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_0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次参加公开课及评课活动,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如何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我自己的体会是:
  一、要摸清学生的底子,根据需要备好课
  我们上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而学生之间总是存在着个性差异。我们必须深入到学生内部,真正的熟知他们的个性差异,对有个性差异的特殊群体(尖子生和后进生),更要给他们备课,使他们在不同的层面上都受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语文课,这是上好课的前提。
  二、讲课要重点突出,脉络清晰
  经过我们精心的备课,上课后要讲哪些内容,心中早已有数,但上课就像写文章一样,要有中心,要有结构。一节45分钟的课,要精心地设计和安排,对哪些学生该讲哪些知识点,中心要十分明确,脉络要清晰。语文这一门课,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你在讲解的过程中,要使学生能分清主次地记好笔记,便于课后复习。如果我们讲课中心模糊,脉络不清,学生所记的笔记也就杂乱无章。只有我们讲课讲清楚了,学生才能听明白、记整齐,课后印象深刻。同时,讲课也是一种有益的写作示范。现在很多学生写作文头痛,究其原因多是“无从下笔”。为何“无从下笔”?主要是平时训练不够,示范不到位。对每一篇课文(包括诗词曲),我们都要把握好它的中心、脉络,并把它的写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别人的文章就是这样写的,老师就是这样讲的,你们也应该这样学着写。有了范例,加之我们在写法上的点拨、指引,学生就会逐渐理清写作的思路了。这一点很有效果,建议大家多尝试。
  三、要创设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
  语文课和别的课相比,有很强的人文性。我们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读写、自由地问答、真诚地评价和平等地合作,学生才能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中去,以主人翁的心态学习课本上优秀的范文,并能和老师积极配合、和谐相处,把在课堂上没有汲取到的养料放到课外去补充……这样的学习劲头,无疑是我们当语文老师最希望的,而它的来源,就是要我们为他们创造这种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过去的语文课,大多是老师唱独角戏,现在有的老师也是这样做,我们应该摒弃唱独角戏的做法了。
  四、要讲练结合,注重细节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提高,但教师该讲的东西一定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尤其是上课中的一些细节,忽视不得。如朗读时要声情并茂,语速上的轻重缓急,语调上的抑扬顿挫,板书的条理化設计和重点难点的特别提醒等,这些细节无形中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做到这些的同时,要有选择、有借鉴地选用资料、课本上的相关试题,分等级进行训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也应该训练学生做题的速度、解题的能力。在实际运用中他们会遇到疑惑,为此他们会更加注意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给他们的知识和方法的重要性。这也反过来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更积极地思考和发问,乐意和师生交流,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五、要真情付出,正确引导
  课本上的文章,都是专家们精心筛选的,其中不仅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真情投入,要借用先贤圣哲的积极思想,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从中悟出人生的真谛,学会做人。要时刻教育他们把学习和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为自己、家庭和社会添彩。我们所教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只有我们对他们付之以真情,动之以真爱,他们才会在平时的言行中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老师讲的言行准则要求自己。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和沿袭它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把它们发扬光大更是我们做语文教师的神圣的使命。
  说到底,语文学科的知识面极其宽广,内容庞杂,上课要把握、掌握的东西非常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博览群书、广开言路、虚心学习、真诚求教,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精心设计,努力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其他文献
近三年来,重视能力考查,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已真正成为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英语命题的价值取向,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表格题这种新题型近年来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一、题型分析    听力测试中的表格题是一种表格补充题,这种听对话或短文填表的题型是近年来英语听力测试的一种新题型,要求考生听一段对话或独白,根据题目要求,从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素质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因为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怎样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有没有素质高的历史教师。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使其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没有高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先接触的、出现最多的修辞格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具体的、形象的、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描写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用比喻修辞格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用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明喻爽朗、明快;暗喻灵活自如;借喻形象含蓄。任何事物形象的特征,都可以通过恰当的比喻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    一、感受比喻句的形象
探究是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及进行的各种活动。     1 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意义。①探究需要做观察,需要提出问题,需要设计调研方案,需要用实验来检验人们已知的东西,发现人们未知的东西,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需要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把研究成果告诉他人。   ②探究是能动的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中学生的不良品德是指中学生经常违反行为规范的行为。造成中学生不良品德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的原因有: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旧思想意识的影响,不良的家庭影响,以及家庭、学校教育工作上的失误等。主观方面的原因有:学生的主观要求与客观条件之间的矛盾,学生在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上的矛盾,以及学生内部心理结构的矛盾等。正是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着这样的一些矛盾,因而当客观外界没
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亲密的学习伙伴。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只是教师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何改变课堂上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象,如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如何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等能力。我认为,首先必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出境游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并成为全球旅游业增长的新机遇。  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到2020年,中国入境旅游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出境旅游继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为世界第四大出境国,然而,在2002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就超过了日本,2007年超德国,2010年便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大国。  面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及对各行业的影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当前面临的问题是突出的,学生的错位性认识便是其中之一。  现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一种突出现象,即由于已经受到或正在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其中也包括来自学生家庭生活境遇的影响,学生们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结果出现了一些片面的、似是而非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乃至表现出对教学的“逆反心理”。表面上看这些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究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盛行“唯分数论”,学校把考试成绩看成是评判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通常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就事论事,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师“满堂灌”、“填鸭式”,师生互动少,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少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常听一些学生说“历史课枯燥无味”、“历史都是过去的事,学习有什么用”等让人很痛心的话。《国
只有教师善于提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怎样才能掌握提问艺术,而避免“满堂问”呢?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扣住一个“疑”字做文章。  1.设疑,就是教师精心地设计问题。钱梦龙老师认为: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问题要有启发性,不能太大了,学生无法下手,无从回答;问题太碎,光是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既啰嗦、无意义又烦人,耽误课堂时间,影响课堂效率。  一般地说设计的问题要达到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