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ec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学校园,环境的营造是校园文化体现的主体,校园雕塑则是精神和文化体现的标志,更是校园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装饰不仅美化校园坏境还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精神常态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所以现代雕塑在大学校园的环境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出具有空间体感的艺术形象,并且反应出对生活对社会不同的精神感受,情感表达以及设计师的思想。所以说校园雕塑是大学环境设计元素之一,校园雕塑具有特有的艺术魅力,是校园文化的载体
  现代雕塑与校园环境
  雕塑艺术在当下城市建设以及公共环境的组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传统雕塑艺术的表现语言过于单一,多以写实的手法作为其表现形式。而现代的雕塑艺术不仅仅局限在单一的对人对事物的描述上,而是越来越多元化。依靠着自身的信息符号来传达要表达的含义。雕塑艺术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校园环境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更多的是被艺术化、装置化、体现出当代大学校园环境的公共艺术。
  现代雕塑与校园文化关系
  1.校园文化与现代雕塑设计
  在当代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总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文化内涵。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雕塑、绿化等这些物化形态是学校形成的基础,也是形成校园文化的基础内容之一。培养人才、提升人才的素质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环境,可见校园文化在主导着校园环境的形成。
  现代雕塑艺术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雕塑的设计,营造了校园教书育人环境的文化氛围,是校园实力的物化表现。校园雕塑的设计也使得校园设施的品味得到很好的提升,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会让使用者能够很真切的感受到校园文化。
  2.校园文化主导校园雕塑的形成
  大学校园环境的设计据有丰富内涵,不但承载着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校园文化之间的桥梁关系,在体现现代性的同时还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几种大学环境设计的要素要想与人的对话和沟通过程中找到一个媒介,雕塑可以说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校园雕塑的形成是校园文化和校园景观中起到主导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是能够体现校园环境与文化氛围的,是能够保持永恒青春动力的,是能够唤起青年奋进的心的,也是能够激发青年激情的,所以校园雕塑的本身基友重要意义,在设计的时候也在考虑到这一点。在当代雕塑在发展,众多校园雕塑也在更新变为更富有文化内涵的;能够体现学生活力的;能够反映多彩的校园装置艺术的。例如:将一团扔掉的口香糖包装纸无限的放大,搁置在校园的草坪上,所形成的视觉冲击力以及给予人的感知是积极的,在形成装置艺术的同时,提醒学生们注意保护环境,内在意义是具有提倡环保的作用。雕塑使学生们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丰富着校园一角。
  大学校园环境中现代雕塑的功能性
  现代雕塑是一个时代精神和文化状态的体现,体现着学生的青春活力,表达着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校园文化,优秀的雕塑艺术作品会成为校园生活、学习的一部分,其中赋予它的精神也感染着学生的身心健康状态。
  1.引导功能
  大学校园中的现代雕塑艺术在环境设计美感的同时能够引领大学生的心灵和思想的追求。高校校园环境中的现代雕塑在设计时考虑的重点,在于正能量的体现。在满足要表达含义的同时要体现出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并且打造出富有活力的空间环境,这种富有朝气、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对现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意义。
  2.亲近感和校园文化的沟通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灵魂,它包含了学校的历史传统,被认同被熟知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校园文化的巨大力量是具有凝聚力、震撼力和创造力的。让一代又一代的师生为之努力,一个优秀的现代校园雕塑能够将校园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会成为学校的标志,能够成为学校建设对外宣传的名片之一。现代雕塑艺术通过独有的艺术魅力,提高师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欣赏力,大多采用一些接近人的尺度,在空间中与人在同一水平线上,通过情感设计出可触摸可以有一些互动的作品。一些新型功能的装置艺术能够通过其功能增强人的参与感。
  3.教育功能
  现代雕塑作品是由设计师通过反复推敲琢磨从而创造出生动又富有美感的雕塑作品,优秀的校园雕塑能够将高校文化转换成艺术文化的物质载体,可以凝聚学生的团结力量,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灌输一些含义与概念,而是能够潜移默化的感染人的心灵,其文化内涵与所表达的艺术含义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总结
  总而言之,校园景观和现代雕塑艺术之间不同层次的融合、碰撞,使得当代高科技背景下的校园人文景观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能够将校园文化正面的、积极的、恰到好处的体现出来。将学生的活力与校园丰富的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现代雕塑设计和校园环境设计进一步融合会更加优化校园的硬件设施,发展校园建设,弘扬校园文化品牌,更好的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其他文献
【摘要】:英国作家C.S.路易斯的长篇小说《裸颜》具有独特的叙述形式。文章将从叙述题材和叙述主题两个方面分析《裸颜》的陌生化,以期挖掘该小说独有的审美效果。  【关键词】:《裸颜》;叙述题材;叙述主题;陌生化  美国《纽约先锋论坛报》曾这样评价C.S.路易斯的长篇小说《裸颜》“这是路易斯写过的最富深意、最成功的小说”,①评论家也持有这样的观点,甚至路易斯本人也觉得“《裸颜》写得最精湛、细腻”[1]
期刊
【摘要】:园林建筑除了具有与其他建筑相同的实用功能之外还表现出特有的审美价值,园林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更注重立意构景,也强调视觉效果与园林意境的创造,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塑造一个兼具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精神生活空间,并起着协调园林各元素之间关系的作用。  【关键词】:园林建筑;中日私家园林;审美比较  一、结构与材料  “东方园林特别是中国园林建筑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建筑形成的线性系列,连续排列的积点可
期刊
【摘要】:结合《人境庐诗草》与《静安诗稿》两部作品,对钱钟书《谈艺录》的“照着说”与“接着说”进行分析,明确何为“照着说”和“接着说”,旨在学习钱钟书的文学创作方式,继承与发展钱钟书的优秀思想内涵及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人境庐诗草》;《静庵诗稿》;钱钟书;《谈艺录》  “才情学识谁兼具,新旧中西子竟通。大气能成由早慧,人谋有补赖天工。”是著名哲学家吴宓对钱钟书先生的评价。钱钟书一生励志精
期刊
The Analects is a masterpiece of Confucius. It plays the role of a corner stone for Chinese culture.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Analects serve not only as a window for foreigners to have
期刊
【摘要】:《张迁碑》结字因字立形,字体方整均衡,运笔行敛意放,结构端庄朴茂,偏旁之间参差错落,通篇浑穆古朴、法度严谨,又寓古朴中多变,拙厚又见巧思,笔短意长,具有神采内敛、肃穆浑朴的艺术美,表现出一种刚峻之力与含忍之力的完美统一。《张迁碑》上承篆书,下开魏晋书风,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具有一定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对清代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现了大规模临习《张迁碑》的记录,将《张迁碑》的“厚、重、拙
期刊
【摘要】:东海之滨的舟山,是中国第一大群岛,世界著名渔场。舟山渔民画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品贴近生活、大胆夸张、色彩斑斓,具有海岛独特的审美趣味。本文对植根于海岛文化中的舟山渔民画进行了研究,解析海岛文化与渔民画之间的互渗关系。  【关键词】:海岛;渔民画;形式特征  一、渔民画发展历程  一幅幅奇趣构思的渔民画是由一群常年生活在大海怀抱的纯朴渔民画家,以大海为寄托用天真纯朴和无限的想
期刊
【摘要】:民间美术是劳动群众的审美本能得到自觉表现的产物,其艺术形象和形式特征都达到了真、善、美的至高无上的统一。民间美术蕴含的审美特性与现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特征和要求是一致的。将民间美术引入到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来,一方面使民间美术因学校教育的延续能免遭断裂与绝迹的命运,并能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学校美术教育因民间美术的加入而增加活力,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
期刊
【摘要】:由于元代文献散佚严重,使我们对元文学认识不够全面,但经过学者们的努力,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依据当前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四库提要中《白云集》的分析,使我们对《白云集》有更新的认识。  【关键词】:释英;《白云集》;精读  白云集,三巻,元释英撰。释英字存实,钱塘人,唐诗人厉元之后也。早喜为诗,歴游闽海、江淮、燕汴间。一日,登径山闻钟声,忽有所悟,遂去为浮屠,盖亦倚松老人饶节之流也。顾嗣立选《
期刊
【摘要】:表达情感是声乐艺术的重要特征,也是歌唱的灵魂。情感的表现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而通过歌唱艺术所表达的感情,则是一般情感的升华,更具有典型意义。准确而又真实的情感表达对于歌唱有着内在的助推作用,可以帮助歌唱者达到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作品分析法,选取了歌剧《白毛女》选段《恨似高山仇似海》进行分析,从而体现出情感表达是歌唱的灵魂.  【关键词】:歌唱情感;灵魂;恨似高山愁似
期刊
【摘要】:《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讲述了自己上学时的一段真实故事。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作者以孩童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段她在巴学园度过的快乐的童年时光,展示了小林先生独特的教育方式。反观我们身边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有沉重的学习压力,借鉴巴学园的教育方式,希望孩子们都能够有一个轻松的童年。  【关键词】:《窗边的小豆豆》;问题学生;小林宗作;尊重;自然;黑柳彻子  《窗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