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疫情的全面暴发。2020年的春节和寒假令所有师生难忘,居家隔离、线上交流,成了大家日常生活的主旋律。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国各地幼儿园陆续复学。防疫物资准备、防疫知识培训、入园流程演练、突发疫情预案……大家为幼儿正常入园做足了功课。那么。在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关注哪些问题。做好哪些工作呢?现借助中医理论中的“望、闻、问、切”,分享我在后疫情时期对幼儿园管理的思考。
一、“望”防疫重点,坚定发展方向
“望”,中医理论中指观气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望”是管理者首先需要做的事,也是管理者实施管理职能的第一法宝。
(一)看防疫关键点,保师生健康
20年前,我还在担任班主任。一天早上,园长走到我们班,站在“家长园地”前抬头凝望了几分钟,啥也没说。她走后,我赶紧将“家长园地”中的一项项内容看了又看,反思如何做得更好。这一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我园领导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养成了每天到各班各岗走一走、看一看的习惯,这不仅能让教职工感受到我们的关注,更是我们了解每个教职工日常工作状态的首要做法。
復学后,我们将“望”的重点放在了与“防疫”有关的各个环节上。例如:入园晨检时是否对每位幼儿都能做到测温、鞋底消毒、手部消毒,常规晨检是否对每个幼儿观察到位;到班级,重点看教师的二次测温情况,以及幼儿是否能够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副餐时是否保持足够的距离;到后勤岗,主要看消毒水的配比浓度,扶手、门把手、户外玩具等公共区域的消毒时间与操作是否规范;放学时,以家长不入园、门口畅通不拥堵为原则,看实施分时错峰接幼儿的实际效果,以控制门口家长人流量及各班幼儿到达门口的速度。
针对疫情防控的“望”,我们主要围绕及时了解幼儿健康状况、切断传染源进行。
(二)观政策导向,定发展方向
疫情下的幼儿园基本处于遭受重创、气血受损的状态。我园是区直属公办园,尚存在教职工工资无法发放的问题,更何况普惠性民办园?不过,现阶段,我们欣喜地看到各级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扶持力度正在大幅增强。五月初,江苏省出台了系列政策扶持民办园,如给予落实普惠性民办园财政补助政策,对地方政府认定公布的达到相关办园标准、办园行为规范,且收费不高于同级公办园收费标准两倍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按照公办园同等标准安排生均公用经费拨款。这一政策让更多普惠性民办园同公办园一样,在政府的支持下渡过难关。
同时,我们还看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的政策导向。所以,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是普惠性幼儿园,都在政策帮扶范围内。因此,我们对幼儿园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二、“闻”疫中声息,拟定活动形式
“闻”,中医理论中指听声息、闻气味。我这里说的“闻”,是通过听取八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为幼儿园的决策提供思路。只有听不同途径、不同来源的声音,才不会因偏听、偏信造成决策失误。
(一)听教职工心声,扬战“疫”士气
有人将疫情比喻成“照妖镜”,各种“妖魔鬼怪”都在疫情下暴露原形。在幼儿园和个人都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幼儿园教职工又有怎样的想法呢?有两句话我在疫情期间听得最多。第一句话是“我们要不要一起捐款”。疫情初期,以武汉为“震中”,全国各地陆续封城,人们深感疫情的严重性。隔离在家,大家虽然不能见面,但电话、网上交流不断,教师们问得最多的就是“我们要不要组织捐款”。有的老师不等集体组织,就先行在网络平台上献上自己的一片心意,起到了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第二句话是“什么时候复学”。疫情中后期,大家都在询问什么时候能复学。也许询问的背后有什么难言之隐,但这并没有影响大家的工作热情。我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集思广益,筹集防疫物资,在物资紧张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还自发从家中带来口罩、额温枪、温度计备用。组长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居家亲子游戏线上指导活动,定期发布微平台报道,班主任每天和幼儿进行线上互动……大家各司其职,围绕防疫忙碌着。没有人因工资未发放、害怕感染而影响工作,反而是园领导不时通过网络向大家公布争取政府资金支持的进展情况。
疫情之下,大家经受住了考验,彼此感受到的是乐于奉献的大爱情怀,看到的是主动作为、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这让我倍感欣慰。
(二)嗅疫情发展趋势。拟定活动形式
闻,还可以理解为听社会发展的声息。网络、电视的信息报道,包括人们的交流议论等,都是社会发展的声息。
就当下来说,疫情发展趋势涉及幼儿园今后的工作重点、资金分配、人员安排等多方面。从各网站的疫情分析数据来看,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现有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但海外疫情还没有得到控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做客央视《新闻直播间》时说:“秋冬第二波疫情肯定会发生,而且已经发生,只是没有发生在中国。”分析这些信息可以作出推断,最近一年,防疫仍将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在物资配备上,幼儿园尽量进行批量购买,以降低成本;在人员安排上,应按照防疫要求分配,便于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在毕业典礼、端午、国庆等活动安排上,避免人员大量聚集,以班级活动和分散性活动为主。
三、“问”关注问题,寻管理依据
“问”,中医理论中指询问症状。“问”在后疫情时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问”主动了解想要知道的内容,收集有价值的信息,综合分析之后,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和部署。
(一)了解行踪,防控疫情传播
尽管现在已经复学,但防疫工作不可松懈。每日必问师生、家长的行踪和健康状况,询问其是否与高风险地区及海外疫区回国人员接触,是否与新冠患者或疑似人员接触,等等。这是全区、全省乃至全国共同防疫的重要途径。
(二)及时请教,寻求专业支持 复学后,与驻园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在防疫方面遇到不能确定的问题,及时向驻园医生请教。例如:体质异常的幼儿如何进行入园护理,幼儿手部消毒剂如何选择,废弃口罩的规范处理……用专业知识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
(三)多形式调查,征询多种方案
我园每学期都会采用多种方法征询意见,有固定的问卷调查,有预约的直接面谈,有随机的网络询问,还有快捷的电话联系,等等。问卷的主要内容通常有:点赞,我身边的好同志(领导、搭档、同事、家长等);恳谈,待完善的项目与管理中待改进之处;关怀,请说出你本人或你所在班级(岗位)需要幼儿园帮助解决的问题(难题);创意,新学期具有个性化的活动。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调查,不仅可以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还能带给我们很多惊喜,如教职工中感人的互助故事、新学期的创意活动等。
直接面谈询问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电话、网络连线更是能够随时联系。丰富的征询方式有助于幼儿园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为今后的防疫工作铺设一条宽广的道路。
四、“切”防疫课程,蕴内涵发展
中医理论中的“切”指摸脉象。脉象“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表现。幼儿园的各个部门如同人的各个身体组成部分,想要计划要求、措施落实、保教工作等做到张弛有度、节律一致、同步运行,管理者就需要时刻为幼儿园的正常运行“诊脉”,确保没有“梗阻”“无力”等状态出现。
(一)课程融入防疫生活
幼儿园能复学,说明幼儿园的安全防疫工作已经符合要求,需要按照新规范重新开启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面对现实情况,教学方面需要做出哪些改变呢?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念。现在,疫情来了,幼儿的生活变了,整个社会的行为规则变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只有跟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才不会出现保教脱节、教育无力的现象。
围绕抗疫,我园将“了解新冠病毒相关知识、认识防疫物资、了解抗疫专家、掌握防疫行为、形成良好卫生习惯”作为主要目标。在布置这项工作时,我借用了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布置任务说五遍”的工作法,杜绝“我只说一遍”可能造成的各种偏离目标的行为,按照“防疫课程布置五步骤”提出相关要求。
经过这五个步骤,接下来的具体课程方案和实施过程就不会跑偏方向。我们希望通过防疫课程的融入,保证幼儿能够了解病毒知识,懂得自我防护要点,不轻视、不惧怕,养成良好习惯,快乐健康地生活。
(二)课程追随社会发展
幼儿园的课程建设还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脉络。疫情加速了幼儿园课程在两个方面的发展。第一,网络教育快速发展。疫情暴发,师生居家隔离,教师不得不通过网络和幼儿进行互动,这助推了网络课程的发展,彰显了网络宣传的力量和网络课程的作用。特别是现在很多幼儿主要由祖辈家长来照顾,致使幼儿园在与幼儿父母交流、推送幼儿园信息、推广教育理念等行为上,需要更多地借助网络媒介来实现。网络教育发展趋势还将随着现代教育科技的发展得到进一步强化。
第二,自然教育课程得到了重视。疫情让大家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大自然实施教育,能打开幼儿视、听、嗅、触等多种感官,让幼儿充分感知世界,给幼儿提供更为丰富的真实体验。大自然中的资源十分丰富,幼儿可以不受书本的限制,认识到更多的动植物,幼儿的视野有多大,就能看到多少種动植物。大自然是广袤的,幼儿在富有变化的环境中尽情玩耍,其体能及适宜环境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增强。
教师应该多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体验万物的生长变化,在真实的环境中感知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活动中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所以,我们需要在今后的课程中增加自然教育的课程比重,加大对自然课程实施的研究与探索。
总之,一所幼儿园如同一个人,有其独特的气质和神韵。我们要不断观其色,闻其声,问其况,切其脉,调节各部门人员的工作状态和进展情况,确保各环节之间经脉通畅,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向更高水平发展!
一、“望”防疫重点,坚定发展方向
“望”,中医理论中指观气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望”是管理者首先需要做的事,也是管理者实施管理职能的第一法宝。
(一)看防疫关键点,保师生健康
20年前,我还在担任班主任。一天早上,园长走到我们班,站在“家长园地”前抬头凝望了几分钟,啥也没说。她走后,我赶紧将“家长园地”中的一项项内容看了又看,反思如何做得更好。这一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我园领导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养成了每天到各班各岗走一走、看一看的习惯,这不仅能让教职工感受到我们的关注,更是我们了解每个教职工日常工作状态的首要做法。
復学后,我们将“望”的重点放在了与“防疫”有关的各个环节上。例如:入园晨检时是否对每位幼儿都能做到测温、鞋底消毒、手部消毒,常规晨检是否对每个幼儿观察到位;到班级,重点看教师的二次测温情况,以及幼儿是否能够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副餐时是否保持足够的距离;到后勤岗,主要看消毒水的配比浓度,扶手、门把手、户外玩具等公共区域的消毒时间与操作是否规范;放学时,以家长不入园、门口畅通不拥堵为原则,看实施分时错峰接幼儿的实际效果,以控制门口家长人流量及各班幼儿到达门口的速度。
针对疫情防控的“望”,我们主要围绕及时了解幼儿健康状况、切断传染源进行。
(二)观政策导向,定发展方向
疫情下的幼儿园基本处于遭受重创、气血受损的状态。我园是区直属公办园,尚存在教职工工资无法发放的问题,更何况普惠性民办园?不过,现阶段,我们欣喜地看到各级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扶持力度正在大幅增强。五月初,江苏省出台了系列政策扶持民办园,如给予落实普惠性民办园财政补助政策,对地方政府认定公布的达到相关办园标准、办园行为规范,且收费不高于同级公办园收费标准两倍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按照公办园同等标准安排生均公用经费拨款。这一政策让更多普惠性民办园同公办园一样,在政府的支持下渡过难关。
同时,我们还看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的政策导向。所以,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是普惠性幼儿园,都在政策帮扶范围内。因此,我们对幼儿园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二、“闻”疫中声息,拟定活动形式
“闻”,中医理论中指听声息、闻气味。我这里说的“闻”,是通过听取八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为幼儿园的决策提供思路。只有听不同途径、不同来源的声音,才不会因偏听、偏信造成决策失误。
(一)听教职工心声,扬战“疫”士气
有人将疫情比喻成“照妖镜”,各种“妖魔鬼怪”都在疫情下暴露原形。在幼儿园和个人都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幼儿园教职工又有怎样的想法呢?有两句话我在疫情期间听得最多。第一句话是“我们要不要一起捐款”。疫情初期,以武汉为“震中”,全国各地陆续封城,人们深感疫情的严重性。隔离在家,大家虽然不能见面,但电话、网上交流不断,教师们问得最多的就是“我们要不要组织捐款”。有的老师不等集体组织,就先行在网络平台上献上自己的一片心意,起到了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第二句话是“什么时候复学”。疫情中后期,大家都在询问什么时候能复学。也许询问的背后有什么难言之隐,但这并没有影响大家的工作热情。我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集思广益,筹集防疫物资,在物资紧张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还自发从家中带来口罩、额温枪、温度计备用。组长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居家亲子游戏线上指导活动,定期发布微平台报道,班主任每天和幼儿进行线上互动……大家各司其职,围绕防疫忙碌着。没有人因工资未发放、害怕感染而影响工作,反而是园领导不时通过网络向大家公布争取政府资金支持的进展情况。
疫情之下,大家经受住了考验,彼此感受到的是乐于奉献的大爱情怀,看到的是主动作为、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这让我倍感欣慰。
(二)嗅疫情发展趋势。拟定活动形式
闻,还可以理解为听社会发展的声息。网络、电视的信息报道,包括人们的交流议论等,都是社会发展的声息。
就当下来说,疫情发展趋势涉及幼儿园今后的工作重点、资金分配、人员安排等多方面。从各网站的疫情分析数据来看,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现有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但海外疫情还没有得到控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做客央视《新闻直播间》时说:“秋冬第二波疫情肯定会发生,而且已经发生,只是没有发生在中国。”分析这些信息可以作出推断,最近一年,防疫仍将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在物资配备上,幼儿园尽量进行批量购买,以降低成本;在人员安排上,应按照防疫要求分配,便于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在毕业典礼、端午、国庆等活动安排上,避免人员大量聚集,以班级活动和分散性活动为主。
三、“问”关注问题,寻管理依据
“问”,中医理论中指询问症状。“问”在后疫情时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问”主动了解想要知道的内容,收集有价值的信息,综合分析之后,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和部署。
(一)了解行踪,防控疫情传播
尽管现在已经复学,但防疫工作不可松懈。每日必问师生、家长的行踪和健康状况,询问其是否与高风险地区及海外疫区回国人员接触,是否与新冠患者或疑似人员接触,等等。这是全区、全省乃至全国共同防疫的重要途径。
(二)及时请教,寻求专业支持 复学后,与驻园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在防疫方面遇到不能确定的问题,及时向驻园医生请教。例如:体质异常的幼儿如何进行入园护理,幼儿手部消毒剂如何选择,废弃口罩的规范处理……用专业知识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
(三)多形式调查,征询多种方案
我园每学期都会采用多种方法征询意见,有固定的问卷调查,有预约的直接面谈,有随机的网络询问,还有快捷的电话联系,等等。问卷的主要内容通常有:点赞,我身边的好同志(领导、搭档、同事、家长等);恳谈,待完善的项目与管理中待改进之处;关怀,请说出你本人或你所在班级(岗位)需要幼儿园帮助解决的问题(难题);创意,新学期具有个性化的活动。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调查,不仅可以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还能带给我们很多惊喜,如教职工中感人的互助故事、新学期的创意活动等。
直接面谈询问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电话、网络连线更是能够随时联系。丰富的征询方式有助于幼儿园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为今后的防疫工作铺设一条宽广的道路。
四、“切”防疫课程,蕴内涵发展
中医理论中的“切”指摸脉象。脉象“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表现。幼儿园的各个部门如同人的各个身体组成部分,想要计划要求、措施落实、保教工作等做到张弛有度、节律一致、同步运行,管理者就需要时刻为幼儿园的正常运行“诊脉”,确保没有“梗阻”“无力”等状态出现。
(一)课程融入防疫生活
幼儿园能复学,说明幼儿园的安全防疫工作已经符合要求,需要按照新规范重新开启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面对现实情况,教学方面需要做出哪些改变呢?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念。现在,疫情来了,幼儿的生活变了,整个社会的行为规则变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只有跟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才不会出现保教脱节、教育无力的现象。
围绕抗疫,我园将“了解新冠病毒相关知识、认识防疫物资、了解抗疫专家、掌握防疫行为、形成良好卫生习惯”作为主要目标。在布置这项工作时,我借用了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布置任务说五遍”的工作法,杜绝“我只说一遍”可能造成的各种偏离目标的行为,按照“防疫课程布置五步骤”提出相关要求。
经过这五个步骤,接下来的具体课程方案和实施过程就不会跑偏方向。我们希望通过防疫课程的融入,保证幼儿能够了解病毒知识,懂得自我防护要点,不轻视、不惧怕,养成良好习惯,快乐健康地生活。
(二)课程追随社会发展
幼儿园的课程建设还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脉络。疫情加速了幼儿园课程在两个方面的发展。第一,网络教育快速发展。疫情暴发,师生居家隔离,教师不得不通过网络和幼儿进行互动,这助推了网络课程的发展,彰显了网络宣传的力量和网络课程的作用。特别是现在很多幼儿主要由祖辈家长来照顾,致使幼儿园在与幼儿父母交流、推送幼儿园信息、推广教育理念等行为上,需要更多地借助网络媒介来实现。网络教育发展趋势还将随着现代教育科技的发展得到进一步强化。
第二,自然教育课程得到了重视。疫情让大家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大自然实施教育,能打开幼儿视、听、嗅、触等多种感官,让幼儿充分感知世界,给幼儿提供更为丰富的真实体验。大自然中的资源十分丰富,幼儿可以不受书本的限制,认识到更多的动植物,幼儿的视野有多大,就能看到多少種动植物。大自然是广袤的,幼儿在富有变化的环境中尽情玩耍,其体能及适宜环境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增强。
教师应该多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体验万物的生长变化,在真实的环境中感知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活动中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所以,我们需要在今后的课程中增加自然教育的课程比重,加大对自然课程实施的研究与探索。
总之,一所幼儿园如同一个人,有其独特的气质和神韵。我们要不断观其色,闻其声,问其况,切其脉,调节各部门人员的工作状态和进展情况,确保各环节之间经脉通畅,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