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6年9月起,浙江省高中语文教材,不再使用人教版高中教材,而选用了苏教版教材。笔者教了三年新教材,感触颇多。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的选文呈现方式很新颖,是对传统教材反思后的大胆创新,但新生事物,总会有一些不足,尤其下列几个方面,亟待改进。
一、选文编排方式逆反传统,教学中难以操作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教材为2007年第4版,为表述的便利,具体分析中,简称“苏教版《高》”)的最大特点是编排方式打破传统习惯,以专题作为选文编排单位,并有意识淡化文体。这种编排方式新、奇,但问题也随之而生。
1. 选文按专题编排,突出人文性弱化工具性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语言是人类的心声,又具有人文性。一般而言,选文学习强调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选文教学应充分关注工具和人文两大元素。
但苏教版《高》的编排,过于注重教材的专题思想内涵,弱化了文言文的字词积累,忽视了“双基”目标的落实。
语文课毕竟不是思想品德课,应重点落实语文知识技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课绝不能“得意忘言”。我们开设语文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如果丢了这些,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苏教版《高》偏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过少关注语文的知识与技能。
2. 文体交错编排,让教师戴着镣铐跳舞
选文传统编排方式是文体分类编排,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5)(教材为2007年修订的第2版,为表述的便利,具体分析中,简称“人教版《高》”)采用这种编排方式。这种方式便于文体教学,便于一线教师的教学操作,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而苏教版《高》反其道而行之,打乱文体,以主题内涵的统一性来编排文体,显得不伦不类。如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的选文:《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黄花岗烈士事略》等。古代议论散文、外国悼词、外国演讲词、近代序文等多种文体相间杂,让人眼花缭乱,看起来像一锅杂烩,或是一份拼盘。
苏教版《高》编写组个人的阅读价值取向扰乱了教材编排要求的系统性。今天古文,明天小说,后天再变诗歌,必然导致教学的跳跃性加大,打破了学习的连续感,让一线教师戴着镣铐跳舞,这不符合教学的规律!
二、选文结构比例不当,教材质量有瑕疵
1. 选编的古代诗词数量过少,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人教版《高》:共精选22首古代诗词,作者涉及屈原、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12人,并有《汉乐府》《古诗十九首》《诗经》等,覆盖面较广,以最优秀的诗作完整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诗—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苏教版《高》:共选10首古代诗词,作者涉及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李煜、晏殊、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10人,选择范围局限在唐诗宋词。
比较而言,苏教版《高》在古诗词选编上有两个问题:一是选取的篇幅数量上偏少,不利于学生古诗词素养的积累提高;二是选编的范围有些褊狭,没能体现出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只在局部表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高峰成就,学生的阅读及认识视野有局限。如极富成就的《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等,苏教版教材就视而不选。
2. 选编的文言文与其他文体交错编排,忽视了古文教学的特殊要求
文言文因其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方式的独特性。人教版《高》一直采取单元的编排方式,以便教师教学操作。这一点经过历史检验是合理的、科学的,是广受教师欢迎的。但苏教版《高》一改单元编排方式,现代文和古文混编,把小说、诗歌、散文、古文等硬熬成一锅粥。如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统领的篇目有:《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品质》《老王》《离骚》《致西伯利亚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等。古文、中外小说、古代诗歌、外国诗歌等相交错。
文言文的语言现象与现代文不同,其教学任务与现代文也不同,教学任务的界定与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有其特殊性,很难想象,教师在两周时间内,要教学古代序文、中外小说、中外诗歌等多种文体,这种随意性实难令教师接受。
3. 选编的外国文学过多,有“舍中捧外”之感
鲁迅说:“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我并不反对选取外国作品,但选谁不选谁,选多选少必然表现编者的良苦用心。在对待国外选文上,人教版《高》与苏教版《高》表现了较大的不同。
人教版《高》5册必修共109篇(首),国外18篇(首),占16%。
苏教版《高》5册必修共112篇(首),国外30篇(首),占27%。
比较而言:苏教版《高》国外篇目数量偏大,甚至必修二和必修五的国外选文已经分别占到了1/3。一本高中语文教材需要近30%的外国选文吗?一个中学生的文学视野需要那么大的国际阅读空间吗?为什么中国诸如鲁迅等那么多优秀作家的篇目被挡在教材选文之外?国外选文近30%的份额让人觉得教材编写组的专家夸大了国外作品的阅读价值!
当学生的母语基本知识结构和语文能力还需要提高的时候,把时间和视野过多关注到国外选文,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编写专家的个人偏好和学识不应轻率地强加给学生。
三、选编的写作指导随意、散漫,让作文教学无序操作
苏教版《高》的写作指导与人教版《高》教材的写作指导相比,最大的问题:不系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让一线老师难以操作。
我们先比较人教版《高》和苏教版《高》各五本必修教材在写作指导的编排上有着各自怎样不同的设计。
人教版《高》:在五册必修教材中,写作指导被细化为两大系列(记叙、议论),两个层级(基础等级、发展等级),二十个写作技术专题。
必修一: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突出个性;黄河九曲,叙事要有点波澜
必修二: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想象世界,学习虚构
必修三: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必修四: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
必修五:逼近真理,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
苏教版《高》:写作指导在五册必修教材中随意、散漫。
必修一:激活我们的诗情(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夹叙夹议,枝繁叶茂;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必修二: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详略安排);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准确、及时与便捷(消息与通讯的写作);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
必修三:生成诗歌的意象(如何写诗歌);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必修四:让说理更令人信服;要有描写意识;文学短评的写作;演讲稿,写给听众
必修五: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学会分析;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
就写作而言,不同文体写作要求系统的写作技术指导,并要求相关写作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和写作技术指导的延续性。比较而言,人教版《高》的写作编排布局科学、知识连贯、指导全面,而苏教版《高》的写作编排过于随意:
1. 写作指导的编排紊乱无序。人教版《高》的写作指导编排必修一和必修二是写人叙事,必修三和必修四是议论说理,必修五是写作提高:深刻、充实、有文采、新颖。按照由浅到深、由写人叙事到抒情议论、由基础等级到发展等级等合理的逻辑顺序,是一种金字塔模式构设的。而苏教版的写作指导明显呈散点状的无序编排,完全没有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和技术指导的延续性。
2. 写作指导和选文编排各为一张皮。因苏教版《高》选文编排从属思想专题,文体属性被彻底打乱,而写作指导又要求具体的文体特性,因而每个小模块的写作指导与专题的粘合就像两张皮,不能合二为一。如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的写作指导安排的是“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而本专题的几篇选文是《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安妮日记》《图片两组》,这几篇选文集中表现的主题是关于“和平”的思考,而写作指导是关于“叙述角度”。问题是:这几篇文章其写作的突出特点是叙述视角的使用吗?
3. 同一文体的写作指导跨越多本教材,教学操作相当困难。如议论文的写作指导,人教版《高》集中以必修三和必修四两册连续对议论文写作的各个技术要点作不间断的连贯指导,体现了布局的科学、知识的连贯、指导的全面。而苏教版《高》对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必修一第二个写作指导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必修二第四个写作指导是“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必修三第三个写作指导是“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必修四第一个写作指导是“让说理更令人信服”;必修五第三个写作指导是“学会分析”。议论文的系统写作指导竟然跨越五本书,横贯高一、高二两学年,其中还间杂叙事、描写、文学短评等其他文体的写作指导。
这种紧随专题思想内涵的写作指导编排,让教师对一种文体的写作指导时断时续,极不系统,极不连贯;让学生对同一写作文体的训练常常是浮光掠影,甚至是支离破碎。
四、选编的阅读作业题强化“育人功能”,淡化语文“知识与能力”
苏教版《高》的阅读作业题与人教版《高》的阅读作业题相比,最突出的问题是:过于强调选文的“育人功能”,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务虚而非求实。
人教版《高》和苏教版《高》在阅读作业题的设计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编排。
人教版《高》作业题设计是一课一练的形式,对每一篇选文都设计了3—4个问题。作业内容分为两个层级——理解鉴赏层次和拓展应用层次,其中“拓展应用层次”注重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训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人教版《高》必修五李密《陈情表》,设计的问题:
1.《古文观止》认为本文“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背诵全文,谈谈你的阅读体会。(本题——侧重理解鉴赏,注重背诵积累。)
2.翻译下列各句,并解释黑体字的词。(本题——拓展应用,文言字词积累。)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③门衰祚薄,晚有儿息。④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⑤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⑥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3.本文层层推进,措词委婉,情真意切地陈说了自己不能应命的理由,请从中找出后世常引用的文句,加以体味,并尝试写一段话,陈述自己某种无奈之情。(本题——拓展应用,书面语言表达。)
苏教版《高》作业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是“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三种方式。“文本研习”侧重学生鉴赏文本的能力;“问题探讨”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意识;“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开展语文活动。如必修五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选了李密《陈情表》,其课后的作业题呈现为“文本研习”,设计的问题:
对于朝廷的征召,李密打算“辞不赴命”,但是要让晋武帝接受,十分困难。李密在《陈情表》中是怎么说的?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该题在人教版《高》的作业中,当属第1题,属于文本的鉴赏,对文本应当积累的文言实词,没有涉及,不利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人教版《高》第2题,则以具体的“翻译、词语解释”进行文言字词积累的落实,另外人教版《高》第3题加强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扎实提高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
比较而言,人教版《高》既注重语文的“知识和能力”,又兼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苏教版《高》过于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强调“育人功能”,而淡化了“知识与能力”,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材改革是必要的,但改革要顾及传统,要紧贴教学现实,要多倾听一线教师的心声。也许在此,我给新教材泼了点冷水,唱了曲异调,不过是为了促其改进,是为了“不误教天下子弟”!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亟待涅槃新生!
一、选文编排方式逆反传统,教学中难以操作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教材为2007年第4版,为表述的便利,具体分析中,简称“苏教版《高》”)的最大特点是编排方式打破传统习惯,以专题作为选文编排单位,并有意识淡化文体。这种编排方式新、奇,但问题也随之而生。
1. 选文按专题编排,突出人文性弱化工具性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语言是人类的心声,又具有人文性。一般而言,选文学习强调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选文教学应充分关注工具和人文两大元素。
但苏教版《高》的编排,过于注重教材的专题思想内涵,弱化了文言文的字词积累,忽视了“双基”目标的落实。
语文课毕竟不是思想品德课,应重点落实语文知识技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课绝不能“得意忘言”。我们开设语文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如果丢了这些,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苏教版《高》偏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过少关注语文的知识与技能。
2. 文体交错编排,让教师戴着镣铐跳舞
选文传统编排方式是文体分类编排,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5)(教材为2007年修订的第2版,为表述的便利,具体分析中,简称“人教版《高》”)采用这种编排方式。这种方式便于文体教学,便于一线教师的教学操作,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而苏教版《高》反其道而行之,打乱文体,以主题内涵的统一性来编排文体,显得不伦不类。如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的选文:《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黄花岗烈士事略》等。古代议论散文、外国悼词、外国演讲词、近代序文等多种文体相间杂,让人眼花缭乱,看起来像一锅杂烩,或是一份拼盘。
苏教版《高》编写组个人的阅读价值取向扰乱了教材编排要求的系统性。今天古文,明天小说,后天再变诗歌,必然导致教学的跳跃性加大,打破了学习的连续感,让一线教师戴着镣铐跳舞,这不符合教学的规律!
二、选文结构比例不当,教材质量有瑕疵
1. 选编的古代诗词数量过少,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人教版《高》:共精选22首古代诗词,作者涉及屈原、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12人,并有《汉乐府》《古诗十九首》《诗经》等,覆盖面较广,以最优秀的诗作完整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诗—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苏教版《高》:共选10首古代诗词,作者涉及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李煜、晏殊、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10人,选择范围局限在唐诗宋词。
比较而言,苏教版《高》在古诗词选编上有两个问题:一是选取的篇幅数量上偏少,不利于学生古诗词素养的积累提高;二是选编的范围有些褊狭,没能体现出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只在局部表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高峰成就,学生的阅读及认识视野有局限。如极富成就的《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等,苏教版教材就视而不选。
2. 选编的文言文与其他文体交错编排,忽视了古文教学的特殊要求
文言文因其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方式的独特性。人教版《高》一直采取单元的编排方式,以便教师教学操作。这一点经过历史检验是合理的、科学的,是广受教师欢迎的。但苏教版《高》一改单元编排方式,现代文和古文混编,把小说、诗歌、散文、古文等硬熬成一锅粥。如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统领的篇目有:《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品质》《老王》《离骚》《致西伯利亚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等。古文、中外小说、古代诗歌、外国诗歌等相交错。
文言文的语言现象与现代文不同,其教学任务与现代文也不同,教学任务的界定与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有其特殊性,很难想象,教师在两周时间内,要教学古代序文、中外小说、中外诗歌等多种文体,这种随意性实难令教师接受。
3. 选编的外国文学过多,有“舍中捧外”之感
鲁迅说:“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我并不反对选取外国作品,但选谁不选谁,选多选少必然表现编者的良苦用心。在对待国外选文上,人教版《高》与苏教版《高》表现了较大的不同。
人教版《高》5册必修共109篇(首),国外18篇(首),占16%。
苏教版《高》5册必修共112篇(首),国外30篇(首),占27%。
比较而言:苏教版《高》国外篇目数量偏大,甚至必修二和必修五的国外选文已经分别占到了1/3。一本高中语文教材需要近30%的外国选文吗?一个中学生的文学视野需要那么大的国际阅读空间吗?为什么中国诸如鲁迅等那么多优秀作家的篇目被挡在教材选文之外?国外选文近30%的份额让人觉得教材编写组的专家夸大了国外作品的阅读价值!
当学生的母语基本知识结构和语文能力还需要提高的时候,把时间和视野过多关注到国外选文,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编写专家的个人偏好和学识不应轻率地强加给学生。
三、选编的写作指导随意、散漫,让作文教学无序操作
苏教版《高》的写作指导与人教版《高》教材的写作指导相比,最大的问题:不系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让一线老师难以操作。
我们先比较人教版《高》和苏教版《高》各五本必修教材在写作指导的编排上有着各自怎样不同的设计。
人教版《高》:在五册必修教材中,写作指导被细化为两大系列(记叙、议论),两个层级(基础等级、发展等级),二十个写作技术专题。
必修一: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突出个性;黄河九曲,叙事要有点波澜
必修二: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想象世界,学习虚构
必修三: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必修四: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
必修五:逼近真理,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
苏教版《高》:写作指导在五册必修教材中随意、散漫。
必修一:激活我们的诗情(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夹叙夹议,枝繁叶茂;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必修二: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详略安排);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准确、及时与便捷(消息与通讯的写作);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
必修三:生成诗歌的意象(如何写诗歌);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必修四:让说理更令人信服;要有描写意识;文学短评的写作;演讲稿,写给听众
必修五: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学会分析;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
就写作而言,不同文体写作要求系统的写作技术指导,并要求相关写作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和写作技术指导的延续性。比较而言,人教版《高》的写作编排布局科学、知识连贯、指导全面,而苏教版《高》的写作编排过于随意:
1. 写作指导的编排紊乱无序。人教版《高》的写作指导编排必修一和必修二是写人叙事,必修三和必修四是议论说理,必修五是写作提高:深刻、充实、有文采、新颖。按照由浅到深、由写人叙事到抒情议论、由基础等级到发展等级等合理的逻辑顺序,是一种金字塔模式构设的。而苏教版的写作指导明显呈散点状的无序编排,完全没有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和技术指导的延续性。
2. 写作指导和选文编排各为一张皮。因苏教版《高》选文编排从属思想专题,文体属性被彻底打乱,而写作指导又要求具体的文体特性,因而每个小模块的写作指导与专题的粘合就像两张皮,不能合二为一。如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的写作指导安排的是“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而本专题的几篇选文是《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安妮日记》《图片两组》,这几篇选文集中表现的主题是关于“和平”的思考,而写作指导是关于“叙述角度”。问题是:这几篇文章其写作的突出特点是叙述视角的使用吗?
3. 同一文体的写作指导跨越多本教材,教学操作相当困难。如议论文的写作指导,人教版《高》集中以必修三和必修四两册连续对议论文写作的各个技术要点作不间断的连贯指导,体现了布局的科学、知识的连贯、指导的全面。而苏教版《高》对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必修一第二个写作指导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必修二第四个写作指导是“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必修三第三个写作指导是“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必修四第一个写作指导是“让说理更令人信服”;必修五第三个写作指导是“学会分析”。议论文的系统写作指导竟然跨越五本书,横贯高一、高二两学年,其中还间杂叙事、描写、文学短评等其他文体的写作指导。
这种紧随专题思想内涵的写作指导编排,让教师对一种文体的写作指导时断时续,极不系统,极不连贯;让学生对同一写作文体的训练常常是浮光掠影,甚至是支离破碎。
四、选编的阅读作业题强化“育人功能”,淡化语文“知识与能力”
苏教版《高》的阅读作业题与人教版《高》的阅读作业题相比,最突出的问题是:过于强调选文的“育人功能”,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务虚而非求实。
人教版《高》和苏教版《高》在阅读作业题的设计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编排。
人教版《高》作业题设计是一课一练的形式,对每一篇选文都设计了3—4个问题。作业内容分为两个层级——理解鉴赏层次和拓展应用层次,其中“拓展应用层次”注重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训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人教版《高》必修五李密《陈情表》,设计的问题:
1.《古文观止》认为本文“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背诵全文,谈谈你的阅读体会。(本题——侧重理解鉴赏,注重背诵积累。)
2.翻译下列各句,并解释黑体字的词。(本题——拓展应用,文言字词积累。)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③门衰祚薄,晚有儿息。④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⑤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⑥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3.本文层层推进,措词委婉,情真意切地陈说了自己不能应命的理由,请从中找出后世常引用的文句,加以体味,并尝试写一段话,陈述自己某种无奈之情。(本题——拓展应用,书面语言表达。)
苏教版《高》作业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是“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三种方式。“文本研习”侧重学生鉴赏文本的能力;“问题探讨”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意识;“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开展语文活动。如必修五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选了李密《陈情表》,其课后的作业题呈现为“文本研习”,设计的问题:
对于朝廷的征召,李密打算“辞不赴命”,但是要让晋武帝接受,十分困难。李密在《陈情表》中是怎么说的?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该题在人教版《高》的作业中,当属第1题,属于文本的鉴赏,对文本应当积累的文言实词,没有涉及,不利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人教版《高》第2题,则以具体的“翻译、词语解释”进行文言字词积累的落实,另外人教版《高》第3题加强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扎实提高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
比较而言,人教版《高》既注重语文的“知识和能力”,又兼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苏教版《高》过于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强调“育人功能”,而淡化了“知识与能力”,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材改革是必要的,但改革要顾及传统,要紧贴教学现实,要多倾听一线教师的心声。也许在此,我给新教材泼了点冷水,唱了曲异调,不过是为了促其改进,是为了“不误教天下子弟”!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亟待涅槃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