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数学课堂之“教育性任务”解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hao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龙泉驿区 “践行顶层设计,推进三性课堂”的区域改革实践以来,各类学校教师在顶层设计理念指导下,在教学中不断探究落实学科教学的“学科性”“教育性”与“创新性”任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平时的教研学习,发现在教学中存在混淆数学教学的教育性任务与一般教学的教育性任务的倾向。于是有了这样的疑问;“到底教育性任务是什么?学科之间有无差别?这样所谓的学科教学教育性任务与一般教学的教育性任务之间差别何在?”带着这样的疑问,深入解读“教育性任务”,区分数学的教育性任务与一般教学的教育性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育性任务的内涵
  所谓教育性任务,主要是从学生生命成长和人格发展角度,按照普通公民素养的培养要求,由国家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必须完成的教育任务。在《深入课堂,着力落实学科教育三大任务》一文中,对教育性任务做了如下定位:教育性任务是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与方法中得到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影响。从这个更为具体的教育性任务的内涵中,可以看出教育性任务包括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三部分,主要涉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与情感的教育,与平时所听闻的常规习惯是教育性任务的说法似乎有所不同。
  二、一般教学教育性任务与数学教学的教育性任务
  教育与教学是关系密切,教育可以通过教学以及其他活动展开,而教学是实现教育很重要的途径,换句话说教学进行的同时,教师也在对学生进行着教育。究竟一般教学的教育性任务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显得尤为重要。
  (一)一般教学的教育性任务
  一般教学的教育性任务,主要指“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个性心理品质”。这里的任务不仅仅包括知识与技能,也包括学生的体力、健康与品德、世界观等,这里的教育性任务既包含了“三性课堂”的“学科性任务”,如“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包含了“创新性任务”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广义的教学的教育性任务。
  而文中所指的“教育性任务”是狭义的教学的教育性任务,主要包含上述论述中的“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思想品德”“科学的世界观”和“个性心理品质”。具体到具体的教学中而言,教育性任务主要包括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的兴趣、意志力与自信。
  因此,在此有必要将一般教学的教育性任务与特定学科教学的教育性任务区分开来,那么数学教学特有的教育性任务又是什么呢?
  (二)数学教学特有的教育性任务
  根据《标准》的总目标,数学教学的教育性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学习意志力与自信的培养,做事严谨、科学的态度与精神以及数学的眼光。其中“数学学习意志力与自信的培养”区别于我们对学生的简单说教,如“你要努力,要相信自己”,这里主要指的是运用与数学有关的故事或事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数学家的坚持不放弃的精神,从而内化为自己不断进取的动力;做事严谨、科学的态度,这里主要指做事的态度,比如在做事情的时候,养成务必认真思考,怀揣质疑的精神与态度,培养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
  (三)一般教学教育性任务与数学教学教育性任务的关系
  一般教学的教育性任务包含数学教学教育性任务的内容。然而,数学教学的教育性任务的落实与一般教学教育性任务的落实在方式、范围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一般教学的教育性任务可以在各个学科中落实,无明显的学科界限,然而数学教学的教育性任务则需要通过数学教学来实现,学科特色相当明显。数学教学中严谨、科学的态度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体现得很明显,“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模型——运用模型”,这一过程无形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意志力与自信的培养,笔者认为有一种途径是非常值得提倡的,运用数学特有的材料教育学生,让学生在数学文化长廊中学习数学名人的精神、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落实数学教学教育性任务的思考
  (一)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数学小故事,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在教学前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挖掘生活中有用的素材展开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切身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提取数学知识的过程,适时渗透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如在学生探究长方体特征的过程中,让学生亲历“猜想——质疑——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凡事讲求依据的严谨、科学的态度。
  (三)巧妙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课程的学习者是一个个具体的、社会的人,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因此,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并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更是一种复杂的文化跨越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者对此早就有了足够的重视,他们的一个基本的观点是:已有的文化背景将对数学学习产生重要影响,教学必须重视文化背景问题。
  理清一般教学的教育性任务与数学教学的教育性任务的关系,明确数学教学的教育性任务是落实数学教学教育性任务的前提。數学教学的教育性任务如何有效落实?在教学时如何选择恰当的生活素材,需要教师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做一个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引路人;在教学中有机渗透数学基本思想方法,要求在教学前,教师必须要对教材和课标有很深的把握,明确教学内容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深入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考虑渗透的时机与方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需要教师在广泛涉猎数学文化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加工,将数学形态的文化转变为教育形态的数学文化。
其他文献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仍面临着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这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合格率偏低,仍然属于低效教学。因此,如何改变这一局面,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愿学、乐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就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我认为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思考和实践,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一节物理课感兴趣,进而发展到对物理这一学科
期刊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为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气氛,使学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五方面的探究。  一、宽松和谐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气氛  师生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宽松、和谐、民主
期刊
五、六年级孩子英语学习早已产生分化现象。成绩优异者自然而然兴趣盎然,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上稍加点拨,词汇句型运用自如;然而成绩逊色者表现出来的不自信与没有兴趣,导致不愿意主动接受新知,被动中夹杂着诸多的懒惰思想,偷懒、逃避,形成了英语学习的恶性循环。  如何让高年级每个孩子英语学习都进步,是我校多年来“自主教学”课堂实践研究的重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学的重心已经不是教师教了多少,而是学生内
期刊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前奏宽松和谐  营造宽松
期刊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作为信息技术核心的电子媒介为教育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育部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信息化已经势在必行,电子媒介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  幼儿园国学教育是个体教育的启蒙阶段,通过国
期刊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在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这几年中,让我感触很深。由于是在农村,所以英语受重视的程度不是很高,从而导致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也不是很高。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既要让学生对英语产生热情,同时还要巩固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在这种单方面努力(仅仅靠学校努力)的情况下,要提高学习效率,关键是要提高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的培养起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下是我在不断的学习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课堂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学习的开放式课堂,让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在课堂中“随心所欲”“畅所欲言”“浮想联翩”放飞学生思维的参与学习,让孩子学生们在不同的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一、开放教学情境,让孩子“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音形兼备,动静结合,吸引学生。教学中通过直观形象、生动逼真的演示,创设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为教师顺利实施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有效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现代信息技术的多种媒体运用得当,可起到事半功倍,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作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改变现有
期刊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若说文本细读为我们提供的是散乱的珍珠的话,我们必须将这些散乱的珍珠串起来,形成课堂教学清晰的脉络和结构,整合成一幅图景。而这样的组合靠什么呢?在《七颗钻石》教学中,围绕爱这个主题,就可以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字词的感受、感情的体会、大胆的想象整合在一起,有梯度、有逻辑地整合为一体,从而在实现工具性的同时达成人文性。  一、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
期刊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的英语教育,教育部于2001年出台了《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自《指导意见》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已经走过了十多个春秋,不但其本身已获得了喜人的成绩,也助推了我国大中专英语专业和非专业英语教育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即由于现行的英语教育体系和《指导意见》中缺失英语国际音标独立教学课程的规划,对我国英语教学实践也产生了历史性和现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