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直以来,女职工都是学校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群体,女职工的思想行为、团队建设对学校的科学化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以此为研究方向,着重就如何培养女职工队伍进行详细剖析,为促进校园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关 键 词] 女职工;队伍建设;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133-01
一、影响女职工成长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女职工的双重角色
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女职工都要身兼工作和家庭两大重任,不仅要像男职工那样应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岗位竞争、科研任务等,还要兼顾家庭重任。尤其是30~40岁的女职工,这段时间正是她们为事业奋斗拼搏的黄金时期,但是因上有老下有小也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处理繁琐的家务、老人的赡养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可是,学校女职工往往难以将大部分精力投入教學及岗位工作中,这会直接影响女职工的成长发展。
(二)女职工承受的外在重压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女教工要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压力。(1)社会压力。现如今,随着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逐步增大,社会公众对学校及其职工团队的关注度大大增加,尤其是教师更是成为人们眼中的“神圣职业”,使得学校教职工不得不尽量满足人们对这个神圣职业的要求。这种来自社会的外部刺激会给学校职工尤其是女职工带来许多思想上的负担和压力。(2)学校压力。不同学校在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以及教学目标上都有相应的规范,例如教研任务、岗位竞争、末位淘汰、绩效排名等,当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存在落后,都会给女职工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三)职业倦怠感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幸福感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而女性往往家庭化倾向较重,尤其是步入孕育期的女职工会将更多的时间分配到家庭生活中,这样很容易使许多学校工作受到影响甚至搁浅,在工作过程中也多求中游不求进取,业绩突出者少且职业倦怠感重。
(四)传统观念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女性是家务劳动和照顾子女的主力,参与社会工作的女职工首要面临的问题也多是婚姻、生育以及教育下一代。相比之下,男性在工作方面有先天优势,在传统观念中女性所受到社会、家庭的束缚要远高于男性,“男强女弱”思想根深蒂固。虽然学校女教工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整体素质偏高,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容易安于现状,且随年龄增长会逐步缺乏竞争意识,自我成就动机偏低。
二、培养高素质女职工队伍的具体方法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女职工综合素质提升机制
女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将素质建设工作与学校制度建设相结合,并将其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中,制订科学的教育培训、劳动竞赛活动、岗位操练等长远规划。具体而言,学校可以结合女职工所在的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以及不同性格特点等,分门别类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和工作机制,从制度上落实女职工的发展权利、学习权利,并通过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和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女职工开展“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教育活动,以提高女职工的综合素养。
(二)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女职工心理适应性和文化素养
针对女职工工作、生活压力大的问题,学校应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主动关心女职工的身心健康,给予女职工特殊的保护。例如从福利角度来看,学校可以为女职工提供定期妇科检查、产假享受在职福利、孕期休息室等福利待遇;从愉悦身心角度来看,学校可以为女职工提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像健美操、瑜伽训练、郊外踏青、茶话会等,不仅能陶冶情操,也可以帮助女职工化解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提高心理适应性和文化素养。
(三)加强科学管理,增强女职工归属感与自豪感
女职工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工作态度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学校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规则、保障体系、系统安排等,能从根本上增强女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形成良性的校园文化氛围,带动女职工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深化,进而引导女职工找到归属感和自豪感,汇聚工作正能量,充分展现出自我的价值与魅力。
(四)加强权益保障,建立健全女职工团队凝聚机制
只有不断充实自我的学习型团队,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女职工的权益保障,积极鼓励女职工学习进修、提升自我,并加强经费支持,改善工作环境,以保障女职工身心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学校还应积极加强女职工团队凝聚力建设,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尊重女职工的劳动付出;另一方面要重视女职工情感和精神文化的凝聚,从客观上承认她们为家庭付出的劳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并从学校工会方向着力,帮助女职工解决子女上学、亲子时间等问题,从而让她们能从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工作中。
总而言之,学校想要培养高素质的女职工队伍,必须以提高女性素质、挖掘女性潜能为目标,积极加强制度建设、人文关怀、科学管理以及相应的权益保障,用真诚关爱来扶持女性,全方位营造有利于女职工素质提升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张玮.浅谈如何提高女职工队伍整体素质[J].东方企业文化,2013(24).
[2]梅圣荣.如何促进女职工队伍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J].新闻世界,2012(9).
[关 键 词] 女职工;队伍建设;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133-01
一、影响女职工成长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女职工的双重角色
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女职工都要身兼工作和家庭两大重任,不仅要像男职工那样应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岗位竞争、科研任务等,还要兼顾家庭重任。尤其是30~40岁的女职工,这段时间正是她们为事业奋斗拼搏的黄金时期,但是因上有老下有小也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处理繁琐的家务、老人的赡养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可是,学校女职工往往难以将大部分精力投入教學及岗位工作中,这会直接影响女职工的成长发展。
(二)女职工承受的外在重压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女教工要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压力。(1)社会压力。现如今,随着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逐步增大,社会公众对学校及其职工团队的关注度大大增加,尤其是教师更是成为人们眼中的“神圣职业”,使得学校教职工不得不尽量满足人们对这个神圣职业的要求。这种来自社会的外部刺激会给学校职工尤其是女职工带来许多思想上的负担和压力。(2)学校压力。不同学校在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以及教学目标上都有相应的规范,例如教研任务、岗位竞争、末位淘汰、绩效排名等,当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存在落后,都会给女职工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三)职业倦怠感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幸福感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而女性往往家庭化倾向较重,尤其是步入孕育期的女职工会将更多的时间分配到家庭生活中,这样很容易使许多学校工作受到影响甚至搁浅,在工作过程中也多求中游不求进取,业绩突出者少且职业倦怠感重。
(四)传统观念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女性是家务劳动和照顾子女的主力,参与社会工作的女职工首要面临的问题也多是婚姻、生育以及教育下一代。相比之下,男性在工作方面有先天优势,在传统观念中女性所受到社会、家庭的束缚要远高于男性,“男强女弱”思想根深蒂固。虽然学校女教工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整体素质偏高,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容易安于现状,且随年龄增长会逐步缺乏竞争意识,自我成就动机偏低。
二、培养高素质女职工队伍的具体方法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女职工综合素质提升机制
女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将素质建设工作与学校制度建设相结合,并将其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中,制订科学的教育培训、劳动竞赛活动、岗位操练等长远规划。具体而言,学校可以结合女职工所在的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以及不同性格特点等,分门别类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和工作机制,从制度上落实女职工的发展权利、学习权利,并通过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和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女职工开展“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教育活动,以提高女职工的综合素养。
(二)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女职工心理适应性和文化素养
针对女职工工作、生活压力大的问题,学校应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主动关心女职工的身心健康,给予女职工特殊的保护。例如从福利角度来看,学校可以为女职工提供定期妇科检查、产假享受在职福利、孕期休息室等福利待遇;从愉悦身心角度来看,学校可以为女职工提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像健美操、瑜伽训练、郊外踏青、茶话会等,不仅能陶冶情操,也可以帮助女职工化解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提高心理适应性和文化素养。
(三)加强科学管理,增强女职工归属感与自豪感
女职工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工作态度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学校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规则、保障体系、系统安排等,能从根本上增强女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形成良性的校园文化氛围,带动女职工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深化,进而引导女职工找到归属感和自豪感,汇聚工作正能量,充分展现出自我的价值与魅力。
(四)加强权益保障,建立健全女职工团队凝聚机制
只有不断充实自我的学习型团队,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女职工的权益保障,积极鼓励女职工学习进修、提升自我,并加强经费支持,改善工作环境,以保障女职工身心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学校还应积极加强女职工团队凝聚力建设,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尊重女职工的劳动付出;另一方面要重视女职工情感和精神文化的凝聚,从客观上承认她们为家庭付出的劳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并从学校工会方向着力,帮助女职工解决子女上学、亲子时间等问题,从而让她们能从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工作中。
总而言之,学校想要培养高素质的女职工队伍,必须以提高女性素质、挖掘女性潜能为目标,积极加强制度建设、人文关怀、科学管理以及相应的权益保障,用真诚关爱来扶持女性,全方位营造有利于女职工素质提升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张玮.浅谈如何提高女职工队伍整体素质[J].东方企业文化,2013(24).
[2]梅圣荣.如何促进女职工队伍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J].新闻世界,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