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一盆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LR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云:人老了,喜欢旧年。昔日,余正壮年,对此语不以为然。及至老矣,方觉此言颇在情理。年轻时,前程似锦,当然瞻前者众。何况工作繁忙,上有老,下有小,想念旧业无暇顾及。老了,特别是退下来了,前方虽有光明,但毕竟已是夕阳余辉,而春风得意、金戈铁马均已成为过去,能不后顾乎?
  念旧,并非坏事。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若能温故而知新,则用大焉!当然,念旧不要陷入“今不如昔”的情绪中才好。今天的阳光明媚多了!
  这番旧念的议论,乃因一件旧事而起。一次,余分一新房。迁居之后,家里少不了一番整理。儿子见一白色面盆,瓷有些掉了,锈迹星星点点,一副饱经沧桑的样子,便说:“这淘汰了吧!”余接过一看,忙曰:“不可!”“爸,现今已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候了,您这样不消费,经济啥时能发展!”余有点没好气:“你少贫嘴,此物非同一般!”“难道有仙气么?”“仙气倒没有,却有一番来历。”
  见儿子颇觉新奇,余便讲了一番此物的来龙去脉。余上大学时,家中一年半载不给寄一分钱,生活全赖助学金。人民大学工农子弟多,助学金总额偏紧,余之助学金为全部伙食费——每月十二元五角。食足矣,衣靠旧物维持,零花钱则全无。人不可能除衣食之外分文不用,牙具、面盆之类能缺么?必须而又无钱买,只得在伙食费上打主意。早餐时多买些咸菜,当日午餐或晚餐则食咸菜而不买他菜,菜票便省了下来。到月底,未用的菜票可兑换为现金。就这样,足足攒了两个月(当然,省菜票只能偶尔为之),才花八角钱买了一个“如意牌”的白色面盆。
  这个面盆伴余大学五年,又跟随余劳动锻炼、参加工作、娶妻生子、从塞外回北京……洗衣服,洗脸、洗脚,搞卫生,和泥、盛物,它承受过不堪的重负。东南西北,辗转千里,昔日旧物换了一批又一批,就这只面盆,虽然越来越“衰老”不堪,余始终将之保留下来。它是余几十年生活、奔波的见证。每每见之,往昔风雨仿佛阵阵降临脑际。
  “原来是一件‘文物’!”儿子还是不以为然,“此般文物有几多?够办一个博物馆吗?”儿子的态度使余火气上攻,然不知为何,脾气很大的余,那日居然没有发作。“这样的‘文物’还有一件。”说完,余走进书房,从书架显眼的地方取下了一本小书来。这本淡绿色封面的精装小书,封面上的字磨得已经有些模糊,四边毛乎乎的,看上去不止翻过千万遍。内页黄了,也有些松动了,有的页似乎就要掉下来。儿子见余一脸庄重,这本小书又一身风霜,便小心地接了过去。
  这是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袖珍英汉字典,定价:人民币一元整。儿子翻开封面,扉页上的两行钢笔字,虽然岁月使之面目有变,但仍依稀可辨:“1964年10月,购于王府井外文书店。”儿子有些动容。
  从小学到中学,又从云溪走进人民大学,这本袖珍英汉小字典,是余买的第一本外书。中学学了六年英语,没有字典,那个难、那份无奈,真叫人心痛。余到新华书店,不知摸过这本小小的字典多少回!有几次,余想求母亲给买一本,可看着母亲日益增添的白发,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雨雪风霜给年仅四十多的母亲,早早地刻下了一脸皱纹。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大口大气地喘着粗气,给她留下了哮喘病。余怎么能不懂事,给母亲平添一份为难呢?
  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暴风雨中,余被分配到塞北草原,说是反修前线扎根一辈子。除了“红宝书”,余仅仅带了这本袖珍英汉字典。余以为从此要与书告别了,但舍不得这本字典,留下作个纪念。
  1978年,春天来得特别早,振兴中华的号召,使人热血沸腾。恢复招收研究生的消息传来,身边的几位朋友乐不可支,跃跃欲试。她们又来撺掇余,鼓励余一试。余多年的读书愿望又被点燃了,虽已早过而立之年,还是决定试试。那时节,手边可用的书全无,最后找到了这本袖珍英汉字典。所谓准备应试,其实就是有空时翻翻英汉小字典。它不仅助余温了英语,还唤起了许多对往事的回忆。后来,余成了一名“胡子多、头发少”的研究生。应该说,这本小小的字典功不可没!
  听了这些往事,儿子感慨道:“真不容易!”不知道余来了谈兴,还是觉得此乃让儿子受点“教育”的良机,余以此为由,又谈了些大学时代的生活。
  上了大学,免不了要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同学和老师写信。寄信,对于那时的余而言,是一笔很难承受的支出,虽然一张邮票仅八分钱。为了省钱,余找来些别人丢弃的牛皮纸,自己糊信封。信封糊好后,用红铅笔在中央画上条框,看上去,还像个样子。至于邮票,那就真对不起了!谁在来信时夹了邮票,余才给谁回信。
  大学上课,笔记本不可少。当时有一种说法,大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平时背笔记,考试抄笔记”。此言虽有些过,却也道出了笔记在大学生活中的分量。为了省钱,余记笔记,字既小且密。可不管怎么省,笔记本总得用呀!后来,一位同学从印刷厂“讨”来一捆废纸边,送了些给余。真不错,虽然用纸边订的本子身材廋长,但却救了急。
  两件旧物,引出诸多话语。儿子听完之后,若有所动。几天后,余发现那本小字典,被人用画报纸包了一层皮。虽有所动,但儿子对余讲的那些事,还是将信将疑。“都新社会了,至于那样吗?”也难怪,不是过来人,哪知其中味。
  后来,余之高中语文老师来家做客。余发现儿子与这位高龄老师很亲近,原来,他借攀谈,总把话题往余学生生活上引。是时儿子年岁并不大,正上初中,倒满有心计。余明白,他要对余讲过的往事,寻求印证。不知这一老一小都谈了些什么,但自那以后,儿子对余及其母亲,恭敬了许多,于物也珍惜多了。
  人云“往事如烟”。其实,往事虽逝,却给经历往事者在头脑中、心灵上,留下了许多。春风过去,全无踪影,却留下了似锦的绿茵、繁花,剪开了柳丝条条,春波阵阵。
  今人之智慧、品格、情感,乃千百年无数往事所铸之精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窃以为,温故而知新,也“不亦乐乎” !
其他文献
为了让这群处在城市边缘的打工子弟能够继续学业,两年来,燕兆时和伙伴们四处奔跑,凑钱、找校舍、找老师……这所公益小学终于有模有样地再次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天,从简陋的教室里传来的清脆的朗读声:“我是燕京学生,我是打工子弟,我要感恩父母,我要感恩社会。”燕兆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开学第一天  2月2日,是燕京小天鹅公益学校开学的日子。早上七点,天还未大亮。住校的周欢已经早早起床,简单梳洗后就拿着前一
期刊
那大概是朱家角古镇最好的年华。  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它横有漕港河,纵有朱泖河,前通黄浦江,后与太湖水系相接,在水运发达的清末民初,朱家角一时繁华似锦。十条老街,每个街口都有米行、钱庄、商铺、旅店更是遍布全镇。几乎各色各样的人都汇聚至此,开设百业,以此营生。尤其到了每年农忙的时候,漕港河上随处可见满载了一船粮食的江浙农民,叫卖声,迎喝声,好不热闹。至今都还有“朱家角米价跌一分,上海米市抖三抖”的说
期刊
一切的因果源于千年前的那个寒冷的冬天,生活拮据仍坚持寄宿在寺庙里埋头读书的范仲淹,茫然地将冻成冰块的稀粥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吃两块……  后来,大致是在北宋皇佑年间,某天晚上,范仲淹睡得很早,半夜惊醒。他做了一个噩梦,梦见苏州一带发生了饥荒,大片田地荒废,而自己的范氏族人生活潦倒,食不果腹,大家纷纷外出乞讨,一路上都是被活活饿死的年老体幼者。  范仲淹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他起身到书桌前,把这个
期刊
驿站古道:入世多迷途,此去为正路  驿道两旁,开满桃、梨、梅、油菜花,是走马镇古驿道主打旅游项目“走马观花”。沿坡,走上古老的石板路,再穿过一个门洞,又过一座过街楼,便踏进重庆九龙坡走马镇的老街,路面上铺设的石板上有几道深深的凹陷,那是当年驮马的蹄印和车轮留下的辙痕。走马镇,建于宋代,身在巴县,西看壁山,东望江津,“一脚踏三县”,1995年划归重庆九龙坡管辖。  走马镇文化干事钟守维告诉本刊记者,
期刊
朱家角大清邮局遗址是目前上海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清朝邮局遗址,它是朱家角的标志,印证着古镇邮驿的百年沧桑。那么大清邮局对中国近代邮驿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我们为此采访了朱家角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马清远老师。  记者:大清邮局究竟有多久的历史?  马清远:通常我们会把1903年朱家角邮寄代办所的建立算作大清邮局历史的开始。其实,早在1875年的时候,朱家角就出现了私人的邮局机构,叫“协源明信局”。因为
期刊
“打树花”是河北蔚县暖泉镇一种神奇而独特的古老节日社火,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表演者用浸水后的柳木勺将摄氏一千多度的铁汁奋力泼洒在坚硬冰冷的砖堡墙上,铁汁遇冷炸裂后爆发出万朵火花,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树花”。  2月4日晚,记者有幸见到了这一壮观场面。虽然气温已是零下20度,但是还有许多来自北京、张家口的观众为了一睹这震撼场景,不顾严寒早早来到暖泉镇树花广场。为了配合打树花的表演,暖泉镇政
期刊
百年前的一场官司  大约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清晨,江苏无锡七房桥的素书堂内,一位身材消瘦的晚清秀才正打点着行李准备出门,他要赶往无锡县城中的衙门,此行的目的是为了重新获得族内义庄的开放权。  此时距离钱氏祖先开办义庄已经过去了近百年。由于族内七房人丁兴旺不一,七房的贫富差距也日益悬殊。到了秀才这代,除了三房一脉单传,依旧拥有上万亩良田之外,其余六房则早已沦为贫农,有些族人分到的地甚至不足几亩,温饱都成
期刊
喜玛拉雅山脚下的小国不丹在梵语中的意思是“西藏的边陲”,它邻近西藏,国土面积不到4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70万,90%的居民从事农业。然而,在外界眼里又小又穷的国家,却并不因此感到惶恐和后怕,而是从容不迫地走自己的路。  “任何发展计划,都必须有利不丹对快乐的追求。”不丹首任民选首相吉格梅·廷里将不丹选择的这条道路用简单而深刻的话语阐述出来。  另辟蹊径的发展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不丹第四世国王
期刊
窦乂,据记载,是唐德宗至文宗时期活跃在长安的商人。他由转卖获赠丝鞋起步的“个体户”到“制造业者”,之后转为“房地产商”兼“投资家”的成长历程,经常被史家引以为富有经济头脑眼光独特的成功商人的范例。  大唐中叶,陕西扶风有一个13岁的小儿,姓窦名乂,其几位姑姑都嫁给了国戚。有一次,担任过安州刺史的姑父张敬立返回京师时,带回了十几车安州特产——丝鞋,分送给众外甥和侄儿们。一见到礼物,孩子们自然争抢挑选
期刊
自1986年贵州电视台制作播出第一个公益广告至今,我国的电视公益广告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史,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好评,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程宏表示,公益广告是电视作品中的格言,是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旗帜,是国家气质的重要体现。2011年12月22日,中央电视台出台公益广告新举措,力争在2012年多个频道安排固定时段播出公益广告,持续、稳定地开展公益宣传,传播文明、传递爱心,积累品牌效应。  虽然公益广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