓声仍然没有摆脱大历史的格局,难以遮盖他对历史、政治、社会的雄心壮志。
  《人世间》以贫民区周家及其邻里朋友的生活变迁为题材,尤其以小儿子周秉昆为主要视角,同时展开周秉昆父母、周秉昆哥哥姐姐、周秉昆朋友的爱情、婚姻、工作、住房等多重线索。小说涉及人物众多,主要是底层的劳苦百姓,有普通的建筑工人、酱油厂的出渣工、澡堂的搓脚师傅、拉车的、看门的。底层人最在乎基本的日常生活,因此小说多描写其生活的苦闷,如年轻人没有关系竟长期找不到工作,几代人挤在十几平的房子里,这样的日子少不了起矛盾打嘴仗。当然,他们也有高興的事,无论是谁结了婚、找到了工作或有了升迁都会好好庆祝一番,同时互相帮助搭关系,往前奔日子。《人世间》的第一部对这些日常琐事描写细致真切,这些底层人民在苦痛生活中的无尽挣扎和坚持,凸显了生命的韧性强健,尤其当写到他们的爱情和婚姻时,那种生命力让生活透出了令人欣慰的亮色,感人至深。
  日常生活的文学叙述多以人物、情节本身推动故事的发展,而梁晓声没有把小说完全交给人物和故事,他给自己保留了绝对重要的地位,他穿插在人物和情节之间,帮忙解释,外加补充,以自己的意志重塑日常生活,他重塑的方式便是将人物的日常生活转移到社会历史的范畴。与其说这是一部日常生活史,不如说是梁晓声个人的大历史,这一点后两部尤为明显。周家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朋友时常聚在周家,在梁晓声笔下他们的聚会基本是政治讨论会,支起饭桌,摆上酒杯,他们摆起了时代历史的龙门阵。作者本是想通过众多的人物生命来映衬时代背景,正如《红楼梦》一般,读者能够通过繁复驳杂的日常生活描写感受环境细微的变化,但作者最终没有沉入日常生活中,而是从大历史的角度俯视他们。因此这些人物不免存在概念化的痕迹,正如我们认识的那些下岗工人、下海商人和贪官污吏,我们能从大历史中立即认出他们,却感受不到他们真实的存在。
  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现在看待历史已经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换种角度看,我们只有对事物多面把握,才能更为客观地评判,全面与客观是相辅相成的认识方式。梁晓声对社会历史有深入的思考,他的小说改变了以往的单纯浪漫,他自己也不断强调小说的现实主义,强调现实描写的客观性。
  《人世间》第一部的描写还较为细致,第二部第三部多以典型现象、典型因素为框架,搭建人物语言和故事情节。无论是工人下岗、房子紧缺、下海从商、读书上学等,挨着这些线索梳理下来,基本便能构建出社会现实的轮廓。几条线索叙述完毕之后,几家人便要来一次聚会,每个人都要对生活现实、社会体制发表言论,有底层的苦力、大学教授、政府官员、商海经理等等,他们慷慨陈词,借着酒力思想火花疯狂碰撞。每个人都能讲出一种道理,每种道理都有自身的合理性,最后不欢而散。跳出小说,我们发现这哪里是日常生活小说,这分明是几个聪明的脑壳在打架。这或许正是作者自己所说的“再全面一点”“再客观一点”。
  梁晓声对历史的思考无疑是多面的,这不代表他对社会历史没有坚定的信念。他不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浪漫主义者,却可以称为一位必然主义者。梁晓声自始至终关注现实生活,尽管他看到社会的种种弊端和困境,但他从未放弃历史进步的信念,这些信念从现实而来,也从未超越社会现实本身。换句话说,只要不放弃理想,未来便永远可期。这种思想不是浪漫,是务实。那些上山下乡的知青和工人虽然生活很苦,在生活中却得到了巨大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来自他们的历史身份;工业改革中有失败有迷茫,最终工厂领导跑来了业务解救了燃眉之急;体制中确实存在贪污腐败的现象,但还有那些坚守初心的干部不忘百姓,带领贫民区人民搬迁成功。梁晓声要为中国五十年书写一部希望的历史,它是必然前进、必然胜利的历史。《人世间》的百姓都有了好的归宿,即使现在不好将来也会好,越来越多的人搬进楼房;这一辈人受苦,下一辈人则会改变命运,孩子们要么读书好,要么找到幸福的婚姻;即使个人或有发展不足,但集体在不断进步。他们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他们最终都能拥有幸福。因为五味杂陈的生活无休无止,唯独幸福能够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栏目编辑:陈梦琪)
其他文献
一、统编教材对说明文写作的课程化建设  统编教材对写作体系进行课程化建设,说明文写作也得到加强,这体现在许多方面。  一是写作专题单列,说明文写作任务更为清晰明确。笔者在下表具体梳理了两版教材所涉及的说明文写作内容。  统编教材两个说明文单元均单列写作专题:“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与“说明的顺序”。两相比较,统编教材对说明表达的任务更为明确、集中。  二是写作专题的任务丰富,训练层次分明。统编教材写
期刊
《孤独之旅》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文章节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主要讲述主人公杜小康因家道中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的故事。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压迫着杜小康,同时也锤炼着他的意志。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就是环境描写,出色的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赏析环境描写是教学这篇文章的重难点。  学习目标  1.
期刊
司马迁承父职任太史令,后为李陵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为汉武帝近臣。友人任安被判极刑,写信给司马迁,求其援救,即所谓以“推贤进士为务”(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下同)。司马迁左右为难,许久没有回信。在任安受刑前,司马迁写就一封长信,即《报任安书》,以坦陈不能推贤进士的苦衷。司马迁为什么拒绝任安推贤进士的请求?他到底有什么苦衷呢?  一、对于世俗:唯伤心  遭遇世俗的歧视。司马迁本为太史令
期刊
《木假山记》是苏洵引物托喻的名作,前篇层析“木之升沉遇合”以类比人才“寿夭穷通”的遭遇,后篇形容三峰岌然不阿以寄寓三苏凛然自立的人格追求。对此,诸家多有一致的意见。但是,在分析“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的内涵和喻指时,又存在一定分歧。本文拟由此展开讨论,揭示埋藏在隐微的文字中的苏洵心态转变。  先引相关文段如下: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
期刊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是七年级下册的必读书目,笔者从“祥子的四次眼泪中梳理情节,文本的三类比喻中分析人物,作者的几处议论中明确中心”,探究整本书的阅读路径,引导学生主动去体悟书中的深刻内涵,最终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一、四次眼泪理情节,串起一生坎坷  本书中祥子共流了四次眼泪,每次流泪都折射出不同的心理,这四次眼泪串起祥子一生的坎坷。细细品读四次眼泪,挖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探讨悲剧产生
期刊
说起语文,我们会兴奋也会困惑,兴奋是我们前行的动力,而困惑又让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尽管有些思考并不成熟,有些行动未见成果,但我们始终在探寻中前行。下面呈上的,都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想法,与同道分享。  在喧嚣中学会冷思考,才能有自己的认识。  语文无疑是讨论最热烈也是被外界说道最多的学科。课程理论方面诸多问题争论不休,硝烟不绝;教学操作层面新主张、新做法、新模式层出不穷,“门派”林立。这一切,让许多
期刊
情境任务  热爱家乡是人类天然的情感。青少年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时代巨变,社会高速发展,每一个人所在的社区(乡村)都是这个时代发展的缩影,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精神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理应理解家乡文化图景及特点,研讨文化变迁的原因,认同、解释和传播乡土文化。  教学实录  1.价值讲述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有关预习作业,我们的主题是“家乡的变迁”,要求我们学习它背后所包含
期刊
一、梳理这五回中相关情节  师:我们上个星期看了《红楼梦》的41回到45回,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这5回,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有没有什么新的故事和情节让你很感兴趣,翻一下前面的回目,回顾起来可能快一点。(学生翻看书目)  生:妙玉茶杯,宝钗审黛玉,宝玉祭金钏儿,刘姥姥醉卧怡红院,凤姐茄子——茄鲞,黛玉和宝钗互诉衷心……  师:我梳理出三个事件: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凤姐生日,金兰契语。中间有茄鲞做法、巧姐
期刊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晚年作品,也是《稼轩词》中突出的爱国篇章之一。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三月,已在江西乡间闲居近二十年的抗战派元老——辛棄疾,被宰相韩侂胄任命为镇江知府。本以为能有所作为的辛氏很快发现,想“立盖世功名”的韩侂胄只是用北伐作幌子,捞取政治资本,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朝廷并无充分的准备。深感失望、气愤的词人登上京口(南北朝时镇江旧称)
期刊
我从事中学语文教材研究,至今已有40年了。  与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结缘,是一个偶然。1951年《人民教育》杂志组织批判《背影》之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被无理地拉黑,从此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销声匿迹。1978年,我看到朱自清先生的《春》重回中学课本,心情十分激动。于是,我就写了一篇《春》的分析文章叫《春的赞歌》。我将此文交给我供职的单位——原扬州师院中文系办的《语文函授》编辑部的一位编辑,他也没细看,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