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古稀老人的“倾世之恋”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z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家增,河北省邯郸县东辛庄村人,一位74岁的老人,把爱国拥军视作毕生信仰和追求,倾尽一生的热情与执著诠释着“能活100岁、拥军100年”的铿锵誓言,演绎了一段感天动地的“倾世之恋”。
  一次“温暖”,成就永恒拥军情怀
  张家增出生在邯郸县东辛庄村,他的父亲和兄长都是军人。父亲临终时身上还残留着敌人的弹片,让他清晰地知道:国强则民安,国破则家亡。
  一个傍晚,张家增外出被一辆卡车撞倒,左腿骨折,流血不止,肇事司机逃逸。危急时刻,3名解放军战士把他送到医院,垫付了医疗费,并为他献血600毫升。
  康复出院后,张家增多次到驻军部队寻找“救命恩人”,却未能如愿。一位部队领导对他说:“军民一家亲,部队官兵为人民群众做事是应该的。”一句话深深震撼了张家增。
  从此之后,每逢“八一”、“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张家增都要去光荣院看望军烈属、残疾军人,到驻地部队走访慰问,开展军地联谊。
  一次,张家增外出时碰见一位军嫂因失血过多休克,他二话不说赶紧帮忙将人家送往医院救治,并且不顾年事已高和众人的反对,毅然为她献血200毫升。
  张家增在火车站正对面黄金地段曾有一处老宅。当时有许多人找他想出高价买下经商,都被回绝。大家都在想:“这怪老头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直到一座二层小楼落成,外墙中央用水泥雕刻的“拥军招待所”几个鲜红的大字映入人们眼帘,大家才明白,原来张家增个人出钱为过往军人盖起了“拥军招待所”。从此,夜幕中的火车站多了一位接站的老人,他手举的牌子上赫然写着:“现役军人,一律免费”。
  每当老兵退伍时,张家增几乎天天去车站接人。这一天,张家增接送完最后一批客人,回到招待所已是深夜,忙碌了一天的他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张家增从睡梦中吵醒,真巧,原来是他两年前送走的那批邯郸籍战士退伍回来了,由于时间太晚,想在“拥军招待所”住一夜。“你们等着,我马上过去。”放下电话,张家增赶紧往车站赶。天冷得出奇,他的关节炎发作了,右膝疼痛难忍,可张家增心里焦急万分:“战士们坐了这么久的车肯定累了,或许从南方过来衣服单薄……”他忍着疼痛把战士们接到“拥军招待所”,又和老伴忙活着给战士们倒热水、煮面条,直到战士们休息。
  寒来暑往,张家增究竟接送了多少过往军人,连他也记不清,但上千封感谢信无不记录着他深深的“拥军情”。
  后来,“拥军招待所”因城市改建而被迫拆迁,但张家增的拥军之情却并没因此终结,他陆续开起了“拥军洗车店”、“拥军照相馆”等。
  一辆“大篷车”,释放永恒拥军情怀
  在古城邯郸街头,市民们总能看到身着旧军装的张家增,脚踏三轮大篷车,载着不同主题的宣传图片进行移动宣传的场景。
  对张家增来说,每个月都有不同的宣传主题:三月是雷锋宣传月,七月是“党建和‘征兵’”宣传月,八月是“中国梦、强军梦”宣传月。这些年,他走到哪里就把党的政策、拥军的理念传播到哪里,机关、厂矿、部队、学校、农村,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从炮火硝烟的战争年代讲到当今中国的发展壮大,从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感人故事讲到如何争当新时期四有革命军人;张家增用生动的图片和简洁明了的话语鼓励大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贡献。
  新兵入伍时,张家增还带上印有“参军光荣”、“欢迎新战士入伍”等字样的横幅来到驻地部队,给新战士讲“迈好第一步,争当合格兵”,送上纪念品。老兵复退时,他又到部队给大家上一堂“退伍不褪色,发扬好传统”的传统教育课。
  截至目前,张家增已走访全国80家部队单位,为3万余名官兵宣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国防知识,行程约2万多公里,费用全部自筹。此外,他还是30多所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已为广大师生义务讲课2000多场,受教育师生达2万余人。
  每逢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张家增都要踊跃宣传。香港回归,他亲自设计制成迎香港回归宣传“大篷车”,选用墨玉石料雕刻香港回归纪念碑,被河北省博物馆收藏;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他印发手帕3000多条,上面印着“1978有啥吃啥,2008吃啥有啥”的字样,实实在在的一句话道出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十一”黄金周,举国欢庆,北京游人如织,张家增瞄准这一时机义务宣传。他不顾一路劳顿,带着沉甸甸的宣传展品踏上了从邯郸到北京的列车……在候车室、地铁上、旅馆、大街上,张家增不失时机地向中外游客宣传中国走过的辉煌历程,人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从青藏铁路通车到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声情并茂的讲解不仅让国人受教育,还吸引了许多外国朋友,一些美国游客将展示中国发展历程的宣传品带回本国进行传播。
  这些年,张家增的足迹踏遍了邯郸、石家庄、北京等地,发放的宣传纪念品数万件,制作展板上千套。别人都说他对拥军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而在笔者看来,报国岂只在战场,张家增就是一面红色的旗帜,猎猎飘扬,撼动四方。
  红色展馆,映照永恒拥军情怀
  漫漫拥军路,拳拳赤子心。拥军优属已经成为张家增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成为流淌在他血液里的不变情怀。对拥军事业发自内心的忠诚和挚爱,是他生活的神圣参照系。为此,他付出了全部的情感。
  张家增创建了五个红色展馆(室):“邯郸县人民武装部国防教育基地”、“东辛庄学校德育展室”、“世纪路小学红色教育展室”、“马堡村爱国教育展馆”、“邯郸市一中南校区德育展厅”。
  在这些展馆(室)里,有近代国家战争局势、建国后我国国防建设等文史资料,有民兵红樱枪、民兵大刀、边区造手榴弹等实物展品,有支前所用的小推车、织布机等。在这里,从香港澳门回归到神州系列飞船上天,从马车、独轮车到中国第一台9寸电视机,中国成长的点点滴滴都能得到见证……为了得到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张家增不惜远赴北京、上海、黑龙江等地,跑遍了各古玩市场、图书馆和旧书摊,其中的甘与苦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
  几十年来,张家增的拥军之路幸福而坎坷。他的老伴患有脑溢血后遗症行动不便,三个儿子均已下岗,他自己也有脑血栓,家中经济捉襟见肘。尽管生活困难,但张家增的拥军情怀依然如故,他还把县委、县政府对他家庭的照顾和救济全部用于拥军。
  “既出钱又出力,到底图个啥?”有人对此很不解。也有人叫他“傻子”,还有人说他想出风头。面对这些冷嘲热讽,张家增依然痴心不悔:“我没有多少积蓄,不能象一些企业家们有大笔的资金投入到国防建设中,但我位卑未敢忘忧国,我有满腔的热情,生命不息,拥军不止,我愿永远做一个‘正能量’的搬运工。”
  是的,这是他无悔的选择。他热爱拥军报国,热爱献身国防的将士们,热爱国防教育!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和对军队的炽热之爱是他不竭的力量源泉。他把它作为毕业的事业和追求,甚至把生命融进了拥军事业!
  面对执拗的丈夫,他的老伴默许了;面对固执的父亲,孩子们认可了;面对矢志不渝的“拥军迷”,社会上许多人也由不理解,变成理解他、敬佩他、支持他、学习他。
  如果没有信仰,没有追求,平凡只能在平凡中徘徊;而拥有了追求,才能拔起擎天的巨木,才能升腾冷漠的生命,平凡于是孕育了伟大。爱国拥军就是张家增平凡而又执着的追求,因为热爱,他深情地演绎着自己的人生;因为执着,他微笑着迎接挑战勇往直前,谱写了一曲动人而又不平凡的拥军恋曲。
其他文献
2015年12月27日,《雷锋》杂志社联合厦门工行开元支行、美禾支行党支部共同举办的雷锋事迹报告会,在厦门雷锋文化艺术馆召开。厦门工行开元支行行长傅安东、党支部书记林民苏,厦门工行美禾支行行长周燕滨,中国将军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朱剑平,厦门雷锋文化艺术馆馆长、《雷锋》杂志品牌主管、“雷锋之花”袁雪雪,厦门雷锋艺术馆顾问杨宗华以及厦门工行党支部党员等30余人参加。  报告会上,袁雪雪通过大量真实的事例
期刊
持续半个世纪之久、至今依然保持着热度与鲜度的学雷锋活动,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们的父辈激情燃烧起的社会实践。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开启这一伟大实践的推动者,是毛泽东等德高望重的老一辈,然而人们也许不曾了解,许许多多关注和致力推动新中国走向前进的普通人一同参与和推进了这一进程。正是这些普通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力量,触发了伟人豪情挥洒为一个普通士兵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撼动中国半世纪的大字。  时间回溯到学雷
期刊
年过六旬的王英杰曾是开封市一位坐拥千万身家的房地产商。7年多前,他放弃生意、倾尽经商近30年的1000多万元积蓄,建成河南省唯一一座公益性道德讲堂——开封敦复书院。他举微薄之力致力拯救滑入谷底的国人道德,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了一处“精神高地”。  王英杰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带领全家三代、10多口人义无反顾回报社会,助学、修路、捐善款,以道德思想和行为帮助他人、感化他人,促使更多的人回归祖国
期刊
67年前,年仅19岁的董存瑞舍身一举,定格为我们对英雄的永恒记忆,激励着一代代人成长。  今天,在河北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园里,“以此木代替烈士遗骨”的烈士墓中,一块木牌还在无声地诉说;在辽宁锦州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纪念馆,大量实物和历史照片真实地记录着英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记者一路追寻,听熟悉董存瑞的人讲述英雄的故事。  董存瑞的教导员宋兆田——  “我听不清董存瑞在喊什么,但我看到他拉响炸药包。”
期刊
日前,福建海洋研究所举办的“2015年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国家海岸带综合管理官员研修班”圆满完成,来自马来西亚、孟加拉、缅甸、斯里兰卡、泰国、伊拉克、印度尼西亚,越南等8个亚洲国家的23位官员通过研修班,了解了雷锋的生平事迹,学习了雷锋文化与雷锋精神。  据悉,中国对外援助培训项目作为国家外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技术知识上的相互交流研讨,更是文化上的传播与共通。把学雷锋活动融入到援外培训中是
期刊
1921年的7月,在南湖浩渺烟水中驶近的游船燃烧起七月的欲望,庄严宣告历史性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是先进思想和文化的辐射地。  84年后,在纪念我们党成立84周年之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发表了《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文章。精辟概括了“红船精神”的内涵:“开天
期刊
20世纪60年代,《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抢救集体财产的故事传遍全国。50年来,主流媒体对于此事的宣传中,前后有着两个明显的变化:一开始以扳道工人作为小姐妹的主要救命恩人来歌颂,到了90年代开始翻转为歌颂当年事件中的第一救助人——“右派”哈斯朝鲁为主要救命恩人,此说法一直延用至今。位于白云鄂博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展览馆也延续了这种说法。但在本刊记者的现场采访中,却发现了另一个长期被忽视的、在抢救小
期刊
【英模小传】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0岁起参加儿童团,14岁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1945年进入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任妇救会秘书,后任主任。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部队突袭云周西村,刘胡兰在敌人威逼利诱下毫不畏惧、视死如归,以“怕死不当共产党”的大无畏精神,牺牲在敌人铡刀下,年仅15岁。她牺牲后,毛主席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
期刊
“我们是传播雷锋精神的种子,我们是创建‘雷锋疗养院’的先行者、排头兵,我们期待与您携手共建‘雷锋疗养院’。”12月18日,雷锋诞辰75周年当天,杭州疗养院正式组建“锋行疗远”志愿者服务团,为打造“雷锋疗养院”探路实践。  活动中,浙江省政协原政协主席李金明,雷锋生前连老连长虞仁昌,《雷锋》杂志社总编辑陶克以及浙江省、杭州市文明办相关领导,浙江省学雷锋公益服务中心和杭州雷锋的士车队、爱心车队的代表,
期刊
事件回放  5月3日中午,D5185动车上,一位八旬老人在女儿陪同下乘车到华西医院看病,因节后人多,老人和女儿只买到了一张达州到营山的座票。火车到达南充后,老人便被座位的主人,刚上车的一名女大学生“请”起来,老人的女儿恳请女大学生和老人“挤一挤”,被拒。大约5分钟后,一名中年男子将老人让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故事本应到此结束,然而老人女儿和女大学生接下来的对话却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老人的女儿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