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谈:企业文化之惑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l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赢宾:
  皇明集团董事长 黄鸣
  德胜(苏州)洋楼总监 聂圣哲
  惠普全球软件服务中心(中国)副总裁 黎德光
  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汪中求
  
  编者按:
  如何让员工拥有忠诚度而非“稻粱谋”?如何让个人智慧让位于流程和制度?在道德考量面前,什么左右着企业家的选择?……黄鸣、聂圣哲、黎德光和汪中求关于企业文化的漫谈,让我们窥见企业家正在思量的东西。
  
  用什么凝聚他们
  黄鸣:我们企业目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别人在疯狂挖我的人。为什么薪水高20%~30%他们就会被挖走?西方人有基督教作为精神支柱,我们的社会目前缺乏这样的信仰。怎样让员工热爱本职工作,不那么浮躁?如何让他们安心工作,忠于职守?我想,可能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自豪感,这是一种类似于宗教情怀的东西,对自己从事职业的敬畏和忠诚。就是英文中的profession。奥巴马最近表彰了百老汇一位女演员,她只是一个跑龙套的配角,但28年来从没和家人一起过圣诞节,每个圣诞节都在台上表演节目。这就是职业精神。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员工中大力弘扬这种职业精神。
  其次,要让员工有一个事业奋斗的具体指向。我面试员工的时候,会问他为什么要来这里工作。他如果回答“为了社会发展,民族振兴”,我觉得这些目标太空泛了;如果回答“为了自己的名利”,又有点太庸俗。我鼓励员工们为了自己的家庭而奋斗,为了父母双亲、老婆孩子努力做些事情,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这可能是比较现实而有效的激励目标。
  最后,要教会员工有成就感。成就、成功、成才是层层递进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功,要教会他们享受生活和工作中每一个小小的成就感。近年来我们公司发展很快,我们建立太阳谷,在这里召开世界太阳能大会,但基层的职工往往觉得自己离企业的成功很远、很隔膜。我就告诉他们,无论你是仓库保管、营销人员还是清理工,这里每砖每瓦都有你的贡献。这就是一种成就感。
  聂圣哲:说到公司价值观,我认为普世价值观必须坚持。决不能把一元正义和普世价值观对立起来。我们公司的价值观是: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这是全人类都应该认同的道德底线。
  所有员工进公司第一天我就告诉他们,在我们公司你只能够过上平常生活,买套房子买辆车,想发大财是不可能的。让他们断了发大财的念头。每半个月有训导师和全体职工讲公司政策,告诉所有人,这个公司并不是老板要办的,老板的钱早就够花了。这个公司存在是因为员工们需要靠它吃饭,公司一垮台,最倒霉的是职工。
  公司必须做到公正公平,杜绝一切下级对上级的恭维,一定要让最实干、最谦卑、最不善言辞的人最有地位。有人会问,那你的日子为什么过得比我们都好?我就跟他说“老母猪理论”。老母猪的生活待遇必须比其他猪好,因为它的贡献最大,它要用来生猪崽。
  黄总提到公司被挖人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对不认同公司价值观的员工,坚决鼓励他辞职。企图跳槽的人决不挽留。这个问题,就像老婆有了外遇一样,拖着是没有用的,她的心已经是别人的了。在我们公司,只要有三个人证明某个人有离开公司的言论,他就必须离开。因为这种号称要离开的语言是要发酵的,语言不怕说,就怕发酵。所以黄总你放心,跳槽的人让他去跳,天塌不下来的。
  汪中求:我们都知道德胜公司有着很优良的企业文化,一个表现是员工自觉性很高,非常主动,都愿意为公司着想。你是怎么培养他们这种意识的?
  聂圣哲:我常对员工说,德胜公司就是木工的一把斧头,要用这把斧头来过生活,所以必须保护好,不能让它生锈。要让员工心中始终想着为公司好。第一,如果你终生想在公司工作,那就必须希望公司好,因为公司有实力,你终生才有依靠;第二,即便你想跳槽,也需要这个公司更强大,因为这是你未来跳槽拿高薪的前提;第三,如果你要算计公司,要钻空子起诉公司赔你2000万元,没钱的公司怎么赔你?所以无论你是想留、想走还是想敲竹杠,都要这个公司好才行。
  黎德光:说到企业文化,惠普中国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我们目前在中国有员工4000多人,至少面临着两个维度的问题:第一是冰山在融化,如何进行变革和迁徙?第二是怎样在不改变惠普既有文化的同时融入中国文化?
  所谓冰山在融化,是指全球范围内软件外包的产业环境变动很大。我们的竞争对手不在中国,而在印度、菲律宾这些国家。中国的人力成本现在已经比印度贵35%,主要是交给政府的三金四金太高。而且人民币升值也令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所以一定要变。惠普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有很多,包括追求卓越、团队精神等,这些在过去几十年中都被很好地传承下来了。但时至今日,IT行业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必须居安思危,向新的冰山和大陆迁徙,而且未来的变动会一直发生,我们要把变革和迁徙融入文化中去。
  除此之外,如何把中国的既有文化与惠普公司60多年的文化融合起来?我觉得比较突出的矛盾是有纪律地去执行管理。这方面我们不如印度。中国人搞小聪明的事情很厉害,本来一个事情要八步走,他自认为聪明,偏要分五步,品质就可能出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力推依据目标进行管理,而且是可测量的数字目标。每个人都应该有数字目标,就像一个个里程碑。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严格的纪律去管理,把所有工作细化,才可以让员工的执行不打折扣,不搞小聪明。
  
  个人智慧VS流程和里程碑
  黄鸣:有纪律地执行管理的反面是什么?
  黎德光:完全是黑洞和危机。我们给很多企业做咨询服务,看到很多中国企业里面有一个超人(superman),什么都懂,技术好,经验丰富,了解客户。但他在做什么?你不知道。他一辞职你就麻烦了,所以公司必须定流程,他走了,公司还可以照样运转。味千拉面就是一个有纪律、精细化管理的案例,精细化管理做得很好。流程细致,分工明晰,保证了它的业务迅速拓展。
  聂圣哲:我很赞同黎博士的观点,不要搞能人企业。哪怕是企业创始人,也必须学会隐退和培养接班人。企业创始人到后来往往变成企业的精神领袖,而精神领袖是必须故意缺席一些会议的,应该不直接插手业务,而是用他的价值观牵着大家走。
  企业不能出现“超人”,方法就是建立民主的内部人才流动机制。我们公司的制度是,不管是谁,在某一个位置最多只能呆1~2年。因为一个人在某个职位呆的时间越长,他利用权力进行寻租的可能性就越大。越是能人,越要让他在各个岗位流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的技巧可以和大家分享。电子办公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文化。要保证员工和最高层沟通的渠道通畅。所有员工都有我的手机号码,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给我发短信,所以我经常会收到很奇怪的、夹杂着大量错别字的短信息,而我能够在这当中发现 很多问题。我们大概有15%~20%的优秀人才就是在手机短信中发现的。除此之外,我们公司还一直用短信授权。我们和电信公司有合约,重要部门的短信息可以保留2个月。比如,财务给你发短信问:要往某处账户汇200万元,可否?你回一条:此200万元可汇。他就可以汇了。如果出了问题,2个月之内也一般都能发现得了。
  汪中求:黎博士说到的里程碑概念很重要。中国企业往往不具备里程碑的设计能力,一个事情分多少步走?根本不知道。想到什么就上马大干一场,甚至根本没有想透。中国企业缺乏里程碑和流程的概念,只有个人智慧的概念。而个人智慧也不严格,不系统,更不科学。一个企业的变革首先要出现小的成绩,也就是所谓的可视化成果。有的企业家往往来不及等待小成果的出现,就继续往纵深推进,浮躁冒进,不符合里程碑的概念。执著是对科学的认可,如果当初的决策过程是科学的,你就会执著;如果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你就会怀疑自己,就不会执著。所以在中国企业的战略执行中,执著坚定地执行战略十分困难,中途改变路线图十分常见。
  黄鸣:我们公司也有这个问题。大目标有,但欠缺里程碑和目标分解。以前听说一些企业的预算差异率不能超过5%,我觉得简直不敢想象。我还听说惠普公司买一个公司有几万条步骤,对我们来说也是不可思议的。但如果没有这些条款规章,公司接收过来要很好地融合,是不是也不可思议呢?这是我们中国企业要从头学习的问题。
  有纪律地执行管理,我的体会也比较深。譬如我们开会讨论决定了怎么做一件事情,但事情的执行者却往往滥用权力,交上来的东西改动很大。你问他为什么,他说私下开了一个小会,否定了以前的大会决议。我现在越来越不能容忍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拍桌子大骂。必须扭转把自己的智慧强加于集体的习惯。我也时常问自己:我利用特权,不通过会议和讨论就强加给大家的东西有多少?也许自己就是罪魁祸首。
  聂圣哲:有纪律地执行管理,不耍小聪明,这一点我体会很深。我一直都认为,做事机械是中国职工需要学习的优良品德。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一个美国教授学做中国的回锅肉。他严格按照菜谱,放多少盐、多少酱油都很精确,甚至用量杯量,用天平称。第一次我去他家,他像做化学实验一样做回锅肉给我吃,其实并不好吃。第二次我去他家,他又做给我吃,还是不好吃,味道和第一次一模一样。这就是西方人办事机械的程度,也就是科学精神,需要我们好好学习。
  黄鸣:我在创业初期并没有觉得机械办事、完全按部就班是好事,导致我们一个仓库保管主任遭到了迫害。这个人办事较真,十分仔细,看到不对的就要指出,得罪了厂长和部长,被边缘化。当时我没有好好保护他。他遭到排挤后一直心情郁闷,最后肝病发作去世了。想到这事情我很后悔。我现在才意识到,教一个懂管理但心术不正的人正直,比教一个正直的人懂管理要难得多。
  
  为什么保持正义
  黄鸣:中国传统思维还有一种文化是过于谨慎和怀疑。西方提倡“can do”文化,但我们习惯问“这行吗?”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成者王侯败者寇”,你没做成过某件事情,就没有发言权。很多人第一句话就问:“这行吗?”一旦问出来,马上万马齐喑。这个氛围很强。我自己有时候也会反思,我的目标越坚定,就越强权,越“封建”。现在我越来越深地体会到,所谓企业文化,更多的不是请职工吃喝,给他们买生日礼物,而是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讲出自己的心声,给他们发言权和被尊重的氛围。
  从更大的角度来说,一个公司为什么要保持正义?原因是,如果不在乎这些所谓“品质”,公司想做大也大不了。你容忍了很多黑暗的东西,也就为后来别人背叛你埋下伏笔。为什么华为、万科坚决不行贿,而他们能做这么大?这里面是有深意的。
  聂圣哲:若干年前,浙江一个很大的房地产公司想和我合作,我和他们老板聊得不错。快要结束的时候,他满不在乎地提到用多少钱搞定了一个什么人,这让我当时觉得很不舒服,后来就没有和他合作。最近我听说他出事情被关进去了。
  有时候坚持原则是要付出一些代价,但长远看还是有好处的。如果老板没有原则,员工会意识到老板只爱财,势必会伤害到一批正直、讲原则的员工,最终得不偿失。
  黄鸣:这本质上还是企业家的智慧问题。我挖到第一桶金,是在油田卖一种余热回收的节能设备,每台5万元。油田供应处的一些干部当时就提出和我一起干,说这种产品现在国家没标准,我给你20万元一台的价格,你把赚得多的钱分给我,当时一次可以采购上千台设备。好几个处长都是一个腔调。我想坏了,这个生意绝对不能干。我是一个目标特别大的人,算账不是算眼前的,要算长远的。于是我决定不再碰这生意,安心干太阳能。
  黎德光:我在美国的时候,惠普公司希望和政府合作,是一笔大单子。政府的人来我们公司谈合作,喝完咖啡后还付钱。他们已经很规范了,不会也不敢喝一杯免费的咖啡。我们在中国也绝对不能做违反原则的事情,否则会马上被开除。但是代理商去做,我们管不了。
其他文献
尽管财务数据可以作为某种标准来衡量公司的成功,但却不能真正造就星巴克的成功,最起码,我不这样认为。作为一名商业领袖,我的追寻从来不仅仅局限在获胜或者盈利上,我更渴望打造出伟大而永恒的公司帝国,这就意味着要在盈利与社会良知上找到平衡。没有哪家企业可以在惠及业务链上每个环节的相关人之前就先满足股东。对于我们,这就意味着要尽最大的努力,庄重地对待每个人,无论是咖啡农还是咖啡师,是顾客还是四邻。我明白,要
期刊
《中欧商业评论》(CBR):有人把湖南的电视人称为“湘军”。那咱们就从湘文化开始聊起吧。你认为湖湘的地域文化和湖南电视今天在全国电视界所取得的地位,有怎样的关系?也就是说,你如何看待湖南电视成功背后的文化作用?  张华立:湖湘文化在过去,不好的东西多于好的东西。但当今一些学者把湖湘文化的“心忧天下”拎出来,作为当代现实的一种文化指导和历史传承,有指路明灯的效果。任何文化、任何理论体系,其实是要支持
期刊
后哥本哈根时代的到来之快、对全球传统地缘政治格局改变之复杂也许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问壁垒的破解、欧洲普世主义气候、王张的日益汹涌,都在暗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如何融入全球气候民,王,恐怕才是决定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资源空间的关键。新的开始,既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会后的无奈结语,也是国际环境组织的愤怒呼喊。  事实上,就在令会场内外代表和抗议者精疲力竭、犹如无尽头马拉松式的哥本哈根会
期刊
通过音乐新人评榜的方式,整合各大唱片公司资源,既经济又引人注目,是“整合一切为我所用”的创新精神的完美体现。  就一首歌是否“口水”,担任首席音乐官(CMO)的著名音乐人高晓松与一位90后助理音乐官激烈辩论着。90后义愤填膺地说:“印象中,就是你的歌,翻来覆去唱‘同桌的你’,人家这叫口水,我觉得你才叫口水。”高晓松马上不客气地回击:“90后因为长期在网上阅读和听东西,从来不把人家的话听清楚就下结论
期刊
脱口秀节目的气质是幕后团队加上主持人的气质,幕后团队和主持人要同样强,并且彼此信任,才能做出好的节目,一定程度上,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天天向上》节目录制现场,汪涵脱下一只鞋子,观众发现这位主持界的一哥脚上穿的是绘有搞笑图案的分趾袜,不禁放声大笑。类似的包袱,他在《越策越开心》节目里也丢过,只不过那时搭档只有马可一人,现在是一群人。  两档脱口秀节目均出自张一蓓团队之手,属于~个妈妈的两个
期刊
编者按:电视是制片人的传媒。电视产业依据紧凑的时间表运作,必须用有限的预算制作出更多的作品,这种急迫性特点往往对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而制片人的角色受到偏爱。正如英国电视业观察家腾斯托尔所言,理想的制片人应既巧于言辞又精于画面(这是构成电视的两大基石),应具有充沛的精力,应具有某种表演技能——能够鼓舞和激发他人以高昂的斗志度过每一个工作日。当然,最重要的是,理想的制片人还必须对新事物充满天然
期刊
复杂性谈判通常事关企业重大利益或者难以回避,企业经营管理者应适当系统运用策略以提高胜算;或在必要时加以放弃,从而免去无效的投入。  前不久落幕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尽管通过了一项宣言性协议,但减缓全球变暖所需的巨额经费并未落实,这一谈判结局令国际社会备感失望;再则在与国际铁矿石供应商的谈判中,中国钢铁企业耗时费力却屡居下风,饱受困扰。以上两例均表现出参与者众、协调成本高,这正是复杂性谈判的两大特点。 
期刊
从西方的视角看,谈判僵局意味着资源浪费,难以接受。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应对僵局的各式策略,却能够以积极的方式来寻求各方满意的结果。其涉及范围之广,包括认知、关系、语境、机构、过程导向等层面,覆盖了谈判僵局的不同情境。不妨从这个视角来借鉴。  在许多西方人士看来,中国5 000年的漫长历史孕育了解决冲突的丰富思想,其中对僵局的理解和运用显得尤其重要。多年以来,中国传统中的一些解决冲突和打破僵局的技巧经受
期刊
谈判进程中积攒的压力、徘徊以及是非对错,都在作出承诺的那一瞬间得以释放。在享受谈判不断逼近目标的愉悦之前,我们还有一些功课要做。  漫长的谈判过程中,协议最终达成意味着画上句号。在双方即将进入签约阶段时,大多数谈判者会认为既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就无须多言,剩下的也不过是直接成交。如此行事,往往低估了最后阶段谈判的复杂程度,也忽视了继续深挖谈判中对自己有利的因素。  协议最终结果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
期刊
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革,盖四塞之国。其地水少而山多。重山叠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为交通。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人文所沾被。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  ——《近百年湖南学风》  国学大师钱基博此番话,道尽湘省地理与人文间的关系。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里,“自我压缩”是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常态,很长时间以来,人们被告知,抹杀
期刊