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大力士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an_z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幼儿的科学学习内容要从贴近幼儿身边的事物进行选材。中班幼儿乐意动手操作,具有初步使用记录表进行记录的经验,因此,我利用幼儿身边比较常见的纸作为探索对象,设计了“纸张大力士”这—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初步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张的承重能力不同,而且,纸张改变折叠成波浪造型后可以增加承重量。同时,幼儿通过在活动中进行猜想表达、探索操作,能够初步感受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从而体会到科学活动的重要性,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活动设计(第一次)
  活动内容:中班科学活动“纸张大力士”
  活动目标:
  1.了解纸可承重的特性。
  2.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参与,大胆猜想表达、开展实验。
  3.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喜欢并愿意动手操作。
  活动准备:
  1.大小相同且有一定厚度的积木块若干,白纸、瓦楞纸、复印纸、皱纹纸等各种材质的纸,橘子,尺子;
  2.小玻璃球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实验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白纸和瓦楞纸,请幼儿观察,并说出纸的名称。然后,教师拿出两块积木,分开摆放,分别把白纸和瓦楞纸架在积木上。紧接着,教师拿出一个橘子,请幼儿大胆猜想,动手实验。
  教师:小朋友们猜一猜.橘子在哪一种纸上不会掉下来呢?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并说明理由,同时请幼儿将橘子放到两种不同的纸上进行实验,验证猜想结果。
  2.引导幼儿探究实验的秘密。
  教师:你发现了瓦楞纸有哪些秘密呢?瓦楞纸和白纸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撕开瓦楞纸,观察瓦楞纸的内部结构:瓦楞纸中间夹着“波浪”。
  教师小结:纸张折成波浪形状,可以将重力分散开,所以瓦楞纸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3.探索不同材质的纸张折叠后的承重能力。
  教师出示白纸、复印纸、皱纹纸,请幼儿折叠后比较承重能力是否相同。
  教师:这些纸张折成像瓦楞纸那样的波浪状后,力气(前后)是否一样大呢?
  教师请幼儿分别将不同材质的纸张折叠成波浪造型,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每种材质的纸张分别可以承受多少个小玻璃球,以此来比较不同材质纸张的承重能力各不相同。活动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支持与引导。
  教师:不同材质的纸张承重能力是否相同呢?谁的力气最大?谁的力气最小?
  幼儿共同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比较不同材质纸张折叠后承重能力的不同。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是科学探究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幼儿亲自体验,动手操作,提升科学素养,建构新的经验。活动重难点是让幼儿了解不同材质纸张的承重能力不同。
  在第一个活动环节中,教师利用实验的方式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幼儿都了解自纸和瓦楞纸的名称,所以当教师把白纸和瓦楞纸架在积木块上,请幼儿猜想橘子在哪一种纸上不会掉下来时,幼儿都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认为白纸上的橘子不会掉下来,有的幼儿认为瓦楞纸上的橘子不会掉下来。实验结果显示:瓦楞纸上的橘子没有掉下来。幼儿有了更加强烈的探究愿望:为什么瓦楞纸上的橘子不会掉下来呢?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师在第二个环节中为幼儿揭开了秘密,原来瓦楞纸中间夹着“波浪”。紧接着,教师在第三个环节中为幼儿提供了不同材质的纸张,请他们将这些纸张分别折成波浪形状,并在上面放上小玻璃球,观察比较不同材质的纸张承重能力的不同。最后,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集体验证。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有效引导幼儿进行探究和操作、猜想和验证,支持他们不断建构新的经验。但是,活动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在第一个活动环节中,虽然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引发幼儿进行猜想和验证,但活动过程有些平淡,缺乏趣味性。如果教师为幼儿提供记录表,幼儿就可以直观、形象地记录自己的猜想和实验过程,获得的体验会更加深刻。此外,幼儿还可以通过记录表对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更好地满足其学习欲望。
  在第二个活动环节中,幼儿发现瓦楞纸的秘密后,教师可以请幼儿将瓦楞纸和白纸进行观察比较,感知瓦楞纸和白纸的差异性。幼儿在观察触摸的基础上可以自主发现不同纸张的材质特点,如白纸摸起来光滑,瓦楞纸有波浪造型,等等。
  在第三个环节中,幼儿将不同材质的纸张变成波浪造型后,分别将玻璃球放到纸张上面,观察和了解不同纸张的不同承重能力。幼儿投入到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学习热情,但对每种材质纸张折叠后可以承受的小玻璃球数量缺乏关注,因而不能很好地比较其承重能力的差异。在集体分享環节,有些幼儿甚至已经忘记了前面的操作过程。另外,由于小玻璃球容易滚动,活动中有些幼儿的小玻璃球四处滚落,影响了实验操作。因此,如果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为幼儿提供实验记录表,让幼儿边实验边记录,那么就可以更加清晰地得出实验结论;在集体验证环节,幼儿结合操作过程进行介绍和分享,不仅能够提升使用观察记录表的能力,也能让分享介绍更具说服力;而活动过程中的小玻璃球需要替换成其他更方便操作的材料。
  此次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学习与探究欲望,较好地达成了活动目标。但是,如果教师能针对上述问题对活动进行进一步优化,相信会呈现出更加精彩的活动效果。   活动设计(第二次)
  活动内容:中班科学活动“纸张大力士”
  活动目标:
  1.了解纸可承重的特性,感受不同材质的纸张承重能力不同。
  2.知道通过折叠改变造型可增加纸的承重力,体验猜想、发现的过程。
  3.喜欢科学探究活动,感受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不同材质的纸张,能说出名称,发现不同材质的差异性。
  2.物质材料准备:
  (1)实验记录表;
  (2)神秘箱,大小相同且有一定厚度的积木块若干,瓦楞纸、复印纸等各种材质的纸张,苹果,尺;
  (3)扑克牌或其他有一定重量的大小相同的物品。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出示神秘箱,请幼儿从神秘箱中摸出不同材质的纸张。
  教师:你摸到了什么?看一看、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说出摸到的不同纸张的名称,如卫生纸、白纸、瓦楞纸等,感受不同材质纸张的特点。
  设计意圈:神秘箱游戏调动了幼儿的活动兴趣。活动中,幼儿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兴奋地从神秘箱中摸出不同材质的纸张,准确地说出纸张的名称,并通过观察触摸,发现不同纸张材质的特点。这一设计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也为后面环节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和准备。
  2.基本部分,幼儿进行实验。
  第一次实验:
  教师拿出两块积木,分开摆放,并分别把白纸和瓦楞纸架在积木上。然后,教师拿出一只苹果,让幼儿猜测苹果放在哪种纸上不会掉下来。
  教师:小朋友们觉得苹果放在哪一种纸上不会掉下来?为什么呢?大胆说出你的猜想,把它写在记录表上。
  幼儿将苹果放置到纸上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教师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实
  验结果:苹果在瓦楞纸上不会掉下来。设计意图: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先将白纸和瓦楞纸架到积木块上,然后拿出苹果,引导幼儿进行猜想,并将想法呈现在记录表上,比较直观和清晰。接下来,教师让幼儿亲自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结果。一幼儿发现苹果在瓦楞纸上不会掉下来,更引发了强烈的好奇心,乐意探究其中的秘密。
  教师为幼儿揭开秘密,撕开瓦楞纸,请幼儿观察其结构。
  教师: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瓦楞纸和复印纸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观察和触摸瓦楞纸,发现中间夹着“波浪”。
  教师小结:把纸张折成波浪状可以分散重力,所以瓦楞纸能承受更大重量。
  设计意圈:幼儿探究瓦楞纸可以承重的秘密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进一步观察、触摸、感知,发现瓦楞纸和白纸的差异性,提升已有经验。这一过程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以问题驱动的方式激发幼儿进行探究,满足了幼儿学习与探究的欲望。
  第二次实验:
  幼儿继续探究将不同材质的纸张折叠成波浪造型后的承重能力。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纸折成像瓦楞纸那样的波浪形状后.就和它的力气一样大了呢?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介绍操作材料,为每一组提供适量的扑克牌,请幼儿选择2-3种不同材质的纸张,鼓励他们将纸折叠成波浪造型后进行探索。教师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适当的支持与引导。
  教师:小朋友们仔细数一数.每种纸分别可以承受几张扑克牌的重量?
  教师请幼儿将自己的猜想结果和实验结论分别记录在记录表上。待幼儿完成实验后,教师再请他们相互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
  设计意田:操作过程中,幼儿先选择其中一种纸折叠成波浪造型,并将不同数量的扑克牌放到上面,然后一边操作一边在记录表上进行记录。幼儿将操作过程直观地呈现在记录表上,以便进行比较和集体分享。记录表的使用,有助于幼儿回顾操作过程,自主分享实验结果,发挥学习主体性,促进自身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3.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我们今天通过实验发现,瓦楞纸承重比白纸大,白纸通过改变造型,折叠成波浪状后也可以增加承重能力。那么,不同數量的波浪造型对承重能力有影响吗?请小朋友们回去想一想,我们将在下次活动中继续进行实验。
  设计意圈:科学活动来源于生活,且回归于生活。在科学探究领域,还有很多活动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了解了瓦楞纸可以承重的秘密,以及不同纸张的承重能力不同。活动最后,教师给幼儿留有继续探究的空间,满足了幼儿的探究欲望。
  4.活动延伸。
  活动结束后,教师在科学区投放了更多种类的纸张,引导幼儿练习折叠波浪造型,继续进行实验。
  活动感悟:
  (一)精心选择活动内容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的科学学习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感受到活动的有用、有趣和有效。比如,不同材质的纸张承重能力是不同的,纸张改变造型,折叠成波浪状后可以增加承重……这些结论都和幼儿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的同时,也在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
  (二)目标明确,环节设置有层次
  活动目标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明确、具体、适宜,可操作性强。围绕活动目标,教师循序渐进地展开相关活动环节,层次清晰。在导入部分,教师通过神秘箱游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基本部分即进入“纸张大力士”实验环节,幼儿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比较不同材质的纸张承重能力的不同;第二次将纸张进行折叠后,比较相同材质、不同造型的纸张的承重能力。在结束部分,教师进行了小结,总结并升华了三个教学环节,很好地突破了活动重难点,有效地达到了活动目标。
  (三)和谐有效的师幼互动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活动过程中,教师聚焦活动目标,提出关键性、引导性的问题,激活了幼儿的思维,引发了幼儿进行深入思考。例如,教师在实验探究部分设置问题:“瓦楞纸和白纸有什么不一样?”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瓦楞纸中间夹着“波浪”,进而知道了瓦楞纸是“大力士”的秘密。
  (四)注重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注重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如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专注力和活动兴趣等,教师都应给予重点关注。教师还要引导幼儿通过猜想质疑、实验验证、讨论问题、经验分享、获取方法等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感受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五)幼儿在前。教师在后
  《指南》指出:“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幼儿感受不同材质纸张的特性,引发他们的兴趣,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支持其进行实验探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动手实验的欲望,体现了“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教育理念。
  操作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了“纸张大力士”记录表,因为《指南》中指出:“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并与他人交流分享。”记录表能够帮助幼儿直观地呈现探究过程和结果,使幼儿自主得出实验结论,感受探究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增强自信心。因此,在探究活动中,幼儿只有自己动手动脑去操作和寻找答案,才会有更加浓厚的兴趣,才能更自主地进行探索。
其他文献
尤素敏  江苏省特级教师,幼儿园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幼儿园、如皋市东皋幼儿园原园长,江苏省如皋市雉水“尤素敏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南通大学、南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兼职教授。  新一轮教育改革带动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课程”应运而生,却时常因为没有弄清楚“教育之宗旨”而造成良莠不齊的现象。“培养什么人”是办好学前教育、提高保教质量、
期刊
现今,幼儿园主题活动逐渐成为园所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笔者通过观察与调研发现,很多年轻教师时常在“如何创设并撰写幼儿园主题活动”“如何完整记录主题活动”等问题方面感到困惑。那么,幼儿园主题活动应该如何开展?我们如何才能撰写出一篇优秀的主题活动方案呢?下面,笔者以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宁真幼儿园“浓浓馒头香深深家乡情”这一主题活动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说明。  一、活动背景需注重科学
期刊
编者按:一节真正的优质教学活动,从主题内容的选择到具体的组织和实施,都有很高的示范价值,值得研磨和学习。2019年11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举办了“浙江省幼儿教育优秀教学活动评审”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基于主题审议背景下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关注幼儿园如何以主题的形式开发利用资源.促进儿童发展。为此,本刊特开辟“走进优课”栏目,从中精选部分优秀教学活动设计,以飨读者。  “2019浙江省幼儿教育优
期刊
独立而自由,这才是幼儿应有的表达。我们当检视那些看似可行却并不适宜幼儿的语言游戏规则,将不符合幼儿表达本质的部分剥离开来;简单的往往也更易于实施,更具有繁殖力。  幼儿园的辩论活动是指,在一定的竞争压力下,辩论的双方或者多方运用一定的方法,围绕一个相互对立的话题进行解释说明、论证反驳的语言舌动。辩论包含“论证”“辩驳”两层含义。幼儿辩论的核心经验主要有三:一是解释并坚持自己观点的经验,二是运用恰当
期刊
图书介绍  《让早期学习理论看得见》  [美]米丽娅姆·别洛戈洛夫斯基 莉萨·戴利著  本书围绕定律与真相之间、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之间所存在的冲突.从儿童社会性情感、认知和身体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早期教育先贤们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并结合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案例加以阐述说明,为早期教育提供了更具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视角。  随着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推进,一线教师虽然对各种教育理论熟记于心,但在实际教学
期刊
我们都知道,真正的游残是孩子们想玩的游残,而不是教师让他们玩的游残。在以往的游残活动中,每出现一种新材料。教师总是急于教孩子游戏规则和具体玩法。在“好玩的纸箱”中。教师并不是教孩子怎样去玩纸箱。而是给孩子提供材料。让其自由探索、发现纸箱可以怎样玩。  纸箱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容易收集,安全实用,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是因为纸箱是一种立体的材料,可拼摆、可垒高、可接龙,孩子们可以练习钻、爬、躲、藏
期刊
神奇的红袖章在改变子睿的同时,也改变了我自己,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当我们想要改变一个孩子的时候,首先要改变自己。放下自己潜意识里的高高在上。学会在人格上把孩子放在平等地位。多观察、多沟通、多交流、多协商。  子睿是全园有名的调皮大王,他调皮捣蛋,让班级老师抓狂,大家都对他束手无策。园领导安排我接手这个班时,我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个上蹿下跳的身影,我的内心不免有了些沮丧。  开学第一周,子睿好动、爱惹事
期刊
影片主人公迈克无疑是幸运的,能够被善良的陶茜夫人发现和培养,获得尊重与赏识。在陶茜夫人一家人的支持下,迈克不断突破自我,在橄榄球团队中寻得自己的一片天地,成就非凡人生。迈克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生赢家,得益于陶茜夫人的大爱之心、育人之德。这样的故事如何能不令人感动呢?陶茜夫人能够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她善于发现迈克的优势,助其扬长避短,挖掘自身潜质。陶茜夫人独特的教育视角不正是源于她那颗包容万物的善心吗?
期刊
徐彰,法学博士,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江苏南京律师协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江苏省法学会财税法与金融法研究会理事。江苏中虑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案情重现  2017年11月22日16时30分许.J幼儿园的学童文文在离园后搭乘校车回家,到达目的地经过马路时.不幸被施某驾驶的汽车撞伤,后经鉴定为九级伤残。交警部门认为施某驾驶机动车观察不周、采取措施不当,承担此次事故的主要责
期刊
幼儿的生活是创造性的生活。幼儿的学习是创造性的学习。幼儿的游残是创造性的游残。创造引领幼儿成长。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先生高擎创造的大旗,做如是宣言。创造是幼儿的生活,是他们与世界交流的语言,是他们发展自我的道路。  这里,教师用双手创造了优美的环境,快乐的区域,好玩的活动。儿童用创作的双手撕开现实,为梦想铺出一条通向远方的道路,纸杯长出了头发,稻草人找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