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发展语言理解能力。让幼儿尽快学习语言,并学会使用优美的语言与人交往。运用诗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儿童的审美心理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客体和探究刺激。促进幼儿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创造等心理功能的发展。
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高标准、高起点的,如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胜,如何在与人交往时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好印象,语言表达是至关重要的。我想一个出口成章、语言优美的人一定会使与之交往的人产生好感。良好的语言素质是社交中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幼儿期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如何让幼儿尽快学习语言,并学会使用优美的语言与人交往,我认为对幼儿进行诗歌教学不失为一条捷径。运用诗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儿童的审美心理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客体和探究刺激。有利于促进幼儿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创造等心理功能的发展。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会,谈谈诗歌教学对提高幼儿语言素质的几点看法:
一、 欣赏诗歌,积累丰富的语言
诗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作者的情怀,通过形象和情景的描绘表现出来,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交融。一篇好的诗歌,往往以其优美的意境触动孩子的感情,使幼儿感奋,在审美的享受中,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操的陶冶。如教有关春天的作品时,先带幼儿到春天的大自然,丰富幼儿有关春天的感性认识,再让幼儿在与同伴自由的交流与讲述中丰富发展幼儿的语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欣赏理解作品。教师可以把诗歌内容绘成一幅图,配上音乐;或进行课件制作;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等与诗歌作品进行积极互动。让幼儿在色彩、线形、旋律、节奏和语词所构成的形象动态中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和情感变化。幼儿浮想联翩,在与诗歌作品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常会遇到幼儿不理解的较为深奥的词语,如果中途插入词语解释,往往会中断幼儿对诗歌的注意力和思维,从而影响其对内容的理解,课堂气氛也会受到影响。而事先让幼儿掌握新词的含义,其后再引入诗歌的教学,则效果较好。如教诗歌《会飞的花朵》时,“汇成鲜花的海洋”是需要理解掌握的,教学前,我将幼儿园五颜六色的盆花集中在一起带领幼儿去感受和体验。孩子们亲临其境很快就理解了“汇成鲜花的海洋”是形容把许多的鲜花集中在一起,多得像宽阔的大海。这样,教师教诗歌时幼儿很快就能理解并掌握诗歌意境……当到公园春游时,看见许多盛开的鲜花,幼儿不由自主地运用了诗歌中“汇成鲜花的海洋”来形容满园的春色。
二、精心设疑,培养语言的生动性
一般教师的提问往往是顺着教材的思路来进行的,答案也是诗歌中的“原话”,根本不需要孩子自己通过理解去整理答案,只要机械地记忆就可以了。这种方法不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当然,这类问题在帮助孩子记忆方面有其一定作用,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运用精心设疑的提示教学?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大量的“开放性问题”。所谓“开放性问题”就是指与作品有关但需要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回答的异类问题,这类问题能大大地拓展孩子的思维,也为孩子使用、理解作品的语言结构提供了机会。比如,教《阳光》这首诗歌: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听了这首诗歌,你觉得阳光还会怎样?孩子根据前面的句式说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诗句。如:阳光,在天上飞着/阳光,在操场上跑着/阳光,在水里游着/阳光,在地上打滚/阳光……
三、感情诵读,培养语言的流畅性
澎湃的激情,飞腾的想象,深邃的意境,和谐的韵律,是诗歌的四大特征。朗读诗歌,应结合运用各种技巧进行声音造型,正确生动地再现这些特点。应从整体出发,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随着想象的翅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运用句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音量的强弱粗细、节奏的转换变化,把内心视像转化富有激情的声音,收到声中有画、声情并茂的效果。同时,要运用短暂停顿分清声部,通过重音拖长突出韵脚,从而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由于受知识经验的局限,幼儿对诗歌的朗读不能像成人那样从从容容地通过文字的阅读直接把握,而是要靠老师动情形象的传递来学习。教师对诗歌本身的理解把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翻译”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切准诗歌的情感基调,为教学情感的准确投入作准备。在朗诵、讲解诗歌时,教师的情感投入应是真实充分的,即是教师本人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的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而非矫揉造作或随意曲解,教师情感的真实充分的投入,其实就是帮助幼儿有效、形象地接受诗歌的一种重要方法,诗歌所承载的很多情感信息传递,往往不是靠教师直接的“告诉”或理性的讲解,而更主要的是以情激情,以情感人,让幼儿在欣赏教师朗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比如:在诗歌《悄悄话》中,当我朗读到“让我轻轻叫一声老师妈妈”时,泪水禁不住往下流。由于教师真实情感的充分投入,幼儿慢慢地理解和体会依依惜别的那种感人之情,有的孩子也留下了动情的泪花。有了诗歌朗诵声情并茂的基础,对幼儿日常口语表达的流畅性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在进行语言交流时,经常灵活运用诗歌中的优美词句,家长、老师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在运用丰富、流畅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惊叹幼儿园教育活动给孩子带来如此大的变化,有的家长甚至表示要加强普通话会话能力,因为他们担心自己说不过自己的孩子。
四、挖掘诗意,突显语言的思想性
幼儿诗歌所蕴含的独特的美育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其它幼儿文学体裁作品所不能替代的,也是其最突出的特点所在。因此,我认为诗歌教学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充分挖掘诗歌蕴含的美的信息上,并加以准确解读,帮助幼儿主动去感受,主动去建构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所谓重点要大胆突出,一是要准确理解诗歌教学的教育价值所在,把握其精髓,并大胆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去促使目标的实现。二是要明确幼儿对诗歌的学习是以欣赏为主,而非教师的讲解。教师应为幼儿完整的诗歌欣赏,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还要保证有充分足够的欣赏时间。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再现角色活动的仿真教学,提高幼儿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提高诗歌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如教学《小白免过桥》,附诗歌:“小白兔,过小桥,走到桥上瞧一瞧;山羊公公过来了,摇摇摆摆走上桥。小白兔,往回跑,站在桥头把手招:‘山羊公公,您走好!山羊公公,您先过桥。’河水听了哗哗笑,小鱼听了蹦蹦跳,都夸白兔有礼貌。我课前准备了一条平衡木,请别班的幼儿和我合作表演小兔过桥的情景。我边表演边朗诵,幼儿看后既容易理解诗歌的内容,又能身临其境地模仿表演,从而加深了印象,使幼儿在体验角色的情感过程中,逐渐学会体验诗歌中语言的思想性,并通过小组讨论要向诗歌中谁学习?学习什么?逐渐领悟诗歌中小白兔尊重长者,有礼貌的正确积极的情感。
诗歌教学是一项有待幼教工作者去发掘和发展的教育实践,有待于深入探索的理论科学。诗歌教学给幼儿 以丰富的精神食粮,并以其强烈的趣味性,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其蕴含的文艺性,滋养幼儿的美学根基,还以其严谨的科学性,使幼儿萌发逻辑思维的嫩芽。我们必须将诗歌教学纳入课程计划,让诗歌教学正规化、制度化,而非随心所欲地东开一枪,西放一炮,并且要注意将诗歌欣赏有机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总之,要做诗歌教学的有心人,为幼儿营造一个学习诗歌的良好的环境。幼儿喜欢蹦蹦跳跳、唱唱笑笑,天真无邪的本质和充满童稚的激情,以及愉快的接受教育的纯真受体,又给诗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样就达到了教与学两头热的好效果。诗歌教学,是幼儿教学实践的重要课程,教师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正确引导,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提高幼儿的语言素质,为幼儿今后的语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高标准、高起点的,如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胜,如何在与人交往时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好印象,语言表达是至关重要的。我想一个出口成章、语言优美的人一定会使与之交往的人产生好感。良好的语言素质是社交中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幼儿期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如何让幼儿尽快学习语言,并学会使用优美的语言与人交往,我认为对幼儿进行诗歌教学不失为一条捷径。运用诗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儿童的审美心理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客体和探究刺激。有利于促进幼儿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创造等心理功能的发展。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会,谈谈诗歌教学对提高幼儿语言素质的几点看法:
一、 欣赏诗歌,积累丰富的语言
诗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作者的情怀,通过形象和情景的描绘表现出来,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交融。一篇好的诗歌,往往以其优美的意境触动孩子的感情,使幼儿感奋,在审美的享受中,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操的陶冶。如教有关春天的作品时,先带幼儿到春天的大自然,丰富幼儿有关春天的感性认识,再让幼儿在与同伴自由的交流与讲述中丰富发展幼儿的语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欣赏理解作品。教师可以把诗歌内容绘成一幅图,配上音乐;或进行课件制作;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等与诗歌作品进行积极互动。让幼儿在色彩、线形、旋律、节奏和语词所构成的形象动态中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和情感变化。幼儿浮想联翩,在与诗歌作品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常会遇到幼儿不理解的较为深奥的词语,如果中途插入词语解释,往往会中断幼儿对诗歌的注意力和思维,从而影响其对内容的理解,课堂气氛也会受到影响。而事先让幼儿掌握新词的含义,其后再引入诗歌的教学,则效果较好。如教诗歌《会飞的花朵》时,“汇成鲜花的海洋”是需要理解掌握的,教学前,我将幼儿园五颜六色的盆花集中在一起带领幼儿去感受和体验。孩子们亲临其境很快就理解了“汇成鲜花的海洋”是形容把许多的鲜花集中在一起,多得像宽阔的大海。这样,教师教诗歌时幼儿很快就能理解并掌握诗歌意境……当到公园春游时,看见许多盛开的鲜花,幼儿不由自主地运用了诗歌中“汇成鲜花的海洋”来形容满园的春色。
二、精心设疑,培养语言的生动性
一般教师的提问往往是顺着教材的思路来进行的,答案也是诗歌中的“原话”,根本不需要孩子自己通过理解去整理答案,只要机械地记忆就可以了。这种方法不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当然,这类问题在帮助孩子记忆方面有其一定作用,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运用精心设疑的提示教学?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大量的“开放性问题”。所谓“开放性问题”就是指与作品有关但需要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回答的异类问题,这类问题能大大地拓展孩子的思维,也为孩子使用、理解作品的语言结构提供了机会。比如,教《阳光》这首诗歌: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听了这首诗歌,你觉得阳光还会怎样?孩子根据前面的句式说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诗句。如:阳光,在天上飞着/阳光,在操场上跑着/阳光,在水里游着/阳光,在地上打滚/阳光……
三、感情诵读,培养语言的流畅性
澎湃的激情,飞腾的想象,深邃的意境,和谐的韵律,是诗歌的四大特征。朗读诗歌,应结合运用各种技巧进行声音造型,正确生动地再现这些特点。应从整体出发,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随着想象的翅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运用句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音量的强弱粗细、节奏的转换变化,把内心视像转化富有激情的声音,收到声中有画、声情并茂的效果。同时,要运用短暂停顿分清声部,通过重音拖长突出韵脚,从而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由于受知识经验的局限,幼儿对诗歌的朗读不能像成人那样从从容容地通过文字的阅读直接把握,而是要靠老师动情形象的传递来学习。教师对诗歌本身的理解把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翻译”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切准诗歌的情感基调,为教学情感的准确投入作准备。在朗诵、讲解诗歌时,教师的情感投入应是真实充分的,即是教师本人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的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而非矫揉造作或随意曲解,教师情感的真实充分的投入,其实就是帮助幼儿有效、形象地接受诗歌的一种重要方法,诗歌所承载的很多情感信息传递,往往不是靠教师直接的“告诉”或理性的讲解,而更主要的是以情激情,以情感人,让幼儿在欣赏教师朗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比如:在诗歌《悄悄话》中,当我朗读到“让我轻轻叫一声老师妈妈”时,泪水禁不住往下流。由于教师真实情感的充分投入,幼儿慢慢地理解和体会依依惜别的那种感人之情,有的孩子也留下了动情的泪花。有了诗歌朗诵声情并茂的基础,对幼儿日常口语表达的流畅性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在进行语言交流时,经常灵活运用诗歌中的优美词句,家长、老师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在运用丰富、流畅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惊叹幼儿园教育活动给孩子带来如此大的变化,有的家长甚至表示要加强普通话会话能力,因为他们担心自己说不过自己的孩子。
四、挖掘诗意,突显语言的思想性
幼儿诗歌所蕴含的独特的美育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其它幼儿文学体裁作品所不能替代的,也是其最突出的特点所在。因此,我认为诗歌教学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充分挖掘诗歌蕴含的美的信息上,并加以准确解读,帮助幼儿主动去感受,主动去建构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所谓重点要大胆突出,一是要准确理解诗歌教学的教育价值所在,把握其精髓,并大胆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去促使目标的实现。二是要明确幼儿对诗歌的学习是以欣赏为主,而非教师的讲解。教师应为幼儿完整的诗歌欣赏,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还要保证有充分足够的欣赏时间。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再现角色活动的仿真教学,提高幼儿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提高诗歌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如教学《小白免过桥》,附诗歌:“小白兔,过小桥,走到桥上瞧一瞧;山羊公公过来了,摇摇摆摆走上桥。小白兔,往回跑,站在桥头把手招:‘山羊公公,您走好!山羊公公,您先过桥。’河水听了哗哗笑,小鱼听了蹦蹦跳,都夸白兔有礼貌。我课前准备了一条平衡木,请别班的幼儿和我合作表演小兔过桥的情景。我边表演边朗诵,幼儿看后既容易理解诗歌的内容,又能身临其境地模仿表演,从而加深了印象,使幼儿在体验角色的情感过程中,逐渐学会体验诗歌中语言的思想性,并通过小组讨论要向诗歌中谁学习?学习什么?逐渐领悟诗歌中小白兔尊重长者,有礼貌的正确积极的情感。
诗歌教学是一项有待幼教工作者去发掘和发展的教育实践,有待于深入探索的理论科学。诗歌教学给幼儿 以丰富的精神食粮,并以其强烈的趣味性,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其蕴含的文艺性,滋养幼儿的美学根基,还以其严谨的科学性,使幼儿萌发逻辑思维的嫩芽。我们必须将诗歌教学纳入课程计划,让诗歌教学正规化、制度化,而非随心所欲地东开一枪,西放一炮,并且要注意将诗歌欣赏有机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总之,要做诗歌教学的有心人,为幼儿营造一个学习诗歌的良好的环境。幼儿喜欢蹦蹦跳跳、唱唱笑笑,天真无邪的本质和充满童稚的激情,以及愉快的接受教育的纯真受体,又给诗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样就达到了教与学两头热的好效果。诗歌教学,是幼儿教学实践的重要课程,教师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正确引导,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提高幼儿的语言素质,为幼儿今后的语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