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云:人老了,喜欢旧年。昔日,余正壮年,对此语不以为然。及至老矣,方觉此言颇在情理。年轻时,前程似锦,当然瞻前者众。何况工作繁忙,上有老,下有小,想念旧业无暇顾及。老了,特别是退下来了,前方虽有光明,但毕竟已是夕阳余辉,而春风得意、金戈铁马均已成为过去,能不后顾乎?
念旧,并非坏事。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若能温故而知新,则用大焉!当然,念旧不要陷入“今不如昔”的情绪中才好。今天的阳光明媚多了!
这番旧念的议论,乃因一件旧事而起。一次,余分一新房。迁居之后,家里少不了一番整理。儿子见一白色面盆,瓷有些掉了,锈迹星星点点,一副饱经沧桑的样子,便说:“这淘汰了吧!”余接过一看,忙曰:“不可!”“爸,现今已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候了,您这样不消费,经济啥时能发展!”余有点没好气:“你少贫嘴,此物非同一般!”“难道有仙气么?”“仙气倒没有,却有一番来历。”
见儿子颇觉新奇,余便讲了一番此物的来龙去脉。余上大学时,家中一年半载不给寄一分钱,生活全赖助学金。人民大学工农子弟多,助学金总额偏紧,余之助学金为全部伙食费——每月十二元五角。食足矣,衣靠旧物维持,零花钱则全无。人不可能除衣食之外分文不用,牙具、面盆之类能缺么?必须而又无钱买,只得在伙食费上打主意。早餐时多买些咸菜,当日午餐或晚餐则食咸菜而不买他菜,菜票便省了下来。到月底,未用的菜票可兑换为现金。就这样,足足攒了两个月(当然,省菜票只能偶尔为之),才花八角钱买了一个“如意牌”的白色面盆。
这个面盆伴余大学五年,又跟随余劳动锻炼、参加工作、娶妻生子、从塞外回北京……洗衣服,洗脸、洗脚,搞卫生,和泥、盛物,它承受过不堪的重负。东南西北,辗转千里,昔日旧物换了一批又一批,就这只面盆,虽然越来越“衰老”不堪,余始终将之保留下来。它是余几十年生活、奔波的见证。每每见之,往昔风雨仿佛阵阵降临脑际。
“原来是一件‘文物’!”儿子还是不以为然,“此般文物有几多?够办一个博物馆吗?”儿子的态度使余火气上攻,然不知为何,脾气很大的余,那日居然没有发作。“这样的‘文物’还有一件。”说完,余走进书房,从书架显眼的地方取下了一本小书来。这本淡绿色封面的精装小书,封面上的字磨得已经有些模糊,四边毛乎乎的,看上去不止翻过千万遍。内页黄了,也有些松动了,有的页似乎就要掉下来。儿子见余一脸庄重,这本小书又一身风霜,便小心地接了过去。
这是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袖珍英汉字典,定价:人民币一元整。儿子翻开封面,扉页上的两行钢笔字,虽然岁月使之面目有变,但仍依稀可辨:“1964年10月,购于王府井外文书店。”儿子有些动容。
从小学到中学,又从云溪走进人民大学,这本袖珍英汉小字典,是余买的第一本外书。中学学了六年英语,没有字典,那个难、那份无奈,真叫人心痛。余到新华书店,不知摸过这本小小的字典多少回!有几次,余想求母亲给买一本,可看着母亲日益增添的白发,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雨雪风霜给年仅四十多的母亲,早早地刻下了一脸皱纹。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大口大气地喘着粗气,给她留下了哮喘病。余怎么能不懂事,给母亲平添一份为难呢?
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暴风雨中,余被分配到塞北草原,说是反修前线扎根一辈子。除了“红宝书”,余仅仅带了这本袖珍英汉字典。余以为从此要与书告别了,但舍不得这本字典,留下作个纪念。
1978年,春天来得特别早,振兴中华的号召,使人热血沸腾。恢复招收研究生的消息传来,身边的几位朋友乐不可支,跃跃欲试。她们又来撺掇余,鼓励余一试。余多年的读书愿望又被点燃了,虽已早过而立之年,还是决定试试。那时节,手边可用的书全无,最后找到了这本袖珍英汉字典。所谓准备应试,其实就是有空时翻翻英汉小字典。它不仅助余温了英语,还唤起了许多对往事的回忆。后来,余成了一名“胡子多、头发少”的研究生。应该说,这本小小的字典功不可没!
听了这些往事,儿子感慨道:“真不容易!”不知道余来了谈兴,还是觉得此乃让儿子受点“教育”的良机,余以此为由,又谈了些大学时代的生活。
上了大学,免不了要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同学和老师写信。寄信,对于那时的余而言,是一笔很难承受的支出,虽然一张邮票仅八分钱。为了省钱,余找来些别人丢弃的牛皮纸,自己糊信封。信封糊好后,用红铅笔在中央画上条框,看上去,还像个样子。至于邮票,那就真对不起了!谁在来信时夹了邮票,余才给谁回信。
大学上课,笔记本不可少。当时有一种说法,大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平时背笔记,考试抄笔记”。此言虽有些过,却也道出了笔记在大学生活中的分量。为了省钱,余记笔记,字既小且密。可不管怎么省,笔记本总得用呀!后来,一位同学从印刷厂“讨”来一捆废纸边,送了些给余。真不错,虽然用纸边订的本子身材廋长,但却救了急。
两件旧物,引出诸多话语。儿子听完之后,若有所动。几天后,余发现那本小字典,被人用画报纸包了一层皮。虽有所动,但儿子对余讲的那些事,还是将信将疑。“都新社会了,至于那样吗?”也难怪,不是过来人,哪知其中味。
后来,余之高中语文老师来家做客。余发现儿子与这位高龄老师很亲近,原来,他借攀谈,总把话题往余学生生活上引。是时儿子年岁并不大,正上初中,倒满有心计。余明白,他要对余讲过的往事,寻求印证。不知这一老一小都谈了些什么,但自那以后,儿子对余及其母亲,恭敬了许多,于物也珍惜多了。
人云“往事如烟”。其实,往事虽逝,却给经历往事者在头脑中、心灵上,留下了许多。春风过去,全无踪影,却留下了似锦的绿茵、繁花,剪开了柳丝条条,春波阵阵。
今人之智慧、品格、情感,乃千百年无数往事所铸之精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窃以为,温故而知新,也“不亦乐乎” !
念旧,并非坏事。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若能温故而知新,则用大焉!当然,念旧不要陷入“今不如昔”的情绪中才好。今天的阳光明媚多了!
这番旧念的议论,乃因一件旧事而起。一次,余分一新房。迁居之后,家里少不了一番整理。儿子见一白色面盆,瓷有些掉了,锈迹星星点点,一副饱经沧桑的样子,便说:“这淘汰了吧!”余接过一看,忙曰:“不可!”“爸,现今已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候了,您这样不消费,经济啥时能发展!”余有点没好气:“你少贫嘴,此物非同一般!”“难道有仙气么?”“仙气倒没有,却有一番来历。”
见儿子颇觉新奇,余便讲了一番此物的来龙去脉。余上大学时,家中一年半载不给寄一分钱,生活全赖助学金。人民大学工农子弟多,助学金总额偏紧,余之助学金为全部伙食费——每月十二元五角。食足矣,衣靠旧物维持,零花钱则全无。人不可能除衣食之外分文不用,牙具、面盆之类能缺么?必须而又无钱买,只得在伙食费上打主意。早餐时多买些咸菜,当日午餐或晚餐则食咸菜而不买他菜,菜票便省了下来。到月底,未用的菜票可兑换为现金。就这样,足足攒了两个月(当然,省菜票只能偶尔为之),才花八角钱买了一个“如意牌”的白色面盆。
这个面盆伴余大学五年,又跟随余劳动锻炼、参加工作、娶妻生子、从塞外回北京……洗衣服,洗脸、洗脚,搞卫生,和泥、盛物,它承受过不堪的重负。东南西北,辗转千里,昔日旧物换了一批又一批,就这只面盆,虽然越来越“衰老”不堪,余始终将之保留下来。它是余几十年生活、奔波的见证。每每见之,往昔风雨仿佛阵阵降临脑际。
“原来是一件‘文物’!”儿子还是不以为然,“此般文物有几多?够办一个博物馆吗?”儿子的态度使余火气上攻,然不知为何,脾气很大的余,那日居然没有发作。“这样的‘文物’还有一件。”说完,余走进书房,从书架显眼的地方取下了一本小书来。这本淡绿色封面的精装小书,封面上的字磨得已经有些模糊,四边毛乎乎的,看上去不止翻过千万遍。内页黄了,也有些松动了,有的页似乎就要掉下来。儿子见余一脸庄重,这本小书又一身风霜,便小心地接了过去。
这是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袖珍英汉字典,定价:人民币一元整。儿子翻开封面,扉页上的两行钢笔字,虽然岁月使之面目有变,但仍依稀可辨:“1964年10月,购于王府井外文书店。”儿子有些动容。
从小学到中学,又从云溪走进人民大学,这本袖珍英汉小字典,是余买的第一本外书。中学学了六年英语,没有字典,那个难、那份无奈,真叫人心痛。余到新华书店,不知摸过这本小小的字典多少回!有几次,余想求母亲给买一本,可看着母亲日益增添的白发,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雨雪风霜给年仅四十多的母亲,早早地刻下了一脸皱纹。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大口大气地喘着粗气,给她留下了哮喘病。余怎么能不懂事,给母亲平添一份为难呢?
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暴风雨中,余被分配到塞北草原,说是反修前线扎根一辈子。除了“红宝书”,余仅仅带了这本袖珍英汉字典。余以为从此要与书告别了,但舍不得这本字典,留下作个纪念。
1978年,春天来得特别早,振兴中华的号召,使人热血沸腾。恢复招收研究生的消息传来,身边的几位朋友乐不可支,跃跃欲试。她们又来撺掇余,鼓励余一试。余多年的读书愿望又被点燃了,虽已早过而立之年,还是决定试试。那时节,手边可用的书全无,最后找到了这本袖珍英汉字典。所谓准备应试,其实就是有空时翻翻英汉小字典。它不仅助余温了英语,还唤起了许多对往事的回忆。后来,余成了一名“胡子多、头发少”的研究生。应该说,这本小小的字典功不可没!
听了这些往事,儿子感慨道:“真不容易!”不知道余来了谈兴,还是觉得此乃让儿子受点“教育”的良机,余以此为由,又谈了些大学时代的生活。
上了大学,免不了要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同学和老师写信。寄信,对于那时的余而言,是一笔很难承受的支出,虽然一张邮票仅八分钱。为了省钱,余找来些别人丢弃的牛皮纸,自己糊信封。信封糊好后,用红铅笔在中央画上条框,看上去,还像个样子。至于邮票,那就真对不起了!谁在来信时夹了邮票,余才给谁回信。
大学上课,笔记本不可少。当时有一种说法,大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平时背笔记,考试抄笔记”。此言虽有些过,却也道出了笔记在大学生活中的分量。为了省钱,余记笔记,字既小且密。可不管怎么省,笔记本总得用呀!后来,一位同学从印刷厂“讨”来一捆废纸边,送了些给余。真不错,虽然用纸边订的本子身材廋长,但却救了急。
两件旧物,引出诸多话语。儿子听完之后,若有所动。几天后,余发现那本小字典,被人用画报纸包了一层皮。虽有所动,但儿子对余讲的那些事,还是将信将疑。“都新社会了,至于那样吗?”也难怪,不是过来人,哪知其中味。
后来,余之高中语文老师来家做客。余发现儿子与这位高龄老师很亲近,原来,他借攀谈,总把话题往余学生生活上引。是时儿子年岁并不大,正上初中,倒满有心计。余明白,他要对余讲过的往事,寻求印证。不知这一老一小都谈了些什么,但自那以后,儿子对余及其母亲,恭敬了许多,于物也珍惜多了。
人云“往事如烟”。其实,往事虽逝,却给经历往事者在头脑中、心灵上,留下了许多。春风过去,全无踪影,却留下了似锦的绿茵、繁花,剪开了柳丝条条,春波阵阵。
今人之智慧、品格、情感,乃千百年无数往事所铸之精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窃以为,温故而知新,也“不亦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