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守望者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cyqi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知道在大阿里西部的金沙江、雅砻江高峡河谷走廊地带,有一个南北走向的狭长文化带吗?这里周边的许多民族沿河谷南北往来迁徙,繁衍融汇,日久年深,形成了中国惟一、独特的南北走向、狭长的西部走廊。
  走廊中,除了拥有瑰丽的风光之外,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民居则各有鲜明的特色,神秘的藏教文化也是焦点之一。藏族先民远古居住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族人大都信奉大乘佛教,这里每一座寺庙就是一座藏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博物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的藏族民居极具特色。
  


  
  碉房与帐房
  
  时光荏苒,历史变迁,几千年的藏族文化也随之不断演化,但纵使世间万物转变,藏族人民世世代代始终留守在这片土地上。蓝天白云下,藏族独具特色的碉房与游牧人民的流动帐房,默默地立足这里,成为人文历史的符号和生命的象征。它们作为高原的守望者,无愧是蓝天的雄鹰,大地标志性的向导。守望者的风采,正是藏族人民劳动生活内涵的具体表现。
  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城镇和其周围村庄的土、石木结构的民居都是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内墙仍保持竖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牲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小间为储藏室。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
  帐房是藏族那曲、阿里等牧区群众主要的居住形式。帐房的平面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2米左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四周用牛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或土坯垒成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牛粪。帐房内陈设简单,中间置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这种帐房是牧区群众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
  藏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风、防震的同时,也采用开辟风门,设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达到通风、采暖的效果。宗教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增添了西藏民居的魅力,如拉萨的八廓街民居群是围绕大昭寺发展起来的,是城镇宗教聚落的典型代表。农牧区民居聚落的形成多以寺院为中心,自由分布、彼此错落,形成不相联属的格局。
  西藏社会的进步,使藏民居建筑得到发展。经过长期的演变,民居建筑在适应高原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和结合民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的同时,形成了各地经济适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筑形式。
  
  藏东林区里的康巴之家
  
  西藏东部林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川藏公路、滇藏公路等公路干线在这一地区交叉,并连通各县。正是由于这样优越的天时地利条件,在这个林区里生活着一群充满传奇色彩的藏族人康巴人,“康”是边地之意,“巴”是人的意思,“康巴”即康区的人。
  


  藏族俗话有“卫藏的法、安多的马、康巴的人”之说,康巴人世代生活、栖息在横断山脉地区,山高谷深,江河纵横,他们几乎占据了青藏高原中资源最富庶丰饶的部分,就连这里的建筑风格也透露出康巴人极具剽悍的性格。
  康巴人的民居一般为2至3层的楼房,平面呈方形,不少人家依山建房,以石砌墙。
  康巴民居的石墙里不用打木桩,却能砌得光洁、严整。往往一排建筑有几十户人家,宛如下代城堡,很是壮观。一幢建筑内的房间大小、结构布局安排得十分合理,很像内地城市建造的多单元式的楼房;不过这儿的民居都带有一个大庭院,院门也修建得高大、结实。民居一层设有向院外开的窗户,用作牲口圈、草房或车库。
  中层住人,这一层还布置了专门供奉神佛的经堂,是藏族人家的中心所在,宽敞华丽,精巧的巨大佛龛占去了一面墙,供奉祖上传下来的唐卡、法器和高僧居留后留下的吉祥信物。在专门为喇嘛精制的禅麻上,铺垫着厚实、华美的毛毯。未了贵客,一定先要到此顶礼观瞻,烧几炷高香。在经堂里就连主人也不能坐卧。至于女人,即使是远来的宾客,也不能在经堂休息。
  民居的第三层通常用来堆放粮食和杂物,没有彩画。顶部结实、平展,晾晒粮食可是很好的大凉台。在这儿可以环视绿野乡村和远处的雪岭江流。凉台上设置有牛首造型的香炉,燃烧香草、柏树枝叶,以敬奉神佛。这里的人家还有在院子的墙院上和房顶四角上安放白色石头的习俗,显示出古人对白石崇拜的痕迹。
  


  康巴地区的民宅、寺庙以及各地的碉楼、佛塔,多是由能工巧匠不画图、不吊线直接施工建成的。几百年来任凭风吹雨打和地震而经久不塌,也是一个奇迹!
  在康巴藏区建立新区首先要请喇嘛选择地址和住宅的朝向,一般选在向阳的高坡上,或靠近水源的地方。建新居的时各家各户都要来帮着挑土背石,以示庆贺。新居建起来以后,不能当年粉彩油漆,要请喇嘛来念佛经,把彩色谷粒撒到各个房间,隔了年才可以彩饰装新。如果新建好的经堂能够请到高僧、活佛驻足、开光,更是吉祥如意了。
  跨过西藏东部康巴人林区,一路向西,就来到了日光域拉萨。
  
  古城——“拉萨制造”
  
  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拉萨”,在藏语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来到这里,没有似曾相识,只有全新的感受,既有别于内地城市,又不同于西藏其它地方,古城的气质与建筑风格属于独一无二的“拉萨制造”。
  拉萨的民居一般为内院回廊形式,二层或三层,院内有水井,厕所设于院落的一角。城镇周围多为手工业者、工匠、农民自建的独院平房住宅。山南地区农村民居常利用外廊设置开敞式起居空间,许多藏族居民建筑的设计都饱含着藏族的文化内涵,功能关系和生活习惯紧密结合。有的民居巧妙地利用山坡地,把建筑下层处理成牲口圈,上层作庭院或起居场所,使人畜分置,互不干扰,改善了卫生条件。
  
  高原上的吉祥五色
  
  藏族还是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对于居所的装饰十分讲究。藏民居室内墙壁上方多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绘蓝、绿、红三色,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日喀则的民居在门上或绘制日月祥云图,或悬挂风马旗;昌都芒康的民居则着力渲染外墙和门窗,富于彩绘装饰,气势不凡。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西藏民居区别于其他民族民居最明显的标志。
  


  西藏民居室内、外的陈设显示着神佛的崇高地位,无论是农牧民住宅,还是贵族上层府邸,都有供佛的设施。最简单的可以仅设置供案,敬奉佛祖。富有宗教意义的装饰更是西藏民居最醒目的标识,外墙门窗上挑出的小檐下悬红、蓝、白三色条形布幔,周围窗套为黑色,屋顶女儿墙的脚线及其转角部位则是红、白、蓝、黄、绿五色布条形成的“幢”。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观中,五色分别寓示火、云、天、土、水,以此来表达吉祥的愿望。
  据说,藏族的民居建筑和相隔万里重洋的美洲印地安人的民居十分相像,就连使用的独木梯都一模一样,这一现象对于许多学者始终是个不解之谜。
  
  链接
  
  藏族简介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邻近省。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为汉语的称谓,藏族人自称“番”(藏语音为“博巴”)。
  藏族的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菜、碗豆等农作物,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
其他文献
德国喷气“三剑客”    Me 262——“雨燕”、“风暴鸟”  毫无疑问,Me 262战斗机是二战期间出现的最具创造性,最非凡的战斗机。时至今日,Me 262在二战中所起到的作用依然是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一些人认为如果这种新型飞机在二战期间能够大量在战场上投入使用,并在一开始就被作为战斗机,可能会大大扭转二战欧洲的空中战局。而阿道夫·希特勒决定将Me系列作为战斗轰炸机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至今依然倍
期刊
侗族青年男女社交自由,交往方式、名称和活动各地不大一样。一般北部地区男女社交活动在白天进行,称“玩山”或“玩山赶坳”;南部地区男女社交活动在晚上进行,称“行歌坐月”或“行歌坐夜”。在活动中,男女唱歌谈心,寻找恋人。结婚必须经父母同意,要经过“说合”、“订婚”、“迎娶”等过程。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结婚后女方要到怀孕后才能住到丈夫家。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是侗族人的“新婚节”,常有数十对青年男女在
期刊
哈尼人过去一直沿袭古代遗留下来的“抢婚”习俗。抢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男方亲属相中姑娘之后,不经媒约提亲,也不让男女双方认识交往,便组织一帮小伙子把姑娘偷抢回来,由男方家长或亲戚主持,让他们结为伉俪。另一种“抢婚”,是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进行的,双方相互爱慕,他们将自己的心愿告诉了家长。男方已备礼品请媒人多次到女方家登门求婚,但女方家长百般阻挠,不愿成全女儿的婚事。儿女们为反对长辈对婚烟自由的束缚,便
期刊
西江苗寨建筑以吊脚楼为主,一律盖有黛瓦,日渐斑驳的墙角裸露出黑而光圆的卵石。吊脚楼一般有三层,后半边靠岩着地,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者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个平方米。因其二三楼和前檐用挑梁伸出屋基外坎,形成悬空吊脚,故称“吊脚楼”。    西江千家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从贵阳坐火车或长途汽车到凯里市,再包车
期刊
每一项遗存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惊艳的民族审美。然而一场汶川大地震,数万生灵惨遭涂炭,巴蜀大地及其周边省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中央及地方政府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高度重视文物保护,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于是,抢救,修复,转移……一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战役的集结号吹响了。远在深圳《焦点》编辑工作室的我们,在痛惜、祈祷之余,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加入了抢救的行列,由此,《行走少
期刊
阿昌族的村寨,无论是山区还是坝区,居民的住宅,都建造为三合院或四合院的样式,其中三合一照壁的形式居多,邻里户外都可相互照应。而传统全木式的仗楼建筑如今已越来越少了。虽然如此,但木头仍然是阿昌族人民起屋建房的主要材料。尽管过去的木框架如今已改变为今天的钢筋水泥框架,但房屋的内壁仍然用木料装饰。  阿昌族处于汉族和傣族之间的缓冲地带,或直接被其所包围。交通状况不会太挤,从昆明客运站总站乘坐直达陇川的客
期刊
“底页”,是由母系或父系血亲集团组成的大家庭,大“底页”之下又有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称之为“底各”。因此,由若干个“底页”组成的村寨,是形成拉祜族社会的基本单位20世纪50所代初,勐海县偏僻山区的拉祜族,一家数代几十人生活在一起,形成“底页”这种独特的、典型的民居形制,70年代以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拉祜族的“底页”逐渐解体,“底页”成员共居的大房也随之逐渐消失。个体家庭居住的草顶竹楼已
期刊
每当人们来到漓江边,看着山光水色的江面上那流动着的竹筏,还有那渔夫忙碌的身影,耳边似乎就会飘来刘三姐那动人的歌声:唱山歌来哎,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哎……  人们熟知的刘三姐是壮族人,这位壮族的民间音乐家,在歌声中将壮族的风情融入到美妙的旋律中。隔着江水,远望壮寨,则看到壮族房屋在层层如螺如髻的梯田间,顺着陡峭的坡地从山间延伸至山顶。    壮族人把建房当作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对建房
期刊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每当人们读到此诗句,也许不禁要浮想联翩:那羌笛的音律到底是怎样的呢?  羌族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的民族,也是一个有着创造性、坚忍不拔的伟大民族。由于古时居住在峡谷的羌民部落从属于几个不同的姓氏,为了生存,他们紧挨在一起,坚强地在岷江河谷的大山大岭上活了下来。上千年的历史变迁,羌族人从一个剽悍的民族发展成为现在,一个移居于岷江大峡谷高山之巅的,与牛、羊为伍,“依山而
期刊
好花红来好花红,  好花开在百花丛中,  好花开在太阳下,  太阳越照,花越红……    《好花红》悠扬婉转的曲调,传唱出了布依族的诗意情怀。在太阳的照耀下,那山、那水、那景,如歌篇般展开,布依族石寨尽显其独特韵味——    依山傍水的后板房    布依族建筑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民居背靠青山,且要面朝碧峰,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式。    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使得当地布依族可以因地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