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幼儿园转岗教师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来源 :早期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2322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江苏省幼儿园转岗教师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江苏省不同地区中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的准入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既有被迫服从上级人员调动安排的原因,也有受政府优惠补偿政策影响或寻求自身更好的发展而自动申请转岗的原因。在调查中发现存在转岗准入条件未落实、转岗培训模式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转岗教师普遍面临着教育理念不清晰、培训压力大、身份认同迷失、职前情绪低落等方面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转岗教师;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3-0035-05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显著提高,但是受我国学前教育现有发展水平限制的影响,各地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很不完善。对此,国务院在《关于當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为尽快改变幼儿园师资严重匮乏的现状,一些地区已有相當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已经或者正在转入学前教育,在中西部地区以及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如此。
  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是當前我国面对基础教育基本形势作出的一种有效应对策略——部分中小学由于生源减少,教师开始超编,出现一定的闲置中小学教师,将超编教师转移到师资不足的幼儿园,既避免了闲置,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當前我国幼儿园教师缺乏的现状,但与此同时,转岗教师也面临着众多挑战。我们认为切实了解转岗政策的实施状况,分析转岗教师转岗的原因、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对策,能促进转岗教师更好地发展,促进学前教育体制与机制的完善。
  二、调查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调查江苏省南京市和镇江市的转岗教师状况,透视江苏省转岗教师的政策实施状况、转岗教师的生存状态、专业状态、转岗条件、培训状态、面临的挑战及内心的需求,发现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为转岗教师更好地适应幼儿教师岗位提供必要的政策建议和制度保障。
  三、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
  通过前期问卷调查了解转岗教师的转岗背景、原因、转岗前后的培训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等,了解在转岗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初步分析原因。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其中镇江28份,南京22份),回收有效问卷41份。
  (二)个案研究
  对个别转岗教师的深度解读和剖析,可以发现鲜活的转岗教师形象,同时与面上展开的问卷调查研究形成点、面两个维度的研究,使调查结果更具科学性。通过询问、聊天、听课、访谈、自行观察等形式深入调查研究教师的转岗背景、转岗原因、生存状态、培训状态、职业认同、面临的挑战等。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转岗教师基本情况
  通过表1可以了解到,转岗教师基本年龄层次都在40岁以下。有68.3%的转岗教师拥有六年以上的中小学教学经验,有70.7%的转岗教师的学历为本科,可以看出转岗教师在文化程度和教学经验方面具有相當的优势。只有26.8%的转岗教师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而且63.4%的转岗教师幼儿园的教龄在2年以下,转岗准入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得到落实。
  (二)转岗教师生存状况
  从调查结果(见表2)可以发现,转岗教师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满意度并不高,有24.4%的教师表示不满意或者不太满意,58.5%的教师表示基本满意,高达72.2%的转岗教师有较大或很大的工作压力。转岗教师想要参加进修学习,大多数的情况是得不到支持的。在培训方式上,他们更希望能到示范园实践学习,或者听专家的讲座。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转岗教师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并不乐观,他们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自身学习发展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相关教育行政单位、机构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和帮助。
  (三)转岗教师转岗原因
  从调查中发现,南京市和镇江市中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的原因,有以下三种情况:1.部分在中小学有编制的转岗教师,被政府优惠补偿政策所吸引,主动申请转岗到幼儿园工作。例如,丹阳市政府承诺为申请转岗的教师提供一年的免费培训,并且可以将工作档案调到城里,拥有到城里工作的机会。转岗教师考虑到进城工作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而且城里学校的教学质量比较高,对自己孩子的发展有好处,于是主动申请转岗。2.部分转岗教师,由于在中小学任教时没有编制,对自己的工作现状不满意,希望通过转岗到幼儿园后能争取得到编制的机会,有更好的发展。3.其余的转岗教师则是由于原任教学校教师富余,服从上级调动到幼儿园工作。
  (四)转岗培训状况
  南京市的转岗教师正在接受和已经接受的培训时间和次数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转岗教师在没有接受过培训的情况下就直接到幼儿园工作,有的则长期在接受教师培训。虽然转岗教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但是他们普遍对教师培训存在很高的热情,渴望更多的学习。
  2010年,镇江市被批准为江苏省13个大市中唯一一个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区。镇江市政府为落实“关于做好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镇江市教育局在各小学超编教师中遴选出28人作为首批学员,从2011年10月开始,进行为期一年的脱产转岗培训。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两周,到幼儿园跟岗实习一周的模式,非常强调实践性。培训的出发点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实现“现学现用”。同时,培训期间还邀请外聘教师开展一系列的讲座,通过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开展教育活动、学习科研方法和幼儿园管理等拓展转岗教师的素质。转岗教师普遍对培训课程和培训教师较满意,但对培训质量的提高也有很多期待。从镇江市的转岗培训教学计划表(见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培训非常重视转岗教师基本素质中技能方面的学习,音乐、琴法、美术、手工、形体及玩具制作与环境创设的课时加起来占总课时的55%,而理论的学习却只开设了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保育三门课,只占总课时的20%。   对于此次培训,转岗教师反映:普通话课程多余,转岗教师在中小学时已经拿到一乙或二甲的普通话资格证书,没有必要再进行普通话的学习;练琴条件较为艰辛,学校没有琴房,只在统一大教室里放有若干木板钢琴,希望在硬件设施上有所改善;培训都是总的课程理论的培训,例如儿童心理学、儿童卫生学等,而没有专门的分科教学法的学习,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等,建议这方面可以改善;希望培训中可以增加转岗心理调整的课程,尤其是关于以前所学专业的再利用和自我价值感方面的辅导;部分以“正式上岗”身份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幼儿园和培训学校之间不停的奔波,面临学习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任务繁重而且身心俱疲,她们希望能够改变这种“正式上岗”的身份,在培训完了之后再正式上岗,或者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幼儿园。
  五、存在的问题
  (一)转岗准入条件未落实
  依据江苏省下达的文件,申请转岗的教师必须接受过幼儿教育方面的学习,而调查中却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严格的遵照文件的转岗要求,很多教师并没学习过幼儿教育也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一般在编的小学教师主动申请转岗到幼儿园工作都会被接受。不同地区对转岗教师的年龄限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没有统一的标准。
  (二)转岗培训模式质量待提高
  培训采取每上两周课去幼儿园见习一周的模式,不过转岗教师们反映,实习都是靠自己观察,指导教师并没有加以指导,而且上交的见习报告指导教师不会看,也没有后续反馈。培训模式所希望的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的初衷并没有实现,也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没有满足转岗教师的培训需求。对于培训课程设置,在理论学习与技能学习所占比重的科学性以及课程内容选择的合理性方面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三)转岗培训压力大
  多数转岗教师脱离学习多年,接受转岗教师的培训对他们来说相當于重新担任学生的角色,这对很大部分人来说存在困难,尤其是年纪较大者。一方面,培训课程容量大、时间紧,转岗教师受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的注意力、记忆力、适应能力等自身因素的影响,学习效率降低,学习压力大;另一方面,家庭经济负担、社会舆论等外界因素增加转岗教师参加培训的身心压力。
  (四)教育理念未转变
  在部分转岗教师的观念中,小学教师用专业知识上课,做的是脑力活;而幼儿教师需要付出很多的体力,包括制作教具、环境布置等,做的是体力活。更有甚者,错误地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哄着孩子,实行各种“坑蒙拐骗”,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从事幼儿教育需要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就保育和教育的关系,转岗教师存在严重的重“保”轻“教”的错误认识。调查中发现,多数转岗教师过分关注幼儿的保育和安全问题,身心承受巨大的压力,甚至会产生极端的想法,认为幼儿教师的工作就是做好幼儿的保育工作,而忽略幼儿在园的教学活动和其他活动。转岗教师内心的这种焦虑和由此产生的不正确的教育观念,会严重阻碍转岗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幼儿的健康成长。
  (五)身份认同迷失
  对于培训中没有相关幼教背景的转岗教师来说,抛弃原有的专业去从事一个陌生的工作是非常大的挑战。原有专业知识的荒废,这在一方面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也会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和挫败感,无法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转岗教师认为自己在中小学的工作时是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备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而在幼儿园却得不到重视,也没有相应的工作考核标准,无法评估工作的质量。这些都会使他们的工作价值感下降,产生自我身份认同的迷失。
  (六)职前情绪低落
  调查发现,经过一年的培训,一些转岗教师却由一开始对幼儿教育工作充满期待和憧憬,转变为对未来感到迷茫和失望,甚至抵触到幼儿园工作。接受完幼儿教育理念方面的培训,以及到幼儿园实习的实践活动并没有使转岗教师树立信心,热爱幼教事业。相反,这些准幼儿教师非常厌烦幼教工作的繁琐,惧怕与家长和同事的相处,过分焦虑承担安全责任。
  六、解决的对策
  (一)严守转岗准入条件
  在转岗工作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应周全考虑和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长期性,严格遵照文件的转岗要求。要依据年龄和幼儿教育背景两个标准进行筛选,只有切实符合年龄要求和拥有学前教育背景的教师才能申请参加培训并到幼儿园工作。调查中发现,部分转岗的中小学教师在中专或大专学习过学前教育,毕业后直接到中小学工作,有关部门在进行人员筛选时,应该考虑优先鼓励和接收这部分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他们曾经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在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方面更有优势,也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工作。
  (二)提高转岗培训质量
  转岗培训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在硬件条件方面,要完善硬件设施的配置,保障转岗教师有充足的学习资源。一方面,要为转岗教师提供专业知识方面的教材和期刊等阅读资料,让他们接受正确教育理念的学习。另一方面,要为他们的技能训练提供足够的材料、场地、乐器等,硬件设施的完善是提高转岗培训有效性的基本要求。
  在师资方面,应该为转岗教师配备优质的培训教师队伍。培训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首先,培训教师应该让转岗教师了解幼儿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巨大差别、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在入职前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其次,在转岗教师到幼儿园的实习时应给予专业指导,让学员利用好时机领悟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对于转岗教师的培训总结和心得,指导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及时给予反馈,切实做到对学员负责。最后,培训教师要经常与转岗教师交流,及时了解转岗教师的想法,加强心理调节和心理管理方面的辅导。
  在培训模式方面,各地在培训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和个人需要,采取不同方式和内容的培训模式。例如,对于专业基础较差、经验匮乏的转岗教师,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适应幼儿教育工作,应该把培训重点放在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以及增加入园见习和实习的机会;而对于专业基础扎实,教育经验丰富的转岗教师,他们对专业成长有更高的追求,可以把培训的重点放在科研和幼儿园管理方面的学习。
  (三)优化转岗教师资源分配
  在进行转岗教师的工作分配时,一方面,针对转岗教师存在较大的年龄差异的问题,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可以依据年龄合理分流,为他们建立专门的人才档案。基于年轻教师和老教师在教学经验、学习能力、工作精力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实行老教师与年轻教师一起搭班的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另一方面,还应该考虑转岗教师原有的专业背景,充分发挥转岗教师的专业优势。鼓励并支持转岗教师将原有专业知识与幼儿教育内容相结合,开创有特色的教学的同时,专业知识的再利用也可以使转岗教师树立信心,提升自我价值感,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从而发挥最大效益。
  (四)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环境
  在环境创设中,既要着眼于转岗教师的所处的生存环境的创设,也要关注他们心理环境的创设。一方面,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转岗教师的基本待遇,改善转岗教师的生存环境。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破除地方保护政策,为转岗教师提供公平公正竞争的环境。同时,应该综合考虑當地转岗教师的数量,适當增加幼儿园的编制,让更多转岗教师享受在编的待遇。另一方面,心理环境的创设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家人和朋友应该给予转岗教师更多的理解,从情感上和行动上对他们进行鼓励和支持。幼儿园应该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让转岗教师体会到情感上的被接纳,尽快适应幼儿教育工作,找到归属感,从而更快地完成角色的转变,提升身份认同感。
  (责任编辑 程友伟)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对河南省四个城市共289名学龄前普通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学龄前普通儿童的家长对幼儿园融合教育持中立态度,隐忧融合教育给幼儿带来消极影响;家长的身份、经验以及幼儿的残障类型是影响学龄前普通儿童的家长接纳特殊幼儿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家长对融合教育的接纳度,应以社区和幼儿园为据点,为家长提供了解特殊幼儿的机会;多渠道宣传融合教育的积极作用,建立学前融合教育的信心;加大
期刊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随机选取Y市B县一所公办园、两所民办园的71名5~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语言能力,分析留守儿童的语言特点及原因,为精准帮扶留守儿童、促进教育公平提供策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在语言的丰富性、系统性和准确性上相对欠缺,并且更易受方言影响。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四点精准帮扶策略:政府提供早期阅读相关支持,高校——幼儿园——社区协同帮扶,
期刊
【摘要】美国“21世纪学校”项目是以小学为基地,以促进儿童的最优化成长与发展为目标,向学龄前儿童以及家长、家庭等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支持系统。通过对该项目的服务内容、实施程序、经费保障与效果评价的剖析,我们发现综合化、普及化及个性化是该项目生存与发展的特色所在。  【关键词】美国早期教育;“21世纪学校”项目;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小学参与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幼儿交往策略的发展是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往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同伴互动行为的发展水平。本研究从已有交往归因研究中的自我归因转向幼儿的他人归因,立足于幼儿对他人特质理解的基础上对幼儿的交往学习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5岁以后,儿童对他人特质理解开始得到发展;2.针对生活问题而引发的讨论是促进幼儿理解他人特质的有效方法;3.儿童在自由游戏环境中运用
期刊
【摘要】关注和改善3岁~6岁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能够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的公平。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辅以访谈法,对沈阳市3岁~6岁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从学习者体验的视角出发,以“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的方式了解在线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和课程资源使用情况,发现学习者的学历、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对在线课程学习效果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学习者的自控能力、师生和同伴互动质量是在线课程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以期为提升学前教师教育质量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在线课程;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方式,对角色游戏中不同情境下的冲突行为进行分析,揭示不同冲突情境中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差异性,并分析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与自控能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提高幼儿冲突解决策略。  【关键词】同伴角色游戏冲突;自我控制;中班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0)03-0034-05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位研究生教师的个案研究,呈现研究生教师专业成长的状态。研究生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包括职业认同、自主发展意识、个人特质等个人因素和重要他人、社会认同、幼儿园管理等环境因素。对此,高师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上需增加一线教师方向,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增强对幼儿教师的认同,幼儿园管理者多给予研究生教师关怀和支持,研究生教师之间进行积极地互助,并提高自身应对环境的能力。  【关键
期刊
【摘要】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本分析法,针对幼儿园开展儿童行为观察工作的现状展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幼儿园对儿童行为观察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方式单一;幼儿教师对儿童行为观察的认识不全面;部分幼儿园教师存在着不会记、记不全、不会解读等现象。据此,本研究提出了三点对策:第一,职前幼师培养中应凸显儿童行为观察方面的训练;第二,幼儿园应创设合理
期刊
【摘要】师幼互动质量作为学前教育过程性质量的核心,在幼儿园各项活动质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总结高质量师幼互动的经验及特点,能为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教育活动质量提供有效的支持。本研究运用CLASS课堂评估系统对幼儿园名师示范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质量进行分析,总结出名师示范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生成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高质量师幼互动的路径:构建主体间性师幼关系,营造积极氛围;重视观察与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