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方人格的三大理论包括:人格的特质理论,人格的认知理论和人格的动机理论。然而,人格的特质理论、动机理论和认知理论只是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分析阐述了人格系统。笔者感觉我们有必要从整合的角度来看这三种不同的人格理论。
关键词:人格;特质;动机;认知;整合
1.人格的概念
根据Pervin的观点,他认为人格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性和模式。人格包含着结构和过程,并且反映着天性和教养。另外,人格还包含着过去的影响和对现在和未来的构建[1]。还有人认为人格是个体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的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型以及功能性等特点。总的来说包括气质和性格两个大的方面。另外根据Mccellad的观点,人格还可以分为物质的、图式的和动机的三个基本单元。这也就和西方人格的三大理论紧密联系,即人格的特质理论,人格的认知理论和人格的动机理论。
2.人格的特质观
人格的特质理论是人格心理学的第一大理论和最早的人格理论。特质(trait)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Allport提出,首先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元素,它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格测评的基本单位;其次,特质是具有动力或动机特征的神经心理系统;另外,他还认为“特质的本质在于共变或相关”[2]。总之特质就是以某种特别方式做出的一种反应倾向,或者是一致的、相关的行为模式。长期以来,特质被大多数人格心理学家们看作是人格的唯一组成元素。人格特质观的理论模型是来自于化学元素周期表。它十分注重个体外显的行为。这种人格观的根本目标是找出一些少数但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元素来描述人格特征。
关于特质的种类,人格特质心理学家们有各自的观点。Allport把特质分为两大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前者是指在某一社会背景形态下大多数人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而后者是指个体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其独有的特质。继而个体特质又可以细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类。Cattell,一个从化学的角度审视人格特质的心理学家,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构建了他的人格特质模型。在这个人格特质模型中,最顶端一层是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下面是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再下面是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最底层是动力、能力和气质特质。1949年他通过因素分析发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如乐群、聪慧、兴奋、有恒事故等,从而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16PF)。他还认为这1 6种根源特质在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只是量有所不同,即他主张人格在个体间没有质的不同只有量的差异。Eysenck同样也把特质看作是有共同趋向的习惯性反应,他在Cattell研究的基础之上把人格特质分为三个更大的维度: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进而发展为著名的EPQ人格量表。例如:在外倾维度上得分特别高的人好交际、朋友多、凑热闹而且容易冲动等,此维度上得分低的人则表现为安静、自制、沉思、不冲动等,他还认为个体在这每一种维度表现出的特性都有一定的生理基础。后来,Tupes等人通過词汇学的方法找到了人格特质中相对稳定的5个大的因素: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责任心和开放性。这就是著名的大五人格量表。
总的来说,持有特质观的心理学家们大都认为人格特质具有生物遗传基因性,认为由特质决定的行为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并且十分强调个体间行为差异的分析。但是人格的特质理论很难解释个体行为的具体情境性,即同一个个体为什么在不同的情景中会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也就是个体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问题用此种理论无法解释。另外,关于是什么激发了个体的行为这个问题,也没有引起特质理论的足够重视,即:特质理论没有提及行为倾向的深层心理过程和内部动力问题。更需要注意的是人格的特质观有倾向于循环论证的缺陷,即用特质来解释行为,而行为又被看做是特质的基础。例如:为什么一个人具有高内倾特质呢,因为他具有典型的内倾行为,那为什么他具有典型内倾的行为呢,因为它具有高的内倾特质。这些不能不说是人格特质理论的重大缺陷。
3.人格的动机观
动机具有激活、调节、维持和使个体行为指向目标的功能。它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思想和行为。动机成分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格的动机理论把它的关注点放在探讨是什么激活、引导、并维持个体去做出各种行为的。
3.1动机的驱力理论
与生理状态有关的需要产生个体的紧张,紧张造成内部的不平衡状态进而产生驱力,从而驱动着个体去产生行为以满足需要,降低紧张达到平衡的状态。如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他主张,个体的两种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前者是追求快乐享受,一般认为和性有关;后者是和破坏和毁灭有关。所以他的动机理论也被称为双重动机论。弗洛伊德用他的“三我结构”来解释人格机制:代表本能的本我和追求道德和完美的超我在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自我的调节下不断的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这样交互运作,便是弗洛伊德的人格运作机制。它的核心是强调个体生理的兴奋或驱力即:力比多是行为动力的源泉。从某种程度上讲,弗洛伊德将动机置于其人格结构的核心地位。
3.2其它有代表性的动机理论
赫尔的刺激——反应理论、莫瑞的需要理论以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同样强调驱力和降低紧张、满足需要的重要作用。
同样,人格的动机观也是存在明显不足的。动机理论侧重于解释人格行为的内部动力,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个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很难用动机理论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在相似的情景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4.人格的认知观
上个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认知革命”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认知人格观主要是借助于计算机对信息的加工过程来隐喻人的人格机能。认知,指人的思维加工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想象、表象、言语等。它主要探讨人对外部环境的信息加工,外部环境的相关信息与个体内部的思维机制发生作用。此种人格理论主要是以个人的“构念系统”或者叫认知系统来解释人格机制,在这方面最具有影响力的是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 预期、归因、图式(认知结构)、信念以及自我概念都是人格的社会认知观的主要的核心概念。
4.1预期和归因——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
受到赫尔和托尔曼的影响,罗特既重视强化的作用又不忽视认知的地位。罗特发现了最早的预期——价值模型,个体的行为之后是强化物即价值而这种强化出现的概率便是个体的一种预期。个体的行为便是价值和预期的函数。无数多个高预期的行为得到它们的正强化后,就会形成无数个联结,这无数个联结便会构成人的行为模式即人格。另外,罗特还发展了归因理论,提出了控制点的概念。Mischel,在其导师——罗特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认知社会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包括:构念和编码策略、目标、预期和自我调节系统等基本概念。
4.2图式——凯利的构念理论
构念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认知图式或认知结构,是一种知觉、解释和构建事件的方式。根据凯利的观点,个体对环境事件的知觉、分析和解释方式影响其人格。人格的单元就是构念。其观点与现在我们熟知的建构主义心理学十分相似。能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然后再系统地解释事件的人体便被可称为凯利所说的“科学家”。大——小、好——坏、美——丑都属于构念系统。一旦一个构念成为个体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它就有可能被应用于任何事情上。个体的构念系统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灵活性。可以说,图式包括构念,构念属于图式之中。
4.3信念——Bandura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与自我效能感
观察学习,替代性强化和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具体的任务或情景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任务或处理事件的评价性的认知。自我效能感其实就是一种自我信念。
4.4自我
自我又叫自我概念,是我们的经验和对世界的构念的主要部分。它在我们如何行动和统一我们的机能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自我的研究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引入心理学并且做了最早的分类。奥尔波特后来也十分强调自我在人格组织中的中心作用。上个世界40年代开始,罗杰斯就声称,自我应该是人格的一部分。马卡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自我应该被看作是一种认知结构或图式,自我图式代表了过去经验的自我的认知类化。后来还有人提出,自我是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系统。由此看来,在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中,归因、信念以及图式实际上都是属于自我概念的一部分。而自我图式就是一种核心构念,同时,它可以运用和组织各种各样的构念,自我居于构念系统或者说认知系统的核心地位。
5.三大人格理论的整合与人格系统的构建
人格是整体的建构风格,而不是描述那些给观察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部分或方面的一系列形容词。黄希庭先生在人格手册的中文版序言中讲到,“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的视角研究人性本质的一门学科”[4]。然而,人格的特质理论、动机理论和认知理论只是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分析阐述了人格系统,如:人格特质理论关心个体行为的外在表现和个体行为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有生物遗传的色彩并且侧重于对人格结构的静态描述;人格的认知理论则是注重个体行为的情景差异性,解释了为什么同一个人会在不同的情景中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人格特质理论无法解释个体行为跨情景变异性的缺陷;但二者都忽视了个体模式化的组织机能,很少对个体进行深入研究。人格的动机理论从更深层次剖析了个体做出各种行为的动力即是什么驱使着人们去做出各种行为反应。但是至今它们还是分崩离析、各自为战,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全面的人格观来解释人格机制。上个世纪末,Mischel和Shoda 曾经提出”认知---感情人格系统”即CAPS。他们认为,人格系统由许多认知情感单元组成,各个单元之间交互联结作用形成外显的个性行为。但是此理论似乎把人格特质或者说个体的生物性、遗传性抛置脑后,又犯了人格认知观的错误。所以仍然不能称其是一种完备的人格理论。
奥尔波特是公认的人格特质心里学家,但他也毫不掩饰的强调的动机的作用。另外,他在哈佛大学心理系工作期间就曾经试图改进特质的定义,并且试图整合人格研究的分析与解释学方法。韦纳的归因模型主要是构建个体认知的模型但很大程度上又带有动机的色彩。这些证据不正是说明了人格机制是必然要走向一条整合的道路吗?
既然以上三种传统的人格理论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描述和解释人格机制的,笔者感觉我们有必要从整合的角度来看这三种不同的人格理论,即可以设想这样一种的人格系统:它由动力因素、特质因素和自我认知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在人格系统中分别担负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如:人格特质成分是人格系统中的生物遗传部分,和气质有很大的相似性。它决定个体在大多数数情景中最容易做出哪种行为的倾向性,是整个人格系统的基础部分。人格动机是个体做出个性行为的驱动力,它起着激发引导维持个体行为的作用。自我认知成分处于三个部分的最高层,是人格系统的监控和管理部分,正是由个体的自我认知结构决定着个体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个性行为。总之,个体最终所表现出的个性行为是由人格的动机、特质和自我认知三个成分所共同决定的。
另一方面,人格系统的这三个部分并不是只是單向联系的,它们是相互影响起着交互决定作用。基于某种特质的个体受某种需要的驱动在认知结构的控制指导下做出某一具体行为,而这个体在完成这一行为之后会有完善认知结构、巩固动机强化特质的作用。
总之,传统的人格三大理论都只是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人格系统,并没有对人格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笔者认为只有将特质、动机和自我认知三个因素相结合,方能较为全面、整体的描绘人格系统。
参考文献:
[1]、[3]Pervin著.黄希庭审译.人格科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4]Pervin,John主编,黄希庭主译.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人格;特质;动机;认知;整合
1.人格的概念
根据Pervin的观点,他认为人格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性和模式。人格包含着结构和过程,并且反映着天性和教养。另外,人格还包含着过去的影响和对现在和未来的构建[1]。还有人认为人格是个体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的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型以及功能性等特点。总的来说包括气质和性格两个大的方面。另外根据Mccellad的观点,人格还可以分为物质的、图式的和动机的三个基本单元。这也就和西方人格的三大理论紧密联系,即人格的特质理论,人格的认知理论和人格的动机理论。
2.人格的特质观
人格的特质理论是人格心理学的第一大理论和最早的人格理论。特质(trait)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Allport提出,首先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元素,它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格测评的基本单位;其次,特质是具有动力或动机特征的神经心理系统;另外,他还认为“特质的本质在于共变或相关”[2]。总之特质就是以某种特别方式做出的一种反应倾向,或者是一致的、相关的行为模式。长期以来,特质被大多数人格心理学家们看作是人格的唯一组成元素。人格特质观的理论模型是来自于化学元素周期表。它十分注重个体外显的行为。这种人格观的根本目标是找出一些少数但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元素来描述人格特征。
关于特质的种类,人格特质心理学家们有各自的观点。Allport把特质分为两大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前者是指在某一社会背景形态下大多数人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而后者是指个体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其独有的特质。继而个体特质又可以细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类。Cattell,一个从化学的角度审视人格特质的心理学家,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构建了他的人格特质模型。在这个人格特质模型中,最顶端一层是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下面是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再下面是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最底层是动力、能力和气质特质。1949年他通过因素分析发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如乐群、聪慧、兴奋、有恒事故等,从而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16PF)。他还认为这1 6种根源特质在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只是量有所不同,即他主张人格在个体间没有质的不同只有量的差异。Eysenck同样也把特质看作是有共同趋向的习惯性反应,他在Cattell研究的基础之上把人格特质分为三个更大的维度: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进而发展为著名的EPQ人格量表。例如:在外倾维度上得分特别高的人好交际、朋友多、凑热闹而且容易冲动等,此维度上得分低的人则表现为安静、自制、沉思、不冲动等,他还认为个体在这每一种维度表现出的特性都有一定的生理基础。后来,Tupes等人通過词汇学的方法找到了人格特质中相对稳定的5个大的因素: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责任心和开放性。这就是著名的大五人格量表。
总的来说,持有特质观的心理学家们大都认为人格特质具有生物遗传基因性,认为由特质决定的行为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并且十分强调个体间行为差异的分析。但是人格的特质理论很难解释个体行为的具体情境性,即同一个个体为什么在不同的情景中会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也就是个体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问题用此种理论无法解释。另外,关于是什么激发了个体的行为这个问题,也没有引起特质理论的足够重视,即:特质理论没有提及行为倾向的深层心理过程和内部动力问题。更需要注意的是人格的特质观有倾向于循环论证的缺陷,即用特质来解释行为,而行为又被看做是特质的基础。例如:为什么一个人具有高内倾特质呢,因为他具有典型的内倾行为,那为什么他具有典型内倾的行为呢,因为它具有高的内倾特质。这些不能不说是人格特质理论的重大缺陷。
3.人格的动机观
动机具有激活、调节、维持和使个体行为指向目标的功能。它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思想和行为。动机成分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格的动机理论把它的关注点放在探讨是什么激活、引导、并维持个体去做出各种行为的。
3.1动机的驱力理论
与生理状态有关的需要产生个体的紧张,紧张造成内部的不平衡状态进而产生驱力,从而驱动着个体去产生行为以满足需要,降低紧张达到平衡的状态。如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他主张,个体的两种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前者是追求快乐享受,一般认为和性有关;后者是和破坏和毁灭有关。所以他的动机理论也被称为双重动机论。弗洛伊德用他的“三我结构”来解释人格机制:代表本能的本我和追求道德和完美的超我在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自我的调节下不断的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这样交互运作,便是弗洛伊德的人格运作机制。它的核心是强调个体生理的兴奋或驱力即:力比多是行为动力的源泉。从某种程度上讲,弗洛伊德将动机置于其人格结构的核心地位。
3.2其它有代表性的动机理论
赫尔的刺激——反应理论、莫瑞的需要理论以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同样强调驱力和降低紧张、满足需要的重要作用。
同样,人格的动机观也是存在明显不足的。动机理论侧重于解释人格行为的内部动力,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个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很难用动机理论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在相似的情景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4.人格的认知观
上个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认知革命”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认知人格观主要是借助于计算机对信息的加工过程来隐喻人的人格机能。认知,指人的思维加工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想象、表象、言语等。它主要探讨人对外部环境的信息加工,外部环境的相关信息与个体内部的思维机制发生作用。此种人格理论主要是以个人的“构念系统”或者叫认知系统来解释人格机制,在这方面最具有影响力的是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 预期、归因、图式(认知结构)、信念以及自我概念都是人格的社会认知观的主要的核心概念。
4.1预期和归因——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
受到赫尔和托尔曼的影响,罗特既重视强化的作用又不忽视认知的地位。罗特发现了最早的预期——价值模型,个体的行为之后是强化物即价值而这种强化出现的概率便是个体的一种预期。个体的行为便是价值和预期的函数。无数多个高预期的行为得到它们的正强化后,就会形成无数个联结,这无数个联结便会构成人的行为模式即人格。另外,罗特还发展了归因理论,提出了控制点的概念。Mischel,在其导师——罗特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认知社会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包括:构念和编码策略、目标、预期和自我调节系统等基本概念。
4.2图式——凯利的构念理论
构念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认知图式或认知结构,是一种知觉、解释和构建事件的方式。根据凯利的观点,个体对环境事件的知觉、分析和解释方式影响其人格。人格的单元就是构念。其观点与现在我们熟知的建构主义心理学十分相似。能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然后再系统地解释事件的人体便被可称为凯利所说的“科学家”。大——小、好——坏、美——丑都属于构念系统。一旦一个构念成为个体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它就有可能被应用于任何事情上。个体的构念系统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灵活性。可以说,图式包括构念,构念属于图式之中。
4.3信念——Bandura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与自我效能感
观察学习,替代性强化和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具体的任务或情景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任务或处理事件的评价性的认知。自我效能感其实就是一种自我信念。
4.4自我
自我又叫自我概念,是我们的经验和对世界的构念的主要部分。它在我们如何行动和统一我们的机能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自我的研究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引入心理学并且做了最早的分类。奥尔波特后来也十分强调自我在人格组织中的中心作用。上个世界40年代开始,罗杰斯就声称,自我应该是人格的一部分。马卡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自我应该被看作是一种认知结构或图式,自我图式代表了过去经验的自我的认知类化。后来还有人提出,自我是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系统。由此看来,在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中,归因、信念以及图式实际上都是属于自我概念的一部分。而自我图式就是一种核心构念,同时,它可以运用和组织各种各样的构念,自我居于构念系统或者说认知系统的核心地位。
5.三大人格理论的整合与人格系统的构建
人格是整体的建构风格,而不是描述那些给观察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部分或方面的一系列形容词。黄希庭先生在人格手册的中文版序言中讲到,“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的视角研究人性本质的一门学科”[4]。然而,人格的特质理论、动机理论和认知理论只是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分析阐述了人格系统,如:人格特质理论关心个体行为的外在表现和个体行为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有生物遗传的色彩并且侧重于对人格结构的静态描述;人格的认知理论则是注重个体行为的情景差异性,解释了为什么同一个人会在不同的情景中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人格特质理论无法解释个体行为跨情景变异性的缺陷;但二者都忽视了个体模式化的组织机能,很少对个体进行深入研究。人格的动机理论从更深层次剖析了个体做出各种行为的动力即是什么驱使着人们去做出各种行为反应。但是至今它们还是分崩离析、各自为战,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全面的人格观来解释人格机制。上个世纪末,Mischel和Shoda 曾经提出”认知---感情人格系统”即CAPS。他们认为,人格系统由许多认知情感单元组成,各个单元之间交互联结作用形成外显的个性行为。但是此理论似乎把人格特质或者说个体的生物性、遗传性抛置脑后,又犯了人格认知观的错误。所以仍然不能称其是一种完备的人格理论。
奥尔波特是公认的人格特质心里学家,但他也毫不掩饰的强调的动机的作用。另外,他在哈佛大学心理系工作期间就曾经试图改进特质的定义,并且试图整合人格研究的分析与解释学方法。韦纳的归因模型主要是构建个体认知的模型但很大程度上又带有动机的色彩。这些证据不正是说明了人格机制是必然要走向一条整合的道路吗?
既然以上三种传统的人格理论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描述和解释人格机制的,笔者感觉我们有必要从整合的角度来看这三种不同的人格理论,即可以设想这样一种的人格系统:它由动力因素、特质因素和自我认知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在人格系统中分别担负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如:人格特质成分是人格系统中的生物遗传部分,和气质有很大的相似性。它决定个体在大多数数情景中最容易做出哪种行为的倾向性,是整个人格系统的基础部分。人格动机是个体做出个性行为的驱动力,它起着激发引导维持个体行为的作用。自我认知成分处于三个部分的最高层,是人格系统的监控和管理部分,正是由个体的自我认知结构决定着个体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个性行为。总之,个体最终所表现出的个性行为是由人格的动机、特质和自我认知三个成分所共同决定的。
另一方面,人格系统的这三个部分并不是只是單向联系的,它们是相互影响起着交互决定作用。基于某种特质的个体受某种需要的驱动在认知结构的控制指导下做出某一具体行为,而这个体在完成这一行为之后会有完善认知结构、巩固动机强化特质的作用。
总之,传统的人格三大理论都只是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人格系统,并没有对人格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笔者认为只有将特质、动机和自我认知三个因素相结合,方能较为全面、整体的描绘人格系统。
参考文献:
[1]、[3]Pervin著.黄希庭审译.人格科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4]Pervin,John主编,黄希庭主译.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