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发表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uh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风刚刚过去,尾风的劲吹带来的清爽凉意依旧装饰着南国的早晨,在睡意迷蒙中,从车声与市声的间隙处,隐隐能听到海滨传来阵阵委婉的涛声。这时电话响起,一接,喜出望外地跃身坐起:来电者竟然是近30年不见的老师许涛主任,声音依旧那么健朗,声调依旧那样于亲切中带着几许甜糯。
  许涛老师可能早已经不被人称呼为“许主任”了,他后来当的是中学校长。但我上学的那个时候,中学的领导机关叫作革命委员会,负责人便称为革委会主任。那是一个将语文叫作“政语”,将物理叫作“工业基础知识”(简称“工基”,其实不全是工程力学之类的东西,也包含部分工业化学),将化学叫作“农业基础知识”(简称“农基”,还包括一些农药知识,应该有生物学的内容)的时代。许主任从邻近的公社中学调来,身体发福,个头高大,声音健朗,微笑中带着乡土气的甜糯。
  高大而微笑着的许主任没有给我上过课,当然更没上过我们的“政语”,但他应该是我写作之路的启蒙老师。那时候我们有几个喜欢写作的文友,常常一起议论,觉得最有用处和前途的写作就是写一种文体:广播稿。每天中午下课以后,从食堂前面台阶上排放的蒸笼里取到自己的饭盒,花2分钱打得一份青菜汤,便回到教室吃饭。这时候广播喇叭正好播送本县新闻。能够写篇稿子上广播就成了我们几个学生当年的梦想。我们还经常讨论,包括写作素材的选择,例如大队办公室半夜被撬,算不算得上一则新闻,这样的讨论若干年以后还经常被当年的同伴提起。我们讨论着,“写作”着,然后就是频频投稿。那时候投稿很简单,只要将写好的稿件糊在信封内,将信封剪去一角,不需要贴邮票,就能寄送到新闻广播部门。一般来说,寄去的那些稿件都石沉大海。偶尔,会收到编辑部发来的回信以及退回的稿件,幸好同学之间也不讪笑,有的倒是好奇和羡慕。好奇的是那些被称为编辑的人回信会怎么写(通常是打印的统一格式的信函,內容不外乎感谢作者同志投稿,对于这份稿件不能采用深感遗憾,并鼓励多多投稿,多多支持),羡慕的是我们居然能够写稿并有勇气投稿。那时许主任所领导的新团中学高二(1)班,真是一个难得的集体社会。
  一天,班主任老师通知我,到学校革委会主任室去一趟,许主任找我。我怀着忐忑在下课后去找许主任,许主任微笑着招呼我坐下,那声音特别甜糯,我的心才稍安一些。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封用较大型号牛皮纸封着的信件,从里面抽出一叠信纸,从那信纸背面映出的“远景大队革命委员会”信头红字,我一看就明白了,是我寄出去的大作——我那时候挪用了父亲所供职的大队的信纸。还没来得及弄明白这投稿为什么到了许主任这里,许主任就主动跟我打招呼:你投稿时忘记写你的名字,这信就被广播站退到学校了,没有收信人的名字,我们就拆开了,请你不要介意。我稍安的心立即又暴跳起来,什么话也说不上来。然后许主任慈祥地表扬道,这篇报道写得不错,文字通顺,条理清楚,接着用笔在稿件上勾画起来,说这里需要填上一些具体的数据,如用勤工俭学的钱为班级购买了多少册图书等等,并告诉我,重新誊抄,拿到学校来盖上革委会的公章,因为报道稿件需要对事实负责,因而有公章人家才敢使用。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新闻报道类的投稿需要盖章,还需要有一些具体数据。誊清的“二稿”经过许主任审核,盖上学校革委会的公章,再次投出,不久果然被县广播站采用。这是我的第一次“发表”,全班同学都在教室吃午饭的时候,不期然地听到县广播站播音员以甜美的音调播送我们班的新闻,那是一种我从未体验过的荣耀与自豪。
  许主任在忙碌中还送给我他曾经读过的一些书,包括如何写新闻报道之类的小册子。我由此知道许主任是位标准的写作爱好者,发表过许多作品。正因为他在这方面的特殊造诣,后来他被调到市党史办,编出了高质量的党史材料,再后来又潜心研究本县方言,至八十岁仍笔耕不辍,其精心研究的成果为我所熟识的方言专家所称许。我当年为老师的写作才能而骄傲,今天则为老师的学术成就而自豪。
  受到许主任的熏陶、教诲和帮助,我那时一度成了新闻报道的多产写作者,甚至出了校门回到生产队,也经常将一些农村“新闻”,如农民如何搞绿肥、如何实现“圈养鸡”等写成报道,在县广播站广播。这些报道从来不署作者名,也没任何稿费,但它们的“发表”,对我的写作自信心是一种极大的鼓励。
  凭着这样的自信心,我后来走上了吃文字饭的职业道路。也许连许主任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走上这条路的自信,来自中学时候的第一次“发表”,实际上来自他的点拨、鼓励与帮助。
  许主任在电话中说他已经年届八十,身体也有过一点状况,话语之间略带迟暮之感。但我了解了他这些年的功业,深为感佩。昔日的母校已经更改了校名,所在的公社和大队都已经不复存在,然而老师却依旧声音健朗,音调甜糯,特别是仍然文思如泉,宝刀常年不老,这都令学生特别感到欣慰。
  朱寿桐:人文社科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编辑 木木 691372965@qq.com
其他文献
听手机铃声也能丰胸?相信很多人会断定这是骗人伎俩,但现实生活中偏偏有不少女孩子上了当。广州的一个团伙,就靠所谓的“丰胸铃声”连环作案,骗了一群女孩近10万元。    发明“丰胸铃声”    申学东今年26岁,生于甘肃省临潭县。2007年夏,他和女友杨琦从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专业毕业后,一起南下广州,租住在白云区三元里城中村,成了一对蚁族。  折腾了40多天,申学东才进了一家电子贸易公司做业务员
期刊
2009年4月13日傍晚,法国北部的诺尔省一名65岁的男子使用猎枪从自家屋内向外射击,打中正在他家门口的一对年轻夫妇,两人因伤势严重身亡;不久后,希腊一名19岁学生在首都雅典一所职业培训学校开枪打伤3人后自杀……  短时期内,包括德国、法国、芬兰、荷兰以及希腊等欧洲国家发生了一系列大小不一的枪击事件,震惊了欧洲社会各界。一向安全的欧洲正在步美国枪击案频频发生的后尘,欧洲各国舆论界为此还发出了禁枪的
期刊
爸爸的生日是阴历四月初六,公历五月一日。今年劳动节他正好来北京看我,我就在北京帮他过五十岁生日。我按照我的方式于零点零分,准时向他发出了祝福短信:“老爸,happy birthday。”晚上,在饭馆里请他吃饭,当然少不了吃生日蛋糕、吹蜡烛、许愿等仪式;而少了吃长寿面、磕头闹寿的传统方式。送走爸爸,我忽然有了一丝遗憾:我们往往记住了生日的公历时间,吃生日蛋糕,发祝福短信,我们越来越像西方人一样过生日
期刊
穷孩子股市掘金    1968年,汪建中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汪家家境贫寒,父亲汪方才是名山村教师,汪建中3岁时,母亲猝然离世,失去母爱庇护,小小年纪的他,过早尝到了人世间的凄苦。那时候,他天天盼着过年,这样就能吃上一碗带肉的泡饭。  每当饥肠辘辘,汪建中见谁家烟囱冒烟,便往谁家跑。一次,他来到邻居王大娘家:“大娘,我饿啦!”王大娘赶紧给他盛上满满一碗米饭。汪建中头也不抬,狼吞虎
期刊
2009年11月,当《南通日报》旗下的《江海晚报》高级记者王广祥拿到香港法院对侵权方———夏菲尔出版有限公司颁布的禁制令时,表面平静内心却激动万分。这不单单是一纸法律文书,这代表着内地记者首次在境外,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并大获成功。这起境外侵权官司,王广祥一打就是六年。  不久前,中国记协专门就王广祥的维权经历,向中央有关部门通报,认为这是中国内地记者首次在境外获得全胜的新闻作品侵权官司
期刊
他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小车司机;他是一个体恤下属的好上司。当上司将手伸向公款,并授意司机将其家庭开支以各种名目报销时,老实司机胆战心惊,良心难安。于是,他留了一手,记下了用于上司开支的每一笔账。若干年后,上司事发,可他拒不承认贪污,直到有一天,那本“小司机日记”摆在了他面前……  不料,小司机举证恩人上司,却遭到了世俗的“围剿”!    幸遇好局长,小司机鞍前马后当心腹    1998年3月,河南小伙
期刊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2021年,党中央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
期刊
在我少年时期,文学是所有梦想中最简单的。它不需要附加太多的条件,阅读,生活,写作,于是梦想就展开了。但后来才知道,这些朴素的想法并不能梦想成真,我甚至一段时间以为文学的梦想是最艰难的。我们要在文字中想象一个世界,建构一个世界,哪怕只是世界的一个角度一个段落,谈何容易。也许终其一生,我们都是在接近这个梦想。这就是文学的辽阔和崇高。  我在大学已经待了整整四十年。如愿以偿,从最初的文学梦想到以文学为业
期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夏天,我到婶子家借喷雾器。一进门,婶子在拆毛线,拆好的毛线弯弯绕绕,团成一圈放在报纸上。婶子把开水倒在脸盆里,用一根竹枝挑着毛线团,在开水里一点点烫直。  我瞅了一眼,水盆里的水在慢慢地变红,又看到线团腾出的地方赫然露出“人民日报”这几个大字。我歪着头接着看下去,又有几个字了露出来——“哦,香雪”,好吸引人的题目呀!我挪了挪剩下的线团儿,看到了作者是铁凝。我就手把线团递给婶子
期刊
洗手过勤更易染病菌  为了有效预防疾病传染,人们往往认为勤洗手是个良好的习惯。然而,据日本中日新闻网日前报道,过度洗手会让手上皮肤皲裂,使皮肤更容易沾上细菌并感染炎症。因此,手并不是越勤洗就越好。   日本横滨市野村皮肤科医院院长野村有子说:“往年,手皲裂的患者在11月天气变冷后会陆续增多。而2009年由于新型流感呈蔓延趋势,人们从夏季开始就非常注意手的卫生,手皲裂患者也开始增多。”患手皲裂的人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